从源码解析Python的Flask框架中request对象的用法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Flask 是一个人气非常高的Python Web框架,笔者也拿它写过一些大大小小的项目,Flask 有一个特性我非常的喜欢,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想要获取当前的request对象,只要 简单的:
从当前request获取内容:

  • method: 起始行,元数据
  • host: 起始行,元数据
  • path: 起始行,元数据
  • environ: 其中的 SERVER_PROTOCOL 是起始行,元数据
  • headers: 头,元数据
  • data: body, 元数据
  • remote_addr: 客户端地址
  • args: 请求链接中的参数(GET 参数),解析后
  • form: form 提交中的参数,解析后
  • values: args 和 forms 的集合
  • json: json 格式的 body 数据,解析后
  • cookies: 指向 Cookie 的链接

Request 对象对参数的分类很细,注意 args, form, valeus, json 的区别。当然最保险也最原始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解析 data。

另一个需注意的地方是某些属性的类型,并不是 Python 标准的 dict ,而是 MultiDict 或者 CombinedMultiDict。这是为了应对 HTTP 协议中参数都是可重复的这点而做的设定。因此取值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对象的特性,比如 .get() 和 .get_list() 方法返回的东西是不同的。
非常简单好记,用起来也非常的友好。不过,简单的背后藏的实现可就稍微有一些复杂了。 跟随我的文章来看看其中的奥秘吧!

两个疑问?
在我们往下看之前,我们先提出两个疑问:

疑问一 : request ,看上去只像是一个静态的类实例,我们为什么可以直接使用request.args 这样的表达式来获取当前request的args属性,而不用使用比如:

from flask import get_request

# 获取当前request
request = get_request()
get_request().args

这样的方式呢?flask是怎么把request对应到当前的请求对象的呢?

疑问二 : 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中,同一个工作进程下面可能有很多个线程(又或者是协程), 就像我刚刚所说的,request这个类实例是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呢?

要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们只能从flask的源码开始看了。

源码,源码,还是源码
首先我们打开flask的源码,从最开始的__init__.py来看看request是怎么出来的:

# File: flask/__init__.py
from .globals import current_app, g, request, session, _request_ctx_stack

# File: flask/globals.py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from werkzeug.local import LocalStack, LocalProxy

def _lookup_req_object(name):
  top = _request_ctx_stack.top
  if top is None:
    raise RuntimeError('working outside of request context')
  return getattr(top, name)

# context locals
_request_ctx_stack = LocalStack()
request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我们可以看到flask的request是从globals.py引入的,而这里的定义request的代码为 request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 如果有不了解 partial是什么东西的同学需要先补下课,首先需要了解一下 partial 。

不过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partial(func, 'request') 就是使用 'request' 作为func的第一个默认参数来产生另外一个function。

所以, 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我们可以理解为:

生成一个callable的function,这个function主要是从 _request_ctx_stack 这个LocalStack对象获取堆栈顶部的第一个RequestContext对象,然后返回这个对象的request属性。

这个werkzeug下的LocalProxy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让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吧:

@implements_bool
class LocalProxy(object):
  """Acts as a proxy for a werkzeug local. Forwards all operations to
  a proxied object. The only operations not supported for forwarding
  are right handed operands and any kind of assignment.
  ... ...

看前几句介绍就能知道它主要是做什么的了,顾名思义,LocalProxy主要是就一个Proxy, 一个为werkzeug的Local对象服务的代理。他把所以作用到自己的操作全部“转发”到 它所代理的对象上去。

那么,这个Proxy通过Python是怎么实现的呢?答案就在源码里:

# 为了方便说明,我对代码进行了一些删减和改动

@implements_bool
class LocalProxy(object):
  __slots__ = ('__local', '__dict__', '__name__')

  def __init__(self, local, name=None):
    # 这里有一个点需要注意一下,通过了__setattr__方法,self的
    # "_LocalProxy__local" 属性被设置成了local,你可能会好奇
    # 这个属性名称为什么这么奇怪,其实这是因为Python不支持真正的
    # Private member,具体可以参见官方文档:
    # http://docs.python.org/2/tutorial/classes.html#private-variables-and-class-local-references
    # 在这里你只要把它当做 self.__local = local 就可以了 :)
    object.__setattr__(self, '_LocalProxy__local', local)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name__', name)

  def _get_current_object(self):
    """
    获取当前被代理的真正对象,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调用这个方法,除非你因为
    某些性能原因需要获取做这个被代理的真正对象,或者你需要把它用来另外的
    地方。
    """
    # 这里主要是判断代理的对象是不是一个werkzeug的Local对象,在我们分析request
    # 的过程中,不会用到这块逻辑。
    if not hasattr(self.__local, '__release_local__'):
      # 从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看来
      # 通过调用self.__local()方法,我们得到了 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 也就是 ``_request_ctx_stack.top.request``
      return self.__local()
    try:
      return getattr(self.__local, self.__name__)
    except AttributeError:
      raise RuntimeError('no object bound to %s' % self.__name__)

  # 接下来就是一大段一段的Python的魔法方法了,Local Proxy重载了(几乎)?所有Python
  # 内建魔法方法,让所有的关于他自己的operations都指向到了_get_current_object()
  # 所返回的对象,也就是真正的被代理对象。

  ... ...
  __setattr__ = lambda x, n, v: setattr(x._get_current_object(), n, v)
  __delattr__ = lambda x, n: delattr(x._get_current_object(), n)
  __str__ = lambda x: str(x._get_current_object())
  __lt__ = lambda x, o: x._get_current_object() < o
  __le__ = lambda x, o: x._get_current_object() <= o
  __eq__ = lambda x, o: x._get_current_object() == o
  __ne__ = lambda x, o: x._get_current_object() != o
  __gt__ = lambda x, o: x._get_current_object() > o
  __ge__ = lambda x, o: x._get_current_object() >= o
  ... ...

事情到了这里,我们在文章开头的第二个疑问就能够得到解答了,我们之所以不需要使用get_request() 这样的方法调用来获取当前的request对象,都是LocalProxy的功劳。

LocalProxy作为一个代理,通过自定义魔法方法。代理了我们对于request的所有操作, 使之指向到真正的request对象。

怎么样,现在知道了 request.args 不是它看上去那么简简单单的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在多线程的环境下,request是怎么正常工作的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globals.py吧: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from werkzeug.local import LocalStack, LocalProxy

def _lookup_req_object(name):
  top = _request_ctx_stack.top
  if top is None:
    raise RuntimeError('working outside of request context')
  return getattr(top, name)

# context locals
_request_ctx_stack = LocalStack()
request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 _request_ctx_stack 对象了,让我们找到LocalStack的源码:

class LocalStack(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其实LocalStack主要还是用到了另外一个Local类
    # 它的一些关键的方法也被代理到了这个Local类上
    # 相对于Local类来说,它多实现了一些和堆栈“Stack”相关方法,比如push、pop之类
    # 所以,我们只要直接看Local代码就可以
    self._local = Local()

  ... ...

  @property
  def top(self):
    """
    返回堆栈顶部的对象
    """
    try:
      return self._local.stack[-1]
    except (AttributeError, IndexError):
      return None

# 所以,当我们调用_request_ctx_stack.top时,其实是调用了 _request_ctx_stack._local.stack[-1]
# 让我们来看看Local类是怎么实现的吧,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看一下下面出现的get_ident方法

# 首先尝试着从greenlet导入getcurrent方法,这是因为如果flask跑在了像gevent这种容器下的时候
# 所以的请求都是以greenlet作为最小单位,而不是thread线程。
try:
  from greenlet import getcurrent as get_ident
except ImportError:
  try:
    from thread import get_ident
  except ImportError:
    from _thread import get_ident

# 总之,这个get_ident方法将会返回当前的协程/线程ID,这对于每一个请求都是唯一的

class Local(object):
  __slots__ = ('__storage__', '__ident_func__')

  def __init__(self):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storage__', {})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ident_func__', get_ident)

  ... ...

  #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Local类重载了__getattr__和__setattr__这两个魔法方法

  def __getattr__(self, name):
    try:
      # 在这里我们返回调用了self.__ident_func__(),也就是当前的唯一ID
      # 来作为__storage__的key
      return self.__storage__[self.__ident_func__()][name]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name)

  def __setattr__(self, name, value):
    ident = self.__ident_func__()
    storage = self.__storage__
    try:
      storage[ident][name] = value
    except KeyError:
      storage[ident] = {name: value}

  ... ...

  # 重载了这两个魔法方法之后

  # Local().some_value 不再是它看上去那么简单了:
  # 首先我们先调用get_ident方法来获取当前运行的线程/协程ID
  # 然后获取这个ID空间下的some_value属性,就像这样:
  #
  #  Local().some_value -> Local()[current_thread_id()].some_value
  #
  # 设置属性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这些分析,相信疑问二也得到了解决,通过使用了当前的线程/协程ID,加上重载一些魔法 方法,Flask实现了让不同工作线程都使用了自己的那一份stack对象。这样保证了request的正常 工作。

说到这里,这篇文章也差不多了。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使用者的方便,作为框架和工具的开发者 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工作,有时候,使用一些语言上的魔法是无法避免的,Python在这方面也有着 相当不错的支持。

我们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学习掌握好Python中那些魔法的部分,使用魔法来让自己的代码更简洁, 使用更方便。

但是要记住,魔法虽然炫,千万不要滥用哦。

(0)

相关推荐

  • 解决Python requests 报错方法集锦

    python版本和ssl版本都会导致 requests在请求https网站时候会出一些错误,最好使用新版本. 1 Python2.6x use requests 一台老Centos机器上跑着古老的应用,加了一个新模块之后报错 报错 InsecurePlatformWarning: A true SSLContext object is not available. /usr/lib/python2.6/site-packages/requests/packages/urllib3/util/ss

  • win与linux系统中python requests 安装

    在 windows 系统下,只需要输入命令 pip install requests ,即可安装. 在 linux 系统下,只需要输入命令 sudo  pip install requests ,即可安装. 或者 ================= Window 1.  下载requests  被墙 打开这个网址, http://www.lfd.uci.edu/~gohlke/pythonlibs 在这个网站上面有很多 python 的第三方库文件, ctrl+f 找到 requests 下载

  • python编程之requests在网络请求中添加cookies参数方法详解

    哎,好久没有学习爬虫了,现在想要重新拾起来.发现之前学习爬虫有些粗糙,竟然连requests中添加cookies都没有掌握,惭愧.废话不宜多,直接上内容. 我们平时使用requests获取网络内容很简单,几行代码搞定了,例如: import requests res=requests.get("https://cloud.flyme.cn/browser/index.jsp") print res.content 你没有看错,真的只有三行代码.但是简单归简单,问题还是不少的. 首先,这

  • Python中第三方库Requests库的高级用法详解

    一.Requests库的安装 利用 pip 安装,如果你安装了pip包(一款Python包管理工具,不知道可以百度哟),或者集成环境,比如Python(x,y)或者anaconda的话,就可以直接使用pip安装Python的库. $ pip install requests 安装完成之后,下面来看一下基本的方法: #get请求方法 >>> r = requests.get('https://api.github.com/user', auth=('user', 'pass')) #打印g

  • Python 使用requests模块发送GET和POST请求的实现代码

    ①GET # -*- coding:utf-8 -*- import requests def get(url, datas=None):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arams=datas) json = response.json() return json 注:参数datas为json格式 ②POST # -*- coding:utf-8 -*- import requests def post(url, datas=None): response = re

  • 从源码解析Python的Flask框架中request对象的用法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Flask 是一个人气非常高的Python Web框架,笔者也拿它写过一些大大小小的项目,Flask 有一个特性我非常的喜欢,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想要获取当前的request对象,只要 简单的: 从当前request获取内容: method: 起始行,元数据 host: 起始行,元数据 path: 起始行,元数据 environ: 其中的 SERVER_PROTOCOL 是起始行,元数据 headers: 头,元数据 data: body

  • 实例解析Python的Twisted框架中Deferred对象的用法

    Deferred对象结构 Deferred由一系列成对的回调链组成,每一对都包含一个用于处理成功的回调(callbacks)和一个用于处理错误的回调(errbacks).初始状态下,deffereds将由两个空回调链组成.在向其中添加回调时将总是成对添加.当异步处理中的结果返回时,Deferred将会启动并以添加时的顺序触发回调链. 用实例也许更容易说明,首先来看看addCallback: from twisted.internet.defer import Deferred def myCal

  • Python的Flask框架中@app.route的用法教程

    在我上一篇文章,我搭了一个框架,模拟了Flask网站上"@app.route('/')"第一条例子的行为. 如果你错过了那篇"这不是魔法",请点击这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打算稍微调高点难度,为我们的URL加入可变参数的能力,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将支持下述代码段所期望达到的行为.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hello/<username>") def hello_user(username):

  • python开发实例之Python的Twisted框架中Deferred对象的详细用法与实例

    Deferred对象在Twsited框架中用于处理回调,这对于依靠异步的Twisted来说十分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以实例解析Python的Twisted框架中Deferred对象的用法 Deferred对象结构 Deferred由一系列成对的回调链组成,每一对都包含一个用于处理成功的回调(callbacks)和一个用于处理错误的回调(errbacks).初始状态下,deffereds将由两个空回调链组成.在向其中添加回调时将总是成对添加.当异步处理中的结果返回时,Deferred将会启动并以添加时

  • 源码解析python中randint函数的效率缺陷

    目录 一.前言 二.对randint()运行效率的测试 三.从源码分析randint()的缺陷 random.random() random.randint() 四.更快的生成随机整数的方法 random.random() 直接使用 getrandbits() 使用 Numpy.random 一.前言 前几天,在写一个与差分隐私相关的简单程序时,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相对于其他的随机数生成函数,Python的random.randint()函数感觉很慢. 由于 randint() 是 Pyth

  • Flask框架中request、请求钩子、上下文用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Flask框架中request.请求钩子.上下文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request 就是flask中代表当前请求的request对象: 常用的属性如下: 属性 说明 类型 data 记录请求的数据,并转换为字符串 * form 记录请求中的表单数据 MultiDict args 记录请求中的查询参数 MultiDict cookies 记录请求中的cookie信息 Dict headers 记录请求中的报文头 EnvironHeaders method 记录请求

  • python入门之scrapy框架中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的介绍

    目录 一.Request对象 二.发送POST请求 三.Response对象 一.Request对象 Request对象主要是用来请求数据,爬取一页的数据重新发送一个请求的时候调用,其源码类的位置如 下图所示: 这里给出其的源码,该方法有很多参数: class Request(object_ref):     def __init__(self, url, callback=None, method='GET', headers=None, body=None,                

  • Python的Flask框架中的Jinja2模板引擎学习教程

    Flask的模板功能是基于Jinja2模板引擎来实现的.模板文件存放在当前目前下的子目录templates(一定要使用这个名字)下. main.py 代码如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hello') @app.route('/hello/<name>') def hello(name=None): return render_template('hello.html

  • 深入源码解析Python中的对象与类型

    对象 对象, 在C语言是如何实现的? Python中对象分为两类: 定长(int等), 非定长(list/dict等) 所有对象都有一些相同的东西, 源码中定义为PyObject和PyVarObject, 两个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的头部定义PyObject_HEAD(其实PyVarObject有自己的头部定义PyObject_VAR_HEAD, 但其实际上用的也是PyObject_HEAD). 源码位置: Include/object.h PyObject_HEAD Python 内部, 每个对象拥

  • 在Python的Flask框架中使用模版的入门教程

     概述 如果你已经阅读过上一个章节,那么你应该已经完成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创建了一个很简单的具有如下文件结构的Web应用:   microblog     |-flask文件夹     |-<一些虚拟环境的文件>     |-app文件夹     |  |-static文件夹     |  |-templates文件夹     |  |-__init__.py文件     |  |-views.py文件     |-tmp文件夹     |-run.py文件 亲,想要运行这个程序么?那就运行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