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使用场景及代码示例

Java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模式概念

访问者模式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算法又易变化的系统,若系统数据结构对象易于变化,则不适合使用访问者模式。访问者模式的优点是增加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操作意味着增加新的访问者。

Visitor应用场景

一定会有的疑问:visitor和iterator的区别:

visitor可以访问不同的对象(只需要在Element定义对应的accept),但是Iterator只能访问相同的对象,最起码要有相同的接口
iterator是不依赖具体实现的,而visitor是依赖具体实现的,因为Visitor会根据访问的具体的对象来采取对应的操作,而iterator最多只是基于相同的接口的泛化实现。

iterator访问的数据结构的操作和数据并未分离,所以拓展功能起来需要修改,违反了开闭原则和单一职责原则。但是因为访问者依赖具体实现,而不是依赖抽象,所以违反了依赖倒置原则

优缺点决定的应用场景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功能上具有良好的拓展性,但是因为依赖具体实现违背了具体实现,所以为类的修改带了麻烦。

具有优良的拓展性,只需要实现新的Visitor来满足新的访问要求。因为数据和操作的分离,防止了添加新的操作污染原来的数据结构。

综上

访问者是一种集中规整模式,特别适合用于大规模重构的项目,在这一个阶段的需求已经非常清晰,原系统的功能点也已经明确,通过访问者模式可以很容易把一些功能进行梳理,达到最终目的功能集中化

模式结构

1)Visitor 抽象访问者角色:
为该对象结构中具体元素角色声明一个访问操作接口。该操作接口的名字和参数标识了发送访问请求给具体访问者的具体元素角色,这样访问者就可以通过该元素角色的特定接口直接访问它。

2)ConcreteVisitor具体访问者角色:
实现Visitor声明的接口。

3)Element抽象受访元素:
定义一个接受访问操作(accept()),它以一个访问者(Visitor)作为参数。

4)ConcreteElement 具体受访元素:
实现了抽象元素(Element)所定义的接受操作接口。

5)ObjectStructure 结构对象角色:
这是使用访问者模式必备的角色。它具备以下特性:能枚举它的元素;可以提供一个高层接口以允许访问者访问它的元素;如有需要,可以设计成一个复合对象或者一个聚集(如一个列表或无序集合)。

Demo

抽象访问者角色:

public interface IVisitor {
 public void accept(Feman feman);

 public void accept(Man man);
}

具体访问角色:

public class Visitor implements IVisitor {
 public void accept(Feman feman) {
  System.out.println(feman.getSex() + ":执行相关操作");
 }

 public void accept(Man man) {
  System.out.println(man.getSex() + ":执行相关操作");
 }
}

(注)Visitor中设置了同样的名称的方法且方法传参为实现同一接口的不同对象,即受访者元素。

抽象受访元素:

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sex;
 public String getSex() {
  return sex;
 }
 public void setSex(String sex) {
  this.sex = sex;
 }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
}

具体受访元素:

public class Man extends Person {
 public Man() {
  this.setSex("男");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accept(this);
 }
}
public class Feman extends Person {
 public Feman() {
  this.setSex("女");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visitor.accept(this);
 }
}

结构对象角色:

public class ObjectStruture {
 public static List<person> getList() {
  List<person> list = new ArrayList<person>();
  list.add(new Man());
  list.add(new Feman());
  list.add(new Feman());
  return list;
 }
}

执行过程:

Visitor visitor = new Visitor();
List<person> list = ObjectStruture.getList();
for (Person e : list) {
 e.accept(visitor);
}

执行结果:

男:执行相关操作
女:执行相关操作
女:执行相关操作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代码示例: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GladiolusConcreteElement gladiolus);
	public void visit(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chrysanthemum);
}
public interface FlowerElement
{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public class GladiolusConcreteElement implements Flower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final 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public class 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implements Flower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final 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public class Gladiolus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final GladiolusConcreteElement gladiolus)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SimpleName() + " access " + gladiolus.getClass().getSimple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final 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chrysanthemum)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SimpleName() + " access " + chrysanthemum.getClass().getSimpleName());
	}
}
public class 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implements FlowerEle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final 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public class ObjectStructure
{
	private final List<FlowerElement> elements = new ArrayList<FlowerElement>();
	public void addElement(final FlowerElement e)
	 {
		elements.add(e);
	}
	public void removeElement(final FlowerElement e)
	 {
		elements.remove(e);
	}
	public void accept(final Visitor visitor)
	 {
		for (final FlowerElement e : elements)
		  {
			e.accept(visitor);
		}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final ObjectStructure os = new ObjectStructure();
		os.addElement(new GladiolusConcreteElement());
		os.addElement(new 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final GladiolusVisitor gVisitor = new GladiolusVisitor();
		final ChrysanthemumVisitor chVisitor = new ChrysanthemumVisitor();
		os.accept(gVisitor);
		os.accept(chVisitor);
	}
}

运行结果:

GladiolusVisitor access GladiolusConcreteElement
GladiolusVisitor access 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ChrysanthemumVisitor access GladiolusConcreteElement
ChrysanthemumVisitor access ChrysanthemumConreteElement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使用场景及代码示例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阅本站:Java编程—在测试中考虑多态、Java实现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分享功能详细代码、Java编程BigDecimal用法实例分享等,如有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出。感谢朋友们对本站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访问者模式

    定义:封装某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例子: 例如,思考一下添加不同类型商品的购物车,当点击结算的时候,它计算出所有不同商品需付的费用.现在,计算逻辑即为计算这些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或者说通过访问者模式我们把此逻辑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类上面.让我们实现这个访问者模式的例子. 为了实现访问者模式,最先需要做的是创建能够被添加到购物车中代表不同类型商品(itemElement)的类. ItemElement

  • 举例讲解设计模式中的访问者模式在Java编程中的运用

    访问者(Visitor)模式: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这个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访问者模式的结构图如下: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他有如下角色: 抽象访问者(Visitor)角色:定义接口,声明一个或多个访问操作. 具体访问者(ConcreteVisitor)角色:实现抽象访问者所声明的接口,也就是抽象访问者所声明的各个访问操作. 抽象元素(Visitable)角色:声明一个接受操作,接受一个访问者对象作为一个参数. 具体元素结点(Concret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原理与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访问者模式: 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结构对象是访问者模式必备条件,且这个结构对象必须存在遍历自身各个对象的方法. 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与其上的其它操作解耦,使得操作相对自由. 优点: 1.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2.扩展性良好:元素类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访问者来实现对不同操作的扩展. 缺点: 1.如果要增加新元素,则会让操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详解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访问者(Visitor)模式的: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则可以保持不变. 分派的概念 变量被声明时的类型叫做变量的静态类型(Static Type),有些人又把静态类型叫做明显类型(Apparent Type):而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的真实类型又叫做变量的实际类型(Actual Type).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List lis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使用场景及代码示例

    Java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模式概念 访问者模式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算法又易变化的系统,若系统数据结构对象易于变化,则不适合使用访问者模式.访问者模式的优点是增加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操作意味着增加新的访问者. Visitor应用场景 一定会有的疑问:visitor和iterator的区别: visitor可以访问不同的对象(只需要在Element定义对应的accept),但是Ite

  •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原理及实现代码分享

    简介 Java编程的目标是实现现实不能完成的,优化现实能够完成的,是一种虚拟技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虚拟到代码中.代理模式所讲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这么一个概念:中介. 代理模式的定义: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 代理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Subject:抽象主题角色,是一个接口.该接口是对象和它的代理共用的接口. RealSubject:真实主题角色,是实现抽象主题接口的类. Proxy:代理角色,内部含有对真实对象RealSubject的引用,从而可以操作真实

  • 深入理解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目录 一.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二.访问者模式的结构 三.访问者模式的使用场景 四.访问者模式的优缺点 五.访问者模式的实现 总结 一.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定义:表示一个作用于其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可以对定义这么理解:有这么一个操作,它是作用于一些元素之上的,而这些元素属于某一个对象结构.同时这个操作是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在这个前提下定义新操作是访问者模式精髓中的精髓. 主要解决:稳定的数据结构和易变的操作耦合问题.就是把数据

  • Java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_动力节点Java学院

    定义: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就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类型:行为类 类图: 我们在编程的时候,经常需要保存对象的中间状态,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恢复到这个状态.比如,我们使用Eclipse进行编程时,假如编写失误(例如不小心误删除了几行代码),我们希望返回删除前的状态,便可以使用Ctrl+Z来进行返回.这时我们便可以使用备忘录模式来实现. 备忘录模式的结构 发起人:记录当前时刻的内部状态,负责定义哪些属于备份范围的状态,负责创建和

  • Java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定义: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如果要问Java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式,答案不是单例模式,也不是工厂模式,更不是策略模式,而是迭代器模式,先来看一段代码吧: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Collection coll){ Iterator it = coll.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str = (String)it.next(); System.out

  •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定义: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把一系列的算法分别封装到对应的类中,并且这些类实现相同的接口,相互之间可以替换.在前面说过的行为类模式中,有一种模式也是关注对算法的封装--模版方法模式,对照类图可以看到,策略模式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个单独的封装类Context,它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在于:在模版方法模式中,调用算法的主体在抽象的父类中,而在策略模式中,调用算法的主体则是封装到了封装类Context中

  • Java设计模式之解释器模式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定义: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句子.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解释器模式是一个比较少用的模式,本人之前也没有用过这个模式.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的结构 抽象解释器:声明一个所有具体表达式都要实现的抽象接口(或者抽象类),接口中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称为解释操作.具体解释任务由它的各个实现类来完成,具体的解释器分别由终结符解释器TerminalExpression和非终结符解释器Nonterm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将数据操作与数据结构分离的设计模式,它是<设计模式>中23种设计模式中最复杂的一个,但它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正如<设计模式>的作者GOF对访问者模式的描述:大多数情况下,你不需要使用访问者模式,但是当你一旦需要使用它时,那你就是真的需要它了. 访问者模式的基本想法是,软件系统中拥有一个由许多对象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对象结构,这些对象的类都拥有一个accept方法用来接受访问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