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vue 中的 watcher

观察 Watchers

虽然计算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合适,但有时也需要一个自定义的 watcher 。这是为什么 Vue 提供一个更通用的方法通过watch 选项,来响应数据的变化。当你想要在数据变化响应时,执行异步操作或开销较大的操作,这是很有用的。

大家对于 watch 应该不陌生,项目中都用过下面这种写法:

watch: {
 someProp () {
  // do something
 }
}
// 或者
watch: {
 someProp: {
  deep: true,
  handler () {
   // do something
  }
 }
}

上面的写法告诉 vue,我需要监听 someProp 属性的变化,于是 vue 在内部就会为我们创建一个 watcher 对象。(限于篇幅,我们不聊 watcher 的具体实现,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看源码 watcher

然而在 vue 中,watcher 的功能并没有这么单一,先上段代码:

<template>
 <div>
  <p>a: {{ a }}</p>
  <p>b: {{ b }}</p>
  <button @click="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a: 1
  }
 },
 computed: {
  b () {
   return this.a * 2
  }
 },
 watch: {
  a () {
    console.log('a is changed')
  }
 },
 methods: {
  increment () {
   this.a += 1
  }
 },
 created () {
  console.log(this._watchers)
 }
}
</script>

在线demo

上面代码非常简单,我们现在主要关注 created 钩子中打印的 this._watchers,如下:

分别展开三个 watcher,观察每一个 expression,从上到下分别为:

b() {   return this.a * 2;↵  }
"a"
function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上面三个 watcher 代表了三种不同功能的 watcher,我们将其按功能分为三类:

  • 在 watch 中定义的,用于监听属性变化的 watcher (第二个)
  • 用于 computed 属性的 watcher (第一个)
  • 用于页面更新的 watcher (第三个)

normal-watcher

我们在 watch 中定义的,都属于这种类型,即只要监听的属性改变了,都会触发定义好的回调函数

computed-watcher

每一个 computed 属性,最后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 watcher 对象,但是这类 watcher 有个特点,我们拿上面的 b 举例:

属性 b 依赖 a,当 a 改变的时候,b 并不会立即重新计算,只有之后其他地方需要读取 b 的时候,它才会真正计算,即具备 lazy(懒计算)特性

render-watcher

每一个组件都会有一个 render-watcher, function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当 data/computed

中的属性改变的时候,会调用该 render-watcher 来更新组件的视图

三种 watcher 的执行顺序

除了功能上的区别,这三种 watcher 也有固定的执行顺序,分别是:

computed-render -> normal-watcher -> render-watcher

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这样就能尽可能的保证,在更新组件视图的时候,computed 属性已经是最新值了,如果 render-watcher 排在 computed-render 前面,就会导致页面更新的时候 computed 值为旧数据。

下面从一段实例代码中看下vue中的watcher

在这个示例中,使用 watch 选项允许我们执行异步操作(访问一个 API),限制我们执行该操作的频率,并在我们得到最终结果前,设置中间状态。这是计算属性无法做到的。

<div id="watch-example">
<p>
Ask a yes/no question:
<input v-model="question">
</p>
<p>{{ answer }}</p>
</div>
<!-- Since there is already a rich ecosystem of ajax libraries -->
<!-- and collections of general-purpose utility methods, Vue core -->
<!-- is able to remain small by not reinventing them. This also -->
<!-- gives you the freedom to just use what you're familiar with. -->
<script src="https://unpkg.com/axios@0.12.0/dist/axios.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lodash@4.13.1/lodash.min.js"></script>
<script>
var watchExampleVM = new Vue({
el: '#watch-example',
data: {
question: '',
answer: 'I cannot give you an answer until you ask a question!'
},
watch: {
 // 如果 question 发生改变,这个函数就会运行
question: function (newQuestion) {
this.answer = 'Waiting for you to stop typing...'
this.getAnswer()
}
},
methods: {
 // _.debounce 是一个通过 lodash 限制操作频率的函数。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希望限制访问yesno.wtf/api的频率
 // ajax请求直到用户输入完毕才会发出
 // 学习更多关于 _.debounce function (and its cousin
// _.throttle), 参考: https://lodash.com/docs#debounce
getAnswer: _.debounce(
function () {
var vm = this
if (this.question.indexOf('?') === -1) {
vm.answer = 'Questions usually contain a question mark. ;-)'
return
}
vm.answer = 'Thinking...'
axios.get('https://yesno.wtf/api')
.then(function (response) {
vm.answer = _.capitalize(response.data.answer)
})
.catch(function (error) {
vm.answer = 'Error! Could not reach the API. ' + error
})
},
// 这是我们为用户停止输入等待的毫秒数
500
)
}
})
</script>

小结

本文并不是源码解析类文章,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聊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computed/watch/页面更新),内部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大家更深入的去探索 vue

(0)

相关推荐

  • 浅谈 vue 中的 watcher

    观察 Watchers 虽然计算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合适,但有时也需要一个自定义的 watcher .这是为什么 Vue 提供一个更通用的方法通过watch 选项,来响应数据的变化.当你想要在数据变化响应时,执行异步操作或开销较大的操作,这是很有用的. 大家对于 watch 应该不陌生,项目中都用过下面这种写法: watch: { someProp () { // do something } } // 或者 watch: { someProp: { deep: true, handler ()

  • 浅谈vue中改elementUI默认样式引发的static与assets的区别

    首先从这说起 vue项目中的elementUI的默认样式怎么改 由于elementUI的样式太单调,比如这个slider滑块 elementUI中的API是没办法改变这个slider的颜色的,可是老板喜欢很黄,非要用yellow色.

  • 浅谈Vue中render中的h箭头函数

    vue2.0新增了render方法,官方案例写的是: render: h=>h(app) 其中h是由createElement方法演变而来 render: function(createElement){ return createElement(app) } 用es6的写法就是:(只有一个个return语句,可以省略return和{}) render: createElement=>createElement(app) 将createElement改成 h 就是官方写法. 使用 h 的理由,

  • 浅谈vue中组件绑定事件时是否加.native

    组件绑定事件时 1. 普通组件绑定事件不能添加.native, 添加后事件失效 2. 自定义组件绑定事件需要添加.native, 否则事件无效 <template> <!-- <mt-field label="用户名" placeholder="请输入用户名"></mt-field> --> <input type="text" @keyup.native="show($event)

  • 浅谈vue中document.getElementById()拿到的是原值的问题

    问题 两个界面都有id="test"的div,内容不同,路由切换的时候document.getElementById()拿到的是原界面的值. 问题代码 // 页面1 <div id="test">aaa</div> // 页面2 <div id="test">bbb</div> // 路由切换如下: <transition name="card-fade"> <

  • 浅谈vue中$bus的使用和涉及到的问题

    Hello大家周末好,最近项目比较忙所以没有及时的更新抱歉,今天给大家讲一vue.bus.使用过的都知道$bus是兄弟之间相互传值的项目中说实话用的地方不算多但是也会用到(每一个领域都是会有坑的呀). 1:创建$bus文件 创建一个文件内容如下: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new Vue(); 2:引入$bus main.js: import Bus from './views/bus/bus'; Vue.prototype.$bus = Bus;

  • 浅谈vue中使用编辑器vue-quill-editor踩过的坑

    结合vue+element-ui+vue-quill+editor二次封装成组件 1.图片上传 分析原因 项目中使用vue-quill-editor富文本编辑器,在编辑内容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编辑图片,而vue-quill-editor默认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图片转成base64格式,导致上传的内容十分庞大,且服务器接受post的数据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很有可能就提交失败,造成用户体验差. 引入element-ui 编辑editor.vue文件 <template> <div> <

  • 浅谈vue中get请求解决传输数据是数组格式的问题

    qs的stringify接收2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需要序列化的对象,第二个参数是转化格式,一般默认格式是给出明确的索引,如:arr[0]=1&arr[1]=2 //indices是index的复数格式,因此indices是索引的意思 //bracket是括号的意思,因此arrayFormat:'brackets'代表数组下标为空[] qs.stringify({ arr: [1,2,3] }, { indices: false }) //arr=1&arr=2&arr=3 qs.s

  • 浅谈vue中$event理解和框架中在包含默认值外传参

    在vue中普通方法中默认带有event DOM事件如greet方法,如果是内联函数的话如warn方法,只需要在定义方法的地方同时传入$event即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iview中,这里用的是select组件,在其on-change事件中如果想要传入自定义的参数,使用直接传参的方式,获取的是传入的参数,那么如何获取到该方法默认的返回值(即不传参数时返回的默认选中值),这里使用 $event传入代表选中的值,如test方法,这里似乎也只要$event可以传入代表选中的值,其他的可能就是普通的参数,

  • 浅谈vue中resetFields()使用注意事项

    this.$refs.frmAdd.resetFields();这句在使用中有些时候不会有啥问题,但有时候就会出问题,而且特别难缠,我原来这么使用就没问题啊,怎么这里就会有问题,查找各种资料总结得出: 第一种情况:放在弹框刚准备弹出的时候 第二种情况:放在弹框关闭方法@close中 发现上次报红框的地方仍然在,并未重置 最终解决方案: this.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 got 'EOF' at end of input: - this.refs.frmA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