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快速了解Python的GIL

前言:博主在刚接触Python的时候时常听到GIL这个词,并且发现这个词经常和Python无法高效的实现多线程划上等号。本着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态度,博主搜集了各方面的资料,花了一周内几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深入理解了下GIL,并归纳成此文,也希望读者能通过次本文更好且客观的理解GIL。

GIL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析器(CPython)时所引入的一个概念。就好比C++是一套语言(语法)标准,但是可以用不同的编译器来编译成可执行代码。有名的编译器例如GCC,INTEL C++,Visual C++等。Python也一样,同样一段代码可以通过CPython,PyPy,Psyco等不同的Python执行环境来执行。像其中的JPython就没有GIL。然而因为CPython是大部分环境下默认的Python执行环境。所以在很多人的概念里CPython就是Python,也就想当然的把GIL归结为Python语言的缺陷。所以这里要先明确一点: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Python完全可以不依赖于GIL。

那么CPython实现中的GIL又是什么呢?GIL全称Global Interpreter Lock为了避免误导,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官方给出的解释:

In CPython,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or GIL, is a mutex that prevents multiple native threads from executing Python bytecodes at once. This lock is necessary mainly because CPython's memory management is not thread-safe. (However, since the GIL exists, other features have grown to depend on the guarantees that it enforces.)

好吧,是不是看上去很糟糕?一个防止多线程并发执行机器码的一个Mutex,乍一看就是个BUG般存在的全局锁嘛!别急,我们下面慢慢的分析。

为什么会有GIL

由于物理上得限制,各CPU厂商在核心频率上的比赛已经被多核所取代。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就出现了多线程的编程方式,而随之带来的就是线程间数据一致性和状态同步的困难。即使在CPU内部的Cache也不例外,为了有效解决多份缓存之间的数据同步时各厂商花费了不少心思,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定的性能损失。

Python当然也逃不开,为了利用多核,Python开始支持多线程。而解决多线程之间数据完整性和状态同步的最简单方法自然就是加锁。 于是有了GIL这把超级大锁,而当越来越多的代码库开发者接受了这种设定后,他们开始大量依赖这种特性(即默认python内部对象是thread-safe的,无需在实现时考虑额外的内存锁和同步操作)。

慢慢的这种实现方式被发现是蛋疼且低效的。但当大家试图去拆分和去除GIL的时候,发现大量库代码开发者已经重度依赖GIL而非常难以去除了。有多难?做个类比,像MySQL这样的“小项目”为了把Buffer Pool Mutex这把大锁拆分成各个小锁也花了从5.5到5.6再到5.7多个大版为期近5年的时间,本且仍在继续。MySQL这个背后有公司支持且有固定开发团队的产品走的如此艰难,那又更何况Python这样核心开发和代码贡献者高度社区化的团队呢?

所以简单的说GIL的存在更多的是历史原因。如果推到重来,多线程的问题依然还是要面对,但是至少会比目前GIL这种方式会更优雅。

GIL的影响

从上文的介绍和官方的定义来看,GIL无疑就是一把全局排他锁。毫无疑问全局锁的存在会对多线程的效率有不小影响。甚至就几乎等于Python是个单线程的程序。
那么读者就会说了,全局锁只要释放的勤快效率也不会差啊。只要在进行耗时的IO操作的时候,能释放GIL,这样也还是可以提升运行效率的嘛。或者说再差也不会比单线程的效率差吧。理论上是这样,而实际上呢?Python比你想的更糟。

下面我们就对比下Python在多线程和单线程下得效率对比。测试方法很简单,一个循环1亿次的计数器函数。一个通过单线程执行两次,一个多线程执行。最后比较执行总时间。测试环境为双核的Mac pro。注:为了减少线程库本身性能损耗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这里单线程的代码同样使用了线程。只是顺序的执行两次,模拟单线程。

顺序执行的单线程(single_thread.py)

#! /usr/bin/python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def my_counter():
 i = 0
 for _ in range(100000000):
  i = i + 1
 return True

def main():
 thread_array = {}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tid in range(2):
  t = Thread(target=my_counter)
  t.start()
  t.join()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同时执行的两个并发线程(multi_thread.py)

#! /usr/bin/python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def my_counter():
 i = 0
 for _ in range(100000000):
  i = i + 1
 return True

def main():
 thread_array = {}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tid in range(2):
  t = Thread(target=my_counter)
  t.start()
  thread_array[tid] = t
 for i in range(2):
  thread_array[i].join()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下图就是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python在多线程的情况下居然比单线程整整慢了45%。按照之前的分析,即使是有GIL全局锁的存在,串行化的多线程也应该和单线程有一样的效率才对。那么怎么会有这么糟糕的结果呢?

让我们通过GIL的实现原理来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当前GIL设计的缺陷

基于pcode数量的调度方式

按照Python社区的想法,操作系统本身的线程调度已经非常成熟稳定了,没有必要自己搞一套。所以Python的线程就是C语言的一个pthread,并通过操作系统调度算法进行调度(例如linux是CFS)。为了让各个线程能够平均利用CPU时间,python会计算当前已执行的微代码数量,达到一定阈值后就强制释放GIL。而这时也会触发一次操作系统的线程调度(当然是否真正进行上下文切换由操作系统自主决定)。

伪代码

while True:
 acquire GIL
 for i in 1000:
  do something
 release GIL
 /* Give Operating System a chance to do thread scheduling */

这种模式在只有一个CPU核心的情况下毫无问题。任何一个线程被唤起时都能成功获得到GIL(因为只有释放了GIL才会引发线程调度)。但当CPU有多个核心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从伪代码可以看到,从release GIL到acquire GIL之间几乎是没有间隙的。所以当其他在其他核心上的线程被唤醒时,大部分情况下主线程已经又再一次获取到GIL了。这个时候被唤醒执行的线程只能白白的浪费CPU时间,看着另一个线程拿着GIL欢快的执行着。然后达到切换时间后进入待调度状态,再被唤醒,再等待,以此往复恶性循环。

PS:当然这种实现方式是原始而丑陋的,Python的每个版本中也在逐渐改进GIL和线程调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先尝试持有GIL在做线程上下文切换,在IO等待时释放GIL等尝试。但是无法改变的是GIL的存在使得操作系统线程调度的这个本来就昂贵的操作变得更奢侈了。

关于GIL影响的扩展阅读

为了直观的理解GIL对于多线程带来的性能影响,这里直接借用的一张测试结果图(见下图)。图中表示的是两个线程在双核CPU上得执行情况。两个线程均为CPU密集型运算线程。绿色部分表示该线程在运行,且在执行有用的计算,红色部分为线程被调度唤醒,但是无法获取GIL导致无法进行有效运算等待的时间。

由图可见,GIL的存在导致多线程无法很好的立即多核CPU的并发处理能力。

那么Python的IO密集型线程能否从多线程中受益呢?我们来看下面这张测试结果。颜色代表的含义和上图一致。白色部分表示IO线程处于等待。可见,当IO线程收到数据包引起终端切换后,仍然由于一个CPU密集型线程的存在,导致无法获取GIL锁,从而进行无尽的循环等待。

简单的总结下就是:Python的多线程在多核CPU上,只对于IO密集型计算产生正面效果;而当有至少有一个CPU密集型线程存在,那么多线程效率会由于GIL而大幅下降。

如何避免受到GIL的影响

说了那么多,如果不说解决方案就仅仅是个科普帖,然并卵。GIL这么烂,有没有办法绕过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现成的方案。

用multiprocess替代Thread

multiprocess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thread库因为GIL而低效的缺陷。它完整的复制了一套thread所提供的接口方便迁移。唯一的不同就是它使用了多进程而不是多线程。每个进程有自己的独立的GIL,因此也不会出现进程之间的GIL争抢。

当然multiprocess也不是万能良药。它的引入会增加程序实现时线程间数据通讯和同步的困难。就拿计数器来举例子,如果我们要多个线程累加同一个变量,对于thread来说,申明一个global变量,用thread.Lock的context包裹住三行就搞定了。而multiprocess由于进程之间无法看到对方的数据,只能通过在主线程申明一个Queue,put再get或者用sharememory的方法。这个额外的实现成本使得本来就非常痛苦的多线程程序编码,变得更加痛苦了。具体难点在哪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扩展阅读这篇文章

用其他解析器

之前也提到了既然GIL只是CPython的产物,那么其他解析器是不是更好呢?没错,像JPython和IronPython这样的解析器由于实现语言的特性,他们不需要GIL的帮助。然而由于用了Java/C#用于解析器实现,他们也失去了利用社区众多C语言模块有用特性的机会。所以这些解析器也因此一直都比较小众。毕竟功能和性能大家在初期都会选择前者,Doneisbetterthanperfect。

所以没救了么?

当然Python社区也在非常努力的不断改进GIL,甚至是尝试去除GIL。并在各个小版本中有了不少的进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扩展阅读这个Slide

另一个改进ReworkingtheGIL

–将切换颗粒度从基于opcode计数改成基于时间片计数
–避免最近一次释放GIL锁的线程再次被立即调度
–新增线程优先级功能(高优先级线程可以迫使其他线程释放所持有的GIL锁)

总结

PythonGIL其实是功能和性能之间权衡后的产物,它尤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较难改变的客观因素。从本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做以下一些简单的总结:

·因为GIL的存在,只有IOBound场景下得多线程会得到较好的性能
·如果对并行计算性能较高的程序可以考虑把核心部分也成C模块,或者索性用其他语言实现
·GIL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存在,但是会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一篇文章快速了解Python的GIL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阅本站其他相关专题,如有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出。感谢朋友们对本站的支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Python3多线程爬虫实例讲解代码
  • python回调函数中使用多线程的方法
  • Python多线程爬虫实战_爬取糗事百科段子的实例
  • Python实现的多线程同步与互斥锁功能示例
  • python获取多线程及子线程的返回值
  • python 简单搭建阻塞式单进程,多进程,多线程服务的实例
  • Python实现模拟分割大文件及多线程处理的方法
  • python多线程socket编程之多客户端接入
(0)

相关推荐

  • python 简单搭建阻塞式单进程,多进程,多线程服务的实例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子的方式去理解apache的工作原理 1 单进程TCP服务(堵塞式) 这是最原始的服务,也就是说只能处理个客户端的连接,等当前客户端关闭后,才能处理下个客户端,是属于阻塞式等待 from socket import * s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重复使用绑定的信息 serSocket.setsockopt(SOL_SOCKET, SO_REUSEADDR , 1) localAddr = ('', 7788) serSoc

  • Python多线程爬虫实战_爬取糗事百科段子的实例

    多线程爬虫:即程序中的某些程序段并行执行, 合理地设置多线程,可以让爬虫效率更高 糗事百科段子普通爬虫和多线程爬虫 分析该网址链接得出: https://www.qiushibaike.com/8hr/page/页码/ 多线程爬虫也就和JAVA的多线程差不多,直接上代码 ''' #此处代码为普通爬虫 import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lib.error import re headers = ("User-Agent","Mozilla/5.0

  • python回调函数中使用多线程的方法

    下面的demo是根据需求写的简单测试脚本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 第一个列表为依赖组件和版本号,后面紧跟负责人名称 # 接着出现第二个以来组建列表,负责人为空了 # 所以根据需求需要对组件.版本号.负责人进行不同处理 # 这时在for循环中根据if判断,写回调函数处理 # 格式不一致数据的测试数据 a = [[u'tool-1', u'1.9.13'], u'xiaowang', u'xiaoqu', [u'tool-2', u'1.9.2

  • python多线程socket编程之多客户端接入

    Python中实现socket通信的服务端比较复杂,而客户端非常简单,所以客户端基本上都是用sockct模块实现,而服务 端用有很多模块可以使用,如下: 1.客户端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 file:client.py date:9/9/17 3:43 PM author:lockey email:lockey@123.com desc:socket编程客户端,python3.6.2 ''' import socket,sys HOST =

  • Python实现的多线程同步与互斥锁功能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的多线程同步与互斥锁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 #1.不加锁 num = 0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run(self): global num time.sleep(1) #一定要sleep!!! num = num + 1 msg = self.name + '

  • Python3多线程爬虫实例讲解代码

    多线程概述 多线程使得程序内部可以分出多个线程来做多件事情,充分利用CPU空闲时间,提升处理效率.python提供了两个模块来实现多线程thread 和threading ,thread 有一些缺点,在threading 得到了弥补.并且在Python3中废弃了thread模块,保留了更强大的threading模块. 使用场景 在python的原始解释器CPython中存在着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因此在解释执行python代码时,会产生互斥锁来限

  • python获取多线程及子线程的返回值

    最近有个需求,用多线程比较合适,但是我需要每个线程的返回值,这就需要我在threading.Thread的基础上进行封装 import threading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func,args=()): super(MyThread,self).__init__() self.func = func self.args = args def run(self): self.result = self.func(

  • Python实现模拟分割大文件及多线程处理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模拟分割大文件及多线程处理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from time import ctime from time import sleep import queue import threading class MyTask(object): """具体的任务类"&qu

  • 一篇文章快速了解Python的GIL

    前言:博主在刚接触Python的时候时常听到GIL这个词,并且发现这个词经常和Python无法高效的实现多线程划上等号.本着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态度,博主搜集了各方面的资料,花了一周内几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深入理解了下GIL,并归纳成此文,也希望读者能通过次本文更好且客观的理解GIL. GIL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析器(CPython)时所引入的一个概念.就好比C++是一套语言(语法)标准,但是可以用不同的编译器来编译成可执

  • 一篇文章读懂Python赋值与拷贝

    变量与赋值 在 Python 中,一切皆为对象,对象通过「变量名」引用,「变量名」更确切的叫法是「名字」,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咱们通过名字来代指某个人,代码里面通过名字来指代某个对象. 变量赋值就是给对象绑定一个名字,赋值并不会拷贝对象.好比我们出生的时候父母就要给我们取一个名字一样,给人取个绰号并不来多出一个人来,只是多一个名字罢了. 两个对象做比较有两种方式,分别是:is 与 == ,is比较的是两个对象是否相同,通过对象的ID值可识别是否为相同对象,==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值是

  • 一篇文章搞懂python的转义字符及用法

    什么是转义字符 转义字符是一个计算机专业词汇.在计算机当中,我们可以写出123 ,也可以写出字母abcd,但有些字符我们无法手动书写,比如我们需要对字符进行换行处理,但不能写出来换行符,当然我们也看不见换行符.像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字符中使用特殊字符时,就需要用到转义字符,在python里用反斜杠\转义字符. 在交互式解释器中,输出的字符串用引号引起来,特殊字符用反斜杠\转义.虽然可能和输入看上去不太一样,但是两个字符串是相等的. 在python里,转义字符\可以转义很多字符,比如\n表示换行,

  • 一篇文章搞懂Python反斜杠的相关问题

    大家在开发Python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反斜杠的问题,很多人被反斜杠的数量搞得头大. 首先我们写一段非常简单的Python代码,它的作用是把一个字段先转换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然后把这个字符串再转换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 import json info = {'name': 'kingname', 'address': '杭州', 'salary': 99999} info_json = json.dumps(info) # 第一次转换以后,打印出来 print(info_json)

  • 一篇文章搞懂Python Unittest测试方法的执行顺序

    目录 Unittest 回到主题 源码初窥 回到问题的本质 1. 以字典序的方式编写test方法 2. 回归本质,从根本解决问题 总结 Unittest unittest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作为一款博主在5-6年前最常用的单元测试框架,现在正被pytest,nose慢慢蚕食. 渐渐地,看到大家更多的讨论的内容从unittest+HTMLTestRunner变为pytest+allure2等后起之秀. 不禁感慨,终究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时代的大潮了. 回到主题 感慨完了,回到正文.虽然unitte

  • 一篇文章搞定Python操作文件与目录

    前言 文件和目录操作是很常见的功能,这里做个简单的总结,包括注意事项和实际的实现代码,基本日常开发都够用了 目录操作 判断目录或是文件是否存在 os.path.exists(path) 判断是否是文件或是目录 # 如果文件或是目录不存在也会返回False os.path.isfile(path) os.path.isdir(path) 创建/删除目录 os.mkdir(path) os.rmdir(path) 得到当前的目录名称 os.path.split(dir_path)[1] 这个方法既简

  • 一篇文章弄懂Python中所有数组数据类型

    前言 数组类型是各种编程语言中基本的数组结构了,本文来盘点下Python中各种"数组"类型的实现. list tuple array.array str bytes bytearray 其实把以上类型都说成是数组是不准确的.这里把数组当作一个广义的概念,即把列表.序列.数组都当作array-like数据类型来理解. 注意本文所有代码都是在Python3.7中跑的^_^ 0x00 可变的动态列表list list应该是Python最常用到的数组类型了.它的特点是可变的.能动态扩容,可存储

  • 一篇文章弄懂Python中的可迭代对象、迭代器和生成器

    我们都知道,序列可以迭代.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吗? 本文来探讨一下迭代背后的原理. 序列可以迭代的原因:iter 函数.解释器需要迭代对象 x 时,会自动调用 iter(x).内置的 iter 函数有以下作用: (1) 检查对象是否实现了 iter 方法,如果实现了就调用它,获取一个迭代器. (2) 如果没有实现 iter 方法,但是实现了 getitem 方法,而且其参数是从零开始的索引,Python 会创建一个迭代器,尝试按顺序(从索引 0 开始)获取元素. (3) 如果前面两步都失败,Pyt

  • 一篇文章搞懂Python的类与对象名称空间

    代码块的分类 python中分几种代码块类型,它们都有自己的作用域,或者说名称空间: 文件或模块整体是一个代码块,名称空间为全局范围 函数代码块,名称空间为函数自身范围,是本地作用域,在全局范围的内层 函数内部可嵌套函数,嵌套函数有更内一层的名称空间 类代码块,名称空间为类自身 类中可定义函数,类中的函数有自己的名称空间,在类的内层 类的实例对象有自己的名称空间,和类的名称空间独立 类可继承父类,可以链接至父类名称空间 正是这一层层隔离又连接的名称空间将变量.类.对象.函数等等都组织起来,使得它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