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中cbind、rbind和merge函数的使用与区别

cbind: 根据列进行合并,即叠加所有列,m列的矩阵与n列的矩阵cbind()最后变成m+n列,合并前提:cbind(a, c)中矩阵a、c的行数必需相符

rbind: 根据行进行合并,就是行的叠加,m行的矩阵与n行的矩阵rbind()最后变成m+n行,合并前提:rbind(a, c)中矩阵a、c的列数必需相符

> a <- matrix(1:12, 3, 4)
> print(a)
   [,1] [,2] [,3] [,4]
[1,]  1  4  7  10
[2,]  2  5  8  11
[3,]  3  6  9  12
>
> b <- matrix(-1:-12, 3, 4)
> print(b)
   [,1] [,2] [,3] [,4]
[1,]  -1  -4  -7 -10
[2,]  -2  -5  -8 -11
[3,]  -3  -6  -9 -12
>
> x=cbind(a,b)
> print(x)
   [,1] [,2] [,3] [,4] [,5] [,6] [,7] [,8]
[1,]  1  4  7  10  -1  -4  -7 -10
[2,]  2  5  8  11  -2  -5  -8 -11
[3,]  3  6  9  12  -3  -6  -9 -12
>
> y=rbind(a,b)
> print(y)
   [,1] [,2] [,3] [,4]
[1,]  1  4  7  10
[2,]  2  5  8  11
[3,]  3  6  9  12
[4,]  -1  -4  -7 -10
[5,]  -2  -5  -8 -11
[6,]  -3  -6  -9 -12
>
>
> c <- matrix(-1:-20, 4, 5)
> print(c)
   [,1] [,2] [,3] [,4] [,5]
[1,]  -1  -5  -9 -13 -17
[2,]  -2  -6 -10 -14 -18
[3,]  -3  -7 -11 -15 -19
[4,]  -4  -8 -12 -16 -20
>
> x2=cbind(a,c)
Error in cbind(a, c) : 矩阵的行数必需相符(见arg2)
> print(x2)
   [,1] [,2] [,3] [,4] [,5] [,6] [,7] [,8] [,9]
[1,]  1  4  7  10  -1  -4  -7 -10 -13
[2,]  2  5  8  11  -2  -5  -8 -11 -14
[3,]  3  6  9  12  -3  -6  -9 -12 -15
>
> y2=rbind(a,c)
Error in rbind(a, c) : 矩阵的列数必需相符(见arg2)
> print(y2)
Error in print(y2) : 找不到对象'y2'
>

merge函数

两个数据框拥有相同的时间或观测值,但这些列却不尽相同。处理的办法就是使用
merge(x, y ,by.x = ,by.y = ,all = ) 函数。

#merge/合并
ID<-c(1,2,3,4)
name<-c(“A”,”B”,”C”,”D”)
score<-c(60,70,80,90)
student1<-data.frame(ID,name)
student2<-data.frame(ID,score)
total_student1<-merge(student1,student2,by=”ID”)
total_student1

当我们需要将相同的观测对象得出的不同类型变量合并时,则采用cbind,也就是合并columm。

到此这篇关于R语言中cbind、rbind和merge函数的使用与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R语言 cbind、rbind和merge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R语言dplyr包之高效数据处理函数(filter、group_by、mutate、summarise)详解

    R语言dplyr包的数据整理.分析函数用法文章连载NO.01 在日常数据处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难处理的,选取更适合的函数分割.筛选.合并等实在是大快人心! 利用dplyr包中的函数更高效的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及为后续数据建模创造环境:本篇涉及到的函数为filter.filter_all().filter_if().filter_at().mutate.group_by.select.summarise. 1.数据筛选函数: #可使用filter()函数筛选/查找特定条件的行或者样本 #filte

  • R语言seq()函数的调用方法

    看到有很多读者浏览了这篇文章,心里很是开心,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决定再修改一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修改于:2018年4月28日 为了方便大家在开发环境中直接实验测试代码,下面,我将说明和函数的用法全部用英文给出(避免乱码),并加以注释,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seq()函数应用的实例! x <- seq(0, 10, by = 0.01) y <- sin(x) plot(y) 下面,我们来看函数的主要使用方法! 注意:在本文调用函数时,均采用写出入

  • R语言利用plot()函数画图的基本用法

    plot()函数在R语言画图中位置十分重要,现在就对其具体用法做一个总结. 基本用法: plot(x=x轴数据,y=y轴数据,main="标题",sub="子标题",type="线型",xlab="x轴名称",ylab="y轴名称",xlim = c(x轴范围,x轴范围),ylim = c(y轴范围,y轴范围)) 示例代码为: plot(c(1:6),c(1:6),main="test"

  • R语言学习笔记之lm函数详解

    在使用lm函数做一元线性回归时,发现lm(y~x+1)和lm(y~x)的结果是一致的,一直没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经过大神们的讨论和测试,才发现其中的差别,测试如下: ------------------------------------------------------------- ------------------------------------------------------------- 结果可以发现,两者的结果是一样的,并无区别,但是若改为lm(y~x-1)就能看出+1和

  • 用R语言绘制函数曲线图

    函数曲线图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 R 中 curve() 函数可以绘制函数的图像,代码格式如下: curve(expr, from = NULL, to = NULL, n = 101, add = FALSE, type = "l", xname = "x", xlab = xname, ylab = NULL, log = NULL, xlim = NULL, -) # S3 函数的方法 plot(x, y = 0, to = 1, from = y, xlim

  • R语言中cbind、rbind和merge函数的使用与区别

    cbind: 根据列进行合并,即叠加所有列,m列的矩阵与n列的矩阵cbind()最后变成m+n列,合并前提:cbind(a, c)中矩阵a.c的行数必需相符 rbind: 根据行进行合并,就是行的叠加,m行的矩阵与n行的矩阵rbind()最后变成m+n行,合并前提:rbind(a, c)中矩阵a.c的列数必需相符 > a <- matrix(1:12, 3, 4) > print(a) [,1] [,2] [,3] [,4] [1,] 1 4 7 10 [2,] 2 5 8 11 [3,

  • R语言中的fivenum与quantile()函数算法详解

    fivenum()函数: 返回五个数据:最小值.下四分位数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最大值 对于奇数个数字=5,fivenum()先排序,依次返回最小值.下四分位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最大值 > fivenum(c(1,12,40,23,13)) [1] 1 12 13 23 40 对于奇数个数字>5,fivenum()先排序,我们可以求取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在排序中,最小值与中位数中间,若为奇数,取其中位数为下四分位数,若为偶数,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为下四分位数:在排序中,中位数与最大

  • R语言中merge函数详解

    1.创建测试数据: name <- c('A','B','A','A','C','D') school <- c('s1','s2','s1','s1','s1','s3') class <- c(10, 5, 4, 11, 1, 8) English <- c(85, 50, 90 ,90, 12, 96) w <- data.frame(name, school, class, English) w name <- c('A','B','C','F') school

  • R语言中cut()函数的用法说明

    R语言cut()函数使用 cut()切割将x的范围划分为时间间隔,并根据其所处的时间间隔对x中的值进行编码. 参数:breaks:两个或更多个唯一切割点或单个数字(大于或等于2)的数字向量,给出x被切割的间隔的个数. breaks采用fivenum():返回五个数据:最小值.下四分位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最大值. labels为区间数,打标签 ordered_result 逻辑结果应该是一个有序的因素吗? 先用fivenum求出5个数,再用labels为每两个数之间,贴标签,采用(]的区间,

  • R语言中c()函数与paste()函数的区别说明

    c()函数:将括号中的元素连接起来,并不创建向量 paste()函数:连接括号中的元素 例如 c(1, 2:4),结果为1 2 3 4 paste(1, 2:4),结果为"1 2" "1 3" "1 4" c(2, "and"),结果为"2" "and" paste(2, "and"),结果为"2 and" 补充:R语言中paste函数的参数sep

  • R语言中set.seed()函数的作用详解

    目录 001.首先查看不使用set.seed函数的情况 002.使用set.seed函数的情况 003.改变种子序号的情况 R语言中set.seed()函数的作用是保证前后生成的随机数保持一致. 001.首先查看不使用set.seed函数的情况 x=rnorm(10) ## 生成10个平均值为0, 标准差为1的符合正太分布的随机数 x plot(x) 再次运行以上代码(可以发现生成的随机数发生了编号): x=rnorm(10) x plot(x) 002.使用set.seed函数的情况 set.

  • R语言中for循环的并行处理方式

    前言 本文用于记录笔者在将R语言中的for语句并行化处理中的一些问题. 实验 这里使用foreach和doParallel包提供的函数实现for语句的并行处理. for语句脚本 func <- function(x, y, z) { return(x^y/z) } # >>> main <<< x <- 2 y <- 3 z <- 1:100000 start <- (proc.time())[3][[1]] a <- 0 for (

  • 详解R语言中的PCA分析与可视化

    1. 常用术语 (1)标准化(Scale) 如果不对数据进行scale处理,本身数值大的基因对主成分的贡献会大.如果关注的是变量的相对大小对样品分类的贡献,则应SCALE,以防数值高的变量导入的大方差引入的偏见.但是定标(scale)可能会有一些负面效果,因为定标后变量之间的权重就是变得相同.如果我们的变量中有噪音的话,我们就在无形中把噪音和信息的权重变得相同,但PCA本身无法区分信号和噪音.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就不必做定标. (2)特征值 (eigen value)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均为矩阵分

  • R语言中的vector(向量),array(数组)使用总结

    对于那些有一点编程经验的人来说,vector,matrix,array,list,data.frame就相当于编程语言中的容器,因为只是将R看做数据处理工具所以它们的底层是靠什么实现的,内存怎么处理的具体也不要深究. R语言很奇怪的是它是面向对象的语言,所以经常会调用系统的方法,而且更奇怪的是总是调用"谓语"的方法,用起来像是写句子一样,记起来真是让人费解.比如is.vector(),read.table(),as.vector().. 直接开始吧:(由于习惯,大部分用"=&

  • 浅析R语言中map(映射)与reduce(规约)

    map(映射)与reduce(规约)操作在数据处理中非常常见,R语言的核心是向量化操作,自带的apply系列函数完成了数据框的向量化计算,而purrr包中的map与reduce系列函数很好的拓展了向量化计算,使R语言处理数据更加优雅流畅. purrr包是tidyverse系列中的包,开发者是大名鼎鼎的Hadley Wickham.purrr包中的函数很多,使用最多的是map与reduce系列函数. 安装包 install.packages('purrr') map map表示映射,可以在一个或多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