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线程模型的原理分析

目录
  • 一、概述
  • 二、网络IO模型发展史
    • 2.1 阻塞IO
    • 2.2 非阻塞
    • 2.3 IO多路复用
  • 三、NIO线程模型解释
    • 3.1 单Reactor单线程模型
    • 3.2 单Reactor多线程模型
    • 3.3 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
  • 四、Redis的线程模型
    • 4.1 概述
    • 4.2 模型图
    • 4.3 一次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交互流程
    • 4.4 模型优缺点
    • 4.5 Redis多线程模式
  • 五、总结

一、概述

众所周知,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存储框架,在高并发的系统设计中,Redis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组件,是我们提升系统性能的一大利器。深入去理解Redis高性能的原理显得越发重要,当然Redis的高性能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内容,本文重点关注Redis的IO模型,以及基于IO模型的线程模型。

我们从IO的起源开始,讲述了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基于多路复用IO,我们也梳理了几种不同的Reactor模型,并分析了几种Reactor模型的优缺点。基于Reactor模型我们开始了Redis的IO模型和线程模型的分析,并总结出Redis线程模型的优点、缺点,以及后续的Redis多线程模型方案。本文的重点是对Redis线程模型设计思想的梳理,捋顺了设计思想,就是一通百通的事了。

注:本文的代码都是伪代码,主要是为了示意,不可用于生产环境。

二、网络IO模型发展史

我们常说的网络IO模型,主要包含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信号驱动IO、异步IO,本文重点关注跟Redis相关的内容,所以我们重点分析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帮助大家后续更好的理解Redis网络模型。

我们先看下面这张图;

2.1 阻塞IO

我们经常说的阻塞IO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线程阻塞,一种是多线程阻塞。这里面其实有两个概念,阻塞和线程。

  • 阻塞:指调用结果返回之前,当前线程会被挂起,调用线程只有在得到结果之后才会返回;
  • 线程:系统调用的线程个数。

像建立连接、读、写都涉及到系统调用,本身是一个阻塞的操作。

2.1.1 单线程阻塞

服务端单线程来处理,当客户端请求来临时,服务端用主线程来处理连接、读取、写入等操作。

以下用代码模拟了单线程的阻塞模式;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Bio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server=new ServerSocket(8081);
        while(true) {
            Socket socket=server.accept();
            System.out.println("accept port:"+socket.getPort());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String inData=null;
            try {
                while ((inData = in.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client port:"+socket.getPort());
                    System.out.println("input data:"+inData);
                    if("close".equals(inData)) {
                        socket.close();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socke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我们准备用两个客户端同时发起连接请求、来模拟单线程阻塞模式的现象。同时发起连接,通过服务端日志,我们发现此时服务端只接受了其中一个连接,主线程被阻塞在上一个连接的read方法上。

我们尝试关闭第一个连接,看第二个连接的情况,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是,主线程返回,新的客户端连接被接受。

从日志中发现,在第一个连接被关闭后,第二个连接的请求被处理了,也就是说第二个连接请求在排队,直到主线程被唤醒,才能接收下一个请求,符合我们的预期。

此时不仅要问,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在于accept、read、write三个函数都是阻塞的,主线程在系统调用的时候,线程是被阻塞的,其他客户端的连接无法被响应。

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过程的缺陷,服务器每次只能处理一个连接请求,CPU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性能比较低。如何充分利用CPU的多核特性呢?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多线程逻辑。

2.1.2 多线程阻塞

对工程师而言,代码解释一切,直接上代码。

BIO多线程

package net.io.bio;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Bio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final ServerSocket server=new ServerSocket(8081);
        while(true)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ocket socket=null;
                    try {
                        socket = server.accept();
                        System.out.println("accept port:"+socket.getPort());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String inData=null;
                        while ((inData = in.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client port:"+socket.getPort());
                            System.out.println("input data:"+inData);
                            if("close".equals(inData)) {
                                socket.close();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
            }).start();
        }
    }

}

同样,我们并行发起两个请求;

两个请求,都被接受,服务端新增两个线程来处理客户端的连接和后续请求。

我们用多线程解决了,服务器同时只能处理一个请求的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客户端连接比较多时,服务端会创建大量的线程来处理请求,但线程本身是比较耗资源的,创建、上下文切换都比较耗资源,又如何去解决呢?

2.2 非阻塞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Socket(文件句柄,后续用Socket来代替fd的概念,尽量减少概念,减轻阅读负担)都放到队列里,只用一个线程来轮训所有的Socket的状态,如果准备好了就把它拿出来,是不是就减少了服务端的线程数呢?

一起看下代码,单纯非阻塞模式,我们基本上不用,为了演示逻辑,我们模拟了相关代码如下;

package net.io.bio;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Timeou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org.apache.commons.collections4.CollectionUtils;

public class Nio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final ServerSocket server=new ServerSocket(8082);
        server.setSoTimeout(1000);
        List<Socket> sockets=new ArrayList<Socket>();
        while (true) {
            Socket socket = null;
            try {
                socket = server.accept();
                socket.setSoTimeout(500);
                sockets.add(socket);
                System.out.println("accept client port:"+socket.getPort());
            } catch (SocketTimeou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accept timeout");
            }
            //模拟非阻塞:轮询已连接的socket,每个socket等待10MS,有数据就处理,无数据就返回,继续轮询
            if(CollectionUtils.isNotEmpty(sockets)) {
                for(Socket socketTemp:sockets ) {
                    try {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Temp.getInputStream()));
                        String inData=null;
                        while ((inData = in.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input data client port:"+socketTemp.getPort());
                            System.out.println("input data client port:"+socketTemp.getPort() +"data:"+inData);
                            if("close".equals(inData)) {
                                socketTemp.close();
                            }
                        }
                    } catch (SocketTimeout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input client loop"+socketTemp.getPort());
                    }
                }
            }
        }

    }
}

系统初始化,等待连接;

发起两个客户端连接,线程开始轮询两个连接中是否有数据。

两个连接分别输入数据后,轮询线程发现有数据准备好了,开始相关的逻辑处理(单线程、多线程都可)。

再用一张流程图辅助解释下(系统实际采用文件句柄,此时用Socket来代替,方便大家理解)。

服务端专门有一个线程来负责轮询所有的Socket,来确认操作系统是否完成了相关事件,如果有则返回处理,如果无继续轮询,大家一起来思考下?此时又带来了什么问题呢。

CPU的空转、系统调用(每次轮询到涉及到一次系统调用,通过内核命令来确认数据是否准备好),造成资源的浪费,那有没有一种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2.3 IO多路复用

server端有没专门的线程来做轮询操作(应用程序端非内核),而是由事件来触发,当有相关读、写、连接事件到来时,主动唤起服务端线程来进行相关逻辑处理。模拟了相关代码如下;

IO多路复用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ionKey;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rverSocketChannel;
import java.nio.channels.SocketChannel;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NioServer {

    private static  Charset charset = Charset.forName("UTF-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erverSocketChannel cha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cha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83));
            cha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cha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hile (true){
                int select = selector.select();
                if(select == 0){
                    System.out.println("select loop");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ln("os data ok");

                Set<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ator = selectionKeys.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 = iterator.next();

                    if(selectionKey.isAcceptable()){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 = (ServerSocketChannel)selection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client = server.accept();
                        client.configureBlocking(false);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继续可以接收连接事件
                        selectionKey.interestOps(SelectionKey.OP_ACCEPT);
                    }else if(selectionKey.isReadable()){
                        //得到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selectionKey.channel();
                        //定义缓冲区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StringBuilder content = new StringBuilder();
                        while (client.read(buffer) > 0){
                            buffer.flip();
                            content.append(charset.decode(buffer));
                        }
                        System.out.println("client port:"+client.getRemoteAddress().toString()+",input data: "+content.toString());
                        //清空缓冲区
                        buffer.clear();
                    }
                    iterator.remove();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同时创建两个连接;

两个连接无阻塞的被创建;

无阻塞的接收读写;

再用一张流程图辅助解释下(系统实际采用文件句柄,此时用Socket来代替,方便大家理解)。

当然操作系统的多路复用有好几种实现方式,我们经常使用的select(),epoll模式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有兴趣的可以查看相关文档,IO的发展后面还有异步、事件等模式,我们在这里不过多的赘述,我们更多的是为了解释Redis线程模式的发展。

三、NIO线程模型解释

我们一起来聊了阻塞、非阻塞、IO多路复用模式,那Redis采用的是哪种呢?

Redis采用的是IO多路复用模式,所以我们重点来了解下多路复用这种模式,如何在更好的落地到我们系统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要聊下Reactor模式。

首先我们做下相关的名词解释;

Reactor:类似NIO编程中的Selector,负责I/O事件的派发;

Acceptor:NIO中接收到事件后,处理连接的那个分支逻辑;

Handler:消息读写处理等操作类。

3.1 单Reactor单线程模型

处理流程

  • Reactor监听连接事件、Socket事件,当有连接事件过来时交给Acceptor处理,当有Socket事件过来时交个对应的Handler处理。

优点

  • 模型比较简单,所有的处理过程都在一个连接里;
  • 实现上比较容易,模块功能也比较解耦,Reactor负责多路复用和事件分发处理,Acceptor负责连接事件处理,Handler负责Scoket读写事件处理。

缺点

  • 只有一个线程,连接处理和业务处理共用一个线程,无法充分利用CPU多核的优势。
  • 在流量不是特别大、业务处理比较快的时候系统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当流量比较大、读写事件比较耗时情况下,容易导致系统出现性能瓶颈。

怎么去解决上述问题呢?既然业务处理逻辑可能会影响系统瓶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业务处理逻辑单拎出来,交给线程池来处理,一方面减小对主线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CPU多核的优势。这一点希望大家要理解透彻,方便我们后续理解Redis由单线程模型到多线程模型的设计的思路。

3.2 单Reactor多线程模型

这种模型相对单Reactor单线程模型,只是将业务逻辑的处理逻辑交给了一个线程池来处理。

处理流程

  • Reactor监听连接事件、Socket事件,当有连接事件过来时交给Acceptor处理,当有Socket事件过来时交个对应的Handler处理。
  • Handler完成读事件后,包装成一个任务对象,交给线程池来处理,把业务处理逻辑交给其他线程来处理。

优点

  • 让主线程专注于通用事件的处理(连接、读、写),从设计上进一步解耦;
  • 利用CPU多核的优势。

缺点

  • 貌似这种模型已经很完美了,我们再思考下,如果客户端很多、流量特别大的时候,通用事件的处理(读、写)也可能会成为主线程的瓶颈,因为每次读、写操作都涉及系统调用。

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呢?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当某一个点成为系统瓶颈点时,想办法把他拿出来,交个其他线程来处理,那这种场景是否适用呢?

3.3 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

这种模型相对单Reactor多线程模型,只是将Scoket的读写处理从mainReactor中拎出来,交给subReactor线程来处理。

处理流程

  • mainReactor主线程负责连接事件的监听和处理,当Acceptor处理完连接过程后,主线程将连接分配给subReactor;
  • subReactor负责mainReactor分配过来的Socket的监听和处理,当有Socket事件过来时交个对应的Handler处理;

Handler完成读事件后,包装成一个任务对象,交给线程池来处理,把业务处理逻辑交给其他线程来处理。

优点

  • 让主线程专注于连接事件的处理,子线程专注于读写事件吹,从设计上进一步解耦;
  • 利用CPU多核的优势。

缺点

  • 实现上会比较复杂,在极度追求单机性能的场景中可以考虑使用。

四、Redis的线程模型

4.1 概述

以上我们聊了,IO网路模型的发展历史,也聊了IO多路复用的reactor模式。那Redis采用的是哪种reactor模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梳理几个概念性的问题。

Redis服务器中有两类事件,文件事件和时间事件。

  • 文件事件:在这里可以把文件理解为Socket相关的事件,比如连接、读、写等;
  • 时间时间:可以理解为定时任务事件,比如一些定期的RDB持久化操作。

本文重点聊下Socket相关的事件。

4.2 模型图

首先我们来看下Redis服务的线程模型图;

IO多路复用负责各事件的监听(连接、读、写等),当有事件发生时,将对应事件放入队列中,由事件分发器根据事件类型来进行分发;

如果是连接事件,则分发至连接应答处理器;GET、SET等redis命令分发至命令请求处理器。

命令处理完后产生命令回复事件,再由事件队列,到事件分发器,到命令回复处理器,回复客户端响应。

4.3 一次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交互流程

4.3.1 连接流程

连接过程

  • Redis服务端主线程监听固定端口,并将连接事件绑定连接应答处理器。
  • 客户端发起连接后,连接事件被触发,IO多路复用程序将连接事件包装好后丢人事件队列,然后由事件分发处理器分发给连接应答处理器。
  • 连接应答处理器创建client对象以及Socket对象,我们这里关注Socket对象,并产生ae_readable事件,和命令处理器关联,标识后续该Socket对可读事件感兴趣,也就是开始接收客户端的命令操作。
  • 当前过程都是由一个主线程负责处理。

4.3.2 命令执行流程

SET命令执行过程

  • 客户端发起SET命令,IO多路复用程序监听到该事件后(读事件),将数据包装成事件丢到事件队列中(事件在上个流程中绑定了命令请求处理器);
  • 事件分发处理器根据事件类型,将事件分发给对应的命令请求处理器;
  • 命令请求处理器,读取Socket中的数据,执行命令,然后产生ae_writable事件,并绑定命令回复处理器;
  • IO多路复用程序监听到写事件后,将数据包装成事件丢到事件队列中,事件分发处理器根据事件类型分发至命令回复处理器;
  • 命令回复处理器,将数据写入Socket中返回给客户端。

4.4 模型优缺点

以上流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Redis采用的是单线程Reactor模型,我们也分析了这种模式的优缺点,那Redis为什么还要采用这种模式呢?

Redis本身的特性

命令执行基于内存操作,业务处理逻辑比较快,所以命令处理这一块单线程来做也能维持一个很高的性能。

优点

  • Reactor单线程模型的优点,参考上文。

缺点

  • Reactor单线程模型的缺点也同样在Redis中来体现,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业务逻辑处理(命令执行)这块不是系统瓶颈点。
  • 随着流量的上涨,IO操作的的耗时会越来越明显(read操作,内核中读数据到应用程序。write操作,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到内核),当达到一定阀值时系统的瓶颈就体现出来了。

Redis又是如何去解的呢?

哈哈~将耗时的点从主线程拎出来呗?那Redis的新版本是这么做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下。

4.5 Redis多线程模式

Redis的多线程模型跟”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单Reactor多线程模型有点区别”,但同时用了两种Reactor模型的思想,具体如下;

  • Redis的多线程模型是将IO操作多线程化,本身逻辑处理过程(命令执行过程)依旧是单线程,借助了单Reactor思想,实现上又有所区分。
  • 将IO操作多线程化,又跟单Reactor衍生出多Reactor的思想一致,都是将IO操作从主线程中拎出来。

命令执行大致流程

  • 客户端发送请求命令,触发读就绪事件,服务端主线程将Socket(为了简化理解成本,统一用Socket来代表连接)放入一个队列,主线程不负责读;
  • IO 线程通过Socket读取客户端的请求命令,主线程忙轮询,等待所有 I/O 线程完成读取任务,IO线程只负责读不负责执行命令;
  • 主线程一次性执行所有命令,执行过程和单线程一样,然后需要返回的连接放入另外一个队列中,有IO线程来负责写出(主线程也会写);
  • 主线程忙轮询,等待所有 I/O 线程完成写出任务。

五、总结

了解一个组件,更多的是要去了解他的设计思路,要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做这种技术选型的背景是啥,对后续做系统架构设计有什么参考意义等等。一通百通,希望对大家有参考意义。

到此这篇关于Redis线程模型的原理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Redis线程模型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利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快速解决高并发时的线程安全问题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多线程并发时的类似抢购的功能,本篇描述一个简单的redis分布式锁实现的多线程抢票功能. 直接上代码.首先按照慣例,给出一个错误的示范: 我们可以看看,当20个线程一起来抢10张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package com.tiger.utils; public class TestMutilThread { // 总票量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

  • 使用redis分布式锁解决并发线程资源共享问题

    前言 众所周知, 在多线程中,因为共享全局变量,会导致资源修改结果不一致,所以需要加锁来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对资源进行操作 但是在分布式架构中,我们的服务可能会有n个实例,但线程锁只对同一个实例有效,就需要用到分布式锁----redis setnx 原理 修改某个资源时, 在redis中设置一个key,value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如何表示 我们既然要通过检查key是否存在(存在表示有线程在修改资源,资源上锁,其他线程不可同时操作,若key不存在,表示资源未被线程占用,允许线程

  • 浅谈为什么单线程的redis那么快

    目录 redis单机QPS 为什么这么快 内存型数据库 简单的数据结构 单线程 IO多路复用 总结 redis单机QPS ./redis-benchmark -t set,lpush -n 100000 -q SET: 82101.80 requests per second LPUSH: 82440.23 requests per second 在自己的电脑上测试SET和LPUSH10万次,可以发现每秒SET和LPUSH大概在8w多,接近官方说的单机10w qps的写. 为什么这么快 内存型数

  • redis scan命令导致redis连接耗尽,线程上锁的解决

    使用redis scan方法无法获取connection,导致线程锁死. 0.关键字 redis springboot redistemplate scan try-with-resource 1.异常现象 应用部署后,功能正常使用,但约数小时左右,部分功能接口异常,接口请求无响应. 2.异常排查 查看堆栈信息,jstask pid.首先找到java进程pid:输出堆栈信息至log文件,jstask 30 > stask.log,看到与redis相关的日志,线程状态为waiting. "p

  • 关于Redis单线程的正确理解

    很多同学对Redis的单线程和I/O多路复用技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大家了解下Redis单线程和I/O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对学好和运用好Redis打下基础. 一.Redis的单线程理解 Redis客户端对服务端的每次调用都经历了发送命令,执行命令,返回结果三个过程.其中执行命令阶段,由于Redis是单线程来处理命令的,所有到达服务端的命令都不会立刻执行,所有的命令都会进入一个队列中,然后逐个执行,并且多个客户端发送的命令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会有两条命令被同时

  • redis单线程快的原因和原理

    Redis之所以执行速度很快,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纯内存操作,避免大量访问数据库,减少直接读取磁盘数据,redis 将数据储存在内存里面,读写数据的时候都不会受到硬盘 I/O 速度的限制,所以速度快: (二)单线程操作,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也不存在多进程或者多线程导致的切换而消耗 CPU,不用去考虑各种锁的问题,不存在加锁释放锁操作,没有因为可能出现死锁而导致的性能消耗: (三)采用了非阻塞I/O多路复用机制 多路复用原理: 用户首先将需要进行IO操作的socket添

  • Redis线程模型的原理分析

    目录 一.概述 二.网络IO模型发展史 2.1 阻塞IO 2.2 非阻塞 2.3 IO多路复用 三.NIO线程模型解释 3.1 单Reactor单线程模型 3.2 单Reactor多线程模型 3.3 多Reactor多线程模型 四.Redis的线程模型 4.1 概述 4.2 模型图 4.3 一次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交互流程 4.4 模型优缺点 4.5 Redis多线程模式 五.总结 一.概述 众所周知,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存储框架,在高并发的系统设计中,Redis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组件,是我

  • Java局部变量线程安全原理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局部变量线程安全原理分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方法调用栈结构: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方法调用栈: 这种局部变量不共享,从而保证线程安全的技术,称为线程封闭技术. 案例:数据库连接池.采用线程封闭技术,线程获取的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是独立的,在这个线程在关闭获取的这个connection之前,不会再分配给其他线程. 思考:递归调用太深,可能导致栈溢出. 栈溢出原因: 因为每调用一个

  • java 中volatile和lock原理分析

    java 中volatile和lock原理分析 volatile和lock是Java中用于线程协同同步的两种机制. Volatile volatile是Java中的一个关键字,它的作用有 保证变量的可见性 防止重排序 保证64位变量(long,double)的原子性读写 volatile在Java语言规范中规定的是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allows threads to access shared variables (§17.1). As a rule,

  • 从连接器组件看Tomcat的线程模型——BIO模式(推荐)

    在高版本的Tomcat中,默认的模式都是使用NIO模式,在Tomcat 9中,BIO模式的实现Http11Protocol甚至都已经被删除了.但是了解BIO的工作机制以及其优缺点对学习其他模式有有帮助.只有对比后,你才能知道其他模式的优势在哪里. Http11Protocol表示阻塞式的HTTP协议的通信,它包含从套接字连接接收.处理.响应客户端的整个过程.它主要包含JIoEndpoint组件和Http11Processor组件.启动时,JIoEndpoint组件将启动某个端口的监听,一个请求到

  • 详解Redis分布式锁的原理与实现

    目录 前言 使用场景 为什么要使用分布式锁 如何使用分布式锁 流程图 分布式锁的状态 分布式锁的特点 分布式锁的实现方式(以redis分布式锁实现为例) 总结 前言 在单体应用中,如果我们对共享数据不进行加锁操作,会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加锁.在分布式架构中,我们同样会遇到数据共享操作问题,此时,我们就需要分布式锁来解决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聊聊使用redis来实现分布式锁. 使用场景 库存超卖 比如 5个笔记本 A 看 准备买3个 B 买2个 C 4个 一下单 3+2+4 =9

  • Android Handler 原理分析及实例代码

    Android Handler 原理分析 Handler一个让无数android开发者头疼的东西,希望我今天这边文章能为您彻底根治这个问题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剖析下Handler的原理 Handler使用的原因 1.多线程更新Ui会导致UI界面错乱 2.如果加锁会导致性能下降 3.只在主线程去更新UI,轮询处理 Handler使用简介 其实关键方法就2个一个sendMessage,用来接收消息 另一个是handleMessage,用来处理接收到的消息 下面是我参考疯狂android讲义,写的一个子

  • java自定义线程模型处理方法分享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园友可能知道我是做游戏开发,我的很多思路和出发点是按照游戏思路来处理的,所以和web的话可能会有冲突,不相符合. 来说说为啥我要自定义线程模型呢? 按照我做的mmorpg或者mmoarpg游戏划分,线程被划分为,主线程,全局同步线程,聊天线程,组队线程,地图线程,以及地图消息分发派送线程等: 一些列,都需要根据我的划分,以及数据流向做控制. 游戏服务器,主要要做的事情,肯定是接受玩家的 命令请求 -> 相应的操作 -> 返回结果: 在服务器端所有的消息都会注册到消息管理器里,然

  • 浅析ASP.NET路由模型工作原理

    ps:这是针对ASP.NET4.5版本的,好像在最新的5.0版本中加入了OWIN,彻底解耦了和Web服务器的耦合,我还没有研究过,不敢妄言4.5的模型适用5.0. action*0x1:大话ASP.NET模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一个请求的悲欢离合的命运,看看它的一生中所走过的蜿蜒曲折的道路.如下图所示: 在如上所示的风光旖旎的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请求"从客户端浏览器出发,经历千山万水到达服务器,服务器的内核模块的HTTP.SYS热情款待了它,对它进行简单的修饰之后,就和它依依惜别

  • java 中ThreadPoolExecutor原理分析

    java 中ThreadPoolExecutor原理分析 线程池简介 Java线程池是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当我们有异步.并行的任务要处理时,经常会用到线程池,或者在实现一个服务器时,也需要使用线程池来接收连接处理请求. 线程池使用 JDK中提供的线程池实现位于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在使用时,通常使用ExecutorService接口,它提供了submit,invokeAll,shutdown等通用的方法. 在线程池配置方面,Executor

  • Spring Cloud Hystrix入门和Hystrix命令原理分析

    断路由器模式 在分布式架构中,当某个服务单元发生故障之后,通过断路由器的故障监控(类似熔断保险丝),向调用方返回一个错误响应,而不是长时间的等待.这样就不会使得线程因调用故障服务被长时间占用不释放,避免了故障在分布式系统中的蔓延. Spring Cloud Hystrix针对上述问题实现了断路由器.线程隔离等一系列服务保护功能.它是基于Netflix Hystrix实现,该框架的目标在于通过控制那些访问远程系统.服务和第三方库的节点,从而对延迟和故障提供更强大的容错能力. Hystrix具备服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