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掌握java责任链模式

定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

特点:1、降低耦合度。它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2、简化了对象。使得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

3、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允许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4、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很方便。

企业级开发和常用框架中的应用:spring,struts的拦截器,servlet的过滤器

具体实例:

/**
 *这里以公司请假举例:
 *1、某人请假(事件)
 *2、项目组长审批:小于三天可以审批,大于三天请示上级
 *3、部门主管审批:小于十天可以审批,大于十天请示上级
 *4、总经理审批 :小于30天可以审批,大于30天不批准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vent event = new Event("程序员", 32, "回老家探亲");
 Leader a = new GroupLeader("张三");
 Leader b = new Manager("李四");
 Leader c = new GeneralManager("王五");

 //指定责任链模式
 a.setNextLeader(b);
 b.setNextLeader(c);

 a.handler(event);
 }
}

/**
 * 事件对象,责任链中的具体处理事件
 * 该实例中即为请假这件事儿
 */
class Ev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days;
 private String reason;
 public Event(String name, int days, String reason)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days = days;
 this.reason = reason;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Days() {
 return days;
 }
 public void setDays(int days) {
 this.days = days;
 }
 public String getReason() {
 return reason;
 }
 public void setReason(String reason) {
 this.reason = reason;
 }
}

/**
 * 抽象责任链对象,后面的所有实际责任链对象继承自该对象
 */
abstract class Leader{
 private String name;
 protected Leader nextLeader;//责任链中的下一个责任对象,这是让责任链持续下去的基础
 public Leader(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NextLeader(Leader nextLeader) {
 this.nextLeader = nextLeade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handler(Event event);
}

/**
 * 请假流程中的第一个对象,组长
 */
class GroupLeader extends Leader{

 public GroupLeader(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rotected void handler(Event event) {
 if(event.getDays() < 3){
 System.out.println("--------------------请假条--------------------");
 System.out.print("| 请假人:"+event.getName()+" |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event.getDays()+"天"+"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原因:"+event.getReason() + " |");
 System.out.println("审批人:"+this.getName()+"(组长),通过!");
 System.out.println();
 }else{
 System.out.println(this.getName()+"(主管),没有权限!");
 this.nextLeader.handler(event);
 }
 }
}

/**
 * 请假流程中的第二个对象,部门主管
 */
class Manager extends Leader{

 public Manager(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rotected void handler(Event event) {
 if(event.getDays() < 10){
 System.out.println("--------------------请假条--------------------");
 System.out.print("| 请假人:"+event.getName()+" |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event.getDays()+"天"+"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原因:"+event.getReason() + " |");
 System.out.println("审批人:"+this.getName()+"(主管),请假通过!");
 System.out.println();
 }else{
 System.out.println(this.getName()+"(总经理),没有权限!");
 this.nextLeader.handler(event);
 }
 }
}

/**
 * 请假流程中的第三个对象,总经理
 */
class GeneralManager extends Leader{

 public GeneralManager(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rotected void handler(Event event) {
 if(event.getDays() < 30){
 System.out.println("--------------------请假条--------------------");
 System.out.print("| 请假人:"+event.getName()+" |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event.getDays()+"天"+"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原因:"+event.getReason() + " |");
 System.out.println("审批人:"+this.getName()+"(总经理)");
 System.out.println();
 }else{
 System.out.println("--------------------请假条--------------------");
 System.out.print("| 请假人:"+event.getName()+" |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event.getDays()+"天"+"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原因:"+event.getReason() + " |");
 System.out.println("审批人:"+this.getName()+"(总经理),请假人不通过!");
 System.out.println();
 }
 }
}

责任链模式主要用于流程控制这一类的开发,相比较于单纯用if-else模式,在代码修改和整合上有更高的效率,更利于代码维护。而且,需要增加责任链中的对象时,需要在再实现一个具体的责任链类,然后创建责任对象,并维护责任链关系就行,不需要更大的开销,而且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很多时候责任链的维护都在配置文件中进行,这样我们将节省更多的开发时间。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责任链模式使用示例

    责任链模式:多个对象由其对象对应下家的引用连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 链上的某一个接收对象处理此请求.因为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最终是谁来处理这个请求,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从而避免了请求发送者与请求处理者之间的耦合. 责任链械中涉及到三种角色: 1,抽象处理者角色 2,具体处理者角色 3,请求发送者 小例子:假设去买房子,买房子就需要砍价, 卖房的人职位不同,可以优惠的价格也不同,不同职位就可以形成一个处理请求的链.我们暂定: * 基层销售员

  • Java设计模式之装饰者模式详解和代码实例

    装饰者模式可以给已经存在的对象动态的添加能力.下面,我将会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一下如何在程序当中使用装饰者模式. 1.装饰者模式 让我们来假设一下,你正在寻找一个女朋友.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孩,比如:美国,中国,日本,法国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如果需要在程序当中模拟这么一种情况的话,假设每一个女孩就是一个Java类的话,那么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类,这样子就会造成类的膨胀,而且这样的设计的可扩展性会比较差.因为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女孩,就需要创建一个新的Java类,这实际上也

  • Java责任链设计模式

    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 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 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责任链模式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之一,怎么理解责任链?责任链是可以理解成数个对象首尾连接而成,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对应不同的处理逻辑,直至有一个对象响应

  •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简介

    对于使用过宏的朋友应该知道,利用宏可以实现一个键绑定多个技能.例如如果排在前面的技能有CD,则跳过此技能,执行之后的技能.记得曾经玩DK,打怪的时候,就是用一个键,一直按就行了.在servlet里的doGet和doPost方法,我们一般都把doGet请求发动到doPost里来处理,这也是一种责任链的模式. 这里,有个宏,绑定了"冰血冷脉"和"寒冰箭"两个技能,程序实例如下所示: package responsibility; /** * DOC 技能接口,要绑定的技

  • Java中的观察者模式实例讲解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的用途是,当你对一个对象的状态感兴趣,希望在它每次发生变化时获得通知.在观察者模式中,观察另外一个对象状态的对象叫做Observer观察者,被观察的对象叫着Subject被观察者.根据GoF规则,观察者模式的意图是: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定义对象之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一个对象状态改变,其他相关联的对象就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Subject(被观察者)包含了一些需要在其状态改变时通知的观察者.因此,他应该提供给观察者可以register(注册)自己和u

  • 实例讲解Java的设计模式编程中责任链模式的运用

    定义: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首先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void test(int i, Request request){ if(i==1){ Handler1.response(request); }else if(i == 2){ Handler2.response(request); }else if(i == 3){ Handler3

  •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详解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从击鼓传花谈起 击鼓传花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

  •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介绍

    Chain of Responsibility定义:Chain of Responsibility(CoR) 是用一系列类(classes)试图处理一个请求request,这些类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耦合,唯一共同点是在他们之间传递request.也就是说,来了一个请求,A类先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就传递到B类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就传递到C类处理,就这样象一个链条(chain)一样传递下去. 如何使用责任链模式 虽然这一段是如何使用CoR,但是也是演示什么是CoR. 有一个Handler接口: 复制代码

  • java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学习

    1 概述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主要用于"分步骤构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在这其中"分步骤"是一个稳定的算法,而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则经常变化.因此, 建造者模式主要用来解决"对象部分"的需求变化. 这样可以对对象构造的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控制. 2 示例以生产手机为例,每个手机分为屏幕Screen.CPU.Battery.现在要生产两种手机,苹果机和三星. 苹果: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ackage org.scott.build

  • Java责任链模式定义与用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责任链模式定义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使很多对象都有处理请求的机会,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责任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色 1.处理者:处理者是一个接口,负责规定具体处理者处理用户请求的方法以及具体处理者设置后继处理对象的方法 2.具体处理者:具体处理者是实现处理接口的类的实例,具体处理者通过调用处理接口规定的方法处理用户的请求,既在接到用户的请求后,处理者将调用接

  • java代理模式与动态代理模式详解

    1.代理模式 所谓代理,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代表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机构采取行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够直接引用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前起到中介的作用.代理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 生活中的例子:过年加班比较忙,没空去买火车票,这时可以打个电话到附近的票务中心,叫他们帮你买张回家的火车票,当然这会附加额外的劳务费.但要清楚票务中心自己并不卖票,只有火车站才真正卖票,票务中心卖给你的票其实是通过火车站实现的.这点很重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