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ue源码解析Vue.set()和this.$set()

前言

最近死磕了一段时间vue源码,想想觉得还是要输出点东西,我们先来从Vue提供的Vue.set()和this.$set()这两个api看看它内部是怎么实现的。

Vue.set()和this.$set()应用的场景

平时做项目的时候难免不会对 数组或者对象 进行这样的骚操作操作,结果发现,咦~~,他喵的,怎么页面没有重新渲染。

const vueInstance = new Vue({
 data: {
  arr: [1, 2],
  obj1: {
    a: 3
  }
 }
});
vueInstance.$data.arr[0] = 3; // 这种骚操作页面不会重新渲染
vueInstance.$data.obj1.b = 3; // 这种骚操作页面不会重新渲染

查了一下官方文档,发现人家早就说过这种情况

Vue.set()向响应式对象中添加一个属性,并确保这个新属性同样是响应式的,且触发视图更新。它必须用于向响应式对象上添加新属性,因为 Vue 无法探测普通的新增属性 (比如 this.myObject.newProperty = 'hi')

所以按照官网的写法,我们应该使用下面这种写法:

Vue.set(vueInstance.$data.arr, 0, 3); // 这样操作数组可以让页面重新渲染
vueInstance.$set(vueInstance.$data.arr, 0, 3); // 这样操作数组也可以让页面重新渲染
Vue.set(vueInstance.$data.obj1, b, 3); // 这样操作对象可以让页面重新渲染
vueInstance.$set(vueInstance.$data.obj1, b, 3); // 这样操作对象也可以让页面重新渲染

Vue.set()和this.$set()实现原理

是时候看一波这两个api的源码了,我们先来看看Vue.set()的源码:

import { set } from '../observer/index'
...
Vue.set = set
...

再来看看this.$set()的源码:

import { set } from '../observer/index'
...
Vue.prototype.$set = set
...

结果我们发现Vue.set()和this.$set()这两个api的实现原理基本一模一样,都是使用了set函数。set函数是从 ../observer/index 文件中导出的,区别在于Vue.set()是将set函数绑定在Vue构造函数上,this.$set()是将set函数绑定在Vue原型上。

接下来我们根据 ../observer/index 中找出set函数: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sUndef(target) || isPrimitive(target))
 ) {
  warn(`Cannot set reactive property on undefined, null, or primitive value: ${(target: any)}`)
 }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if (target._isVue || (ob && ob.vmCou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
   'Avoid adding reactive properties to a Vue instance or its root $data ' +
   'at runtime - declare it upfront in the data option.'
  )
  return val
 }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ob.dep.notify()
 return val
}

我们发现set函数接收三个参数分别为 target、key、val,其中target的值为数组或者对象,这正好和官网给出的调用Vue.set()方法时传入的参数参数对应上。如下图所示:

我们接着往下看: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sUndef(target) || isPrimitive(target))
 ) {
  warn(`Cannot set reactive property on undefined, null, or primitive value: ${(target: any)}`)
 }

我们先看isUndef和isPrimitive方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isUndef是判断target是不是等于undefined或者null。isPrimitive是判断target的数据类型是不是string、number、symbol、boolean中的一种。所以这里的意思是如果当前环境不是生产环境并且 isUndef(target) || isPrimitive(target) 为真的时候,那么就抛出错误警告。

数组的实现原理

接着向下看: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这里实际就是修改数组时调用set方法时让我们能够触发响应的代码,不过在分析这段代码之前我们来看看vue中的数组实际上是长什么样的。 下图分别是vue中的数组和普通的js数组:

vue中的数组我们命名为arrVue,js中的普通数组命名为arrJs。其实我们平时调用普通数组的push、pop等方法是调用的Array原型上面定义的方法,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rrJs的原型是指向Array.prototype,也就是说 arrJs.__proto__ == Array.prototype 。

但是在vue的数组中,我们发现arrVue的原型其实不是指向的Array.prototype,而是指向的一个对象(我们这里给这个对象命名为arrayMethods)。arrayMethods上面只有7个push、pop等方法,并且arrayMethods的原型才是指向的Array.prototype。所以我们在vue中调用数组的push、pop等方法时其实不是直接调用的数组原型给我们提供的push、pop等方法,而是调用的arrayMethods给我们提供的push、pop等方法。vue为什么要给数组的原型链上面加上这个arrayMethods呢?这里涉及到了vue的数据响应的原理,我们这篇文章暂时不谈论数据响应原理的具体实现。这里你可以理解成vue在arrayMethods对象中做过了特殊处理,如果你调用了arrayMethods提供的push、pop等7个方法,那么它会触发当前收集的依赖(这里收集的依赖可以暂时理解成渲染函数),导致页面重新渲染。换句话说,对于数组的操作,我们只有使用arrayMethods提供的那7个方法才会导致页面渲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使用 vueInstance.$data.arr[0] = 3; 时不会导致页面出现渲染。

搞清楚vue中的数组具体是怎么实现了之后,我们再来看上面的代码: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首先if判断当前target是不是数组,并且key的值是有效的数组索引。然后将target数组的长度设置为target.length和key中的最大值,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因为我们可能会进行下面这种骚操作:

arr1 = [1,3];
Vue.set(arr1,10,1) // 如果不那样做,这种情况就会出问题

接着向下看,我们发现这里直接调用了target.splice(key, 1, val),在前面我们说过调用arrayMethods提供的push、pop等7个方法可以导致页面重新渲染,刚好splice也是属性arrayMethods提供的7个方法中的一种。

总结一下Vue.set数组实现的原理:其实Vue.set()对于数组的处理其实就是调用了splice方法,是不是发现其实很简单~~

对象的实现原理

我们接着向下看代码: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这里先判断如果key本来就是对象中的一个属性,并且key不是Object原型上的属性。说明这个key本来就在对象上面已经定义过了的,直接修改值就可以了,可以自动触发响应。

关于对象的依赖收集和触发原理我们本文也不做详细解释,你可以暂时先这样理解。vue是使用的Object.defineProperty给对象做了一层拦截,当触发get的时候就会进行依赖收集(这里收集的依赖还是像数组那样,理解成渲染函数),当触发set的时候就会触发依赖,导致渲染函数执行页面重新渲染。那么第一次是在哪里触发get的呢?其实是在首次加载页面渲染的时候触发的,这里会进行递归将对象的属性都依赖收集,所以我们修改对象已有属性值得时候会导致页面重新渲染。这也刚好解释了我们使用 vueInstance.$data.obj1.b = 3; 的时候为什么页面不会重新渲染,因为这里的属性b不是对象的已有属性,也就是说属性b没有进行过依赖收集,所以才会导致修改属性b的值页面不会重新渲染。

我们接着向下看代码: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if (target._isVue || (ob && ob.vmCou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
   'Avoid adding reactive properties to a Vue instance or its root $data ' +
   'at runtime - declare it upfront in the data option.'
  )
  return val
 }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首先定义变量ob的值为 target.__ob__ ,这个 __ob__ 属性到底是什么对象呢?vue给响应式对象都加了一个 __ob__ 属性,如果一个对象有这个 __ob__ 属性,那么就说明这个对象是响应式对象,我们修改对象已有属性的时候就会触发页面渲染。

target._isVue || (ob && ob.vmCount) 的意思是:当前的target对象是vue实例对象或者是根数据对象,那么就会抛出错误警告。

if (!ob) 为真说明当前的target对象不是响应式对象,那么直接赋值返回即可。

接着向下看: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ob.dep.notify()
 return val

这里其实才是vue.set()真正处理对象的地方。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的意思是给新加的属性添加依赖,以后再直接修改这个新的属性的时候就会触发页面渲染。

ob.dep.notify() 这句代码的意思是触发当前的依赖(这里的依赖依然可以理解成渲染函数),所以页面就会进行重新渲染。

总结

从源码层次看vue提供的vue.set()和this.$set()这两个api还是很简单的,由于本文没有详细解释vue依赖收集和触发,所以有的地方说的还是很模糊。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vue源码解析Vue.set()和this.$set(),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网站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vue $set 给数据赋值的实例

    如果在实例创建之后添加新的属性到实例上,它不会触发视图更新. 业务介绍:模拟后台数据向DOM树上遍历数据,再向数据里添加状态属性,根据状态改变显示图片,默认nochecked.png,点击时改变状态.显示checked.png DOM树 <div class="cartContent" :class="{'bg' : status == 2}" v-for="(val,key) in imgListData" :id="key&q

  • vue中 this.$set的用法详解

    当vue的data里边声明或者已经赋值过的对象或者数组(数组里边的值是对象)时,向对象中添加新的属性,如果更新此属性的值,是不会更新视图的. <template> <div id="app"> <p v-for="item in items" :key="item.id">{{item.message}}</p> <button class="btn" @click=&qu

  • Vue.set() this.$set()引发的视图更新思考及注意事项

    引文 vue文档列表渲染中有条注意事项: 这里提到的两种情况实际改变了数据但是没有触发视图更新. 由此引出Vue.set(),先上文档API:   this.$set()和Vue.set()本质方法一样,前者可以用在methods中使用. set方法调用时,可以触发页面全部重新渲染. 比如在vue中有个data数组arr: //arr=[1,2,3] arr[1]='b' console.log(arr) // [1,2,3] Vue.set(arr,2,'c') console.log(arr

  • vue中$set的使用(结合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坑)

    最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在节点上面写点击事件时,点击事件不执行.代码如下: <!-- 操作 --> <el-table-column label="操作"> <template slot-scope="scope"> <span class="poi icon-hover f16 mr20" @click='scope.row.edit=!scope.row.edit'> <svg-ic

  • Vue中的$set的使用实例代码

    Vue -$set 在我们使用vue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当生成vue实例后,当再次给数据赋值时,有时候并不会自动更新到视图上去: 当我们去看vue文档的时候,会发现有这么一句话:如果在实例创建之后添加新的属性到实例上,它不会触发视图更新. 如下代码,给 student对象新增 age 属性 data () { return { student: { name: '', sex: '' } } } mounted () { // --钩子函数,实例挂载之后 this.studen

  • 深入理解vue中的$set

    在我们使用vue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当生成vue实例后,当再次给数据赋值时,有时候并不会自动更新到视图上去: 当我们去看vue文档的时候,会发现有这么一句话:如果在实例创建之后添加新的属性到实例上,它不会触发视图更新.如下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vue $set</title> <scri

  • vue.js中$set与数组更新方法

    由于 JavaScript 的限制,Vue 不能检测以下变动的数组: 当利用索引直接设置数组的某一项时,例如:vm.items[indexOfItem] = newValue 当你修改数组的长度时,例如:vm.items.length = newLength,不会更新数组. 当然vue中给了解决方法,就是使用 Vue.set, vm.$set(Vue.set的变种写法)或者 splice,caoncat等修改数组,同时也将触发状态更新: ex: 所以如果在实例创建后添加新的属性到实例上,则不会触

  • 从vue源码解析Vue.set()和this.$set()

    前言 最近死磕了一段时间vue源码,想想觉得还是要输出点东西,我们先来从Vue提供的Vue.set()和this.$set()这两个api看看它内部是怎么实现的. Vue.set()和this.$set()应用的场景 平时做项目的时候难免不会对 数组或者对象 进行这样的骚操作操作,结果发现,咦~~,他喵的,怎么页面没有重新渲染. const vueInstance = new Vue({ data: { arr: [1, 2], obj1: { a: 3 } } }); vueInstance.

  • vue 源码解析之虚拟Dom-render

    vue 源码解析 --虚拟Dom-render instance/index.js function Vue (options)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his instanceof Vue) )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 } this._init(options) } renderMixin

  • Vue源码解析之Template转化为AST的实现方法

    什么是AST 在Vue的mount过程中,template会被编译成AST语法树,AST是指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或者缩写为AST),或者语法树(syntax tree),是源代码的抽象语法结构的树状表现形式. Virtual Dom Vue的一个厉害之处就是利用Virtual DOM模拟DOM对象树来优化DOM操作的一种技术或思路. Vue源码中虚拟DOM构建经历 template编译成AST语法树 -> 再转换为render函数 最终返回一个VNode(VNod

  • Vue源码解析之数组变异的实现

    力有不逮的对象 众所周知,在 Vue 中,直接修改对象属性的值无法触发响应式.当你直接修改了对象属性的值,你会发现,只有数据改了,但是页面内容并没有改变. 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在于: Vue 的响应式系统是基于Object.defineProperty这个方法的,该方法可以监听对象中某个元素的获取或修改,经过了该方法处理的数据,我们称其为响应式数据.但是,该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新增属性或者删除属性不会触发监听,举个栗子: var vm = new Vue({ data () { return

  • vue源码解析之事件机制原理

    上一章没什么经验.直接写了组件机制.感觉涉及到的东西非常的多,不是很方便讲.今天看了下vue的关于事件的机制.有一些些体会.写出来.大家一起纠正,分享.源码都是基于最新的Vue.js v2.3.0.下面我们来看看vue中的事件机制: 老样子还是先上一段贯穿全局的代码,常见的事件机制demo都会包含在这段代码中: <div id="app"> <div id="test1" @click="click1">click1<

  • Vue源码解析之数据响应系统的使用

    接下来重点来看Vue的数据响应系统.我看很多文章在讲数据响应的时候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了数据双向绑定的思路,然后再看源码.这里也借鉴了这种方式,感觉这样的确更有利于理解. 数据双向绑定的思路 1. 对象 先来看元素是对象的情况.假设我们有一个对象和一个监测方法: const data = { a: 1 }; /** * exp[String, Function]: 被观测的字段 * fn[Function]: 被观测对象改变后执行的方法 */ function watch (exp, fn)

  • Vue 源码分析之 Observer实现过程

    导语: 本文是对 Vue 官方文档深入响应式原理(https://cn.vuejs.org/v2/guide/reactivity.html)的理解,并通过源码还原实现过程. 响应式原理可分为两步,依赖收集的过程与触发-重新渲染的过程.依赖收集的过程,有三个很重要的类,分别是 Watcher.Dep.Observer.本文主要解读 Observer . 这篇文章讲解上篇文章没有覆盖到的 Observer 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看官网这张图: Observer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了上图中touch

  • vue源码解读子节点优化更新

    目录 前言 优化前存在的问题 优化策略分析 源码解析 小结 前言 Vue中更新节点,当新 VNode 和旧 VNode 都是元素节点且都有子节点时,Vue会循环对比新旧 VNode 的子节点数组,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处理. 虽然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但是当更新子节点特别多时,循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会很高,所以Vue对此进行了优化. 优化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新的 newChildren 数组和旧的 oldChildren 数组: newChildren = ['a','b','c','d']; o

  • Vue源码学习之关于对Array的数据侦听实现

    摘要 我们都知道Vue的响应式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进行数据劫持.但是那是针对Object类型可以实现, 如果是数组呢? 通过set/get方式是不行的. 但是Vue作者使用了一个方式来实现Array类型的监测: 拦截器. 核心思想 通过创建一个拦截器来覆盖数组本身的原型对象Array.prototype. 拦截器 通过查看Vue源码路径vue/src/core/observer/array.js. /** * Vue对数组的变化侦测 * 思想: 通过一个拦截器来覆盖

  • 详解vue mint-ui源码解析之loadmore组件

    本文介绍了vue mint-ui源码解析之loadmore组件,分享给大家,具体如下: 接入 官方接入文档mint-ui loadmore文档 接入使用Example html <div id="app"> <mt-loadmore :top-method="loadTop" :bottom-method="loadBottom" :bottom-all-loaded="allLoaded" :max-dis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