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Redis搭建集群之Sentinel详解

前言

Redis作为内存数据库,需要具备高可用的特点,不然如果服务器宕机,还在内存里的数据就会丢失。我们最常用的高可用方法就是搭建集群,master机器挂了,可以让slave机器顶上,继续提供服务。但是Redis集群是不会自动进行主从切换的,也就是说,如果主节点非常不争气的在凌晨3点挂了,那么运维同学就要马上起床,把从节点改成主节点,这样的操作是非常繁琐低效的。为此,Redis官方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Redis Sentinel

简介

Redis Sentinel集群通常由3到5个节点组成,如果个别节点挂了,集群还可以正常运作。它负责监控Redis集群的健康情况。如果主节点挂掉,Sentinel集群会通过投票选择一个新的主节点。当原来的主节点恢复时,它会被当做新的主节点的从节点重新加入Redis集群。

基本原理

Sentinel集群通过指定的配置文件发现master,对其进行监控,并且会发送info指令获取master的从节点信息。Sentinel集群中的节点通过向其监控的主从节点发送hello信息(包含Sentinel本身的ip、端口和id等内容)来向其他Sentinel宣告自己的存在。

Sentinel集群通过订阅连接来接收其他Sentinel的hello信息。

Sentinel集群通过ping命令来检查监控的实例状态,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没有返回,则认为该实例下线。

Sentinel触发failover主从切换后,并不会马上进行,只有指定(quorum)Sentinel授权后,master节点被标记为ODOWN状态。这时才真正开始投票选择新的master。

Sentinel选择新的master的原则是:首先判断优先级,选择优先级较小的;如果优先级相同,查看复制下标,选择复制数据较多的;如果复制下标也相同,就选择进程ID较小的。

Sentinel被授权后,它将会获得宕掉的master的一份最新配置版本号(config-epoch),当failover执行结束以后,这个版本号将会被用于最新的配置,通过广播形式通知其它Sentinel,其它的Sentinel则更新对应master的配置。

基本使用

我们以Python为例,简单说明一下在客户端如何使用Sentinel

from redis.sentinel import Sentinel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ntinel = Sentinel(['localhost', 26379], socket_timeout=0.1)
 print(sentinel.discover_master('mymaster'))
 print(sentinel.discover_slaves('mymaster'))
 master = sentinel.master_for('mymaster', socket_timeout=0.1)
 slave = sentinel.slave_for('mymaster', socket_timeout=0.1)
 master.set('follow', 'Jackeyzhe2018')
 follow = slave.get('follow')
 print(follow)

master_for和slave_for方法会从连接池中拿出一个连接来使用,如果从地址有多个,则会采用轮询的方法。

当redis发生了主从切换时,客户端如何知道地址已经变更了呢?我们从redis-py的源码里找一找答案。

可以看到,redis在创建一个新的连接时,会调用get_master_address方法来获取主节点地址。get_master_address方法中,客户端先查询主节点地址,然后与内存中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则会断开连接,然后使用新的地址重新进行连接。

如果主节点没有挂,而Sentinel主动进行了主从切换,对于这种情况redis-py也做了处理。就是捕获一个ReadOnlyError的异常,然后断开连接,后续指令都需要重新进行连接了。当然,如果没有修改性指令,那么连接就不会切换,不过数据也不会被破坏,所以影响不大。

动手搭建

关于Sentinel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我们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为了加深理解,我们来自己动手搭建一套Sentinel集群。

首先搭建我们我需要的redis集群环境

安装好redis后,将redis目录下的配置文件redis.conf复制3份。分别命名为redis6379.conf,redis6380.conf,redis6381.conf。

在redis6381.conf文件中修改以下几项

bind 127.0.0.1
port 6381
logfile "6381.log"
dbfilename "dump-6381.rdb"

在redis6379.conf中修改

bind 127.0.0.1
port 6379
logfile "6379.log"
dbfilename "dump-6379.rdb"
slaveof 127.0.0.1 6381

redis6380.conf的修改参照redis6379.conf。修改完成后,分别启动三个实例。就搭建好了我们想要的redis主从环境了。

我们连接上master节点,可以看到它的主从配置信息

接着,我们来配置Sentinel集群。这里我们同样配置三个实例。复制3份sentinel.conf文件,分别命名为sentinel-26379.conf,sentinel-26380.conf和sentinel-26381.conf。

sentinel-26379.conf文件中编辑以下内容

port 26379
daemonize yes
logfile "26379.log"
dir /home/xxx/redis/data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6381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30000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1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80000

sentinel-26380.conf和sentinel-26381.conf的内容与上述类似。配置好后,我们使用命令redis-sentinel来启动3个sentinel实例。

此时,我们用redis-cli命令连接26379的实例,查看sentinel的信息。

发现它已经开始监控我们的3个redis节点了。这时我们的整个集群就部署好了,接下来测试一下。

kill掉master节点,查看sentinel的日志,会发现sentinel已经按照我们前面说的步骤选择了新的master。

此时再来看sentinel信息。

此时,6380已经成了新的master。

恭喜你,以后都不需要在凌晨起床切换Redis主从实例了。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SpringSession+Redis实现集群会话共享的方法

    WEB应用开发完成后部署到Tomcat或其他容器中供用户访问. 小型应用在一台服务器上安装Tomcat并部署WEB应用. 随着访问量增大, Tomcat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直至崩溃. 为了保证WEB应用的承载能力, 需要对WEB应用进行集群处理. 技术发展到今天, 集群/负载均衡已经变的相对简单了. 下面用通俗的语言给刚入门的同学介绍下这两个概念: 某KFC开业时只有一个点餐窗口(一台Tocmat服务器, 可以节约成本)对外提供点餐服务. 应对日常点餐没有问题, 当饭口或者周末时一个窗口就会排起

  • socket.io与pm2(cluster)集群搭配的解决方案

    socket.io与cluster 在线上系统中,需要使用node的多进程模型,我们可以自己实现简易的基于cluster模式的socket分发模型,也可以使用比较稳定的pm2这样进程管理工具.在常规的http服务中,这套模式一切正常,可是一旦server中集成了socket.io服务就会导致ws通道建立失败,即使通过backup的polling方式仍会出现时断时连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解决这种问题,让socket.io充分利用多核. 在这里之所以提到socket.io而未说websocket服务,

  • 浅谈node中的cluster集群

    结论 虽然平常通过设置为CPU进程数的工作进程,但是可以超过这个数,并且并不是主进程先创建 if (cluster.isMaster) { // 循环 fork 任务 CPU i5-7300HQ 四核四进程 for (let i = 0; i < 6; i++) { cluster.fork() } console.log(chalk.green(`主进程运行在${process.pid}`)) } else { app.listen(1314) // export app 一个 Koa 服务器

  • MySQL Cluster集群的初级部署教程

    Mysql Cluster概述 MySql Cluster最显著的优点就是高可用性,高实时性,高冗余,扩展性强. 它允许在无共享的系统中部署"内存中"数据库的Cluster.通过无共享体系结构,系统能够使用廉价的硬件.此外,由于每个组件有自己的内存和磁盘,所以不存在单点故障. 它由一组计算机构成,每台计算机上均运行者多种进程,包括mysql服务器,NDB cluster的数据节点,管理服务启,以及专门的数据访问程序 所有的这些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mysql集群体系.数据保存在"

  • Windows Server 2003 下配置 MySQL 集群(Cluster)教程

    MySQL 群集是 MySQL 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高可用.高冗余版本.它采用了 NDB Cluster 存储引擎,允许在 1 个群集中运行多个 MySQL 服务器.在 MySQL 5.0 及以上的二进制版本中,以及与最新的 Linux 版本兼容的 RPM 包中提供了该存储引擎. MySQL 群集是一种技术,该技术允许在无共享的系统中部署"内存中"和"磁盘中"数据库的 Cluster .通过无共享体系结构,系统能够使用廉价的硬件,而且对软硬件无特殊要求.此外,由于

  • 详细分析Redis集群故障

    故障表象: 业务层面显示提示查询redis失败 集群组成: 3主3从,每个节点的数据有8GB 机器分布: 在同一个机架中, xx.x.xxx.199 xx.x.xxx.200 xx.x.xxx.201 redis-server进程状态: 通过命令ps -eo pid,lstart | grep $pid, 发现进程已经持续运行了3个月 发生故障前集群的节点状态: xx.x.xxx.200:8371(bedab2c537fe94f8c0363ac4ae97d56832316e65) master

  • Redis cluster集群的介绍

    1.前言 Redis集群模式主要有2种: 主从集群.分布式集群. 前者主要是为了高可用或是读写分离,后者为了更好的存储数据,负载均衡. redis集群提供了以下两个好处 1.将数据自动切分(split)到多个节点 2.当集群中的某一个节点故障时,redis还可以继续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一个 redis 集群包含 16384 个哈希槽(hash slot),数据库中的每个数据都属于这16384个哈希槽中的一个.集群使用公式 CRC16(key) % 16384 来计算键 key 属于哪个槽.集群中

  • Redis集群与SSM整合使用方法

    首先是创建redis-cluster文件夹: 因为redis最少需要6个节点(三主三从),为了更好的理解,我这里创建了两台虚拟机(192.168.0.109 192.168.0.110),分别在两台虚拟机的/opt/redis-4.0.1/redis-cluster下创建三个节点文件夹 192.168.0.109: 192.168.0.110: 以上6个节点全部创建完成,分别再在这六个文件夹下创建redis.conf配置文件,其中配置如图: port 7000 bind 192.168.0.10

  • 详解Spring boot使用Redis集群替换mybatis二级缓存

    1 . pom.xml添加相关依赖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1.5.1.RELEASE</version> </parent> <!-- 依赖 --> <dependencies> &l

  • Springboot2.X集成redis集群(Lettuce)连接的方法

    前提:搭建好redis集群环境,搭建方式请看:https://www.jb51.net/article/143749.htm 1. 新建工程,pom.xml文件中添加redis支持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2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