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Ruby设计模式编程中对单例模式的运用

简介
      单例模式是设计模式中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这一模式的目的是使得类的一个对象成为系统中的唯一实例。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从客户端对其进行实例化开始。因此需要用一种只允许生成对象类的唯一实例的机制,“阻止”所有想要生成对象的访问。使用工厂方法来限制实例化过程。这个方法应该是静态方法(类方法),因为让类的实例去生成另一个唯一实例毫无意义。

要点
      显然单例模式的要点有三个;一是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二是它必须自行创建这个实例;三是它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从具体实现角度来说,就是以下三点:一是单例模式的类只提供私有的构造函数,二是类定义中含有一个该类的静态私有对象,三是该类提供了

singleton

class ClassVariableTester
 @@class_count = 0 

 def initialize
  @instance_count = 0
 end 

 def increment
  @@class_count = @@class_count + 1
  @instance_count = @instance_count + 1
 end 

 def to_s
  "class count :#{@@class_count} -- instance count :#{@instance_count}"
 end 

end 

cv1 = ClassVariableTester.new
cv1.increment
cv1.increment
puts("cv1:#{cv1}")
cv2 = ClassVariableTester.new
puts("cv2:#{cv2}") 

#cv1:class count :2 -- instance count :2
#cv2:class count :2 -- instance count :0

当创建了第二个对象时,@@class_count 为2,二@instance_count为0,因为类变量被所有实例所共享,党cv1.increment调用了两次以后@@class_count为2,创建第二个ClassVariableTester对象cv2的时候,共享了@@class_count,所以此时的@@class_count仍为2。
而实例变量只能为当前对象服务,所以实例对象cv2的@@instance_count为0 
类变量的这种特性是一种单例模式

class SimpleLogger 

 @@instance = SimpleLogger.new 

 def self.get_instance
  @@instance
 end 

 private_class_method :new
end 

sl1 = SimpleLogger.get_instance
sl2 = SimpleLogger.get_instance
puts sl1 == sl2

结果为:true 。
采用一个类变量来保存仅有的一个类的实例,同时需要一个类方法返回这个单例实例。  
 
但是通过SimpleLogger.new还是可以创建另一个实例对象,因此需要把着个new方法设为私有的。

sl3 = SimpleLogger.new
 private method `new' called for SimpleLogger:Class (NoMethodError) 

require 'singleton'
class SimpleLogger
 include Singleton 

end 

#puts SimpleLogger.new
sl1 = SimpleLogger.instance
sl2 = SimpleLogger.instance
puts sl1 == sl2

结果为:true 
 
Ruby类库中提供了singleton,来简化单例类的创建。 
混入Singleton,就省略了创建类变量,初始化单例实例,创建类级别的instance方法,以及将new设为私有。 
通过SimpleLogger.instance来获取日志器的单例。 
 
但是两种方式还是又差异的。 
第一种方式称之为“勤性单例(eager instantiation)”。 
在确实需要之前就创建了实例对象。 
第二种方式称之为“惰性单例(lazy instantiation)” 
在调用instance时才会去创建  。
 
但是这个Singleton不能真正的阻止任何事情,可以用过public_class_method改变new方法的为公用的。 
打开类,设置new方法为public之后,就可以用SimpleLogger.new来创建对象了。

class SimpleLogger
 public_class_method :new
end 

puts SimpleLogger.new

再来分两种情况:

(一)使用全局变量,尽量不要使用全局变量,因为全局变量是程序紧密的耦合在一起, 
其实单例模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是一样的, 
$logger = SimpleLogger.new

(二)使用类作为单例,

class SimpleLogger 

 WARNING = 1
 INFO = 2 

 def initialize(file)
  @@log = File.open(file, "w")
  @@level = WARNING
 end 

 def self.warning(msg)
  puts @@level > WARNING
  @@log.puts(msg) if @@level > WARNING
  @@log.flush
 end 

 def self.level
  @@level
 end 

 def self.level=(new_level)
  @@level = new_level
 end 

end
SimpleLogger.new("test.txt")
puts SimpleLogger.level
SimpleLogger.level = SimpleLogger::INFO
puts SimpleLogger.level
SimpleLogger.warning("warning")

实例

require 'rubygems'
require 'watir'
require 'singleton'
class AutoTest
 include Singleton
 def OpenUrl(url)
  @browser= Watir::Browser.new
  @browser.goto(url)
  @url=url
 end
 def set_textarea(text)
  @browser.text_field(:id,'kw').set(text)
 end
 def click
  @browser.button(:id,'su').click
 end
end
test,test2 = AutoTest.instance
test.OpenUrl('http://www.baidu.com')
test.set_textarea('aslandhu')
test.click

这里虽然创建了两个AutoTest实例,但是第二个实例其实为nil,也就是说并没有创建成功。

require 'rubygems'
require 'watir'
require 'singleton'
require 'thread'
class TestOneObj

end
class <<TestOneObj
 include Singleton
 def instance
  @browser= Watir::Browser.new
  self
 end
 def openurl(url)
  @browser.goto(url)
 end
 def set_textarea(text)
  @browser.text_field(:id,'kw').set(text)
 end
  def click
  @browser.button(:id,'su').click
  end
end
test = TestOneObj.instance
test2 = TestOneObj.instance
p test.inspect
p test2.inspect
test.openurl('www.baidu.com')
test2.set_textarea('aslandhu')
test.click

上面这段代码试图创建两个Browser对象,但事实上创建的两个对象均为同一个。虽然打开了两个IE窗口,但是对象还是一个,即test与test2是同一个对象。

(0)

相关推荐

  • 详解组合模式的结构及其在Ruby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运用

    定义:也叫合成模式,或者部分-整体模式,主要是用来描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定义,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类图: 角色说明: Componnent抽象构件角色:定义参加组合对象的共有方法和属性,可以定义一些默认的行为或属性. Leaf叶子构件:叶子对象,其下再也没有其他的分支,也就是遍历的最小单位. Composite树枝构件:树枝对象,它的作用是组合树枝节点和叶子节点形成一个树形结构. 实例: 听说你们公司最近新

  • Ruby中使用设计模式中的简单工厂模式和工厂方法模式

    之前有看过<ruby设计模式>,不过渐渐的都忘记了.现在买了一个大话设计模式,看起来不是那么枯燥,顺便将代码用ruby实现了一下. 简单工厂模式: # -*- encoding: utf-8 -*- #运算类 class Operation attr_accessor :number_a,:number_b def initialize(number_a = nil, number_b = nil) @number_a = number_a @number_b = number_b end d

  • Ruby使用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与装饰模式的代码实例

    代理模式 需求: 小明让小李替他追小丽(送洋娃娃,送花,送巧克力) 没有代理的代码: # -*- encoding: utf-8 -*- #追求者类 class Pursuit attr_accessor :mm def initialize(mm) @mm = mm end def give_dolls puts "#{mm.name} 送你洋娃娃" end def give_flowers puts "#{mm.name} 送你鲜花" end def give_

  • 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在Ruby编程中的运用实例解析

    观察者模式(有时又被称为发布/订阅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 在此种模式中,一个目标对象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对象,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 这通常透过呼叫各观察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 实现观察者模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 体现成类之间的直接调用,否则就将使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紧密的耦合起来, 从根本上违反面向对象的设计的原则.无论是观察者"观察"观察对象, 还是被观察者将自己的改变"通知"观察者,都不应该直接调用.

  • 解析proxy代理模式在Ruby设计模式开发中的运用

    代理模式 Proxy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比如说:要访问的对象在远程的机器上.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对象创建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可以在访问此对象时加上一个对此对象的访问层.如下图: 比如说C和A不在一个服务器上,A要频繁的调用C,我们可以在A上做一个代理类Proxy,把访问C的工作交给Proxy,这样对于A来说,就好像在直接访问C的对

  • Ruby设计模式编程之适配器模式实战攻略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可以用于对不同的接口进行包装以及提供统一的接口,或者是让某一个对象看起来像是另一个类型的对象.在静态类型的编程语言里,我们经常使用它去满足类型系统的特点,但是在类似Ruby这样的弱类型编程语言里,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做.尽管如此,它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多意义的. 当使用第三方类或者库的时候,我们经常从这个例子开始(start out fine): def find_nearest_restaurant(locator) locator.nearest(:restaurant,

  • 深入剖析Ruby设计模式编程中对命令模式的相关使用

    命令模式是对象行为型使用率比较高的设计模式,别名:Action(动作),Transaction(事务) 意图: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对不同的请求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取消的操作 这里所谓的"不同的请求"也既意味着请求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可能扩展的功能点. 动机: 方便扩展 结构: 协作说明:    参与角色:     Command 声明一个接口以用来实现某个操作.     ConcreteCommand 将动作与Reciver对外绑定,通过

  • Ruby设计模式编程中使用Builder建造者模式的实例

    先来复习一下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 定义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建造者隐藏了该产品是如何组装的,所以若需要改变一个产品的内部表示,只需要重新定一个建造者就可以了. 实用范围 1.当创建复杂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装配方式时. 2.当构造过程必须允许被构造的对象有不同表示时. 角色 在这样的设计模式中,有以下几个角色: 1.builder:为创建一个产品对象的各个部件指定抽象接口. 2.ConcreteBuilder:实现B

  • 实例解析Ruby设计模式开发中对观察者模式的实现

    一般来说,观察者模式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building a cle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source of news that some object has changed and the consumers of that news. 观察者模式在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clean interface,这样就使得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耦合是抽象的.被观察者可以不认识任何一个的观察者,它只知道他们都实现了一个共同的接口.由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没有紧密的耦合

  • Ruby设计模式编程中对外观模式的应用实例分析

    何为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一组不同的接口提供统一的接口.外观定义了上层接口,通过降低复杂度和隐藏子系统间的通信以及依存关系,让子系统更加易于使用. 比方说子系统中有一组不同的类,其中一些彼此依赖.这让客户端难以使用子系统中的类,因为客户端需要知道每一个类.外观起到整个子系统的入口.有些客户端只需要子系统的某些基本行为,而对子系统的类不做太多定制,外观为这样的客户端提供简化的接口.只有需要从某些子系统的类定制更多行为的客户端,才会关注外观背后的细节. 外观模式:为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

  • 设计模式中的模板方法模式在Ruby中的应用实例两则

    实例一 今天你还是像往常一样来上班,一如既往地开始了你的编程工作. 项目经理告诉你,今天想在服务器端增加一个新功能,希望写一个方法,能对Book对象进行处理,将Book对象的所有字段以XML格式进行包装,这样以后可以方便与客户端进行交互.并且在包装开始前和结束后要打印日志,这样方便调试和问题定位. 没问题!你觉得这个功能简直是小菜一碟,非常自信地开始写起代码. Book对象代码如下: class Book attr_accessor :book_name, :pages, :price, :au

  • 实例讲解Ruby使用设计模式中的装饰器模式的方法

    概述        若你从事过面向对象开发,实现给一个类或对象增加行为,使用继承机制,这是所有面向对象语言的一  个基本特性.如果已经存在的一个类缺少某些方法,或者须要给方法添加更多的功能(魅力),你也许会仅仅继承这个类来产生一个新类-这建立在额外的代码上.       通过继承一个现有类可以使得子类在拥有自身方法的同时还拥有父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静态的,用户不能控制增加行为的方式和时机.如果  你希望改变一个已经初始化的对象的行为,你怎么办?或者,你希望继承许多类的行为,改怎么办?前一个,

  • 实例解析Ruby设计模式编程中Strategy策略模式的使用

    今天你的leader兴致冲冲地找到你,希望你可以帮他一个小忙,他现在急着要去开会.要帮什么忙呢?你很好奇. 他对你说,当前你们项目的数据库中有一张用户信息表,里面存放了很用户的数据,现在需要完成一个选择性查询用户信息的功能.他说会传递给你一个包含许多用户名的数组,你需要根据这些用户名把他们相应的数据都给查出来. 这个功能很简单的嘛,你爽快地答应了.由于你们项目使用的是MySQL数据库,你很快地写出了如下代码: require 'mysql' class QueryUtil def find_us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