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性能优化之弱网优化详解

目录
  • 弱网优化
  • 1、Serializable原理
    • 1.1 分析过程
    • 1.2 Serializable接口
    • 1.3 ObjectOutputStream
    • 1.4 序列化后二进制文件的一点解读
    • 1.5 常见的集合类的序列化问题
      • 1.5.1 HashMap
      • 1.5.2 ArrayList
  • 2、Parcelable
    • 2.1 Parcel的简介
    • 2.2 Parcelable的三大过程介绍(序列化、反序列化、描述)
      • 2.2.1 描述
      • 2.2.2 序列化
      • 2.2.3 反序列化
    • 2.3 Parcelable的实现和使用
    • 2.4 Parcelable中对象和集合的处理
    • 2.5 Parcelable和Serializable的区别和比较
  • 3、http与https原理详解
    • 3.1 概述
    • 3.2 HTTP简介
      • 3.2.1 HTTP消息组成
    • 3.3 HTTP2.0和HTTP1.X相比的新特性
    • 3.4 HTTP安全问题
    • 3.5 HTTPS协议
      • 3.5.1 TLS/SSL协议
      • 3.5.2 RSA握手
      • 3.5.3 DH握手
  • 4、protobuffer
    • 4.1 实现原理
      • 4.1.1 protobuffer协议
      • 4.1.2 典型应用
    • 4.2 protobuffer 编码原理
      • 4.2.1 Varint编码
      • 4.2.2 ZigZag编码
      • 4.2.3 length-delimi编码
      • 4.2.4 fixed编码
      • 4.2.5 整个编码流程
    • 4.3 protobuf解码过程
  • 5、gzip压缩方案
    • 5.1 gzip介绍
    • 5.2 Web服务器处理HTTP压缩的过程如下:
    • 5.3 启用apache的gzip功能
    • 5.4 mod_gzip 和mod_deflat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使用哪个更好呢?
    • 5.5 zlib.output_compression和ob_gzhandler编码方式压缩
      • 5.5.1 zlib.output_compression实现方式
      • 5.5.2 ob_gzhandler的实现方式

弱网优化

汇总了一下众多大佬的性能优化文章,知识点,主要包含:

UI优化/启动优化/崩溃优化/卡顿优化/安全性优化/弱网优化/APP深度优化等等等~

本篇是第五篇:弱网优化 [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我,我会删除]

强调一下: 性能优化的开发文档跟之前的面试文档一样,需要的跟作者直接要。

1、Serializable原理

通常我们使用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时,只需要将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即可,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了jdk。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Java序列化是怎么实现的,然后探讨一下几个常见的集合类,他们是如何处理序列化带来的问题的。

1.1 分析过程

几个待思考的问题

  • 为什么序列化一个对象时,仅需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就可以了。
  • 通常我们序列化一个类时,为什么推荐的做法是要实现一个静态final成员变量serialVersionUID
  • 序列化机制是怎么忽略transient关键字的, static变量也不会被序列化。

接下来我们就带着问题,在源码中找寻答案吧。

1.2 Serializable接口

先看Serializable接口,源码很简单,一个空的接口,没有方法也没有成员变量。但是注释非常详细,很清楚的描述了Serializable怎么用、能做什么,很值得一看,我们捡几个重点的翻译一下,

/**
 * Serializability of a class is enabled by the class implementing the
 * java.io.Serializable interface. Classes that do not implement this
 * interface will not have any of their state serialized or
 * deserialized.  All subtypes of a serializable class are themselves
 * serializable.  The serialization interface has no methods or fields
 * and serves only to identify the semantics of being serializable.
 */

类的可序列化性通过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开启。未实现序列化接口的类不能序列化,所有实现了序列化的子类都可以被序列化。Serializable接口没有方法和属性,只是一个识别类可被序列化的标志。

/**
 * Classes that require special handling during the serialization and
 * deserialization process must implement special methods with these exact
 * signatures:
 *
 * <PRE>
 *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out)
 *     throws IOException
 *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n)
 *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private void readObjectNoData()
 *     throws ObjectStreamException;
 * </PRE>
 */

在序列化过程中,如果类想要做一些特殊处理,可以通过实现以下方法writeObject(), readObject(), readObjectNoData(),其中,

  • writeObject方法负责为其特定类写入对象的状态,以便相应的readObject()方法可以还原它。
  • readObject()方法负责从流中读取并恢复类字段。
  • 如果某个超类不支持序列化,但又不希望使用默认值怎么办?writeReplace() 方法可以使对象被写入流之前,用一个对象来替换自己。
  • readResolve()通常在单例模式中使用,对象从流中被读出时,可以用一个对象替换另一个对象。

1.3 ObjectOutputStream

    //我们要序列化对象的方法实现一般都是在这个函数中
    public final void writeObject(Object obj) throws IOException {
        ...
        try {
            //写入的具体实现方法
            writeObject0(obj, false);
        } catch (IOException ex) {
            ...
            throw ex;
        }
    }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0(Object obj, boolean unshared) throws IOException {
        ...省略
        Object orig = obj;
            Class<?> cl = obj.getClass();
            ObjectStreamClass desc;
            for (;;) {
                // REMIND: skip this check for strings/arrays?
                Class<?> repCl;
                //获取到ObjectStreamClass,这个类很重要
                //在它的构造函数初始化时会调用获取类属性的函数
                //最终会调用getDefaultSerialFields这个方法
                //在其中通过flag过滤掉类的某一个为transient或static的属性(解释了问题3)
                desc = ObjectStreamClass.lookup(cl, true);
                if (!desc.hasWriteReplaceMethod() ||
                    (obj = desc.invokeWriteReplace(obj)) == null ||
                    (repCl = obj.getClass()) == cl)
                {
                    break;
                }
                cl = repCl;
        }
        //其中主要的写入逻辑如下
        //String, Array, Enum本身处理了序列化
        if (obj instanceof String) {
            writeString((String) obj, unshared);
        } else if (cl.isArray()) {
            writeArray(obj, desc, unshared);
        } else if (obj instanceof Enum) {
            writeEnum((Enum<?>) obj, desc, unshared);
            //重点在这里,通过`instanceof`判断对象是否为`Serializable`
            //这也就是普通自己定义的类如果没有实现`Serializable`
            //在序列化的时候会抛出异常的原因(解释了问题1)
        } else if (obj instanceof Serializable) {
            writeOrdinaryObject(obj, desc, unshared);
        } else {
            if (extendedDebugInfo) {
                throw new NotSerializableException(
                    cl.getName() + "\n" + debugInfoStack.toString());
            } else {
                throw new NotSerializableException(cl.getName());
            }
        }
        ...
    }

    private void writeOrdinaryObject(Object obj,
                                     ObjectStreamClass desc,
                                     boolean unshared)
        throws IOException
    {
        ...
        try {
            desc.checkSerialize();
            //写入二进制文件,普通对象开头的魔数0x73
            bout.writeByte(TC_OBJECT);
            //写入对应的类的描述符,见底下源码
            writeClassDesc(desc, false);
            handles.assign(unshared ? null : obj);
            if (desc.isExternalizable() && !desc.isProxy()) {
                writeExternalData((Externalizable) obj);
            } else {
                writeSerialData(obj, desc);
            }
        } finally {
            if (extendedDebugInfo) {
                debugInfoStack.pop();
            }
        }
    }
    private void writeClassDesc(ObjectStreamClass desc, boolean unshared)
        throws IOException
    {
        //句柄
        int handle;
        //null描述
        if (desc == null) {
            writeNull();
            //类对象引用句柄
            //如果流中已经存在句柄,则直接拿来用,提高序列化效率
        } else if (!unshared && (handle = handles.lookup(desc)) != -1) {
            writeHandle(handle);
            //动态代理类描述符
        } else if (desc.isProxy()) {
            writeProxyDesc(desc, unshared);
            //普通类描述符
        } else {
            //该方法会调用desc.writeNonProxy(this)如下
            writeNonProxyDesc(desc, unshared);
        }
    }
    void writeNonProxy(ObjectOutputStream out) throws IOException {
        out.writeUTF(name);
        //写入serialVersionUID
        out.writeLong(getSerialVersionUID());
        ...
    }
    public long getSerialVersionUID() {
        // 如果没有定义serialVersionUID
        // 序列化机制就会调用一个函数根据类内部的属性等计算出一个hash值
        // 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序列化的时候不自己定义serialVersionUID的原因
        // 因为这个hash值是根据类的变化而变化的
        // 如果你新增了一个属性,那么之前那些被序列化后的二进制文件将不能反序列化回来,Java会抛出异常
        // (解释了问题2)
        if (suid == null) {
            suid = 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
                new PrivilegedAction<Long>() {
                    public Long run() {
                        return computeDefaultSUID(cl);
                    }
                }
            );
        }
        //已经定义了SerialVersionUID,直接获取
        return suid.longValue();
    }

    //分析到这里,要插一个我对序列化后二进制文件的一点个人见解,见下面

1.4 序列化后二进制文件的一点解读

如果我们要序列化一个List<PhoneItem>, 其中PhoneItem如下,

class PhoneItem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String phoneNumber;
}

构造List的代码省略,假设我们序列化了一个size为5的List,查看二进制文件大概如下所示,

7372 xxxx xxxx
7371 xxxx xxxx
7371 xxxx xxxx
7371 xxxx xxxx
7371 xxxx xxxx

通过刚才的源码解读,开头的魔数0x73表示普通对象,72表示类的描述符号,71表示类描述符为引用类型。管中窥豹可知一点薄见,在解析二进制文件的时候,就是通过匹配魔数 (magic number) 开头方式,从而转换成Java对象的。当在序列化过程中,如果流中已经有同样的对象,那么之后的序列化可以直接获取该类对象句柄,变为引用类型,从而提高序列化效率。

    //通过writeSerialData调用走到真正解析类的方法中,有没有复写writeObject处理的逻辑不太一样
    //这里以默认没有复写writeObject为例,最后会调用defaultWriteFields方法
    private void defaultWriteFields(Object obj, ObjectStreamClass desc)
        throws IOException
    {
        ...
        int primDataSize = desc.getPrimDataSize();
        if (primVals == null || primVals.length < primDataSize) {
            primVals = new byte[primDataSize];
        }
        desc.getPrimFieldValues(obj, primVals);
        //写入属性大小
        bout.write(primVals, 0, primDataSize, false);

        ObjectStreamField[] fields = desc.getFields(false);
        Object[] objVals = new Object[desc.getNumObjFields()];
        int numPrimFields = fields.length - objVals.length;
        desc.getObjFieldValues(obj, objVals);
        for (int i = 0; i < objVals.length; i++) {
            ...
            try {
                //遍历写入属性类型和属性大小
                writeObject0(objVals[i],
                             fields[numPrimFields + i].isUnshared());
            } finally {
                if (extendedDebugInfo) {
                    debugInfoStack.pop();
                }
            }
        }
    }

由于反序列化过程和序列化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5 常见的集合类的序列化问题

1.5.1 HashMap

Java要求被反序列化后的对象要与被序列化之前的对象保持一致,但因为hashmap的key是通过hash计算的。反序列化后计算得到的值可能不一致(反序列化在不同的jvm环境下执行)。所以HashMap需要重写序列化实现的过程,避免出现这种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操作是将要自定义处理的属性定义为transient,然后复写writeObject,在其中做特殊处理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s)
        throws IOException {
        int buckets = capacity();
        // Write out the threshold, loadfactor, and any hidden stuff
        s.defaultWriteObject();
        //写入hash桶的容量
        s.writeInt(buckets);
        //写入k-v的大小
        s.writeInt(size);
        //遍历写入不为空的k-v
        internalWriteEntries(s);
    }

1.5.2 ArrayList

因为在ArrayList中的数组容量基本上都会比实际的元素的数大, 为了避免序列化没有元素的数组而重写writeObjectreadObject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s.defaultWriteObject();

        // 写入arraylist当前的大小
        s.writeInt(size);

        // 按照相同顺序写入元素
        for (int i=0; i<size; i++) {
            s.writeObject(elementData[i]);
        }
        ...
    }

2、Parcelable

Parcelable是Android为我们提供的序列化的接口,Parcelable相对于Serializable的使用相对复杂一些,但Parcelable的效率相对Serializable也高很多,这一直是Google工程师引以为傲的,有时间的可以看一下Parcelable和Serializable的效率对比号称快10倍的效率

Parcelable接口的实现类是可以通过Parcel写入和恢复数据的,并且必须要有一个非空的静态变量 CREATOR, 而且还给了一个例子,这样我们写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但是简单的使用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通过查看Android源码中Parcelable可以看出,Parcelable实现过程主要分为序列化,反序列化,描述三个过程,下面分别介绍下这三个过程

2.1 Parcel的简介

在介绍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Parcel是什么?Parcel翻译过来是打包的意思,其实就是包装了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然后在Binder中传输,也就是用于跨进程传输数据

简单来说,Parcel提供了一套机制,可以将序列化之后的数据写入到一个共享内存中,其他进程通过Parcel可以从这块共享内存中读出字节流,并反序列化成对象,下图是这个过程的模型。

Parcel可以包含原始数据类型(用各种对应的方法写入,比如writeInt(),writeFloat()等),可以包含Parcelable对象,它还包含了一个活动的IBinder对象的引用,这个引用导致另一端接收到一个指向这个IBinder的代理IBinder。

Parcelable通过Parcel实现了read和write的方法,从而实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看出包含了各种各样的read和write方法,最终都是通过native方法实现

2.2 Parcelable的三大过程介绍(序列化、反序列化、描述)

到这里,基本上关系都理清了,也明白简单的介绍和原理了,接下来在实现Parcelable之前,介绍下实现Parcelable的三大流程

首先写一个类实现Parcelable接口,会让我们实现两个方法

2.2.1 描述

其中describeContents就是负责文件描述,首先看一下源码的解读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只针对一些特殊的需要描述信息的对象,需要返回1,其他情况返回0就可以

2.2.2 序列化

我们通过writeToParcel方法实现序列化,writeToParcel返回了Parcel,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调用Parcel中的write方法,基本的write方法都有,对象和集合比较特殊下面单独讲,基本的数据类型除了boolean其他都有,Boolean可以使用int或byte存储

2.2.3 反序列化

反序列化需要定义一个CREATOR的变量,上面也说了具体的做法,这里可以直接复制Android给的例子中的,也可以自己定义一个(名字千万不能改),通过匿名内部类实现Parcelable中的Creator的接口

2.3 Parcelable的实现和使用

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介绍,Parcelable就写完了,就可以直接在Intent中传输了,可以自己写两个Activity传输一下数据试一下,其中一个putExtra另一个getParcelableExtra即可

这里实现Parcelable也很简单:

1.写一个类实现Parcelable然后alt+enter 添加Parcelable所需的代码块,AndroidStudio会自动帮我们实现(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其中包含对象或集合需要把对象也实现Parcelable)

2.4 Parcelable中对象和集合的处理

如果实现Parcelable接口的对象中包含对象或者集合,那么其中的对象也要实现Parcelable接口

写入和读取集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写入类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类加载器去读取, –> writeList | readList

二是不用类相关信息,创建时传入相关类的CREATOR来创建 –> writeTypeList | readTypeList | createTypedArrayList

第二种效率高一些,但一定要注意如果有集合定义的时候一定要初始化

like this –>

public ArrayList authors = new ArrayList<>();

2.5 Parcelable和Serializable的区别和比较

Parcelable和Serializable都是实现序列化并且都可以用于Intent间传递数据,Serializable是Java的实现方式,可能会频繁的IO操作,所以消耗比较大,但是实现方式简单 Parcelable是Android提供的方式,效率比较高,但是实现起来复杂一些 , 二者的选取规则是:内存序列化上选择Parcelable, 存储到设备或者网络传输上选择Serializable(当然Parcelable也可以但是稍显复杂)

3、http与https原理详解

3.1 概述

早期以信息发布为主的Web 1.0时代,HTTP已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要。证书费用、服务器的计算资源都比较昂贵,作为HTTP安全扩展的HTTPS,通常只应用在登录、交易等少数环境中。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业务往线上转移,网站对用户隐私和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对于防止恶意监听、中间人攻击、恶意劫持篡改,HTTPS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全站HTTPS逐渐成为主流网站的选择。

3.2 HTTP简介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无状态 (stateless) 协议,提供了一组规则和标准,从而让信息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在HTTP中,客户端通过Socket创建一个TCP/IP连接,并连接到服务器,完成信息交换后,就会关闭TCP连接。(后来通过Connection: Keep-Alive实现长连接)

3.2.1 HTTP消息组成

  • 请求行或响应行
  • HTTP头部
  • HTML实体,包括请求实体和响应实体 HTTP请求结构,响应结构如图所示:

HTTP头部

HTTP头部由一系列的键值对组成,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些附加信息或者客户端自身的信息,如:accept、accept-encoding、cookie等。http头后面必须有一个空行

请求行

请求行由方法、URL、HTTP版本组成。

响应行

响应行由HTTP版本、状态码、信息提示符组成。

3.3 HTTP2.0和HTTP1.X相比的新特性

  • 新的二进制格式,HTTP1.x的解析是基于文本。基于文本协议的格式解析存在天然缺陷,文本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要做到健壮性考虑的场景必然很多,二进制则不同,只认0和1的组合。基于这种考虑HTTP2.0的协议解析决定采用二进制格式,实现方便且健壮。
  • 多路复用,即每一个请求都是是用作连接共享机制的。一个请求对应一个id,这样一个连接上可以有多个请求,每个连接的请求可以随机的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请求的id将请求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服务端请求里面。
  • header压缩,HTTP1.x的header带有大量信息,而且每次都要重复发送,HTTP2.0使用encoder来减少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通讯双方各自cache一份header fields表,既避免了重复header的传输,又减小了需要传输的大小。
  • 服务端推送,同SPDY一样,HTTP2.0也具有server push功能。

3.4 HTTP安全问题

  • 通信使用明文(不加密),内容可能会被窃听
  • 不验证通信方的身份,因此有可能遭遇伪装
  • 无法证明报文的完整性,所以有可能已遭篡改

3.5 HTTPS协议

HTTPS 是最流行的 HTTP 安全形式。使用 HTTPS 时,所有的 HTTP 请求和响应数据在发送到网络之前,都要进行加密。 HTTPS 在 HTTP 下面提供了一个传输级的密码安全层——可以使用 SSL,也可以使用其后继者——传输层安全(TLS)。

相关术语

  • 密钥:改变密码行为的数字化参数。
  • 对称密钥加密系统:编、解码使用相同密钥的算法。
  • 不对称密钥加密系统:编、解码使用不同密钥的算法。
  • 公开密钥加密系统:一种能够使数百万计算机便捷地发送机密报文的系统。
  • 数字签名:用来验证报文未被伪造或篡改的校验和。
  • 数字证书:由一个可信的组织验证和签发的识别信息。
  • 密钥协商算法:解决动态密钥分配、存储、传输等问题

3.5.1 TLS/SSL协议

TLS/SSL协议包含以下一些关键步骤:

  • 传输的数据必须具有机密性完整性,一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HMAC算法,这两个算法需要一系列的密钥块(key_block),比如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HMAC算法的密钥,如果是AES-128-CBC-PKCS#7加密标准,还需要初始化向量。
  • 所有的加密块都由主密钥(Master Secret)生成,主密钥就是第1章中讲解的会话密钥,使用密码衍生算法将主密钥转换为多个密码快。
  • 主密钥来自预备主密钥(Premaster Secret),预备主密钥采用同样的密码衍生算法转换为主密钥,预备主密钥采用RSA或者DH(ECDH)算法协商而来。不管采用哪种密钥协商算法,服务器必须有一对密钥(可以是RSA或者ECDSA密钥),公钥发给客户端,私钥自己保留。不同的密钥协商算法,服务器密钥对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 通过这些关键步骤,好像TLS/SSL协议的任务已经结束,但这种方案会遇到中间人攻击,这是TLS/SSL协议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结合PKI的技术进行解决,PKI的核心是证书,证书背后的密码学算法是数字签名技术。对于客户端来说,需要校验证书,确保接收到的服务器公钥是经过认证的,不存在伪造,也就是客户端需要对服务器的身份进行验证。

TLS/SSL协议核心就三大步骤:认证、密钥协商、数据加密

3.5.2 RSA握手

握手阶段分成五步:

  • 客户端给出协议版本号、生成的随机数(Client random),以及客户端支持的加密方法。
  • 服务端确认双方使用的加密方法,并给出数字证书、以及一个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
  • 客户端确认数字证书有效,然后生成一个新的随机数(Premaster secret),并使用数字证书中的公钥,加密这个随机数,发给服务器。
  • 服务器使用自己的私钥,获取客户端发来的随机数(Premaster secret)
  • 双方根据约定的加密方法,使用前面的三个随机数,生成会话密钥(session key),用来加密接下来的对话过程。

握手阶段有三点需要注意:

  • 生成对话密钥一共需要三个随机数
  • 握手之后的对话使用对话密钥(session key)加密(对称加密),服务器的公钥私钥只用于加密和解密对话密钥(session key)(非对称加密),无其他作用。
  • 服务器公钥放在服务器的数字证书之中。

3.5.3 DH握手

RSA整个握手阶段都不加密,都是明文的。因此,如果有人窃听通信,他可以知道双方选择的加密方法,以及三个随机数中的两个。整个通话的安全,只取决于第三个随机数(Premaster secret)能不能被破解。为了足够安全,我们可以考虑把握手阶段的算法从默认的RSA算法,改为 Diffie-Hellman算法(简称DH算法)。采用DH算法后,Premaster secret不需要传递,双方只要交换各自的参数,就可以算出这个随机数。

4、protobuffer

protobuffer是一种语言无关、平台无关的数据协议,优点在于压缩性好,可扩展,标准化,常用于数据传输、持久化存储等。

4.1 实现原理

4.1.1 protobuffer协议

1.压缩性好(相比于同样跨平台、跨语言的json)

  • 去除字段定义,分隔符(引号,冒号,逗号)
  • 压缩数字,因为日常经常使用到的比较小的数字,实际有效的字节数没有4个字节
  • 采用TLV的数据存储方式:减少了分隔符的使用 & 数据存储得紧凑

varint和zigzag算法:对数字进行压缩

protobuffer协议去除字段定义,分隔符

2.可拓展

protobuffer并不是一个自解析的协议(json自解析key),需要pb的meta数据解析,牺牲了可读性,但在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是可以接受的。可拓展性在于protobuffer中追加定义,新旧版本是可以兼容的,但是定义是严格有序的。

3.标准化

protobuffer生态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链,protobuffer提供官方的生成golang/java等实现插件,这样protobuffer字节码的各语言版本的序列化、反序列化是标准化的,也包括插件生成代码封装。以及标准化的常用工具,比如doc-gen、grpc-gen、grpc-gateway-gen等工具。

4.1.2 典型应用

gRPC

protobuffer封装

需要注意:

1.pb结构封装的字段标序是不能更改的,否则解析错乱;

2.pb结构尽量把必选类型,比如int、bool放在filedNum<=16;可得到更好的varint压缩效果;

3.grpc-client使用时,req是指针类型,务必不要重复复制,尽量new request,否则编码时会错乱;

4.2 protobuffer 编码原理

protobuffer(以下简称为PB)两个重要的优势在于高效的序列化/反序列化和低空间占用,而这两大优势是以其高效的编码方式为基础的。PB底层以二进制形式存储,比binary struct方式更加紧凑,一般来讲空间利用率也比binary struct更高,是以Key-Value的形式存储【图1】。

PB示例结构如下:

//示例protobuf结构
message Layer1
{
    optional uint32 layer1_varint  = 1;
    optional Layer2 layer1_message = 2;
}

message Layer2
{
    optional uint32 layer2_varint  = 1;
    optional Layer3 layer2_message = 2;
}

message Layer3
{
    optional uint32 layer3_varint   = 1;
    optional bytes  layer3_bytes    = 2;
    optional float  layer3_float    = 3;
    optional sint32 layer3_sint32   = 4;
}

PB将常用类型按存储特性分为数种Wire Type【图 2】, Wire Type不同,编码方式不同。根据Wire Type(占3bits)和field number生成Key。

Key计算方式如下,并以Varint编码方式序列化【参考下面Varint编码】,所以理论上[1, 15]范围内的field, Key编码后占用一个字节, [16,)的Key编码后会占用一个字节以上,所以尽量避免在一个结构里面定义过多的field。如果碰到需要定义这么多field的情况,可以采用嵌套方式定义。

//Key的计算方式
Key = field_number << 3 | Wire_Type
Type Value Meaning Contain
Varint 0 varint int32,int64,sint32,sint64,uint32,uint64,bool,enum
Fixed64 1 64-bit fixed64,sfixed64,double,float
LengthDelimited 2 length-delimi string,message,bytes,repeated
StartGroup 3 start group groups(deprecated)
EndGroup 4 end group groups(deprecated)
Fixed32 5 32-bit fixed32,float

4.2.1 Varint编码

inline uint8* WriteVarint32ToArray(uint32 value, uint8* target) {
  while (value >= 0x80) {
    *target = static_cast<uint8>(value | 0x80);
    value >>= 7;
    ++target;
  }
  *target = static_cast<uint8>(value);
  return target + 1;
}
Layer1 obj;
obj.set_layer1_varint(12345);

Varint编码只用每个字节的低7bit存储数据,最高位0x80用做标识,清空:最后一个字节,置位:还有数据。以上述操作为例,设uint32类型为12345,其序列化过程如下:

该字段的field_number = 1, wire_type = 0, 则key = 1 << 3 | 0 = 0x20。那么在内存中, 其序列为应该为0x20B960,占3Bytes。对比直接用struct存储会占4Bytes;

如果struct是用 uint64呢,将占8Bytes,而PB占用内存仍是3Bytes。

下表是PB数值范围与其字节数对应关系。实际应用中,我们用到的数大概率是比较小的,而且可能 动态范围比较大(有时需要用64位存储),对比struct的内存占用,PB优势很明显。

数值范围 占用字节数
0-127 2
128-16383 3
16384-2097151 4
2097152-268435455 5

4.2.2 ZigZag编码

ZigZag编码是对Varint编码的补充与优化。负数在内存中以前补码形式存在,但不管是负数的原码还是补码,最高位都是1;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上述Varint编码方式,所有负数序列化以后都会以最大化占用内存(32位占用6Bytes, 64位占用11Btyes)。所以,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对于有符号数的表示有两种类型,int32和sint32。对,sint32就是对这种负数序列化优化的变种。

inline uint32 WireFormatLite::ZigZagEncode32(int32 n) {
  // Note:  the right-shift must be arithmetic
  return (static_cast<uint32>(n) << 1) ^ (n >> 31);
}
sint32 uint32
0 0
-1 1
1 2
-2 3
2147483647 4294967294
-2147483648 4294967295

对于sint32类型的数据,在varint编码之前,会先进行zigzag编码,上图是其映射关系。编码后,较小的负数,可以映射为较小的正数,从而实现根据其信息量决定其序列化后占用的内存大小。

所以聪明的同学们已经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对于有符合数尽量选择sint32,而不是int32,不管从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更优的选择

4.2.3 length-delimi编码

length-delimi编码方式比较简单,是建立在varint编码基础上的,主要是针对message、bytes、repeated等类型,与TLV格式类似。先以varint编码写入tag即Key,再以varint编码写入长度,最后把内容memcpy到内存中。

inline uint8* WriteBytesToArray(int field_number,
                                                const string& value,
                                                uint8* target) {
  target = WriteTagToArray(field_number, WIRETYPE_LENGTH_DELIMITED, target);
  return io::CodedOutputStream::WriteStringWithSizeToArray(value, target);
}
uint8* WriteStringWithSizeToArray(const string& str,
                                                     uint8* target) {
  GOOGLE_DCHECK_LE(str.size(), kuint32max);
  target = WriteVarint32ToArray(str.size(), target);
  return WriteStringToArray(str, target);
}

4.2.4 fixed编码

fixed编码很简单,主要针对类型有fixed32、fixed64、double、float。由于长度固定,只需要Key + Value即可。对于浮点型会先强制转换成相对应的整形,反序列化时则反之。

inline uint32 EncodeFloat(float value) {
  union {float f; uint32 i;};
  f = value;
  return i;
}

inline uint64 EncodeDouble(double value) {
  union {double f; uint64 i;};
  f = value;
  return i;
}

inline void WireFormatLite::WriteFloatNoTag(float value,
                                            io::CodedOutputStream* output) {
  output->WriteLittleEndian32(EncodeFloat(value));
}

inline void WireFormatLite::WriteDoubleNoTag(double value,
                                             io::CodedOutputStream* output) {
  output->WriteLittleEndian64(EncodeDouble(value));
}

4.2.5 整个编码流程

4.3 protobuf解码过程

上面已经介绍了编码原理,那么解码的流程也就很简单了。解码是一个递归的过程,先通过Varint解码过程读出Key, 取出field_number字段,如果不存在于message中,就放到UnKnownField中。如果是认识的field_number,则根据wire_type做具体的解析。对于普通类型(如整形,bytes, fixed类型等)就直接写入Field中,如果是嵌套类型(一般特指嵌套的Message),则递归调用整个解析过程。解析完一个继续解析下一个,直到buffer结束。

5、gzip压缩方案

5.1 gzip介绍

gzip是GNU zip的缩写,它是一个GNU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也经常用来表示gzip这种文件格式。软件的作者是Jean-loup Gailly和Mark Adler。1992年10月31日第一次公开发布,版本号是0.1,目前的稳定版本是1.2.4。

Gzip主要用于Unix系统的文件压缩。我们在Linux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gz的文件,它们就是GZIP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Internet 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当应用Gzip压缩到一个纯文本文件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经过GZIP压缩后页面大小可以变为原来的40%甚至更小,这取决于文件中的内容。

HTTP协议上的GZIP编码是一种用来改进WEB应用程序性能的技术。web开发中可以通过gzip压缩页面来降低网站的流量,而gzip并不会对cpu造成大量的占用,略微上升,也是几个百分点而已,但是对于页面却能压缩30%以上,非常划算。

利用Apache中的Gzip模块,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算法来对Apache服务器发布的网页内容进行压缩后再传输到客户端浏览器。这样经过压缩后实际上降低了网络传输的字节数(节约传输的网络I/o),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快网页加载的速度。

网页加载速度加快的好处不言而喻,除了节省流量,改善用户的浏览体验外,另一个潜在的好处是Gzip与搜索引擎的抓取工具有着更好的关系。例如 Google就可以通过直接读取gzip文件来比普通手工抓取更快地检索网页。在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Google Webmaster Tools)中你可以看到,sitemap.xml.gz 是直接作为Sitemap被提交的。

而这些好处并不仅仅限于静态内容,PHP动态页面和其他动态生成的内容均可以通过使用Apache压缩模块压缩,加上其他的性能调整机制和相应的服务器端缓存规则,这可以大大提高网站的性能。因此,对于部署在Linux服务器上的PHP程序,在服务器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建议你开启使用Gzip Web压缩。

5.2 Web服务器处理HTTP压缩的过程如下:

  • Web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HTTP请求后,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HTTP压缩(Accept-Encoding 信息);
  • 如果浏览器支持HTTP压缩,Web服务器检查请求文件的后缀名;
  • 如果请求文件是HTML、CSS等静态文件,Web服务器到压缩缓冲目录中检查是否已经存在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
  • 如果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不存在,Web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未压缩的请求文件,并在压缩缓冲目录中存放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 如果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已经存在,则直接返回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 如果请求文件是动态文件,Web服务器动态压缩内容并返回浏览器,压缩内容不存放到压缩缓存目录中。

下面是两个演示图:

未使用Gzip:

开启使用Gzip后:

5.3 启用apache的gzip功能

Apache上利用Gzip压缩算法进行压缩的模块有两种:mod_gzip 和mod_deflate。要使用Gzip Web压缩,请首先确定你的服务器开启了对这两个组件之一的支持。

虽然使用Gzip同时也需要客户端浏览器的支持,不过不用担心,目前大部分浏览器都已经支持Gzip了,如IE、Mozilla Firefox、Opera、Chrome等。

通过查看HTTP头,我们可以快速判断使用的客户端浏览器是否支持接受gzip压缩。若发送的HTTP头中出现以下信息,则表明你的浏览器支持接受相应的gzip压缩:

Accept-Encoding: gzip 支持mod_gzip
Accept-Encoding: deflate 支持mod_deflate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同时支持mod_gzip 和mod_deflate

如firebug查看: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是同时支持mod_gzip 和mod_deflate

如果服务器开启了对Gzip组件的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在http.conf或.htaccess里面进行定制,下面是一个.htaccess配置的简单实例:

mod_gzip 的配置:

# mod_gzip:
<ifModule mod_gzip.c>
mod_gzip_on Yes
mod_gzip_dechunk Yes
mod_gzip_item_include file .(html?|txt|css|js|php|pl)$
mod_gzip_item_include handler ^cgi-script$
mod_gzip_item_include mime ^text/.*
mod_gzip_item_include mim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mod_gzip_item_exclude rspheader ^Content-Encoding:.*gzip.*
<ifModule>

mod_deflate的配置实例:

打开打开apache 配置文件httpd.conf

将#LoadModule deflate_module modules/mod_deflate.so去除开头的#号

# mod_deflate:
<ifmodule mod_deflate.c>
DeflateCompressionLevel 6 #压缩率, 6是建议值.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plain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ht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css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javascript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html+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rss+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atom_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httpd-php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image/svg+xml
</ifmodule>

里面的文件MIME类型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添加,至于PDF 、图片、音乐文档之类的这些本身都已经高度压缩格式,重复压缩的作用不大,反而可能会因为增加CPU的处理时间及浏览器的渲染问题而降低性能。所以就没必要再通过Gzip压缩。通过以上设置后再查看返回的HTTP头,出现以下信息则表明返回的数据已经过压缩。即网站程序所配置的Gzip压缩已生效。

Content-Encoding: gzip

firebug查看:

注意:

1)不管使用mod_gzip 还是mod_deflate,此处返回的信息都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实现的gzip压缩方式。

2)CompressionLevel 9是指压缩程度的等级(设置压缩比率),取值范围在从1到9,9是最高等级。据了解,这样做最高可以减少8成大小的传输量(看档案内容而定),最少也能够节省一半。 CompressionLevel 预设可以采用 6 这个数值,以维持耗用处理器效能与网页压缩质量的平衡. 不建议设置太高,如果设置很高,虽然有很高的压缩率,但是占用更多的CPU资源. 3) 对已经是压缩过的图片格式如jpg,音乐档案如mp3、压缩文件如zip之类的,就没必要再压缩了。

5.4 mod_gzip 和mod_deflat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使用哪个更好呢?

第一个区别是安装它们的Apache Web服务器版本的差异:

Apache 1.x系列没有内建网页压缩技术,所以才去用额外的第三方mod_gzip 模块来执行压缩。

Apache 2.x官方在开发的时候,就把网页压缩考虑进去,内建了mod_deflate 这个模块,用以取代mod_gzip。虽然两者都是使用的Gzip压缩算法,它们的运作原理是类似的。

第二个区别是压缩质量:

mod_deflate 压缩速度略快而mod_gzip 的压缩比略高。一般默认情况下,mod_gzip 会比mod_deflate 多出4%~6%的压缩量。

那么,为什么使用mod_deflate?

第三个区别是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

一般来说mod_gzip 对服务器CPU的占用要高一些。mod_deflate 是专门为确保服务器的性能而使用的一个压缩模块,mod_deflate 需要较少的资源来压缩文件。这意味着在高流量的服务器,使用mod_deflate 可能会比mod_gzip 加载速度更快。

不太明白?简而言之,如果你的网站,每天不到1000独立访客,想要加快网页的加载速度,就使用mod_gzip。虽然会额外耗费一些服务器资源, 但也是值得的。如果你的网站每天超过1000独立访客,并且使用的是共享的虚拟主机,所分配系统资源有限的话,使用mod_deflate 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从Apache 2.0.45开始,mod_deflate 可使用DeflateCompressionLevel 指令来设置压缩级别。该指令的值可为1(压缩速度最快,最低的压缩质量)至9(最慢的压缩速度,压缩率最高)之间的整数,其默认值为6(压缩速度和压缩质 量较为平衡的值)。这个简单的变化更是使得mod_deflate 可以轻松媲美mod_gzip 的压缩。

P.S. 对于没有启用以上两种Gzip模块的虚拟空间,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使用php的zlib函数库(同样需要查看服务器是否支持)来压缩文件,只是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一般会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请根据情况慎重使用。

5.5 zlib.output_compression和ob_gzhandler编码方式压缩

服务器不支持mod_gzip、mod_deflate模块,若想通过GZIP压缩网页内容,可以考虑两种方式,开启zlib.output_compression或者通过ob_gzhandler编码的方式。

1)zlib.output_compression是在对网页内容压缩的同时发送数据至客户端。

2)ob_gzhandler是等待网页内容压缩完毕后才进行发送,相比之下前者效率更高,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只能选其一,否则将出现错误。

两者的实现方式做简单描述:

5.5.1 zlib.output_compression实现方式

在默认情况下,zlib.output_compression是关闭:

; Transparent output compression using the zlib library
; Valid values for this option are 'off', 'on', or a specific buffer size
; to be used for compression (default is 4KB)
; Note: Resulting chunk size may vary due to nature of compression. PHP
;   outputs chunks that are few hundreds bytes each as a result of
;   compression. If you prefer a larger chunk size for better
;   performance, enable output_buffering in addition.
; Note: You need to use zlib.output_handler instead of the standard
;   output_handler, or otherwise the output will be corrupted.
; http://php.net/zlib.output-compression
zlib.output_compression = Off
; http://php.net/zlib.output-compression-level
;zlib.output_compression_level = -1

如需开启需编辑php.ini文件,加入以下内容:

zlib.output_compression = On
zlib.output_compression_level = 6

可以通过phpinfo()函数检测结果。

当zlib.output_compression的Local Value和MasterValue的值同为On时,表示已经生效,这时候访问的PHP页面(包括伪静态页面)已经GZIP压缩了,通过Firebug或者在线网页GZIP压缩检测工具可检测到压缩的效果。

5.5.2 ob_gzhandler的实现方式

如果需要使用ob_gzhandler,则需关闭zlib.output_compression,把php.ini文件内容更改为:

zlib.output_compression = Off
zlib.output_compression_level = -1

通过在PHP文件中插入相关代码实现GZIP压缩P压缩:

if (extension_loaded('zlib')) {
    if (  !headers_sent() AND isset($_SERVER['HTTP_ACCEPT_ENCODING']) &&
          strpos($_SERVER['HTTP_ACCEPT_ENCODING'], 'gzip') !== FALSE)
    //页面没有输出且浏览器可以接受GZIP的页面
    {
        ob_start('ob_gzhandler');
    }
}
//待压缩的内容
echo $context;
ob_end_flush();

如何浏览器提示:内容编码错误,应该是:

使用ob_start('ob_gzhandler')时候前面已经有内容输出,检查前面内容以及require include调用文件的内容。若无法找到可以在调用其它文件前使用ob_start(),调用之后使用 ob_end_clean () 来清除输出的内容:

if (extension_loaded('zlib')) {
    if (  !headers_sent() AND isset($_SERVER['HTTP_ACCEPT_ENCODING']) &&
    strpos($_SERVER['HTTP_ACCEPT_ENCODING'], 'gzip') !== FALSE)
        //页面没有输出且浏览器可以接受GZIP的页面
    {
        ob_end_clean ();
        ob_start('ob_gzhandler');
    }
}

或者我们使用gzencode来压缩:

<?php
$encoding = 'gzip';
$content = '123456789';
ob_end_clean ();
header('Content-Encoding: '.$encoding);
$result = gzencode($content);
echo $result;
exit;

不管是zlib.output_compression还是ob_gzhandler,都仅能对PHP文件进行GZIP压缩,对于HTML、CSS、JS等静态文件只能通过调用PHP的方式实现。

最后想说的是,现在主流的浏览器默认使用的是HTTP1.1协议,基本都支持GZIP压缩,对于IE而言,假如你没有选中其菜单栏工具-》Internet 选项-》高级-》HTTP 1.1 设置-》使用 HTTP 1.1,那么,你将感受不到网页压缩后的速度提升所带来的快感!

以上就是Android性能优化之弱网优化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Android 性能弱网优化的资料请关注我们其它相关文章!

(0)

相关推荐

  • Android 性能优化实现全量编译提速的黑科技

    目录 一.背景描述 二.效果展示 2.1.测试项目介绍 三.思路问题分析与模块搭建: 3.1.思路问题分析 3.2.模块搭建 四.问题解决与实 编译流程启动,需要找到哪一个 module做了修改 module 依赖关系获取 module 依赖关系 project 替换成 aar 技术方案 hook 编译流程 五.一天一个小惊喜( bug 较多) 5.1 output 没有打包出 aar 5.2 发现运行起来后存在多个 jar 包重复问题 5.3 发现 aar/jar 存在多种依赖方式 5.4 发

  • Android性能优化之plt hook与native线程监控详解

    目录 背景 native 线程创建 PLT PLT Hook xhook bhook plt hook总结 背景 我们在android超级优化-线程监控与线程统一可以知道,我们能够通过asm插桩的方式,进行了线程的监控与线程的统一,通过一系列的黑科技,我们能够将项目中的线程控制在一个非常可观的水平,但是这个只局限在java层线程的控制,如果我们项目中存在着native库,或者存在着很多其他so库,那么native层的线程我们就没办法通过ASM或者其他字节码手段去监控了,但是并不是就没有办法,还有

  • Android性能优化之RecyclerView分页加载组件功能详解

    目录 引言 1 分页加载组件 1.1 功能定制 1.2 手写分页列表 1.3 生命周期管理 2 github 引言 在Android应用中,列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有列表的身影,但是对于列表的交互体验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在性能比较好的设备上,列表滑动几乎看不出任何卡顿,但是放在低端机上,卡顿会比较明显,而且列表中经常会伴随图片的加载,卡顿会更加严重,因此本章从手写分页加载组件入手,并对列表卡顿做出对应的优化 1 分页加载组件 为什么要分页加载,通常列表数据存储在服务端会超过100条

  • Android性能优化之捕获java crash示例解析

    目录 背景 java层crash由来 为什么java层异常会导致crash 捕获crash 总结 背景 crash一直是影响app稳定性的大头,同时在随着项目逐渐迭代,复杂性越来越提高的同时,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的原因,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crash出现.同样的,在android的历史化过程中,就算是android系统本身,在迭代中也会存在着隐含的crash.我们常说的crash包括java层(虚拟机层)crash与native层crash,本期我们着重讲一下java层的crash. java层cr

  • Android性能优化之JVMTI与内存分配

    目录 前言 JVMTI JVMTI 简介: native层开启jvmti 前置准备 复写Agent 开启jvmtiCapabilities 设置jvmtiEventCallbacks 开启监听 java层开启agent 验证分配数据 总结 前言 内存治理一直是每个开发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日常开发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内存问题,比如OOM,内存泄露,内存抖动等等,这些问题都有以下共性: 难发现,内存问题一般很难发现,业务开发中关系系数更少 治理困难,内存问题治理困难,比如oom,往往堆栈只是压死骆驼

  • Android性能优化系列篇UI优化

    目录 前言 一.UI优化 1.1 系统做的优化 1.1.1 硬件加速 1.2 优化方案 1.2.1 java代码布局 1.2.2 View重用 1.2.3 异步创建view 1.2.4 xml布局优化 1.2.5 异步布局框架Litho 1.2.6 屏幕适配 1.2.7 Flutter 1.2.8 Jetpack Compose 1.3 工具篇 1.3.1 Choreographer 1.3.2 LayoutInspector/Android Device Monitor 1.3.3 Systr

  • Android性能优化死锁监控知识点详解

    目录 前言 死锁检测 线程Block状态 获取当前线程所请求的锁 通过锁获取当前持有的线程 线程启动 nativePeer 与 native Thread tid 与java Thread tid dlsym与调用 系统限制 死锁检测所有代码 总结 前言 “死锁”,这个从接触程序开发的时候就会经常听到的词,它其实也可以被称为一种“艺术”,即互斥资源访问循环的艺术,在Android中,如果主线程产生死锁,那么通常会以ANR结束app的生命周期,如果是两个子线程的死锁,那么就会白白浪费cpu的调度资

  • Android性能优化之线程监控与线程统一详解

    目录 背景 常规解决方案 线程监控 当前线程统计 线程信息具体化 线程统一 Thread创建 注意 总结 背景 在我们日常开发中,多线程管理一直是非常头疼的问题之一,尤其在历史性长,结构复杂的app中,线程数会达到好几百个甚至更多,然而过多的线程不仅仅带来了内存上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cpu调度的效率,过多的cpu调度带来的消耗的坏处甚至超过了多线程带来的好处. 在我们日常开发中,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某个场景会创造过多的线程,最终导致oom 线程池过多问题,比如三方库有一套线程池,自己项目也有一

  • Android性能优化之弱网优化详解

    目录 弱网优化 1.Serializable原理 1.1 分析过程 1.2 Serializable接口 1.3 ObjectOutputStream 1.4 序列化后二进制文件的一点解读 1.5 常见的集合类的序列化问题 1.5.1 HashMap 1.5.2 ArrayList 2.Parcelable 2.1 Parcel的简介 2.2 Parcelable的三大过程介绍(序列化.反序列化.描述) 2.2.1 描述 2.2.2 序列化 2.2.3 反序列化 2.3 Parcelable的实

  • Android 进阶实现性能优化之OOM与Leakcanary详解原理

    目录 Android内存泄漏常见场景以及解决方案 资源性对象未关闭 注册对象未注销 类的静态变量持有大数据 单例造成的内存泄漏 非静态内部类的静态实例 Handler临时性内存泄漏 容器中的对象没清理造成的内存泄漏 WebView 使用ListView时造成的内存泄漏 Leakcanary leakcanary 导入 leakcanary 是如何安装的 leakcanary 如何监听Activity.Fragment销毁 RefWatcher 核心原理 流程图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And

  • JS技巧Canvas 性能优化脏矩形渲染实例详解

    目录 正文 画布该如何更新? 脏矩形渲染原理 脏矩形渲染实现 性能测试 结尾 正文 使用 Canvas 做图形编辑器时,我们需要自己维护自己的图形树,来保存图形的信息,并定义元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改变画布中的某个图形,去更新画布,最简单的是清空画布,然后根据图形树将所有图形再绘制一遍,这在图形较少的情况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图形数量很多,那绘制起来可能就出现卡顿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优化一下?有,脏矩形渲染. 画布该如何更新? 这里我们假设这么一个场景,画布上绘制了随机位置大量的绿球,然

  • MySql批量插入优化Sql执行效率实例详解

    MySql批量插入优化Sql执行效率实例详解 itemcontractprice数量1万左右,每条itemcontractprice 插入5条日志. updateInsertSql.AppendFormat("UPDATE itemcontractprice AS p INNER JOIN foreigncurrency AS f ON p.ForeignCurrencyId = f.ContractPriceId SET p.RemainPrice = f.RemainPrice * {0},

  • Tensorflow高性能数据优化增强工具Pipeline使用详解

    目录 安装方法 功能 高级用户部分 用例1,为训练创建数据Pipeline 用例2,为验证创建数据Pipeline 初学者部分 Keras 兼容性 配置 增强: GridMask MixUp RandomErase CutMix Mosaic CutMix , CutOut, MixUp Mosaic Grid Mask 安装方法 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好用的TensorFlow数据pipeline工具. 高性能的Tensorflow Data Pipeline,使用SOTA的增强和底层优化. pi

  • Android程序打包为APK的方法详解

    Andriod安装包文件(Android Package),简称APK,后缀名为.apk. 1.生成未签名的安装包 Build -> Build Bundle(s)/APK(s) -> Build APK(s)    会生成一个未签名的apk文件,默认为debug版,可以正常安装使用. 可以 Build -> Select Build Variant -> 选择生成的apk版本(debug.release),再 Build -> Build Bundle(s)/APK(s)

  • Android开心消消乐代码实例详解

    突然想要在android上写一个消消乐的代码,在此之前没有系统地学过java的面向对象,也没有任何android相关知识,不过还是会一点C++.8月初开始搭建环境,在这上面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然后看了一些视频和电子书,对android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感觉差不多了的时候就开始写了. 疯狂地查阅各种资料,反反复复了好几天后,也算是写出了个成品.原计划有很多地方还是可以继续写下去的,比如UI设计,比如动画特效,时间设计,关卡设计,以及与数据库的连接,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写个联网功能,当然因为写到后期内心

  • Android 自定义imageview实现图片缩放实例详解

    Android 自定义imageview实现图片缩放实例详解 觉得这个自定义的imageview很好用 性能不错  所以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因为不会做gif图  所以项目效果 就不好贴出来了  把代码贴出来 1.项目结构图 2.Compat.class package com.suo.image; import android.os.Build.VERSION; import android.os.Build.VERSION_CODES; import android.view.View; pu

  • 利用Android实现光影流动特效的方法详解

    目录 前言 MaskFilter 类简介 MaskFilter 的几种效果对比 光影流动 光影流动效果1 光影流动效果2 光影流动效果3 光影流动效果4:光影沿贝塞尔曲线流动 总结 前言 Flutter 的画笔类 Paint 提供了很多图形绘制的配置属性,来供我们绘制更丰富多彩的图形.前面几篇我们介绍了 shader 属性来绘制全屏渐变的聊天气泡背景.渐变流动的边框和毛玻璃效果的背景图片,具体可以参考下面几篇文章. 让你的聊天气泡丰富多彩! 手把手教你实现一个流动的渐变色边框 利用光影变化构建立

  • Android Flutter利用CustomPaint绘制基本图形详解

    目录 绘制矩形 绘制圆形 绘制椭圆 绘制任意形状 绘制弧形 总结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 CustomPaint 的基本概念和使用,可以看到 CustomPaint 其实和 前端的 Canvas基本上是一样的,实际上前端 Canvas 支持的绘制方法 CustomPaint 都支持,毕竟 CustomPaint 其实也是基于 Canvas 实现的.本篇我们来介绍 CustomPaint 基本图形的绘制. 绘制矩形 绘制矩形比较简单,方法定义如下: void drawRect(Rect rect, Pa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