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访问者模式

定义:封装某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例子:
例如,思考一下添加不同类型商品的购物车,当点击结算的时候,它计算出所有不同商品需付的费用。现在,计算逻辑即为计算这些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或者说通过访问者模式我们把此逻辑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类上面。让我们实现这个访问者模式的例子。

为了实现访问者模式,最先需要做的是创建能够被添加到购物车中代表不同类型商品(itemElement)的类。

ItemElement.java

package com.journaldev.design.visitor;

public interface ItemElement {

 public int accept(ShoppingCartVisitor visitor);
}

注意,accept方法接受访问者作为参数。当然这儿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来指定详细的商品,但为了简化,此处没用过多的考虑细节,只关注访问者模式。

现在创建一些不同商品的实体类。

Book.java

package com.journaldev.design.visitor;

public class Book implements ItemElement {

 private int price;
 private String isbnNumber;

 public Book(int cost, String isbn){
 this.price=cost;
 this.isbnNumber=isbn;
 }

 public int getPrice() {
 return price;
 }

 public String getIsbnNumber() {
 return isbnNumber;
 }

 @Override
 public int accept(ShoppingCartVisitor visitor) {
 return visitor.visit(this);
 }

}

Fruit.java

package com.journaldev.design.visitor;

public class Fruit implements ItemElement {

 private int pricePerKg;
 private int weight;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ruit(int priceKg, int wt, String nm){
 this.pricePerKg=priceKg;
 this.weight=wt;
 this.name = nm;
 }

 public int getPricePerKg() {
 return pricePerKg;
 }

 public int getWeight() {
 return weight;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this.name;
 }

 @Override
 public int accept(ShoppingCartVisitor visitor) {
 return visitor.visit(this);
 }

}

注意,accept()方法的实现是在实体类中,它调用访问者的visit()方法传递当前类对象作为自己的参数。
此处针对不同类型的商品所使用的visit()方法将会在访问者接口的实体类中被实现。

ShoppingCartVisitor.java

package com.journaldev.design.visitor;

public interface ShoppingCartVisitor {

 int visit(Book book);
 int visit(Fruit fruit);
}

现在将实现访问者接口以及每种商品自己计算自己费用的逻辑。

ShoppingCartVisitorImpl.java

package com.journaldev.design.visitor;

public class ShoppingCartVisitorImpl implements ShoppingCartVisi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visit(Book book) {
 int cost=0;
 //apply 5$ discount if book price is greater than 50
 if(book.getPrice() > 50){
  cost = book.getPrice()-5;
 }else cost = book.getPrice();
 System.out.println("Book ISBN::"+book.getIsbnNumber() + " cost ="+cost);
 return cost;
 }

 @Override
 public int visit(Fruit fruit) {
 int cost = fruit.getPricePerKg()*fruit.getWeight();
 System.out.println(fruit.getName() + " cost = "+cost);
 return cost;
 }

}

现在看一看在程序中如何使用它。

ShoppingCartClient.java

package com.journaldev.design.visitor;

public class ShoppingCart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temElement[] items = new ItemElement[]{new Book(20, "1234"),new Book(100, "5678"),
  new Fruit(10, 2, "Banana"), new Fruit(5, 5, "Apple")};

 int total = calculatePrice(items);
 System.out.println("Total Cost = "+total);
 }

 private static int calculatePrice(ItemElement[] items) {
 ShoppingCartVisitor visitor = new ShoppingCartVisitorImpl();
 int sum=0;
 for(ItemElement item : items){
  sum = sum + item.accept(visitor);
 }
 return sum;
 }

}

当运行上述程序是,我们得到如下输出。

Book ISBN::1234 cost =20
Book ISBN::5678 cost =95
Banana cost = 20
Apple cost = 25
Total Cost = 160

请注意,此处的实现,好像accept()方法对于所有商品是相同的,但是他也可以不同。例如,如果商品为空它能进行逻辑检查并不再调用visit()方法。
访问者模式的优点: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凡是适用访问者模式的场景中,元素类中需要封装在访问者中的操作必定是与元素类本身关系不大且是易变的操作,使用访问者模式一方面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另一方面,因为被封装的操作通常来说都是易变的,所以当发生变化时,就可以在不改变元素类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变化部分的扩展。
扩展性良好:元素类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访问者来实现对不同操作的扩展。
 访问者模式的适用场景:
       假如一个对象中存在着一些与本对象不相干(或者关系较弱)的操作,为了避免这些操作污染这个对象,则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来把这些操作封装到访问者中去。
       假如一组对象中,存在着相似的操作,为了避免出现大量重复的代码,也可以将这些重复的操作封装到访问者中去。
       但是,访问者模式并不是那么完美,它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增加新的元素类比较困难。通过访问者模式的代码可以看到,在访问者类中,每一个元素类都有它对应的处理方法,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元素类都需要修改访问者类(也包括访问者类的子类或者实现类),修改起来相当麻烦。也就是说,在元素类数目不确定的情况下,应该慎用访问者模式。所以,访问者模式比较适用于对已有功能的重构,比如说,一个项目的基本功能已经确定下来,元素类的数据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不会变了,会变的只是这些元素内的相关操作,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对原有的代码进行重构一遍,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不修改各个元素类的情况下,对原有功能进行修改。
 
总结:
       正如《设计模式》的作者GoF对访问者模式的描述:大多数情况下,你并需要使用访问者模式,但是当你一旦需要使用它时,那你就是真的需要它了。当然这只是针对真正的大牛而言。在现实情况下(至少是我所处的环境当中),很多人往往沉迷于设计模式,他们使用一种设计模式时,从来不去认真考虑所使用的模式是否适合这种场景,而往往只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对面向对象设计的驾驭能力。编程时有这种心理,往往会发生滥用设计模式的情况。所以,在学习设计模式时,一定要理解模式的适用性。必须做到使用一种模式是因为了解它的优点,不使用一种模式是因为了解它的弊端;而不是使用一种模式是因为不了解它的弊端,不使用一种模式是因为不了解它的优点。

(0)

相关推荐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详解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访问者(Visitor)模式的: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则可以保持不变. 分派的概念 变量被声明时的类型叫做变量的静态类型(Static Type),有些人又把静态类型叫做明显类型(Apparent Type):而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的真实类型又叫做变量的实际类型(Actual Type).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List lis

  • 举例讲解设计模式中的访问者模式在Java编程中的运用

    访问者(Visitor)模式: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这个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访问者模式的结构图如下: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他有如下角色: 抽象访问者(Visitor)角色:定义接口,声明一个或多个访问操作. 具体访问者(ConcreteVisitor)角色:实现抽象访问者所声明的接口,也就是抽象访问者所声明的各个访问操作. 抽象元素(Visitable)角色:声明一个接受操作,接受一个访问者对象作为一个参数. 具体元素结点(Concret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使用场景及代码示例

    Java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模式概念 访问者模式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算法又易变化的系统,若系统数据结构对象易于变化,则不适合使用访问者模式.访问者模式的优点是增加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操作意味着增加新的访问者. Visitor应用场景 一定会有的疑问:visitor和iterator的区别: visitor可以访问不同的对象(只需要在Element定义对应的accept),但是Ite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原理与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访问者模式: 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结构对象是访问者模式必备条件,且这个结构对象必须存在遍历自身各个对象的方法. 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与其上的其它操作解耦,使得操作相对自由. 优点: 1.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2.扩展性良好:元素类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访问者来实现对不同操作的扩展. 缺点: 1.如果要增加新元素,则会让操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访问者模式

    定义:封装某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例子: 例如,思考一下添加不同类型商品的购物车,当点击结算的时候,它计算出所有不同商品需付的费用.现在,计算逻辑即为计算这些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或者说通过访问者模式我们把此逻辑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类上面.让我们实现这个访问者模式的例子. 为了实现访问者模式,最先需要做的是创建能够被添加到购物车中代表不同类型商品(itemElement)的类. ItemElement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对访问者模式的运用

    访问者模式(visitor),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它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之间的耦合解脱开,使得操作集合可以相对自由地演化.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要把处理从数据结构分离出来.很多系统可以按照算法和数据结构分开,如果这样的系统有比较稳定的数据结构,又有易于变化的算法的话,使用访问者模式就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访问者模式使得算法操作的增加变得容易.反之,如果这样的系统的数据结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策略模式

    定义: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把一系列的算法分别封装到对应的类中,并且这些类实现相同的接口,相互之间可以替换.在前面说过的行为类模式中,有一种模式也是关注对算法的封装--模版方法模式,对照类图可以看到,策略模式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个单独的封装类Context,它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在于:在模版方法模式中,调用算法的主体在抽象的父类中,而在策略模式中,调用算法的主体则是封装到了封装类Context中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命令模式的项目结构实现

    正论: 命令模式把一个请求或者操作封装到一个对象中.命令模式运行系统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 通俗: 其实很好理解.命令模式,关心的就是命令(或者称为操作).打个比方.在一个公司里面,整个运作就像一个系统.某个boss发布了一个命令,中层领导接到这个命令,然后指派给具体负责这个员工.整个流程很清晰吧.有一个需求,如何将这个流程固定下来,形成一个系统.我们只要抓住了重点:命令.将它抽取出来,其他的都迎刃而解了.抽取出命令,封装成一个独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的模板方法模式使用

    一.引言 提到模板,大家肯定不免想到生活中的"简历模板"."论文模板"."Word中模版文件"等,在现实生活中,模板的概念就是--有一个规定的格式,然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情况去更新它,例如简历模板,下载下来的简历模板的格式都是相同的,然而我们下载下来简历模板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充不同的内容要完成属于自己的简历.在设计模式中,模板方法模式中模板和生活中模板概念非常类似,下面让我们就详细介绍模板方法的定义,大家可以根据生活中模板的概

  • 详解Objective-C设计模式编程中对备忘录模式的运用

    基本理解 这个模式有三个关键角色:原发器(Originator).备忘录(Memento).看管人(caretaker).三者的基本关系是:原发器创建一个包含其状态的备忘录,并传给看管人.看管人不知道如何与备忘录交互,但会把备忘录放在一个安全之处保管好. 备忘录(Memento):在 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以将该对象回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Originator(发起人):负责创建一个备忘录,用以记录当前时刻它的内部状态,并且可使用恢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Flyweight享元模式的开发结构

    享元(Flyweight)模式:通过共享技术以便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享元模式在阎宏的<java与模式>中分为单纯享元模式和复合享元模式,复合模式的复合享元是不可以共享的,享元对象能做到共享的关键是区分内蕴态(Internal State)和外蕴态( External State).这两个"蕴态"翻译的太难懂,我不是说翻译的不好,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差,还是<Design Pattern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依赖倒置原则

    定义: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问题由来: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方案:将类A修改为依赖接口I,类B和类C各自实现接口I,类A通过接口I间接与类B或者类C发生联系,则会大大降低修改类A的几率.          依赖倒置原则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里氏替换原则

    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类型. 定义2: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问题由来:有一功能P1,由类A完成.现需要将功能P1进行扩展,扩展后的功能为P,其中P由原有功能P1与新功能P2组成.新功能P由类A的子类B来完成,则子类B在完成新功能P2的同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有功能P1发生故障. 解决方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中介者模式

    定义:用一个中介者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示地相互作用,从而使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中介者模式的结构        中介者模式又称为调停者模式,从类图中看,共分为3部分:  抽象中介者:定义好同事类对象到中介者对象的接口,用于各个同事类之间的通信.一般包括一个或几个抽象的事件方法,并由子类去实现. 中介者实现类:从抽象中介者继承而来,实现抽象中介者中定义的事件方法.从一个同事类接收消息,然后通过消息影响其他同时类. 同事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