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Android系统Binder机制

一、Binder机制概述

在Android开发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进程间通信,所谓进程间通信,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机制有很多种,比如说socket、pipe等,Android中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标准Linux Kernel IPC 接口;

2.标准D-BUS接口;

3.Binder接口。

其中,Binder机制是使用最且最被认可的,因为Binder机制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其它IPC机制,Binder机制更加简洁和快速;

2.消耗的内存相对更少;

3.传统的IPC机制可能会增加进程的开销,以及出现进程过载和安全漏洞,Binder机制则有效避免和解决了这些问题。

Binder机制是Android系统的核心机制,几乎贯穿于整个Android系统,Android系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基于binder通信机制的C/S架构,Binder就像网络,把Android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到了一起。利用Binder机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用驱动程序来推进进程间通信;

2.通过共享内存来提高性能;

3.为进程请求分配每个进程的线程池;

4.针对系统中的对象引入了引用计数和跨进程的对象引用映射;

5.进程间同步调用。

二、Binder机制的工作流程

1.客户端获取服务端的带来对象(proxy)。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客户端进程并不能直接操作服务端中的方法,如果要操作服务端中的方法,那么有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客户端建立一个服务端进程的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具备和服务端进程一样的功能,要访问服务端进程中的某个方法,只需要访问代理对象中对应的方法即可;

2.客户端通过调用代理对象向服务端发送请求。

3.代理对象将用户请求通过Binder驱动发送到服务器进程;

4.服务端进程处理客户端发过来的请求,处理完之后通过Binder驱动返回处理结果给客户端的服务端代理对象;

5.代理对象将请求结果进一步返回给客户端进程。

通过以上5个步骤,就完成了一次Binder通信。

三、Binder机制的组成

Binder机制由三部分组成,即:

1.Client;

2.Server;

3.ServiceManager。

三部分组件之间的关系:

1.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均在用户空间中实现,而Binder驱动程序则是在内核空间中实现的;

2.在Binder通信中,Server进程先注册一些Service到ServiceManager中,ServiceManager负责管理这些Service并向Client提供相关的接口;

3.Client进程要和某一个具体的Service通信,必须先从ServiceManager中获取该Service的相关信息,Client根据得到的Service信息与Service所在的Server进程建立通信,之后Clent就可以与Service进行交互了;

4.Binder驱动程序提供设备文件/dev/binder与用户空间进行交互,Client、Server和ServiceManager通过open和ioctl文件操作函数与Binder驱动程序进行通信;

5.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三者之间的交互都是基于Binder通信的,所以通过任意两者这件的关系,都可以解释Binder的机制。

四、Binder驱动的实现简介

1.Binder采用了AIDL来描述进程间的接口;

2.Binder是一个特殊的字符型设备,设备节点为dev/binder。

3.Binder驱动程序由以下两个文件实现:

  ①kernel/drivers/staging/binder.h

  ②kernel/drivers/staging/binder.c

4.在Binder驱动的实现过程中,以下函数起着关键作用:

  ①使用binder_ioctl()函数与用户空间交换数据;

  ②BINDER_WRITE_READ用来读写数据,数据包中的cmd域用于区分不同的请求;

  ③使用binder_thread_write()函数来发送请求或返回结果,在binder_thread_write()函数中,通过调用binder_transaction()函数来转发请求并返回结果.当收到请求时,binder_transaction()函数会通过对象的handle找到对象所在的进程,如果handle结果为空,则认为此对象是context_mgr,然后把请求发给context_mgr所在的进程,并将请求中所有的Binder对象放到RB树中,最后把请求放到目标进程的队列中以等待目标进程的读取。;

  ④使用binder_thread_read()函数来读取结果;

  ⑤在函数binder_parse()中实现数据解析工作。  

五、Binder驱动程序中的数据结构

1.binder_work。binder_work表示在binder驱动中进程要处理的工作项。

2.binder_node。binder_node用于定义Binder实体对象。Android系统中每一个Srevice组件在Binder驱动程序中都对应一个Binder实体对象。驱动中的Binder实体也叫做“节点”,你属于提供实体的进程;

3.binder_ref。binder_ref用于描述一个Binder引用对象。Android系统中每一个Client组件在Binder驱动程序中都对应一个Binder引用对象;

4.binder_ref_death。binder_ref_death是一个通知结构体。只要某进程订阅了某binder引用对应实体的死亡通知,那么binder驱动就会为该binder引用建立一个binder_ref_death通知结构体,将其保存在当前进程的对应binder引用结构体的death域中,即Binder引用对象将死亡通知注册到Binder驱动程序中。这里涉及到Binder的死亡通知机制,Binder的死亡通知机制具体指:如果Binder实体对象意外死亡,那么将会导致改Binder实体对象的引用变得无效,因而就需要在Binder实体对象死亡的时候通知到所有引用它的代理对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解决Binder饮用对象无效的问题;

5.binder_buffer。Binder_Buffer用于描述一个内核缓冲区,能够在进程之间传输数据;

6.binder_proc。binder_proc表示正在使用Binder进程通信机制的进程,能够保存调用Binder的各个进程或线程的信息,如线程ID、进程ID、Binder状态信息等;

7.binder_thread。binder_thread用于存储每一个单独的线程的信息,表示Binder线程池中的一个线程;

8.binder_transaction。binder_transaction用于中转请求和返回结果,并保存接收和要发送的进程信息;

9.binder_write_read。binder_write_read表示在进程之间的通信过程中传输的数据,数据包中有一个cmd域用于区分不同的请求;

10.BinderDriverCommandProtocol。结构体binder_write_read包含的命令在BinderDriverCommandProtocol中定义;

11.BinderDriverReturnProtocol。BinderDriverReturnProtocol中定义了读操作命令协议;

12.binder_ptr_cookie。binder_ptr_cookie表示一个Binder实体对象或Service组件的死亡接收通知;

13.binder_transaction_data。binder_transaction_data表示在通信过程中传递的数据;

14.flat_binder_object。flat_binder_object表示Binder对象。Android系统中,在进程之间传递的数据称为Binder对象。

六、Binder的详细实现

1.设备初始化。Binder机制的设备初始化函数binder_init位于inder.c中,在进行设备初始化的时候binder_init会调用设备驱动接口函数device_initcall;

2.打开设备文件。Binder机制,函数binder_open用于打开Binder设备文件/dev/binder。Android系统中,驱动程序的任何一个进程及线程都可以打开一个Binder设备;与binder_open函数功能相反的是binder_release函数,用于释放打开的空间以及操作过程中分配的空间;

3.实现内存映射。当打开Binder设备文件/dev/binder之后,需要调用函数mmap()把设备内存映射到用户进程地址空间中,这样就可以像操作用户内存那样操作设备内存。在Binder设备中,对内存的映射操作是有限制的,如Binder不能映射具有写权限的内存区域,最大能映射4MB的内存区域等;

4.释放物理页面。Binder机制中,函数binder_insert_free_buffer()用于将进程中的Buffer插入进程信息中,即将一个空闲内核缓冲区加入进程中的空闲内核缓冲区的红黑树中;

5.处理内核缓冲区

  ①*binder_alloc_buf()用于分配内核缓冲区;

  ②binder_insert_allocated_buffer()用于将分配的内核缓冲区添加到目标进程的已分配物理页面的内核缓冲区红黑树中;

  ③binder_free_buf()用于释放内核缓冲区的操作;

  ④*buffer_start_page()和*buffer_end_page()用于计算结构体binder_buffer所占用的虚拟页面的地址;

  ⑤binder_delete_free_buffer()用于删除结构体binder_buffer;

  ⑥*binder_buffer_lookup()根据一个用户空间地址查询一个内核缓冲区。

七、Binder封装库

Android源码中,各个层次都有Binder的相关实现,其中主要由本地原生代码实现,其它层次的Binder实现都是调用原生Binder库来实现的。

Binder的各层次实现为:

1.Binder驱动部分。实现功能如下:

  ①组织Binder的服务及诶到哪;

  ②调用Binder相关的处理线程;

  ③完成实际的Binder传输。

2.Binder Adapter层。Binder Adapter层是对Binder驱动的封装,主要功能是操作Binder驱动,因而应用程序无须直接和Binder驱动程序关联。关联文件包括IPCThreadState.cpp、ProcessState.cpp和Parcel.cpp中的一些内容。Binder核心库是Binder框架的核心实现,主要包括IBinder、Binder(服务端)和BpBinder(客户端)。

3.顶层。顶层binder框架和具体的客户端。

以上就是关于Android系统Binder机制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Android软件编程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

  • Android深入浅出之Binder机制

    Android深入浅出之Binder机制 一 说明 Android系统最常见也是初学者最难搞明白的就是Binder了,很多很多的Service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和客户端通讯交互的.所以搞明白Binder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理解程序运行的流程. 我们这里将以MediaService的例子来分析Binder的使用: ServiceManager,这是Android OS的整个服务的管理程序 MediaService,这个程序里边注册了提供媒体播放的服务程序MediaPlayerServic

  •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原理,并且深入分析了系统提供的Binder运行库和驱动程序的源代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分析的Binder接口都是基于C/C++语言来实现的,但是我们在编写应用程序都是基于Java语言的,那么,我们如何使用Java语言来使用系统的Binder机制来进行进程间通信呢?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用Java语言来实现的Binder接口了. 熟悉Android系统的读者,应该能想到应用程序框架

  •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和Client获得Service Manager接口之路

    在前面一篇文章浅谈Service Manager成为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守护进程之路中,介绍了Service Manager是如何成为Binder机制的守护进程的.既然作为守护进程,Service Manager的职责当然就是为Server和Client服务了.那么,Server和Client如何获得Service Manager接口,进而享受它提供的服务呢?本文将简要分析Server和Client获得Service Manager的过程. 在阅读本文之前,希望读者

  •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Client获得Server远程接口过程源代码分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在启动过程使用Service Manager的addService接口把自己添加到Service Manager守护过程中接受管理.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到Binder驱动程序源代码去分析Client是如何通过Service Manager的getService接口中来获得Server远程接口的.Client只有获得了Server的远程接口之后,才能进一步调用Server提供的服务. 这里,我们仍然是通过A

  • Android学习之介绍Binder的简单使用

    前言 最近因为公司项目需求,需要远程调度启动客户端输入法输入内容. 这就是大致的需求流程,这篇首先讲远程与服务控制端通讯.首先控制服务端定义好一个Service,且在ServiceManager注册添加服务. 在这里我讲解远程端与服务控制端通讯(主要通过C++往ServiceManager注册服务). 首先我们得获取到服务控制端注册在ServiceManager的服务IBinder对象,通过Java反射机制获得Ibinder接口对象. public static IBinder getRemot

  •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启动过程源代码分析

    在前面一篇文章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和Client获得Service Manager接口之路中,介绍了在Android系统中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中的Server角色是如何获得Service Manager远程接口的,即defaultServiceManager函数的实现.Server获得了Service Manager远程接口之后,就要把自己的Service添加到Service Manager中去,然后把自己启动起来,等待Client的请求.

  • android IPC之binder通信机制

    Binder通信机制说来简单,但是在使用的过程的遇到了一些问题,最后终于解决了,在这总结一下,一并分享给大家: 1.要使用Binder通信,首先要定义接口,然后实现服务端BnInterface***和客户端BpInterface***,说到底一个是把参数解包,一个是把参数打包. 2.服务端要能够接收Binder调用请求,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实现Bn接口,另一个是调用IPCProcess()->self->startThreadPool() IPCThread()->Self->j

  • 浅谈Service Manager成为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守护进程之路

    上一篇文章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简要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总体架构,它由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和驱动程序Binder四个组件构成.本文着重介绍组件Service Manager,它是整个Binder机制的守护进程,用来管理开发者创建的各种Server,并且向Client提供查询Server远程接口的功能. 既然Service Manager组件是用来管理Server并且向Client提

  • 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简要介绍

    在Android系统中,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是由一些Activity和Service组成的,这些Activity和Service有可能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中,也有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那么,不在同一个进程的Activity或者Service是如何通信的呢?这就是本文中要介绍的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了. 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而Linux内核继承和兼容了丰富的Unix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有传统的管道(Pipe).信号(Signal)和跟踪(Trace),这三项

  • 理解Android系统Binder机制

    一.Binder机制概述 在Android开发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进程间通信,所谓进程间通信,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机制有很多种,比如说socket.pipe等,Android中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标准Linux Kernel IPC 接口: 2.标准D-BUS接口: 3.Binder接口. 其中,Binder机制是使用最且最被认可的,因为Binder机制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其它IPC机制,Binder机制更加简洁和快速: 2.消耗的内存相对更少: 3.传统的IPC机制可能会增加

  • 一文理解Android系统中强指针的实现

    强指针和弱指针基础 android中的智能指针包括:轻量级指针.强指针.弱指针. 强指针:它主要是通过强引用计数来进行维护对象的生命周期. 弱指针:它主要是通过弱引用计数来进行维护所指向对象的生命周期. 如果在一个类中使用了强指针或者弱指针的技术,那么这个类就必须从RefBase这个类进行做继承,因为强指针和弱指针是通过RefBase这个类来提供实现的引用计数器. 强指针和弱指针关系相对于轻量级指针来说更加亲密,因此他们一般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强指针原理分析 以下针对源码的分析都是来源于andr

  • 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详解

    前言 Binder做为Android中核心机制,对于理解Android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binder的文章也有很多,但是每次看总感觉看的不是很懂,到底什么才是binder机制?为什么要使用binder机制?binder机制又是怎样运行的呢?这些问题只是了解binder机制是不够的,需要从Android的整体系统出发来分析,在我找了很多资料后,真正的弄懂了binder机制,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弄懂binder机制. 1.Binder是什么? 要理解binder,先要知道IPC,Inter

  • 使用C++11实现Android系统的Handler机制

    封面出自:板栗懒得很背景 线程作为系统的基础资源,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有使用到.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直接开一个线程做一些耗时操作,处理完之后让线程自动结束,资源被系统回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不少读者.甚至一些大厂的APP都在用.以Java语言为例,我们可以直接new一个Thread对象,然后覆盖run方法,最后调一下start方法便可以成功运行一个线程.如果我们每次异步做一些耗时处理都单独开启一个线程,比如异步加载网络图片这种高并发操作,每张图片都开一个线程的话,必然会造成线程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没有很好

  • Android系统实现DroidPlugin插件机制

    360手机助手使用的 DroidPlugin,它是360手机助手团队在Android系统上实现了一种插件机制.它可以在无需安装.修改的情况下运行APK文件,此机制对改进大型APP的架构,实现多团队协作开发具有一定的好处. 它是一种新的插件机制,一种免安装的运行机制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DroidPluginTeam/DroidPlugin 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hejjunlin/article/details/52124397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