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angular脏检查原理及伪代码实现

我们经常听到angular的脏检查机制和数据的双向绑定,这两个词似乎已经是它的代名词了。那么从编程层面,这到底是什么鬼?

当$scope的一个属性被改变时,界面可能会更新。那么为什么angular里面,修改$scope上的一个属性,可以引起界面的变化呢?这是angular的数据响应机制决定的。在angular里面就是脏检查机制。而脏检查,和双向绑定离不开。

这里插句题外话,JavaScript里面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接口,当你修改(或新增)一个对象的某个属性时,会触发该对象里面的setter。如果你对这块不是很了解,可以先学一下 Object.defineProperty,包括这两年超级火的vuejs也是通过这个接口实现的。它是一个ES5的标准接口。

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实现,当你修改或赋值$scope的某个属性时,就触发了$scope这个js对象的setter,我们可以自定义这个setter,在setter函数内部,调用某些逻辑去更新界面。同时,为了确保新塞进来的对象也可以被监听到变化,在你赋值时,还要把赋值进来的对象也进行改造,改造为可以被监听的对象。

双向绑定顾名思义是两个过程,一个是将$scope属性值绑定到HTML结构中,当$scope属性值发生变化的时候界面也发生变化;另一个是,当用户在界面上进行操作,例如点击、输入、选择时,自动触发$scope属性的变化(界面也可能跟着变)。而脏检查的作用是“在当$scope属性值发生变化的时候促使界面发生变化”。

angular的数据响应机制

那么,在代码层面,angular是怎么做到监听数据变动然后更新界面的呢?答案是,angular根本不监听数据的变动,而是在恰当的时机从$rootScope开始遍历所有$scope,检查它们上面的属性值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就用一个变量dirty记录为true,再次进行遍历,如此往复,直到某一个遍历完成时,这些$scope的属性值都没有变化时,结束遍历。由于使用了一个dirty变量作为记录,因此被称为脏检查机制。

这里面有三个问题:

  1. “恰当的时机”是什么时候?
  2. 如何做到知道属性值是否有变化?
  3. 这个遍历循环是怎么实现的?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angular的$watch, $apply, $digest。

$watch绑定要检查的值

简单的说,当一个作用域创建的时候,angular会去解析模板中当前作用域下的模板结构,并且自动将那些插值(如{{text}})或调用(如ng-click="update")找出来,并利用$watch建立绑定,它的回调函数用于决定如果新值和旧值不同时(或相同时)要干什么事。当然,你也可以手动在脚本里面使用$scope.$watch对某个属性进行绑定。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scope.$watch(string|function, listener, objectEquality, prettyPrintExpression)

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字符串或函数,如果是函数,需要运行后得到一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用于确定将绑定$scope上的哪个属性。listener则是回调函数,表示当这个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执行该函数。objectEquality是一个boolean,为true的时候,会对object进行深检查(懂什么叫深拷贝的话就懂深检查)。第四个参数是如何解析第一个参数的表达式,使用比较复杂,一般不传。

$digest遍历递归

当使用$watch绑定了要检查的属性之后,当这个属性发生变化,就会执行回调函数。但是前面已经说过了,angular里面没有监听这么一说,那么它怎么会被回调呢?它没有用object的setter机制,而是脏检查机制。脏检查的核心,就是$digest循环。当用户执行了某些操作之后,angular内部会调用$digest(),最终导致界面重新渲染。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调用$watch之后,对应的信息被绑定到angular内部的一个$$watchers中,它是一个队列(数组),而当$digest被触发时,angular就会去遍历这个数组,并且用一个dirty变量记录$$watchers里面记录的那些$scope属性是否有变化,当有变化的时候,dirty被设置为true,在$digest执行结束的时候,它会再检查dirty,如果dirty为true,它会再调用自己,直到dirty为true。但是为了防止死循环,angular规定,当递归发生了10次或以上时,直接抛出一个错误,并跳出循环。

递归流程如下:

  1. 判断dirty是否为true,如果为false,则不进行$digest递归。(dirty默认为true)
  2. 遍历$$watchers,取出对应的属性值的老值和新值
  3. 根据objectEquality进行新老值的对比。
  4. 如果两个值不同,则继续往下执行。如果两个值相同,则设置dirty为false。
  5. 检查完所有的watcher之后,如果dirty还为true(这一点需要阅读我下面的伪代码)
  6. 设置dirty为true
  7. 用新值代替老值,这样,在下一轮递归的时候,老值就是这一轮的新值
  8. 再次调用$digest

当递归流程结束之后,$digest还要执行:

将变化后的$scope重新渲染到界面

当一个作用域创建完之后,$scope.$digest会被运行一次。dirty的默认值被设定为true,因此,如果你在controller里面使用了$watch,并且进行了属性赋值,往往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watch的回调函数被执行了。但是,现在问题来了,上面说的“angular内部会调用$digest()”,这个内部是怎么实现的?

$apply触发$digest

在我们自己编程时,并不直接使用$digest,而是调用$scope.$apply(),$apply内部会触发$digest递归遍历。同时,你可以给$apply传一个参数,是个函数,这个函数会在$digest开始之前执行。现在回到上面的问题,angular内部怎么触发$digest?实际上,angular里面要求你通过ng-click, ng-modal, ng-keyup等来进行数据的双向绑定,为什么,因为这些angular的内部指令封装了$apply,比如ng-click,它其实包含了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和$scope.$apply()。

当用户在模板里面使用ng-click时,如下:

<div ng-click="update()">change</div>
$scope.update = function() {
 $scope.name = 'tom'
}

实际上,当用户点击之后,angular内部还会执行$scope.$apply(),从而触发$digest遍历递归,最终触发界面重绘。

手动调用$apply

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直接使用angular内部指令,有两种情况我们需要手动调用$apply,一种是调用angular内置的语法糖,比如$http, $timeout,另一种是我们没有使用angular内部机制去更新了$scope,比如我们用$element.on('click', () => $scope.name = 'lucy')。也就是说“异步”和“机制外”修改$scope属性值之后,我们都要手动调用$apply,虽然我们在调用$timeout的时候,没有手写$apply,但实际上它内部确实调用了$apply:

function($timeout) {
 // 当我们通过on('click')的方式触发某些更新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timeout(() => {
  $scope.name = 'lily'
 })
 // 也可以这样做
 $element.on('click', () => {
  $scope.name = 'david'
  $scope.$apply()
 })
}

但是,一定要注意,在递归过程中,绝对不能手动调用$apply,比如在ng-click的函数中,比如在$watch的回调函数中。

伪代码实现

通过上面的讲解,你可能已经对angular里面的脏检查已经了解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更深入,用代码来把事情说清楚。我这里不去抄写angular的源码,而是自己写一段伪代码,这样更有助于理解整个机制。

import { isEqual } from 'lodash'

class Scope {
 constructor() {
  this.$$dirty = true
  this.$$count = 0
  this.$$watchers = []
 }
 $watch(property, listener, deepEqual) {
  let watcher = {
   property,
   listener,
   deepEqual,
  }
  this.$$watchers.push(watcher)
 }
 $digest() {
  if (this.$$count >= 10) {
   throw new Error('$digest超过10次')
  }

  this.$$watchers.forEach(watcher => {
   let newValue = eval('return this.' + watcher.property)
   let oldValue = watcher.oldValue
   if (watcher.deepEqual && isEqual(newValue, oldValue)) {
    watcher.dirty = false
   }
   else if (newValue === oldValue) {
    watcher.dirty = false
   }
   else {
    watcher.dirty = true
    eval('this.' + watcher.property + ' = ' newValue)
    watcher.listener(newValue, oldValue) // 注意,listener是在newValue赋值给$scope之后执行的
    watcher.oldValue = newValue
   }
   // 这里的实现和angular逻辑里面有一点不同,angular里面,当newValue和oldValue都为undefined时,listener会被调用,可能是angular里面在$watch的时候,会自动给$scope加上原本没有的属性,因此认为是一次变动
  })

  this.$$count ++

  this.$$dirty = false
  for (let watcher of this.$$watchers) {
   if (watcher.dirty) {
    this.$$dirty = true
    break
   }
  }

  if (this.$$dirty) {
   this.$digest()
  }
  else {
    this.$patch()
    this.$$dirty = true
    this.$$count = 0
  }
 }
 $apply() {
  if (this.$$count) {
   return // 当$digest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触发$apply
  }
  this.$$dirty = true
  this.$$count = 0
  this.$digest()
 }
 $patch() {
  // 重绘界面
 }
}
function ControllerRegister(controllerTemplate, controllerFunction) {
 let $scope = new Scope()
 $paser(controllerTemplate, $scope) // 解析controller的模板,把模板中的属性全部都解析出来,并且把这些属性赋值给$scope
 controllerFunction($scope) // 在controllerFunction内部可能又给$scope添加了一些属性,注意,不能在运行controllerFunction的时候调用$scope.$apply()

 let properties = Object.keys($scope) // 找出$scope上的所有属性
 // 要把$scope上的一些内置属性排除掉
 properties = properties.filter(item => item.indexOf('$') !== 0) // 当然,这种排除方法只能保证在用户不使用$作为属性开头的时候有用

 properties.forEach(property => {
  $scope.$watch(property, () => {}, true)
 })

 $scope.$digest()
}

上面就是用伪代码实现了angular内部的机制,不能作为真实的引擎去使用,但是体现了整个脏检查的实现思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AngularJS的脏检查深入分析

    写在开头 关于Angular脏检查,之前没有仔细学习,只是旁听道说,Angular 会定时的进行周期性数据检查,将前台和后台数据进行比较,所以非常损耗性能. 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我甚至在新浪前端面试的时候胡说一通,现在想来真是羞愧难当! 没有深入了解就信口开河实在难堪大任. 最后被拒也是理所当然. 误区纠正 首先纠正误区,Angular并不是周期性触发藏检查. 只有当UI事件,ajax请求或者 timeout 延迟事件,才会触发脏检查. 为什么叫脏检查? 对脏数据的检查就是脏检查,比较UI和后台的

  • 详解AngularJS脏检查机制及$timeout的妙用

    ||浏览器事件循环和Angular的MVW "脏检查"是Angular中的核心机制之一,它是实现双向绑定.MVVM模式的重要基础. Angular将双向绑定转换为一堆watch表达式,然后递归检查这些watch表达式的结果是否变了,如果变了,则执行相应的watcher函数.等到Model的值不再变化,也就不会再有watcher函数被触发,一个完整的digest循环就结束了. 因为我们不需要改变编程思维,就能用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事件模型,快速开发NodeJS程序,所以NodeJS迅速火起

  • 深入理解AngularJs-scope的脏检查(一)

    进入正文前的说明:本文中的示例代码并非AngularJs源码,而是来自书籍<<Build Your Own AngularJs>>, 这本书的作者仅依赖jquery和lodash一步一步构建出AngularJs的各核心模块,对全面理解AngularJs有非常巨大的帮助.若有正在使用AngulaJs攻城拔寨并且希望完全掌握手中武器的小伙伴,相信能对你理解AngularJs带来莫大帮助,感谢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希望能让您理清楚以下几项与scope相关的功能: 1.dirty-chec

  • 详解angular脏检查原理及伪代码实现

    我们经常听到angular的脏检查机制和数据的双向绑定,这两个词似乎已经是它的代名词了.那么从编程层面,这到底是什么鬼? 当$scope的一个属性被改变时,界面可能会更新.那么为什么angular里面,修改$scope上的一个属性,可以引起界面的变化呢?这是angular的数据响应机制决定的.在angular里面就是脏检查机制.而脏检查,和双向绑定离不开. 这里插句题外话,JavaScript里面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接口,当你修改(或新增)一个对象的某个属性时,会触发该对象里面的setter.如果你

  • 详解SpringBoot健康检查的实现原理

    SpringBoot自动装配的套路,直接看 spring.factories 文件,当我们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引入如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ctuator</artifactId> </dependency> 然后在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

  • 详解Angular组件数据不能实时更新到视图上的问题

    目录 问题起源 OnPush策略 当前组件或子组件之一触发了事件 总结 问题起源 MainComponent: @Component({ selector: 'main', template: ` <MenuComponent [isReport]="isReport"> </MenuComponent> `, changeDetection: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 export class MainComponent

  • 详解 Java HashMap 实现原理

    HashMap 是 Java 中最常见数据结构之一,它能够在 O(1) 时间复杂度存储键值对和根据键值读取值操作.本文将分析其内部实现原理(基于 jdk1.8.0_231). 数据结构 HashMap 是基于哈希值的一种映射,所谓映射,即可以根据 key 获取到相应的 value.例如:数组是一种的映射,根据下标能够取到值.不过相对于数组,HashMap 占用的存储空间更小,复杂度却同样为 O(1). HashMap 内部定义了一排"桶",用一个叫 table 的 Node 数组表示:

  • 详解Angular结构型指令模块和样式

    一,结构型指令 *是一个语法糖,<a *ngIf="user.login">退出</a>相当于 <ng-template [ngIf]="user.login"> <a>退出</a> </ng-template> 避免了写ng-template. <ng-template [ngIf]="item.reminder"> <mat-icon > alar

  • 详解Angular组件之生命周期(二)

    一.view钩子 view钩子有2个,ngAfterViewInit和ngAfterViewChecked钩子. 1.实现ngAfterViewInit和ngAfterViewChecked钩子时注意事项 以父组件调用子组件方法中例子为基础,在父组件中实现ngAfterViewInit和ngAfterViewChecked钩子. 这两个钩子是在组件的模版所有内容组装完成后,组件模版已经呈现给用户看了,之后这两个钩子方法会被调用. @ViewChild('child1') child1:Child

  • 详解Angular组件生命周期(一)

    概述 组件声明周期以及angular的变化发现机制 红色方法只执行一次. 变更检测执行的绿色方法和和组件初始化阶段执行的绿色方法是一个方法. 总共9个方法. 每个钩子都是@angular/core库里定义的接口. import { Component, OnInit } from '@angula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app-life', templateUrl: './life.component.html', styleUrls: ['./life

  • 详解PHP的执行原理和流程

    简介 先看看下面这个过程: • 我们从未手动开启过PHP的相关进程,它是随着Apache的启动而运行的: • PHP通过mod_php5.so模块和Apache相连(具体说来是SAPI,即服务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PHP总共有三个模块:内核.Zend引擎.以及扩展层: • PHP内核用来处理请求.文件流.错误处理等相关操作: • Zend引擎(ZE)用以将源文件转换成机器语言,然后在虚拟机上运行它: • 扩展层是一组函数.类库和流,PHP使用它们来执行一些特定的操作.比如,我们需要mysq

  • 详解App保活实现原理

    概述 早期的 Android 系统不完善,导致 App 侧有很多空子可以钻,因此它们有着有着各种各样的姿势进行保活.譬如说在 Android 5.0 以前,App 内部通过 native 方式 fork 出来的进程是不受系统管控的,系统在杀 App 进程的时候,只会去杀 App 启动的 Java 进程:因此诞生了一大批"毒瘤",他们通过 fork native 进程,在 App 的 Java 进程被杀死的时候通过am命令拉起自己从而实现永生.那时候的 Android 可谓是魑魅横行,群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