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3.4集群搭建实战之高可用的分片+副本集

前言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学习使用mongodb数据库,mongodb是最常用的nodql数据库,在数据库排名中已经上升到了前六。这篇文章介绍如何搭建高可用的mongodb(分片+副本)集群,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

在搭建集群之前,需要首先了解几个概念:路由,分片、副本集、配置服务器等。

相关概念

先来看一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四个组件:mongos、config server、shard、replica set。

mongos,数据库集群请求的入口,所有的请求都通过mongos进行协调,不需要在应用程序添加一个路由选择器,mongos自己就是一个请求分发中心,它负责把对应的数据请求请求转发到对应的shard服务器上。在生产环境通常有多mongos作为请求的入口,防止其中一个挂掉所有的mongodb请求都没有办法操作。

config server,顾名思义为配置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库元信息(路由、分片)的配置。mongos本身没有物理存储分片服务器和数据路由信息,只是缓存在内存里,配置服务器则实际存储这些数据。mongos第一次启动或者关掉重启就会从 config server 加载配置信息,以后如果配置服务器信息变化会通知到所有的 mongos 更新自己的状态,这样 mongos 就能继续准确路由。在生产环境通常有多个 config server 配置服务器,因为它存储了分片路由的元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shard,分片(sharding)是指将数据库拆分,将其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上的过程。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机器上,不需要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就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和处理更大的负载。基本思想就是将集合切成小块,这些块分散到若干片里,每个片只负责总数据的一部分,最后通过一个均衡器来对各个分片进行均衡(数据迁移)。

replica set,中文翻译副本集,其实就是shard的备份,防止shard挂掉之后数据丢失。复制提供了数据的冗余备份,并在多个服务器上存储数据副本,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 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仲裁者(Arbiter),是复制集中的一个MongoDB实例,它并不保存数据。仲裁节点使用最小的资源并且不要求硬件设备,不能将Arbiter部署在同一个数据集节点中,可以部署在其他应用服务器或者监视服务器中,也可部署在单独的虚拟机中。为了确保复制集中有奇数的投票成员(包括primary),需要添加仲裁节点做为投票,否则primary不能运行时不会自动切换primary。

简单了解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一下,应用请求mongos来操作mongodb的增删改查,配置服务器存储数据库元信息,并且和mongos做同步,数据最终存入在shard(分片)上,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同步在副本集中存储了一份,仲裁在数据存储到分片的时候决定存储到哪个节点。

环境准备

  • 系统系统 centos6.5
  • 三台服务器:192.168.0.75/84/86
  • 安装包: mongodb-linux-x86_64-3.4.6.tgz

服务器规划

服务器75 服务器84 服务器86
mongos mongos mongos
config server config server config server
shard server1 主节点 shard server1 副节点 shard server1 仲裁
shard server2 仲裁 shard server2 主节点 shard server2 副节点
shard server3 副节点 shard server3 仲裁 shard server3 主节点

端口分配:

mongos:20000
config:21000
shard1:27001
shard2:27002
shard3:27003

集群搭建

1、安装mongodb

#解压
tar -xzvf mongodb-linux-x86_64-3.4.6.tgz -C /usr/local/
#改名
mv mongodb-linux-x86_64-3.4.6 mongodb

分别在每台机器建立conf、mongos、config、shard1、shard2、shard3六个目录,因为mongos不存储数据,只需要建立日志文件目录即可。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
mkdir -p /usr/local/mongodb/mongos/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ig/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ig/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1/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1/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2/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2/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3/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3/log

配置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 内容
export MONGODB_HOME=/usr/local/mongodb
export PATH=$MONGODB_HOME/bin:$PATH
# 使立即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2、config server配置服务器

mongodb3.4以后要求配置服务器也创建副本集,不然集群搭建不成功。

添加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

## 配置文件内容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config/log/configsrv.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config/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config/log/congigsrv.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1000
fork = true

#declare this is a config db of a cluster;
configsvr = 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configs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config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

登录任意一台配置服务器,初始化配置副本集

#连接
mongo --port 21000
#config变量
config = {
... _id : "configs",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1000"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1000" },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1000" }
... ]
... }

#初始化副本集
rs.initiate(config)

其中,”_id” : “configs”应与配置文件中配置的 replicaction.replSetName 一致,”members” 中的 “host” 为三个节点的 ip 和 port

3、配置分片副本集(三台机器)

设置第一个分片副本集

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配置文件内容
#——————————————–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1/log/shard1.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1/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1/log/shard1.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7001
fork = true

#打开web监控
httpinterface=true
rest=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shard1

#declare this is a shard db of a cluster;
shardsvr = true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shard1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登陆任意一台服务器,初始化副本集

mongo --port 27001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 admin
#定义副本集配置,第三个节点的 "arbiterOnly":true 代表其为仲裁节点。
config = {
... _id : "shard1",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7001"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7001" },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7001” , arbiterOnly: true }
... ]
... }
#初始化副本集配置
rs.initiate(config);

设置第二个分片副本集

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配置文件内容
#——————————————–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2/log/shard2.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2/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2/log/shard2.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7002
fork = true

#打开web监控
httpinterface=true
rest=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shard2

#declare this is a shard db of a cluster;
shardsvr = true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shard2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登陆任意一台服务器,初始化副本集

mongo --port 27002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 admin
#定义副本集配置
config = {
... _id : "shard2",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7002" , arbiterOnly: true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7002" },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7002" }
... ]
... }

#初始化副本集配置
rs.initiate(config);

设置第三个分片副本集

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3.conf

#配置文件内容
#——————————————–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3/log/shard3.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3/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3/log/shard3.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7003
fork = true

#打开web监控
httpinterface=true
rest=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shard3

#declare this is a shard db of a cluster;
shardsvr = true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shard3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3.conf

登陆任意一台服务器,初始化副本集

mongo --port 27003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 admin
#定义副本集配置
config = {
... _id : "shard3",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7003"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7003" , arbiterOnly: true},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7003" }
...  ]
... }

#初始化副本集配置
rs.initiate(config);

4、配置路由服务器 mongos

先启动配置服务器和分片服务器,后启动路由实例启动路由实例:(三台机器)

vi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conf

#内容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mongos/log/mongos.pid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mongos/log/mongos.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0000
fork = true

#监听的配置服务器,只能有1个或者3个 configs为配置服务器的副本集名字
configdb = configs/192.168.0.75:21000,192.168.0.84:21000,192.168.0.86:21000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mongos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conf

5、启用分片

目前搭建了mongodb配置服务器、路由服务器,各个分片服务器,不过应用程序连接到mongos路由服务器并不能使用分片机制,还需要在程序里设置分片配置,让分片生效。

登陆任意一台mongos

mongo --port 20000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r admin
#串联路由服务器与分配副本集
sh.addShard("shard1/192.168.0.75:27001,192.168.0.84:27001,192.168.0.86:27001")
sh.addShard("shard2/192.168.0.75:27002,192.168.0.84:27002,192.168.0.86:27002")
sh.addShard("shard3/192.168.0.75:27003,192.168.0.84:27003,192.168.0.86:27003")
#查看集群状态
sh.status()

6、测试

目前配置服务、路由服务、分片服务、副本集服务都已经串联起来了,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插入数据,数据能够自动分片。连接在mongos上,准备让指定的数据库、指定的集合分片生效。

#指定testdb分片生效
db.runCommand( { enablesharding :"testdb"});
#指定数据库里需要分片的集合和片键
db.runCommand( { shardcollection : "testdb.table1",key : {id: 1} } )

我们设置testdb的 table1 表需要分片,根据 id 自动分片到 shard1 ,shard2,shard3 上面去。要这样设置是因为不是所有mongodb 的数据库和表 都需要分片!

测试分片配置结果

mongo 127.0.0.1:20000
#使用testdb
use testdb;
#插入测试数据
for (var i = 1; i <= 100000; i++)
db.table1.save({id:i,"test1":"testval1"});
#查看分片情况如下,部分无关信息省掉了
db.table1.stats();

{
  "sharded" : true,
  "ns" : "testdb.table1",
  "count" : 100000,
  "numExtents" : 13,
  "size" : 5600000,
  "storageSize" : 22372352,
  "totalIndexSize" : 6213760,
  "indexSizes" : {
    "_id_" : 3335808,
    "id_1" : 2877952
  },
  "avgObjSize" : 56,
  "nindexes" : 2,
  "nchunks" : 3,
  "shards" : {
    "shard1" : {
      "ns" : "testdb.table1",
      "count" : 42183,
      "size" : 0,
      ...
      "ok" : 1
    },
    "shard2" : {
      "ns" : "testdb.table1",
      "count" : 38937,
      "size" : 2180472,
      ...
      "ok" : 1
    },
    "shard3" : {
      "ns" : "testdb.table1",
      "count" :18880,
      "size" : 3419528,
      ...
      "ok" : 1
    }
  },
  "ok" : 1
}

可以看到数据分到3个分片,各自分片数量为: shard1 “count” : 42183,shard2 “count” : 38937,shard3 “count” : 18880。已经成功了!

后期运维

启动关闭

mongodb的启动顺序是,先启动配置服务器,在启动分片,最后启动mongos.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3.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conf

关闭时,直接killall杀掉所有进程

killall mongod
killall mongos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

参考:

(0)

相关推荐

  • Redis集群搭建全记录

    Redis集群是一个提供在多个Redis节点间共享数据的程序集. Redis集群中不支持处理多个keys的命令. Redis集群通过分区来提供一定程度的可用性.在某个节点宕机或者不可用的时候可以继续处理命令. Redis集群数据分片 在Redis集群中,使用数据分片(sharding)而不是一致性hash(consistency hashing)来实现,一个Redis集群包含16384个哈希槽(hash slot),数据库中的每个键都存在这些哈希槽中的某一个,通过CRC16校验后对16384取模

  • 使用docker快速搭建Spark集群的方法教程

    前言 Spark 是 Berkeley 开发的分布式计算的框架,相对于 Hadoop 来说,Spark 可以缓存中间结果到内存而提高某些需要迭代的计算场景的效率,目前收到广泛关注.下面来一起看看使用docker快速搭建Spark集群的方法教程. 适用人群 正在使用spark的开发者 正在学习docker或者spark的开发者 准备工作 安装docker (可选)下载java和spark with hadoop Spark集群 Spark运行时架构图 如上图: Spark集群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集

  • 关于Openfire集群源码的分析

    本文介绍了openfire的相关内容,这个东西现在用的人好像不多了.算了,我们看看具体内容. openfire是什么? Openfire 采用Java开发,开源的实时协作(RTC)服务器基于XMPP(Jabber)协议.Openfire安装和使用都非常简单,并利用Web进行管理.单台服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用户.由于是采用开放的XMPP协议,您可以使用各种支持XMPP协议的IM客户端软件登陆服务.如果你想轻易地构建高效率的即时通信服务器,那就选择它吧! openfire能做什么? 我们要了解Open

  • Laravel框架实现redis集群的方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Laravel框架实现redis集群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在app/config/database.php中配置如下: 'redis' => array( 'cluster' => true, 'default' => array( 'host' => '172.21.107.247', 'port' => 6379, ), 'redis1' => array( 'host' => '172.21.107.248', 'port'

  • Linux集群/分布式环境下session处理的五种策略详解

    前言 我们一般在搭建完集群环境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访问产生的session如何处理.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用户将出现频繁登录的现象,比如集群中存在A.B两台服务器,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时,Nginx通过其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转发到A服务器,这时A服务器就会给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当用户第二次发送请求时,Nginx将其负载均衡到B服务器,而这时候B服务器并不存在Session,所以就会将用户踢到登录页面.这将大大降低用户体验度,导致用户的流失,这种情况是项目绝不应该出现的. 我

  • mongodb3.4集群搭建实战之高可用的分片+副本集

    前言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学习使用mongodb数据库,mongodb是最常用的nodql数据库,在数据库排名中已经上升到了前六.这篇文章介绍如何搭建高可用的mongodb(分片+副本)集群,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 在搭建集群之前,需要首先了解几个概念:路由,分片.副本集.配置服务器等. 相关概念 先来看一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四个组件:mongos.config server.shard.replica set. mongos,数据库集群请求的入口,

  • redis集群搭建过程(非常详细,适合新手)

    目录 redis集群搭建 一.Redis Cluster(Redis集群)简介 二.集群搭建需要的环境 三.集群搭建具体步骤如下(注意要关闭防火墙) 四.结语 redis集群搭建 在开始redis集群搭建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redis单机版的搭建过程 下载redis压缩包,然后解压压缩文件: 进入到解压缩后的redis文件目录(此时可以看到Makefile文件),编译redis源文件: 把编译好的redis源文件安装到/usr/local/redis目录下,如果/local目录下没有redi

  • Nacos集群搭建过程详解

    目录 1.集群结构图 2.搭建集群 2.1.初始化数据库 2.2.下载nacos 2.3.配置Nacos 2.4.启动 2.5.nginx反向代理 2.6.优化 1.集群结构图 官方给出的Nacos集群图: 其中包含3个nacos节点,然后一个负载均衡器代理3个Nacos.这里负载均衡器可以使用nginx. 我们计划的集群结构: 三个nacos节点的地址: 节点 ip port nacos1 192.168.150.1 8845 nacos2 192.168.150.1 8846 nacos3

  • Apache Pulsar集群搭建部署详细过程

    目录 一.集群组成说明 二.安装前置条件 三.ZooKeeper集群搭建 四.BookKeeper集群搭建 五.Broker集群搭建 六.docker安装pulsar-dashboard 一.集群组成说明 1.搭建Pulsar集群至少需要3个组件:ZooKeeper集群.BookKeeper集群和Broker集群(Broker是Pulsar的自身实例).这三个集群组件如下:ZooKeeper集群(3个ZooKeeper节点组成)Bookie集群(也称为BookKeeper集群,3个BookKee

  • Redis5之后版本的高可用集群搭建的实现

    一.安装redis 1.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 2.下载redis-5.0.8.tar.gz 3.把下载好的redis-5.0.8.tar.gz放在/gyu/software文件夹下,并解压 > tar xzf redis-5.0.8.tar.gz > cd redis-5.0.8 4.进入到解压好的redis-5.0.8目录下,进行编译与安装 > make & make install 5.启动并指定配置文件 > src/redis-server re

  • 使用Lvs+Nginx集群搭建高并发架构的实现示例

    目录 1. Lvs介绍 2. Lvs 负载均衡模式 2.1 NAT 2.2 TUN 2.3 DR模式 3. Lvs DR模式配置 3.1 Vip配置 3.2 LVS集群管理工具安装 3.3 地址解析协议 3.4 集群配置 高并发站点不仅要考虑网站后端服务的稳定,还需要考虑服务能否接入巨大流量.承受巨大流量,如下图: 1:流量接入,可以采用Lvs+Nginx集群,这种方式能接入的QPS能高达数百万 2:通过Lvs实现Nginx集群,Nginx+Tomcat实现后端服务集群,完成了从接入层流量处理到

  • MongoDB搭建高可用集群的完整步骤(3个分片+3个副本)

    配置脚本以及目录下载:点我下载 一.规划好端口ip 架构图如下,任意抽取每个副本集中的一个分片(非仲裁节点)可以组成一份完整的数据. 1. 第一个副本集rs1 share1 10.0.0.7:30011:/data/share_rs/share_rs1/share1/data/ share2 10.0.0.7:40011:/data/share_rs/share_rs1/share2/data/ share3 10.0.0.7:50011:/data/share_rs/share_rs1/sha

  • redis集群搭建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现在项目上用redis的话,很少说不用集群的情况,毕竟如果生产上只有一台redis会有极大的风险,比如机器挂掉,或者内存爆掉,就比如我们生产环境曾今也遭遇到这种情况,导致redis内存不够挂掉的情况,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及其不能容忍的,第一个必须要做到高可靠,其次才是高性能,好了,下面我来逐一搭建一下. 一:Redis集群搭建 1. 下载 首先去官网下载较新的3.2.0版本,下载方式还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官网介绍的这样.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

  • Redis 集群搭建和简单使用教程

    前言 Redis集群搭建的目的其实也就是集群搭建的目的,所有的集群主要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横向扩展. 在集群的概念出现之前,我们使用的硬件资源都是纵向扩展的,但是纵向扩展很快就会达到一个极限,单台机器的Cpu的处理速度,内存大小,硬盘大小没办法一直满足需求,而且机器纵向扩展的成本是相当高的.集群的出现就是能够让多台机器像一台机器一样工作,实现了资源的横向扩展. Redis是内存型数据库,当我们要存储的数据达到一定程度时,单台机器的内存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搭建集群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介绍安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