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12种降维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降维
  • 数据降维原理
  • 主成分分析(PCA)降维算法
  • 其它降维算法及代码地址
    • 1.KPCA(kernel PCA)
    • 2.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 3.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 4.ISOMAP
    • 5.LLE(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 6.t-SNE
    • 7.LE(Laplacian Eigenmaps)
    • 8.LP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网上关于各种降维算法的资料参差不齐,同时大部分不提供源代码。这里有个 GitHub 项目整理了使用 Python 实现了 11 种经典的数据抽取(数据降维)算法,包括:PCA、LDA、MDS、LLE、TSNE 等,并附有相关资料、展示效果;非常适合机器学习初学者和刚刚入坑数据挖掘的小伙伴。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降维

所谓降维,即用一组个数为 d 的向量 Zi 来代表个数为 D 的向量 Xi 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其中 d

通常,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数据集的维度都会高达成百乃至上千,而经典的 MNIST,其维度都是 64。

MNIST 手写数字数据集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所用到的有用信息却并不需要那么高的维度,而且每增加一维所需的样本个数呈指数级增长,这可能会直接带来极大的「维数灾难」;而数据降维就可以实现:

  • 使得数据集更易使用
  • 确保变量之间彼此独立
  • 降低算法计算运算成本

去除噪音一旦我们能够正确处理这些信息,正确有效地进行降维,这将大大有助于减少计算量,进而提高机器运作效率。而数据降维,也常应用于文本处理、人脸识别、图片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数据降维原理

往往高维空间的数据会出现分布稀疏的情况,所以在降维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做一些数据删减,这些数据包括了冗余的数据、无效信息、重复表达内容等。

例如:现有一张 1024*1024 的图,除去中心 50*50 的区域其它位置均为零值,这些为零的信息就可以归为无用信息;而对于对称图形而言,对称部分的信息则可以归为重复信息。

因此,大部分经典降维技术也是基于这一内容而展开,其中降维方法又分为线性和非线性降维,非线性降维又分为基于核函数和基于特征值的方法。

  • 线性降维方法:PCA 、ICA LDA、LFA、LPP(LE 的线性表示)
  • 非线性降维方法:

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降维方法——KPCA 、KICA、KDA

基于特征值的非线性降维方法(流型学习)——ISOMAP、LLE、LE、LPP、LTSA、MVU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在读硕士生 Heucoder 则整理了 PCA、KPCA、LDA、MDS、ISOMAP、LLE、TSNE、AutoEncoder、FastICA、SVD、LE、LPP 共 12 种经典的降维算法,并提供了相关资料、代码以及展示,下面将主要以 PCA 算法为例介绍降维算法具体操作。

主成分分析(PCA)降维算法

PCA 是一种基于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的映射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无监督降维算法,其目标是向数据变化最大的方向投影,或者说向重构误差最小化的方向投影。它由 Karl Pearson 在 1901 年提出,属于线性降维方法。与 PCA 相关的原理通常被称为最大方差理论或最小误差理论。这两者目标一致,但过程侧重点则不同。

最大方差理论降维原理

将一组 N 维向量降为 K 维(K 大于 0,小于 N),其目标是选择 K 个单位正交基,各字段两两间 COV(X,Y) 为 0,而字段的方差则尽可能大。因此,最大方差即使得投影数据的方差被最大化,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数据集 Xmxn 的最佳的投影空间 Wnxk、协方差矩阵等,其算法流程为:

  • 算法输入:数据集 Xmxn;
  • 按列计算数据集 X 的均值 Xmean,然后令 Xnew=X−Xmean;
  • 求解矩阵 Xnew 的协方差矩阵,并将其记为 Cov;
  • 计算协方差矩阵 COV 的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
  • 将特征值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选择其中最大的 k 个,然后将其对应的 k 个特征向量分别作为列向量组成特征向量矩阵 Wnxk;
  • 计算 XnewW,即将数据集 Xnew 投影到选取的特征向量上,这样就得到了我们需要的已经降维的数据集 XnewW。

最小误差理论降维原理

而最小误差则是使得平均投影代价最小的线性投影,这一过程中,我们则需要找到的是平方错误评价函数 J0(x0) 等参数。

主成分分析(PCA)代码实现

关于 PCA 算法的代码如下: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cm as cmx
import matplotlib.colors as colors
import numpy as np

%matplotlib inline

def shuffle_data(X, y, seed=None):
   if seed:
     np.random.seed(seed)

   idx = np.arange(X.shape[0])
   np.random.shuffle(idx)
   return X[idx], y[idx]

# 正规化数据集 X

def normalize(X, axis=-1, p=2):
   lp_norm = np.atleast_1d(np.linalg.norm(X, p, axis))
   lp_norm[lp_norm == 0] = 1
   return X / np.expand_dims(lp_norm, axis)

# 标准化数据集 X

def standardize(X):
   X_std = np.zeros(X.shape)
   mean = X.mean(axis=0)
   std = X.std(axis=0)

   # 做除法运算时请永远记住分母不能等于 0 的情形
   # X_std = (X - X.mean(axis=0)) / X.std(axis=0) 

   for col in range(np.shape(X)[1]):
     if std[col]:
       X_std[:, col] = (X_std[:, col] - mean[col]) / std[col]
   return X_std

# 划分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def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shuffle=True, seed=None):
   if shuffle:
     X, y = shuffle_data(X, y, seed)
   n_train_samples = int(X.shape[0] * (1-test_size))
   x_train, x_test = X[:n_train_samples], X[n_train_samples:]
   y_train, y_test = y[:n_train_samples], y[n_train_samples:]

   return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计算矩阵 X 的协方差矩阵

def calculate_covariance_matrix(X, Y=np.empty((0,0))):
   if not Y.any():
      Y = X
   n_samples = np.shape(X)[0]
   covariance_matrix = (1 / (n_samples-1)) * (X - X.mean(axis=0)).T.dot(Y - Y.mean(axis=0))
   return np.array(covariance_matrix, dtype=float)

# 计算数据集 X 每列的方差

def calculate_variance(X):
   n_samples = np.shape(X)[0]
   variance = (1 / n_samples) * np.diag((X - X.mean(axis=0)).T.dot(X - X.mean(axis=0)))
   return variance

# 计算数据集 X 每列的标准差

def calculate_std_dev(X):
   std_dev = np.sqrt(calculate_variance(X))
   return std_dev

#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def calculate_correlation_matrix(X, Y=np.empty([0])):
   # 先计算协方差矩阵
   covariance_matrix = calculate_covariance_matrix(X, Y)
   # 计算 X, Y 的标准差
   std_dev_X = np.expand_dims(calculate_std_dev(X), 1)

   std_dev_y = np.expand_dims(calculate_std_dev(Y), 1)

   correlation_matrix = np.divide(covariance_matrix, std_dev_X.dot(std_dev_y.T))
   return np.array(correlation_matrix, dtype=float)

class PCA():

   """

   主成份分析算法 PCA,非监督学习算法.

   """
   def __init__(self):
     self.eigen_values = None
     self.eigen_vectors = None
     self.k = 2

   def transform(self, X):

     """ 

     将原始数据集 X 通过 PCA 进行降维

     """

     covariance = calculate_covariance_matrix(X)
     # 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self.eigen_values, self.eigen_vectors = np.linalg.eig(covariance)

     # 将特征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注意特征向量是按列排的,即 self.eigen_vectors 第 k 列是 self.eigen_values 中第 k 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idx = self.eigen_values.argsort()[::-1]
     eigenvalues = self.eigen_values[idx][:self.k]
     eigenvectors = self.eigen_vectors[:, idx][:, :self.k]

     # 将原始数据集 X 映射到低维空间
     X_transformed = X.dot(eigenvectors)
     return X_transformed

def main():
   # Load the dataset
   data = datasets.load_iris()
   X = data.data
   y = data.target

   # 将数据集 X 映射到低维空间
   X_trans = PCA().transform(X)

   x1 = X_trans[:, 0]

   x2 = X_trans[:, 1]
   cmap = plt.get_cmap('viridis')
   colors = [cmap(i) for i in np.linspace(0, 1, len(np.unique(y)))]
   class_distr = []

   # Plot the different class distributions
   for i, l in enumerate(np.unique(y)):
       _x1 = x1[y == l]
       _x2 = x2[y == l]
       _y = y[y == l]
       class_distr.append(plt.scatter(_x1, _x2, color=colors[i]))
   # Add a legend
   plt.legend(class_distr, y, loc=1)

   # Axis labels
   plt.xlabel('Principal Component 1')
   plt.ylabel('Principal Component 2')
   plt.show()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最终,我们将得到降维结果如下。其中,如果得到当特征数 (D) 远大于样本数 (N) 时,可以使用一点小技巧实现 PCA 算法的复杂度转换。

PCA 降维算法展示

当然,这一算法虽然经典且较为常用,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它可以很好的解除线性相关,但是面对高阶相关性时,效果则较差;同时,PCA 实现的前提是假设数据各主特征是分布在正交方向上,因此对于在非正交方向上存在几个方差较大的方向,PCA 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它降维算法及代码地址

1.KPCA(kernel PCA)

KPCA 是核技术与 PCA 结合的产物,它与 PCA 主要差别在于计算协方差矩阵时使用了核函数,即是经过核函数映射之后的协方差矩阵。

引入核函数可以很好的解决非线性数据映射问题。kPCA 可以将非线性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在高维空间下使用标准 PCA 将其映射到另一个低维空间。

KPCA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2.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是一种可作为特征抽取的技术,其目标是向最大化类间差异,最小化类内差异的方向投影,以利于分类等任务即将不同类的样本有效的分开。LDA 可以提高数据分析过程中的计算效率,对于未能正则化的模型,可以降低维度灾难带来的过拟合。

LDA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3.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即多维标度分析,它是一种通过直观空间图表示研究对象的感知和偏好的传统降维方法。该方法会计算任意两个样本点之间的距离,使得投影到低维空间之后能够保持这种相对距离从而实现投影。

由于 sklearn 中 MDS 是采用迭代优化方式,下面实现了迭代和非迭代的两种。

MDS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4.ISOMAP

Isomap 即等度量映射算法,该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 MDS 算法在非线性结构数据集上的弊端。

MDS 算法是保持降维后的样本间距离不变,Isomap 算法则引进了邻域图,样本只与其相邻的样本连接,计算出近邻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降维保距。

ISOMAP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5.LLE(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LLE 即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它是一种非线性降维算法。该算法核心思想为每个点可以由与它相邻的多个点的线性组合而近似重构,然后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中,使其保持数据点之间的局部线性重构关系,即有相同的重构系数。在处理所谓的流形降维的时候,效果比 PCA 要好很多。

LLE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6.t-SNE

t-SNE 也是一种非线性降维算法,非常适用于高维数据降维到 2 维或者 3 维进行可视化。它是一种以数据原有的趋势为基础,重建其在低纬度(二维或三维)下数据趋势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

下面的结果展示参考了源代码,同时也可用 tensorflow 实现(无需手动更新参数)。

t-SNE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7.LE(Laplacian Eigenmaps)

LE 即拉普拉斯特征映射,它与 LLE 算法有些相似,也是以局部的角度去构建数据之间的关系。它的直观思想是希望相互间有关系的点(在图中相连的点)在降维后的空间中尽可能的靠近;以这种方式,可以得到一个能反映流形的几何结构的解。

LE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8.LP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LPP 即局部保留投影算法,其思路和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类似,核心思想为通过最好的保持一个数据集的邻居结构信息来构造投影映射,但 LPP 不同于 LE 的直接得到投影结果,它需要求解投影矩阵。

LPP 降维算法展示

代码地址

以上就是Python实现12种降维算法的示例代码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ython降维算法的资料请关注我们其它相关文章!

(0)

相关推荐

  • Python 分形算法代码详解

    目录 1. 前言 什么是分形算法? 2. 分形算法 2.1 科赫雪花 2.2 康托三分集 2.3 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2.4 分形树 3. 总结 1. 前言 分形几何是几何数学中的一个分支,也称大自然几何学,由著名数学家本华曼德勃罗( 法语:BenoitB.Mandelbrot)在 1975 年构思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几何学. 分形几何是对大自然中微观与宏观和谐统一之美的发现,分形几何最大的特点: 整体与局部的相似性: 一个完整的图形是由诸多相似的微图形组成,而整体图形又是微图形的放大. 局部是整

  • Python实现归一化算法详情

    目录 1.前言 2.Min-Max方法 2.1 公式 2.2 算法实现逻辑 2.3 代码 2.4局限 3 Z-score标准化 3.1 公式 3.2 算法实现逻辑 3.3 代码 3.4 局限 4 小数定标法 4.1 公式 4.2 算法实现逻辑 4.3 代码实现 4.4 局限 1.前言 归一化算法Normalization将数据处理成量纲一直的数据,一般限定在[0,1].[-1,1]一般在进行建模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 原因如下: 降低计算难度 有可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消除量纲影响 下面

  • Python机器学习之PCA降维算法详解

    一.算法概述 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是一种掌握事物主要矛盾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从多元事物中解析出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事物的本质,简化复杂的问题. PCA 是最常用的一种降维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某种线性投影,将高维的数据映射到低维的空间中,并期望在所投影的维度上数据的方差最大,以此使用较少的维度,同时保留较多原数据的维度. PCA 算法目标是求出样本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而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向就是PCA需要投影的方向.使样本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与数据降维分析详解

    目录 一.数据降维 1.特征选择 2.主成分分析(PCA) 3.降维方法使用流程 二.机器学习开发流程 1.机器学习算法分类 2.机器学习开发流程 三.转换器与估计器 1.转换器 2.估计器 一.数据降维 机器学习中的维度就是特征的数量,降维即减少特征数量.降维方式有:特征选择.主成分分析. 1.特征选择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选择该方式降维: ①冗余:部分特征的相关度高,容易消耗计算性能 ②噪声:部分特征对预测结果有影响 特征选择主要方法:过滤式(VarianceThreshold).嵌入式(正

  • Python实例详解递归算法

    递归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数学逻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程序调用自身的算法」. 维基百科对递归的解释是: 递归(英语:Recursion),又译为递回,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中,是指在函数的定义中使用函数自身的方法.递归一词还较常用于描述以自相似方法重复事物的过程. 例如,当两面镜子相互之间近似平行时,镜中嵌套的图像是以无限递归的形式出现的.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复制的过程. "递"是传递的意思,"归"是归还的意思,先把一个方法一层层传递下去,然后传递到最后一层再把结果归还回来. 比

  • Python实现12种降维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降维 数据降维原理 主成分分析(PCA)降维算法 其它降维算法及代码地址 1.KPCA(kernel PCA) 2.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3.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4.ISOMAP 5.LLE(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6.t-SNE 7.LE(Laplacian Eigenmaps) 8.LP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网

  • Python和Matlab实现蝙蝠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1前言 2 蝙蝠算法原理细讲 3 详细步骤 4Python实现 4.1代码 4.2结果 5Matlab实现 5.1 代码 5.2 结果 5.3 展望 1 前言 蝙蝠算法是2010年杨教授基于群体智能提出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是一种搜索全局最优解的有效方法.该算法基于迭代优化,初始化为一组随机解,然后迭代搜寻最优解,且在最优解周围通过随机飞行产生局部新解,加强局部搜索速度.该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参数少等特点. 该算法主要用于目标函数寻优,基于蝙蝠种群利用产生的声波搜索猎物和控制飞行方向的特征来实现

  • Python+OpenCV实现分水岭分割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前言 1.使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分割 2.Watershed与random walker分割对比 前言 分水岭算法是用于分割的经典算法,在提取图像中粘连或重叠的对象时特别有用,例如下图中的硬币. 使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如阈值和轮廓检测,我们将无法从图像中提取每一个硬币,但通过利用分水岭算法,我们能够检测和提取每一个硬币. 在使用分水岭算法时,我们必须从用户定义的标记开始.这些标记可以通过点击手动定义,或者我们可以使用阈值和/或形态学操作等方法自动或启发式定义它们. 基于这些标记,分水岭算法将

  • Python实现异常检测LOF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背景 LOF算法 1.k邻近距离 2.k距离领域 3.可达距离 4.局部可达密度 5.局部异常因子 LOF算法流程 LOF优缺点 Python实现LOF PyOD Sklearn 大家好,我是东哥. 本篇和大家介绍一个经典的异常检测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cal Outlier Factor),简称LOF算法. 背景 Local Outlier Factor(LOF)是基于密度的经典算法(Breuning et. al. 2000), 文章发表于 SIGMOD 2000, 到目前已经有 3

  • Python实现孤立随机森林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1 简介 2 孤立随机森林算法 2.1 算法概述 2.2 原理介绍 2.3 算法步骤 3 参数讲解 4 Python代码实现 5 结果 1 简介 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是一种高效的异常检测算法,它和随机森林类似,但每次选择划分属性和划分点(值)时都是随机的,而不是根据信息增益或基尼指数来选择. 2 孤立随机森林算法 2.1 算法概述 Isolation,意为孤立/隔离,是名词,其动词为isolate,forest是森林,合起来就是“孤立森林”了,也有叫“独异森林”,好

  • Python实现RabbitMQ6种消息模型的示例代码

    RabbitMQ与Redis对比 ​ RabbitMQ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消息中间件,之前我一直使用redis作为消息中间件,但是生产环境比较推荐RabbitMQ来替代Redis,所以我去查询了一些RabbitMQ的资料.相比于Redis,RabbitMQ优点很多,比如: 具有消息消费确认机制 队列,消息,都可以选择是否持久化,粒度更小.更灵活. 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RabbitMQ应用场景 异步处理:比如用户注册时的确认邮件.短信等交由rabbitMQ进行异步处理 应用解耦:比如收发消息双方可以使用

  • Java实现8种排序算法的示例代码

    冒泡排序 O(n2) 两个数比较大小,较大的数下沉,较小的数冒起来.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 { //临时变量 int temp; //i是循环次数,也是冒泡的结果位置下标,5个数组循环5次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从最后向前面两两对比,j是比较中下标大的值 for (int j = a.length - 1; j > i; j--) { //让小的数字排在前面 if (a[j] <

  • Python&Matlab实现灰狼优化算法的示例代码

    目录 1 灰狼优化算法基本思想 2 灰狼捕食猎物过程 2.1 社会等级分层 2.2 包围猎物 2.3 狩猎 2.4 攻击猎物 2.5 寻找猎物 3 实现步骤及程序框图 3.1 步骤 3.2 程序框图 4 Python代码实现 5 Matlab实现 1 灰狼优化算法基本思想 灰狼优化算法是一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小部分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灰狼带领一群灰狼向猎物前进.在了解灰狼优化算法的特点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灰狼群中的等级制度. 灰狼群一般分为4个等级:处于第一等级的灰狼用α表示,处于第

  • Python 实现大整数乘法算法的示例代码

    我们平时接触的长乘法,按位相乘,是一种时间复杂度为 O(n ^ 2) 的算法.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时间复杂度为 O (n ^ log 3) 的大整数乘法(log 表示以 2 为底的对数). 介绍原理 karatsuba 算法要求乘数与被乘数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乘数与被乘数的位数相同:第二,乘数与被乘数的位数应为  2 次幂,即为 2 ^ 2,  2 ^ 3, 2 ^ 4, 2 ^ n 等数值.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并以此来了解 karatsuba 算法的使用方法. 两位数相乘 我

  • Python实现七大查找算法的示例代码

    查找算法 -- 简介 查找(Searching)就是根据给定的某个值,在查找表中确定一个其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数据元素.     查找表(Search Table):由同一类型的数据元素构成的集合     关键字(Key):数据元素中某个数据项的值,又称为键值     主键(Primary Key):可唯一的标识某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关键字 查找表按照操作方式可分为:         1.静态查找表(Static Search Table):只做查找操作的查找表.它的主要操作是:         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