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Java多进程程序的运行模式

一般我们在java中运行其它类中的方法时,无论是静态调用,还是动态调用,都是在当前的进程中执行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java虚拟机实例在运行。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java代码启动多个java子进程。这样做虽然占用了一些系统资源,但会使程序更加稳定,因为新启动的程序是在不同的虚拟机进程中运行的,如果有一个进程发生异常,并不影响其它的子进程。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来实现这种要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Runtime中的exec方法执行java classname。如果执行成功,这个方法返回一个Process对象,如果执行失败,将抛出一个IOException错误。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 Test1.java文件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c://Test1.txt");
fOut.close();
System.out.println("被调用成功!");
}
}

// Test_Exec.java
public class Test_Exe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time run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 = run.exec("java test1");
}
}

通过java Test_Exec运行程序后,发现在C盘多了个Test1.txt文件,但在控制台中并未出现"被调用成功!"的输出信息。因此可以断定,Test已经被执行成功,但因为某种原因,Test的输出信息未在Test_Exec的控制台中输出。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使用exec建立的是Test_Exec 的子进程,这个子进程并没有自己的控制台,因此,它并不会输出任何信息。

如果要输出子进程的输出信息,可以通过Process中的getInputStream得到子进程的输出流(在子进程中输出,在父进程中就是输入),然后将子进程中的输出流从父进程的控制台输出。具体的实现代码如下如示:

// Test_Exec_Out.java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_Exec_Ou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time run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 = run.exec("java test1");
BufferedInputStream in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p.getInputStream());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
String s;
while ((s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s);
}
}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在Test_Exec_Out.java中通过按行读取子进程的输出信息,然后在Test_Exec_Out中按每行进行输出。上面讨论的是如何得到子进程的输出信息。那么,除了输出信息,还有输入信息。既然子进程没有自己的控制台,那么输入信息也得由父进程提供。我们可以通过 Process的getOutputStream方法来为子进程提供输入信息(即由父进程向子进程输入信息,而不是由控制台输入信息)。我们可以看看如下的代码:

// Test2.java文件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由父进程输入的信息:" + br.readLine());
}
}

// Test_Exec_In.java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_Exec_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time run = Runtime.getRuntime();
Process p = run.exec("java test2");
BufferedWriter bw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p.getOutputStream()));
bw.write("向子进程输出信息");
bw.flush();
bw.close(); // 必须得关闭流,否则无法向子进程中输入信息
// System.in.read();
 }
}

从以上代码可以看出,Test1得到由Test_Exec_In发过来的信息,并将其输出。当你不加bw.flash()和bw.close()时,信息将无法到达子进程,也就是说子进程进入阻塞状态,但由于父进程已经退出了,因此,子进程也跟着退出了。如果要证明这一点,可以在最后加上 System.in.read(),然后通过任务管理器(在windows下)查看java进程,你会发现如果加上bw.flush()和 bw.close(),只有一个java进程存在,如果去掉它们,就有两个java进程存在。这是因为,如果将信息传给Test2,在得到信息后, Test2就退出了。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exec的执行是异步的,并不会因为执行的某个程序阻塞而停止执行下面的代码。因此,可以在运行 test2后,仍可以执行下面的代码。
exec方法经过了多次的重载。上面使用的只是它的一种重载。它还可以将命令和参数分开,如exec("java.test2")可以写成exec("java", "test2")。exec还可以通过指定的环境变量运行不同配置的java虚拟机。

除了使用Runtime的exec方法建立子进程外,还可以通过ProcessBuilder建立子进程。ProcessBuilder的使用方法如下:

// Test_Exec_Out.java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_Exec_Ou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cessBuilder pb = new ProcessBuilder("java", "test1");
Process p = pb.start();
… …
}
}

在建立子进程上,ProcessBuilder和Runtime类似,不同的ProcessBuilder使用start()方法启动子进程,而Runtime使用exec方法启动子进程。得到Process后,它们的操作就完全一样的。

ProcessBuilder和Runtime一样,也可设置可执行文件的环境信息、工作目录等。下面的例子描述了如何使用ProcessBuilder设置这些信息。

ProcessBuilder pb = new ProcessBuilder("Command", "arg2", "arg2", ''');
// 设置环境变量
Map<String, String> env = pb.environment();
env.put("key1", "value1");
env.remove("key2");
env.put("key2", env.get("key1") + "_test");
pb.directory("../abcd"); // 设置工作目录
Process p = pb.start(); // 建立子进程

进程阻塞问题 
  由Process代表的进程在某些平台上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工作,特别是在对代表进程的标准输入流、输出流和错误输出进行操作时,如果使用不慎,有可能导致进程阻塞,甚至死锁。
如果将以上事例中的从标准输出重读取信息的语句修改为从错误输出流中读取:

  stdo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p.getErrorStream()));

那么程序将发生阻塞,不能执行完成,而是hang在那里。
  当进程启动后,就会打开标准输出流和错误输出流准备输出,当进程结束时,就会关闭他们。在以上例子中,错误输出流没有数据要输出,标准输出流中有数据输出。由于标准输出流中的数据没有被读取,进程就不会结束,错误输出流也就不会被关闭,因此在调用readLine()方法时,整个程序就会被阻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根据输出的实际先后,先读取标准输出流,然后读取错误输出流。
   但是,很多时候不能很明确的知道输出的先后,特别是要操作标准输入的时候,情况就会更为复杂。这时候可以采用线程来对标准输出、错误输出和标准输入进行分别处理,根据他们之间在业务逻辑上的关系决定读取那个流或者写入数据。
   针对标准输出流和错误输出流所造成的问题,可以使用ProcessBuilder的redirectErrorStream()方法将他们合二为一,这时候只要读取标准输出的数据就可以了。
当在程序中使用Process的waitFor()方法时,特别是在读取之前调用waitFor()方法时,也有可能造成阻塞。可以用线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在读取数据后,调用waitFor()方法等待程序结束。
总之,解决阻塞的方法在这里我介绍使用ProcessBuilder类,利用redirectErrorStream方法将标准输出流和错误输出流合二为一,在用start()方法启动进程后,先从标准输出中读取数据,然后调用waitFor()方法等待进程结束。
如: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ProcessBuilder pb = null;
  Process p = null;
  String line = null;
  BufferedReader stdout = null;
  //list the files and directorys under C:\
  list.add("CMD.EXE");
  list.add("/C");
  list.add("dir1");
  pb = new ProcessBuilder(list);
  pb.directory(new File("C:\\"));
  //merge the error output with the standard output
  pb.redirectErrorStream(true);
  p = pb.start();
  //read the standard output
  stdo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p
   .getInputStream()));
  while ((line = stdout.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line);
  }
  int ret = p.waitFor();
  System.out.println("the return code is " + ret);
  stdout.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0)

相关推荐

  • 详解Java中多进程编程的实现

    1.Java进程的创建 Java提供了两种方法用来启动进程或其它程序: (1)使用Runtime的exec()方法 (2)使用ProcessBuilder的start()方法 1.1 ProcessBuilder     ProcessBuilder类是J2SE 1.5在java.lang中新添加的一个新类,此类用于创建操作系统进程,它提供一种启动和管理进程(也就是应用程序)的方法.在J2SE 1.5之前,都是由Process类处来实现进程的控制管理. 每个 ProcessBuilder 实例管

  • 简要分析Java多进程编程的并发控制

    进程间的通讯无非就是读写文件,socket通讯或者使用共享内存. java没法管理内存,其实他也是靠创建映像文件来实现的.  共享内存在java中的实现 在jdk1.4中提供的类MappedByteBuffer为我们实现共享内存提供了较好的方法.该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磁盘文件的内存映像.二者的变化将保持同步,即内存数据发生变化会立刻反映到磁盘文件中,这样会有效的保证共享内存的实现. 将共享内存和磁盘文件建立联系的是文件通道类:FileChannel.该类的加入是JDK为了统一对外部设备(文件.网络

  • 浅谈Java多进程程序的运行模式

    一般我们在java中运行其它类中的方法时,无论是静态调用,还是动态调用,都是在当前的进程中执行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java虚拟机实例在运行.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java代码启动多个java子进程.这样做虽然占用了一些系统资源,但会使程序更加稳定,因为新启动的程序是在不同的虚拟机进程中运行的,如果有一个进程发生异常,并不影响其它的子进程.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来实现这种要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Runtime中的exec方法执行java classname.如果执行成功,这个方法

  • 浅谈JAVA设计模式之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构的方式. 享元模式尝试重用现有的同类对象,如果未找到匹配的对象,则创建新对象.我们将通过创建 5 个对象来画出 20 个分布于不同位置的圆来演示这种模式.由于只有 5 种可用的颜色,所以 color 属性被用来检查现有的 Circle 对象. 介绍 意图: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主要解决: 在有大量

  • 浅谈Java设计模式系列-装饰器模式

    一.概述 装饰器模式作用是针对目标方法进行增强,提供新的功能或者额外的功能. 不同于适配器模式和桥接模式,装饰器模式涉及的是单方,和代理模式相同,而且目标必须是抽象的. 而实际上,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实现方式基本一致,只在目标的存在上有些差别,这个后面我们具体讲述. 二.初步分析 上面提到了两点: 涉及的是单方 目标是抽象的 我们来想一下,所谓单方主要指的是在整个装饰器模式中不存在双方调用,要解决的也不是双方调用的问题,而是解决单方提供对外服务的问题,这个单方在自行对外提供服务时,功能不足,或

  • 浅谈JAVA 责任链模式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 介绍 意图: 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主要解决

  • 浅谈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在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中,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 在代理模式中,我们创建具有现有对象的对象,以便向外界提供功能接口. 介绍 意图: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主要解决: 在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比如说:要访问的对象在远程的机器上.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对象创建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可以在访问此对象时

  • 浅谈Java线程池是如何运行的

    异步编程工具在Android开发中目前最被推荐的就是Kotlin协程,在引入Kotlin协程机制前,除了响应式扩展(RxJava)兼任异步编程工具外,Java API中线程与线程池就是最重要异步编程手段.而对于Android平台的Kotlin协程实现来说,依然使用的是线程池来作为任务执行的载体,所以可以将Android平台的Kotlin协程简单的理解是对线程池的一种高度封装.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asCoroutineDispatcher() Dis

  • 浅谈Java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知识总结

    如何使用? 1.首先定义一个User类,它必须实现了Cloneable接口,重写了clone()方法.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Clone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Brother brother;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super.clone(); }

  • 浅谈Java多线程的优点及代码示例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多线程有一些优点使得它一直被使用.这些优点是: 资源利用率更好 程序设计在某些情况下更简单 程序响应更快 资源利用率更好 想象一下,一个应用程序需要从本地文件系统中读取和处理文件的情景.比方说,从磁盘读取一个文件需要5秒,处理一个文件需要2秒.处理两个文件则需要: 5秒读取文件A 2秒处理文件A 5秒读取文件B 2秒处理文件B --------------------- 总共需要14秒 从磁盘中读取文件的时候,大部分的CPU时间用于等待磁盘去读取数据.在这段时间里,CPU非常的

  • 浅谈JAVA Actor模型的一致性与隔离性

    一.Actor模型介绍 在单核 CPU 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瓶颈的今天,要增加硬件的速度更多的是增加 CPU 核的数目.而针对这种情况,要使我们的程序运行效率提高,那么也应该从并发方面入手.传统的多线程方法又极其容易出现 Bug 而难以维护,不过别担心,今天将要介绍另一种并发的模式能一定程度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 Actor 模型. Actor 模型其实就是定义一组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一组系统中各个模块如何交互及回应.在一个 Actor 系统中,Actor 是最小的单元模块,系统由多个 Actor 组

  • 浅谈Java动态代理的实现

    一.代理设计模式 1.1 什么是代理 考虑真实的编程场景,项目中存在一个访问其他数据源的接口,包含一个query()方法 我们已经针对这个接口,实现了MySQL.Hive.HBase.MongoDB等作为数据源的实现类 但是,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数据源的查询并不是很稳定 最原始的想法: 在所有实现类query()方法中,代码首部获取startTime,代码尾部获取endTime,通过打印日志的方式,知道每次查询的耗时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