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UDP协议及其编程全流程
目录
- UDP协议的特点
- UDP的编程流程
- UDP接口原型
- UDP服务器端
- UDP客户端
- UDP的报头结构
- UDP的优势
- UDP的数据报服务
- 总结
UDP协议的特点
UDP 不提供可靠性的传输,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 IP 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
由于 UDP 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 无连接
- 不可靠
- 数据报服务
UDP发出的数据包不经过确认,可以继续发送。发送成功与否都不管,尽最大能力去发送,丢包也不负责。有自己的使用特点:适合于做视频(实时性)适合于即使丢包了,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适合于摄像头以恒定速率发,对方以恒定速率收,丢包了继续发,可以实时。
但是如果是TCP,如果丢包,会重发,时间花销大了,不能实时。不适合做摄像头和视频。
UDP的编程流程
UDP接口原型
接收
int recvfrom(int sockfd,void *buf,size_t size,int flag,struct sockaddr *peer_addr,socklen_t *addr_len);
peer_addr
:用来保存recvfrom接收到的数据是来自哪台主机的地址信息addr_len
:地址结构的长度
发送
int sendto(int sockfd,void *buf,size_t size,int flag,struct sockaddr *peer_addr,socklen_t addr_len);
peer_addr
:用来指定数据的接收方的地址信息addr_len
:地址信息的长度
示例代码
UDP服务器端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assert.h> #include<string.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arpa/inet.h> #include<netinet/in.h> int main() { //SOCK_DGRAM表示使用的是UDP协议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DGRAM,0); assert(sockfd != -1); struct sockaddr_in ser_addr; memset(&ser_addr,0,sizeof(ser_addr)); s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将主机字节序转化为网络字节序 ser_addr.sin_port = htons(6000); //将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字符串转为unit32类型的值 s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92.168.246.128"); int res = 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ser_addr,sizeof(ser_addr)); assert(res != -1); //循环接受不同客户端的数据 while(1) { char buff[128] = {0}; struct sockaddr_in cli_addr; socklen_t cli_len = sizeof(cli_addr); int n = recvfrom(sockfd,buff,127,0,(struct sockaddr*)&cli_addr,&cli_len); if(n <= 0) { break; } printf("%s:%d -- %s\n",inet_ntoa(cli_addr.sin_addr),ntohs(cli_addr.sin_port),buff); n = sendto(sockfd,"OK",2,0,(struct sockaddr*)&cli_addr,cli_len); if(n <= 0) { break; } } close(sockfd); exit(0); }
UDP客户端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assert.h> #include<string.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arpa/inet.h> #include<netinet/in.h> int main() {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DGRAM,0); assert(sockfd != -1); struct sockaddr_in ser_addr; memset(&ser_addr,0,sizeof(ser_addr)); s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_addr.sin_port = htons(6000); s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92.168.246.128"); while(1) { printf("请输入:"); char buff[128] = {0}; fgets(buff,127,stdin); if(strncmp(buff,"end",3) == 0) { break; } int n = sendto(sockfd,buff,strlen(buff),0,(struct sockaddr*)&ser_addr,sizeof(ser_addr)); if(n <= 0) { break; } memset(buff,0,128); int m = recvfrom(sockfd,buff,127,0,NULL,NULL);//服务器地址信息已知,无需保存直接传入NULL if(m <= 0) { break; } printf("%s\n",buff); } close(sockfd); exit(0); }
两个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送信息
多个客户端可以和服务器一起链接通讯。recvfrom并不是只等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客户端,而是谁给它发,它就收谁的。
如果在客户端保持运行状态的情况下,将服务器端关闭,然后再把服务器端重新运行起来,这时候客户端发送数据,服务器端是可以收到的。
因为UDP本来就没有建立连接。如果服务器端关了,客户端send就失败了。 数据包丢了就丢了,不会理会。不管关闭哪一端,对方端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彼此无关系,无影响。
如果让服务器端一次只接受一个字符,我给你发一个数据包,你去收这个数据包,你recvfrom,你把这个数据包拆开,你读取1个字符,后面的不读,直接就丢掉了。
UDP的报头结构
UDP的报头固定是8个字节!
- UDP的报文段长度 – 表示这个UDP报文段的报头+数据部分的总长度 一个UDP报文段数据部分的长度为总长度 - 8
- 冗余检验码 – 会对整个UDP数据报进行冗余校验
UDP的优势
- 没有确认机制和超时重传机制,发送方发送报文段的效率就很高。
- 头部固定部分比较小,一个UDP报文段所携带的上次协议的数据就比TCP多一点。
- UDP的实现相对比较简单。
UDP的数据报服务
- sendto和recvfrom的次数是一一对应的。
- sendto一次,底层就发送一个UDP报文段,对方就接受这一个UDP报文段。
- 如果一次recvfrom没有将一个UDP报文段中的数据读取完成,则剩余的数据会被丢弃。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