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LeakCanary分析内存泄露如何实现

目录
  • 前言
  • LeakCanary的使用
  • LeakCanary原理
  • 源码浅析
    • 初始化
    • 使用
  • 总结

前言

平时我们都有用到LeakCanary来分析内存泄露的情况,这里可以来看看LeakCanary是如何实现的,它的内部又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操作。

LeakCanary的使用

官方文档:square.github.io/leakcanary/…

引用方式

dependencies {
    // debugImplementation because LeakCanary should only run in debug builds.
    debugImplementation 'com.squareup.leakcanary:leakcanary-android:2.10'
}

可以看到LeakCanary的新版本中依赖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你做什么就可以直接使用。

LeakCanary原理

LeakCanary的封装主要是利用ContentProvider,LeakCanary检测内存泄漏主要是监听Activity和Fragment、view的生命周期,配合弱引用和ReferenceQueue。

源码浅析

初始化

首先debugImplementation只是在Debug的包会依赖,在正式包不会把LeakCanary的内容打进包中。

LeakCanary的初始化是使用了ContentProvider,ContentProvider的onCreate会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之前,它把ContentProvider写在自己的AndroidMainifest中,打包时会进行合并,所以这整个过程都不需要接入端做初始化操作。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squareup.leakcanary.objectwatcher" >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14" />
    <application>
        <provider
            android:name="leakcanary.internal.MainProcessAppWatcherInstaller"
            android:authorities="${applicationId}.leakcanary-installer"
            android:enabled="@bool/leak_canary_watcher_auto_install"
            android:exported="false" />
    </application>
</manifest>

这是它在AndroidManifest所定义的,打包的时候会合并所有的AndroidManifest

这就是它自动初始化的操作,也比较明显了,不用过多解释。

使用

先看看它要监测什么,因为LeakCanary 2.x的代码都是kotlin写的,所以这里得分析kotlin,如果不熟悉kt的朋友,我只能说尽量讲慢一些,因为我想看旧版本的能不能用java来分析,但是简单看了下源码上是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还是要分析2.x。

fun appDefaultWatchers(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reachabilityWatcher: ReachabilityWatcher = objectWatcher
): List<InstallableWatcher> {
  return listOf(
    ActivityWatcher(application, reachabilityWatcher),
    FragmentAndViewModelWatcher(application, reachabilityWatcher),
    RootViewWatcher(reachabilityWatcher),
    ServiceWatcher(reachabilityWatcher)
  )
}

从这里看到他主要分析Activity、Fragment和Fragment的View、RootView、Service。

看Activity的监听ActivityWatcher

监听Activity调用Destroy时会调用reachabilityWatcher的expectWeaklyReachable方法。
这里可以看看旧版本的做法(正好以前有记录)

private final Application.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 lifecycleCallbacks =
    new 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ctivityDestroyed(Activity activity) {
        refWatcher.watch(activity);
      }
    };

旧版本是调用refWatcher的watch,虽然代码不同,但是思想一样,再看看旧版本的Fragment

private final FragmentManager.FragmentLifecycleCallbacks fragmentLifecycleCallbacks =
    new FragmentManager.FragmentLifecycleCallback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ragmentViewDestroyed(FragmentManager fm, Fragment fragment) {
        View view = fragment.getView();
        if (view != null) {
          refWatcher.watch(view);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ragmentDestroyed(FragmentManager fm, Fragment fragment) {
        refWatcher.watch(fragment);
      }
    };

这里监听了Fragment和Fragment的View,所以相比于新版本,旧版本只监听Activity、Fragment和Fragment的View

再回到新版本,分析完Activity的监听之后看看Fragment的

最终Destroy之后也是调用到reachabilityWatcher的expectWeaklyReachable。然后看看RootViewWatcher的操作

private val listener = OnRootViewAddedListener { rootView ->
  val trackDetached = when(rootView.windowType) {
    PHONE_WINDOW -> {
      when (rootView.phoneWindow?.callback?.wrappedCallback) {
        is Activity -> false
        is Dialog -> {
          ......
        }
        else -> true
      }
    }
    POPUP_WINDOW -> false
    TOOLTIP, TOAST, UNKNOWN -> true
  }
  if (trackDetached) {
    rootView.addOnAttachStateChangeListener(object : OnAttachStateChangeListener {
      val watchDetachedView = Runnable {
        reachabilityWatcher.expectWeaklyReachable(
          rootView, "${rootView::class.java.name} received View#onDetachedFromWindow() callback"
        )
      }
        ......
    })
  }
}

最终也是调用到reachabilityWatcher的expectWeaklyReachabl。最后再看看Service的。

这边因为只是做浅析,不是源码详细分析,所以我这边就不去一个个分析是如何调用到销毁的这个方法的,我们通过上面的方法得到一个结论,Activity、Fragment和Fragment的View、RootView、Service,他们几个,在销毁时都会调用到reachabilityWatcher的expectWeaklyReachabl。所以这些地方就是检测对象是否泄漏的入口。

然后我们来看看expectWeaklyReachable方法

@Synchronized override fun expectWeaklyReachable(
  watchedObject: Any,
  description: String
) {
  // 先从queue中移除一次已回收对象
  removeWeaklyReachableObjects()
  // 生成随机数当成key
  val key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val watchUptimeMillis = clock.uptimeMillis()
  // 创建弱引用关联ReferenceQueue
  val reference =
    KeyedWeakReference(watchedObject, key, description, watchUptimeMillis, queue)
  ......
  // 把reference和key 添加到一个Map中
  watchedObjects[key] = reference
  // 下一步
  checkRetainedExecutor.execute {
    moveToRetained(key)
  }
}

你们运气真好,我正好以前也有记录旧版本的refWatcher的watch方法

public void watch(Object watchedReference, String referenceName) {
        ......
        // 生成随机数当成key
        String key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 把key 添加到一个Set中
        this.retainedKeys.add(key);
        // 创建弱引用关联ReferenceQueue
        KeyedWeakReference reference = new KeyedWeakReference(watchedReference, key, referenceName, this.queue);
        // 下一步
        this.ensureGoneAsync(watchStartNanoTime, reference);
}

通过对比发现,模板的流程是一样的,但是细节不一样,以前是用Set,现在是用Map,这就是我觉得不能拿旧版本代码来分析的原因。

文章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你要是面试时,面试官看过新版本的代码,你看的是旧版本的代码,结果如果问到一些比较深入的细节,你答出来的和他所理解的不同,那就尴尬了,所以面试时得先说清楚你是看过旧版本的代码

看到用一个弱引用生成一个key和对象绑定起来。然后调用ensureGoneAsync方法

private void ensureGoneAsync(final long watchStartNanoTime, final KeyedWeakReference reference) {
    this.watchExecutor.execute(new Retryable() {
        public Result run() {
            return RefWatcher.this.ensureGone(reference, watchStartNanoTime);
        }
    });
}

execute里面会调用到waitForIdle方法。

我们再回到新版本的代码中

checkRetainedExecutor.execute其实是会执行到这里(kt里面的是写得简单,但是不熟的话可以先别管怎么执行的,只要先知道反正执行到这个地方就行)

这里是做了一个延时发送消息的操作,延时5秒,具体代码在这里

写到这里我感觉有点慌了,因为如果不熟kt的朋友可能真会看困,其实如果看不懂这个代码的话没关系,只要我圈出来的地方,我觉是大概能看懂的,然后流程我会说,我的意思是没必要深入去看每一行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目的是找出大概的流程(用游戏的说法,我们是走主线任务,不是要全收集)

延迟5秒后会调回到前面的moveToRetained(key)。那不好意思各位,我又要拿旧版本来对比了,因为细节不同。

private void waitForIdle(final Retryable retryable, final int failedAttempts) {
  // 使用IdleHandler来实现在闲时才去执行后面的流程
  Looper.myQueue().addIdleHandler(new MessageQueue.Idle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queueIdle() {
      postToBackgroundWithDelay(retryable, failedAttempts);
      return false;
    }
  });
}

使用IdleHandler来完成闲时触发,我不记得很早之前的版本是不是也用的IdleHandler,这里使用IdleHandler只能说有好有坏吧,好处是闲时触发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操作,不好的地方是如果一直有异步消息,就一直不会触发后面的流程。

private void postToBackgroundWithDelay(final Retryable retryable, final int failedAttempts) {
  long exponentialBackoffFactor = (long) Math.min(Math.pow(2, failedAttempts), maxBackoffFactor);
  long delayMillis = initialDelayMillis * exponentialBackoffFactor;
  // 根据上下文去计算,这里是5秒
  backgroundHandler.postDelaye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Retryable.Result result = retryable.run();
      if (result == RETRY) {
        postWaitForIdle(retryable, failedAttempts + 1);
      }
    }
  }, delayMillis);
}

看到旧版本是先用IdelHanlder,在闲时触发的情况下再去延时5秒,而新版本是直接延时5秒,不使用IdelHandler,我没看过这块具体的文档描述,我猜是为了防止饿死,如果用IdelHanlder的话可能会出现一直不触发的情况。

返回看新版本的moveToRetained

@Synchronized private fun moveToRetained(key: String) {
  // 从ReferenceQueue中拿出对象移除
  removeWeaklyReachableObjects()
  // 经过上一步之后判断Map中还有没有这个key,有的话进入下一步操作
  val retainedRef = watchedObjects[key]
  if (retainedRef != null) {
    retainedRef.retainedUptimeMillis = clock.uptimeMillis()
    onObjectRetainedListeners.forEach { it.onObjectRetained() }
  }
}
private fun removeWeaklyReachableObjects() {
  // 从ReferenceQueue中拿出对象,然后从Map中移除
  var ref: KeyedWeakReference?
  do {
    ref = queue.poll() as KeyedWeakReference?
    if (ref != null) {
      watchedObjects.remove(ref.key)
    }
  } while (ref != null)
}

moveToRetained主要是从ReferenceQueue中找出弱引用对象,然后移除Map中相应的弱引用对象。弱引用+ReferenceQueue的使用,应该不用多说吧,如果弱引用持有的对象被回收,弱引用会添加到ReferenceQueue中。所以watchedObjects代表的是应该将要被回收的对象,queue表示已经被回收的对象,这步操作就是从queue中找出已经回收的对象,然后从watchedObjects移除相应的对象,剩下的的就是应该被回收却没被回收的对象。如果对象被正常回收,那这整个流程就走完了,如果没被回收,会执行到onObjectRetained(),之后就是Dump操作了,之后的就是内存分析、弹出通知那堆操作了,去分析内存的泄漏这些,因为内容比较多,这篇先大概就先到这里。

总结

浅析,就是只做了简单分析LeakCanary的整个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原理就是用弱引用和ReferenceQueue去判断应该被回收的对象是否已经被回收。大致的工作流程是:监听Activity、Fragment和Fragment的View、RootView、Service对象的销毁,然后将这些对象放入“应该被回收”的容器中,然后5秒后通过弱引用和ReferenceQueue去判断对象是否已被回收,如果被回收则从容器中删除对应的对象,否则进行内存分析。

至于是如何判断不同对象的销毁和如何分析内存情况找出泄漏的引用链,这其中也是细节满满,但是我个人LeakCanary应该是看过两三次源码了,从一开始手动初始化,到旧版本java的实现方式,到现在用kt去实现,能发现它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断的优化一些细节和不断的扩展可以监测的对象。

以上就是详解LeakCanary分析内存泄露如何实现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LeakCanary分析内存泄露的资料请关注我们其它相关文章!

(0)

相关推荐

  • Android 进阶实现性能优化之OOM与Leakcanary详解原理

    目录 Android内存泄漏常见场景以及解决方案 资源性对象未关闭 注册对象未注销 类的静态变量持有大数据 单例造成的内存泄漏 非静态内部类的静态实例 Handler临时性内存泄漏 容器中的对象没清理造成的内存泄漏 WebView 使用ListView时造成的内存泄漏 Leakcanary leakcanary 导入 leakcanary 是如何安装的 leakcanary 如何监听Activity.Fragment销毁 RefWatcher 核心原理 流程图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And

  • Android中的LeakCanary的原理详解

    场景:最新的leakCanary2.8.1: debugImplementation 'com.squareup.leakcanary:leakcanary-android:2.8.1' 原理:首先就是我们在引入最新的依赖包,什么都不用干了,因为他的初始化在清单文件中注册了contentProvider(),把初始化放到了这里面的onCreate()去初始化了,在初始化的过程中,他会用application监听观察对象activity.fragment等对象的生命周期的变化,当执行销毁的生命周期

  • Android LeakCanary的使用方法介绍

    目录 1.LeakCanary 如何自动初始化 2.LeakCanary如何检测内存泄漏 2.1LeakCanary初始化时做了什么 2.2LeakCanary如何触发检测 2.3LeakCanary如何检测泄漏的对象 2.4弱引用 WeakReference 1.LeakCanary 如何自动初始化 LeakCanary只需添加依赖就可以实现自动初始化.LeakCanary是通过ContentProvider实现初始化的,在ContentProvider 的 onCreate方法中初始化Lea

  • Android LeakCanary检测内存泄露原理

    以LeakCanary2.6源码分析LeakCanary检测内存泄露原理,为减少篇幅长度,突出关键点,不粘贴大量源码,阅读时需搭配源码食用. 如何获取context LeakCanary只需引入依赖,不需要初始化代码,就能执行内存泄漏检测了,它是通过ContentProvider获取应用的context.这种获取context方式在开源第三方库中十分流行.如下AppWatcherInstaller在LeakCanary的aar包中manifest文件中注册. internal sealed cl

  • 内存泄漏检测工具LeakCanary源码解析

    目录 前言 使用 源码解析 LeakCanary自动初始化 如何关闭自动初始化 LeakCanary初始化做了什么 ActivityWatcher FragmentAndViewModelWatcher RootViewWatcher ServiceWatcher Leakcanary对象泄漏检查 总结 前言 LeakCanary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内存泄漏检测工具,它是由大名鼎鼎的Square公司出品并开源的出来的.目前大部分APP在开发阶段都会接入此工具用来检测内存泄漏问题.它让我们开发者可以在

  • Android性能优化之利用强大的LeakCanary检测内存泄漏及解决办法

    前言: 最近公司C轮融资成功了,移动团队准备扩大一下,需要招聘Android开发工程师,陆陆续续面试了几位Android应聘者,面试过程中聊到性能优化中如何避免内存泄漏问题时,很少有人全面的回答上来.所以决定抽空学习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及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检测内存泄漏的.我们公司使用开源框架LeakCanary来检测内存泄漏. 什么是内存泄漏? 有些对象只有有限的生命周期.当它们的任务完成之后,它们将被垃圾回收.如果在对象的生命周期本该结束的时候,这个对象还被一系列的引用,这就会导致内存泄漏

  • Android中LeakCanary检测内存泄漏的方法

    最近要对产品进行内存泄漏的检查,最后选择了使用Square公司开源的一个检测内存泄漏的函数库LeakCanary,在github上面搜索了一下竟然有1.6w个star,并且Android大神JakeWharton也是这个开源库的贡献者.那么就赶快拿来用吧. 先说一下我遇到的坑,我当时是直接google的,然后就直接搜索到稀土掘金的一篇关于LeakCanary的介绍,我就按照他们的文章一步步的操作,到最后才发现,他们那个build.gradle中导入的库太老了,会报这样的错误Closed Fail

  • 详解LeakCanary分析内存泄露如何实现

    目录 前言 LeakCanary的使用 LeakCanary原理 源码浅析 初始化 使用 总结 前言 平时我们都有用到LeakCanary来分析内存泄露的情况,这里可以来看看LeakCanary是如何实现的,它的内部又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操作. LeakCanary的使用 官方文档:square.github.io/leakcanary/… 引用方式 dependencies { // debugImplementation because LeakCanary should only run i

  • 详解Swift的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 和OC一样, 在Swift中也是采用基于引用计数的ARC内存管理方案(针对堆空间的内存管理) 在Swift的ARC中有三种引用 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默认情况下,代码中涉及到的引用都是强引用 弱引用(weak reference):通过weak定义弱引用 无主引用(unowned reference):通过unowned定义无主引用 weak 弱引用(weak reference):通过weak定义弱引用必须是可选类型的var,因为实例销毁后,ARC会自动将弱引用

  • 详解Java volatile 内存屏障底层原理语义

    目录 一.volatile关键字介绍及底层原理 1.volatile的特性(内存语义) 2.volatile底层原理 二.volatile--可见性 三.volatile--无法保证原子性 四.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 1.指令重排 2.as-if-serial语义 五.volatile与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 1.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 2.volatile的内存语义实现 六.JMM对volatile的特殊规则定义 一.volatile关键字介绍及底

  • Java详解线上内存暴涨问题定位和解决方案

    前因: 因为REST规范,定义资源获取接口使用GET请求,参数拼接在url上. 如果按上述定义,当参数过长,超过tomcat默认配置 max-http-header-size :8kb 会报一下错误信息: Request header is too large 可以修改springboot配置,调整请求头大小 server: max-http-header-size: xxx 后果: 如果max-http-header-size设置过大,会导致接口吞吐下降,jvm oom,内存泄漏. 因为tom

  • 详解python的内存分配机制

    开始 作为一个实例,让我们创建四个变量并为其赋值: variable1 = 1 variable2 = "abc" variable3 = (1,2) variable4 = ['a',1] #打印他们的ids print('Variable1: ', id(variable1)) print('Variable2: ', id(variable2)) print('Variable3: ', id(variable3)) print('Variable4: ', id(variabl

  • 详解Java的内存模型

    JVM的内存模型 Java "一次运行,到处编译" 的真面目 说JVM内存模型之前,先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Java可以 "一次编译,到处运行",这个话题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因为Java有JVM啊,解释这个答案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一个语言被编译的过程: 一般编程语言的编译过程大抵就是,编译--连接--执行,这里的编译就是,把我们写的源代码,根据语义语法进行翻译,形成目标代码,即汇编码.再由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可以理解为直接运行于硬件上的01语言):然后进行连

  • 详解C/C++内存区域划分(简而易懂)

    C语言在内存中一共分为如下几个区域,分别是: 1. 内存栈区: 存放局部变量名: 2. 内存堆区: 存放new或者malloc出来的对象: 3. 常数区: 存放局部变量或者全局变量的值: 4. 静态区: 用于存放全局变量或者静态变量: 5. 代码区:二进制代码. 知道如上一些内存分配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指针的概念. C/C++不提供垃圾回收机制,因此需要对堆中的数据进行及时销毁,防止内存泄漏,使用free和delete销毁new和malloc申请的堆内存,而栈内存是动态释放. C/C++内存区域

  • 非常实用的MySQL函数全面总结详解示例分析教程

    目录 1.MySQL中关于函数的说明 2.单行函数分类 3.字符函数 4.数学函数 5.日期时间函数 6.其它常用系统函数 7.流程控制函数 8.聚合函数 1)聚合函数的功能和分类: 2)聚合函数的简单使用 3)五个聚合函数中传入的参数,所支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4)聚合函数和group by的使用"最重要": 1.MySQL中关于函数的说明 "概念":类似java.python中的方法,将一组逻辑语句封装在方法体中,对外暴露方法名: "好处":

  • 详解CLR的内存分配和回收机制

    一.CLR CLR:即公共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是中间语言(IL)的运行时环境,负责将编译生成的MSIL编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码,负责资源管理(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等). 可能有人会提问:为什么不直接编译成机器码,而要先编译成IL,然后在编译成机器码呢? 原因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不同(分为32位和64位),接受的计算机指令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就要进行不同的编译,写出的代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要进行不同的修改.中间增加了IL层,不管是什么操作系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