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Java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原理与实现

目录
  • 概述
  • 原理概述
  • 加锁原理
    • 图解过程
    • 源码解析
  • 解锁原理
    • 图解过程
    • 源码解析

概述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是使用AQS的集大成者,用了独占模式和共享模式。本文和大家一起理解下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实现原理。在这之前建议大家阅读下下面3篇关联文章:

深入浅出理解Java并发AQS的独占锁模式

深入浅出理解Java并发AQS的共享锁模式

通俗易懂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使用

原理概述

上图是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类结构图:

  • 实现了ReadWriteLock接口,该接口提供了获取读锁和写锁的API。
  •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内部的成员变量readLock是读锁,指向内部类ReadLock。
  •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内部的成员变量writeLock是写锁,指向内部类WriteLock。
  •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内部的成员变量sync是继承AQS的同步器,他有两个子类FairSync公平同步器和NoFairSync非公平同步器,读写锁内部也有一个sync,他们使用的是同一个sync。

读写锁用的同一个sync同步器,那么他们共享同一个state, 这样不会混淆吗?

不会,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使用了AQS中state值得低16位表示写锁得计数,用高16位表示读锁得计数,这样就可以使用同一个AQS同时管理读锁和写锁。

1.ReentrantReadWriteLock类重要成员变量

// 读锁
private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ReadLock readerLock;
// 写锁
private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WriteLock writerLock;
// 同步器
final Sync sync;

2.ReentrantReadWriteLock构造方法

//默认是非公平锁,可以指定参数创建公平锁
public ReentrantReadWriteLock(boolean fair) {
    // true 为公平锁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这两个 lock 共享同一个 sync 实例,都是由 ReentrantReadWriteLock 的 sync 提供同步实现
    readerLock = new ReadLock(this);
    writerLock = new WriteLock(this);
}

3.Sync类重要成员变量

// 用来移位
static final int SHARED_SHIFT   = 16;
// 高16位的1
static final int SHARED_UNIT    = (1 << SHARED_SHIFT);
// 65535,16个1,代表写锁的最大重入次数
static final int MAX_COUNT      = (1 << SHARED_SHIFT) - 1;
// 低16位掩码:0b 1111 1111 1111 1111,用来获取写锁重入的次数
static final int EXCLUSIVE_MASK = (1 << SHARED_SHIFT) - 1;

// 获取读写锁的读锁分配的总次数
static int sharedCount(int c)    { return c >>> SHARED_SHIFT; }
// 写锁(独占)锁的重入次数
static int exclusiveCount(int c) { return c & EXCLUSIVE_MASK; }

加锁原理

图解过程

设计一个加锁场景,t1线程加写锁,t2线程加读锁,我们看下它们整个加锁得流程。

1.t1 加写锁w.lock()成功,占了 state 的低 16 位。

  • 这里得state分为两部分0_1,0表示高16位的值,1表示低16位的值。
  • AQS当前占用线程exclusiveOwnerThread属性指向t1线程。

2.t2线程执行加读锁 r.lock(),尝试获取锁,发现已经被写锁占据了,加锁失败。

3.t2线程被封装成一个共享模式Node.SHARED的节点,加入到AQS的队列中。

4.在阻塞前,t2线程发现自己是队列中的老二,会尝试再次获取读锁,因为t1没有释放,它会失败,然后它会把队列的前驱节点的状态改为-1,然后阻塞自身,也就是t2线程。

  • 上面中黄色三角形就是等待状态的值,前驱节点变成-1
  • 上面中的灰色表示节点所在的线程阻塞了

5.后面如过有其他线程如t3,t4加读锁或者写锁,由于t1线程没有释放锁,会变成下面的状态。

上面是整个解锁的流程,下面深入源码验证这个流程。

源码解析

1.写锁加锁源码

WriteLock类的lock()方法是加写锁的入口方法。

static final class NonfairSync extends Sync {
    // ... 省略无关代码

    // 外部类 WriteLock 方法, 方便阅读, 放在此处
    public void lock() {
        sync.acquire(1);
    }

    // AQS 继承过来的方法, 方便阅读, 放在此处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
            // 尝试获得写锁失败
                !tryAcquire(arg) &&
                        // 将当前线程关联到一个 Node 对象上, 模式为独占模式
                        // 进入 AQS 队列阻塞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 {
            selfInterrupt();
        }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 获取当前线程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获得锁的状态
        int c = getState();
        // 获得低 16 位, 代表写锁的 state 计数
        int w = exclusiveCount(c);
         // c不等于0表示加了读锁或者写锁
        if (c != 0) {
            if (
                // c != 0 and w == 0 表示有读锁返回错误,读锁不支持锁升级, 或者
                    w == 0 ||
                        	// w != 0 说明有写锁,写锁的拥有者不是自己,获取失败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
                // 获得锁失败
                return false;
            }
            // 写锁计数超过低 16 位最大数量, 报异常
            if (w + exclusiveCount(acquires) > MAX_COUNT)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 写锁重入, 获得锁成功,没有并发,所以不使用 CAS
            setState(c + acquires);
            return true;
        }
        if (
             // c == 0,说明没有任何锁,判断写锁是否该阻塞,是 false 就尝试获取锁,失败返回 false
                writerShouldBlock() ||
                        // 尝试更改计数失败
                        !compareAndSetState(c, c + acquires)
        ) {
            // 获得锁失败
            return false;
        }
        // 获得锁成功,设置锁的持有线程为当前线程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非公平锁 writerShouldBlock 总是返回 false, 无需阻塞
    final boolean writerShouldBlock() {
        return false;
    }
    // 公平锁会检查 AQS 队列中是否有前驱节点, 没有(false)才去竞争
    final boolean writerShouldBlock() {
        return hasQueuedPredecessors();
    }
}
  • tryAcquire()方法是模板方法,由子类自定义实现获取锁的逻辑。
  • 线程如果获取写锁失败的话,通过acquireQueued()方法封装成独占Node加入到AQS队列中。

2.读锁加锁源码

ReadLock类的lock()方法是加读锁的入口方法,调用tryAcquireShared()方法尝试获取读锁,返回负数,失败,加入到队列中。

// 加读锁的方法入口
public void lock() {
    sync.acquireShared(1);
}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Shared(int arg) {
    // tryAcquireShared 返回负数, 表示获取读锁失败,加入到队列中
    if (tryAcquireShared(arg) < 0)
        doAcquireShared(arg);
}

tryAcquireShared()方法是一个模板方法,AQS类中定义语义,子类实现,如果返回1,表示获取锁成功,还有剩余资源,返回0表示获取成功,没有剩余资源,返回-1表示失败。

// 尝试以共享模式获取,返回1表示获取锁成功,还有剩余资源,返回0表示获取成功,没有剩余资源,返回-1,表示失败
protected final int tryAcquireShared(int unused) {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 exclusiveCount(c) 代表低 16 位, 写锁的 state,成立说明有线程持有写锁
    // 写锁的持有者不是当前线程,则获取读锁失败,【写锁允许降级】
    if (exclusiveCount(c) != 0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current)
        return -1;

    // 高 16 位,代表读锁的 state,共享锁分配出去的总次数
    int r = sharedCount(c);
    // 读锁是否应该阻塞
    if (!readerShouldBlock() &&	r < MAX_COUNT &&
        compareAndSetState(c, c + SHARED_UNIT)) {		// 尝试增加读锁计数
        // 加锁成功
        // 加锁之前读锁为 0,说明当前线程是第一个读锁线程
        if (r == 0) {
            firstReader = current;
            firstReaderHoldCount = 1;
        // 第一个读锁线程是自己就发生了读锁重入
        } else if (firstReader == current) {
            firstReaderHoldCount++;
        } else {
            // cachedHoldCounter 设置为当前线程的 holdCounter 对象,即最后一个获取读锁的线程
            HoldCounter rh = cachedHoldCounter;
            // 说明还没设置 rh
            if (rh == null || rh.tid != getThreadId(current))
                // 获取当前线程的锁重入的对象,赋值给 cachedHoldCounter
                cachedHoldCounter = rh = readHolds.get();
            // 还没重入
            else if (rh.count == 0)
                readHolds.set(rh);
            // 重入 + 1
            rh.count++;
        }
        // 读锁加锁成功
        return 1;
    }
    // 逻辑到这 应该阻塞,或者 cas 加锁失败
    // 会不断尝试 for (;;) 获取读锁, 执行过程中无阻塞
    return fullTryAcquireShared(current);
}

// 非公平锁 readerShouldBlock 偏向写锁一些,看 AQS 阻塞队列中第一个节点是否是写锁,是则阻塞,反之不阻塞
// 防止一直有读锁线程,导致写锁线程饥饿
// true 则该阻塞, false 则不阻塞
final boolean readerShouldBlock() {
    return apparentlyFirstQueuedIsExclusive();
}

// 下面是公平锁的readerShouldBlock
// 公平锁会检查 AQS 队列中是否有前驱节点, 没有(false)才去竞争
final boolean readerShouldBlock() {
    return hasQueuedPredecessors();
}

fullTryAcquireShared()方法是通过自旋的方式不断获取读锁,因为由于前面的readerShouldBlock返回false或者cas失败,导致没有获取到锁,需要不断重试。

final int fullTryAcquireShared(Thread current) {
    // 当前读锁线程持有的读锁次数对象
    HoldCounter rh = null;
    for (;;) {
        int c = getState();
        // 说明有线程持有写锁
        if (exclusiveCount(c) != 0) {
            // 写锁不是自己则获取锁失败
            if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current)
                return -1;
        } else if (readerShouldBlock()) {
            // 条件成立说明当前线程是 firstReader,当前锁是读忙碌状态,而且当前线程也是读锁重入
            if (firstReader == current) {
                // assert firstReaderHoldCount > 0;
            } else {
                if (rh == null) {
                    // 最后一个读锁的 HoldCounter
                    rh = cachedHoldCounter;
                    // 说明当前线程也不是最后一个读锁
                    if (rh == null || rh.tid != getThreadId(current)) {
                        // 获取当前线程的 HoldCounter
                        rh = readHolds.get();
                        // 条件成立说明 HoldCounter 对象是上一步代码新建的
                        // 当前线程不是锁重入,在 readerShouldBlock() 返回 true 时需要去排队
                        if (rh.count == 0)
                            // 防止内存泄漏
                            readHolds.remove();
                    }
                }
                if (rh.count == 0)
                    return -1;
            }
        }
        // 越界判断
        if (sharedCount(c) == MAX_COUNT)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 读锁加锁,条件内的逻辑与 tryAcquireShared 相同
        if (compareAndSetState(c, c + SHARED_UNIT)) {
            if (sharedCount(c) == 0) {
                firstReader = current;
                firstReaderHoldCount = 1;
            } else if (firstReader == current) {
                firstReaderHoldCount++;
            } else {
                if (rh == null)
                    rh = cachedHoldCounter;
                if (rh == null || rh.tid != getThreadId(current))
                    rh = readHolds.get();
                else if (rh.count == 0)
                    readHolds.set(rh);
                rh.count++;
                cachedHoldCounter = rh; // cache for release
            }
            return 1;
        }
    }
}

doAcquireShared()是在获取读锁失败的时候加入AQS队列的逻辑。

private void doAcquireShared(int arg) {
    // 将当前线程关联到一个 Node 对象上, 模式为共享模式
    final Node node = addWaiter(Node.SHARED);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for (;;) {
            // 获取前驱节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如果前驱节点就头节点就去尝试获取锁
            if (p == head) {
                // 再一次尝试获取读锁
                int r = tryAcquireShared(arg);
                // r >= 0 表示获取成功
                if (r >= 0) {
                    //【这里会设置自己为头节点,唤醒相连的后序的共享节点】
                    setHeadAndPropagate(node, r);
                    p.next = null; // help GC
                    if (interrupted)
                        selfInterrupt();
                    failed = false;
                    return;
                }
            }
            // 是否在获取读锁失败时阻塞      					 park 当前线程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setHeadAndPropagate()方法是在后续读锁被唤醒后,抢到锁要处理的逻辑,包括修改队列的头结点,以及唤醒队列中的下一个共享节点。

private void setHeadAndPropagate(Node node, int propagate) {
    Node h = head;
    // 设置自己为 head 节点
    setHead(node);
    // propagate 表示有共享资源(例如共享读锁或信号量),为 0 就没有资源
    if (propagate > 0 ||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
        (h = head) == null || h.waitStatus < 0) {
        // 获取下一个节点
        Node s = node.next;
        // 如果当前是最后一个节点,或者下一个节点是【等待共享读锁的节点】
        if (s == null || s.isShared())
            // 唤醒后继节点
            doReleaseShared();
    }
}

解锁原理

图解过程

由于上面t1线程加的写锁,所有其他的线程都被阻塞了,只有在t1线程解锁以后,其他线程才能被唤醒,我们现在看下t1线程被唤醒了,会发生什么?

1.t1线程执行解锁w.unlock()成功,修改AQS中的state。

  • 这里的state变为了0_0。
  • AQS当前占用线程exclusiveOwnerThread属性变为null。

2.t1线程唤醒队列中等待的老二, 为什么不是老大,因为老大是一个空节点,不会设置任何的线程。t2线程被唤醒后,抢锁成功,修改state中高16位为1。

  • 老二的线程节点变为蓝色节点
  • AQS中的state变为1_0。

3.t2线程恢复运行,设置原来的老二节点为头节点

4.t2线程要做的事情还没结束呢,因为是共享模式,它现在释放了,就此时也唤醒队列中的下一个共享节点。

5.t3线程恢复去竞争读锁成功,这时state的高位+1,变成2。

6.这时候t3线程所在的Node设置为头节点,同时发现对列的下一个节点不是共享节点,而是独占节点,就不会唤醒后面的节点了。

7.之后t2线程和t3线程进入尾声,执行r.unlock操作,state的计数减一,直到变为0。

8.最后写锁线程t4被唤醒,去抢占锁成功,整个流程结束。

上面是整个解锁的流程,下面深入源码验证这个流程。

源码解析

1.写锁释放流程

WriteLock类的unlock()方法是入口方法,调用tryRelease()方法释放锁,如果成功,调用unparkSuccessor()方法唤醒线程。

public void unlock() {
    // 释放锁
    sync.release(1);
}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
    // 尝试释放锁
    if (tryRelease(arg)) {
        Node h = head;
        // 头节点不为空并且不是等待状态不是 0,唤醒后继的非取消节点
        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unparkSuccessor(h);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tryRelease()方法是AQS提供的模板方法,返回true表示成功,false失败,由自定义同步器实现。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int releases) {
    if (!isHeldExclusively())
        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int nextc = getState() - releases;
    // 因为可重入的原因, 写锁计数为 0, 才算释放成功
    boolean free = exclusiveCount(nextc) == 0;
    if (free)
        // 设置占用线程为null
        setExclusiveOwnerThread(null);
    setState(nextc);
    return free;
}

2.读锁释放流程

ReadLock类的unlock()方法是释放共享锁的入口方法。

public void unlock() {
    sync.releaseShared(1);
}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Shared(int arg) {
    if (tryReleaseShared(arg)) {
        doReleaseShared();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tryReleaseShared()方法是由AQS提供的模板方法,由自定义同步器实现。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unused) {
    //自选
    for (;;) {
        int c = getState();
        int nextc = c - SHARED_UNIT;
        // 读锁的计数不会影响其它获取读锁线程, 但会影响其它获取写锁线程,计数为 0 才是真正释放
        if (compareAndSetState(c, nextc))
            // 返回是否已经完全释放了
            return nextc == 0;
    }
}

调用doReleaseShared()方法唤醒等待的线程,这个方法调用的地方有两处,还记得吗,一个这是里的解锁,还有一个是前面加共享锁阻塞的地方,唤醒后获取锁成功,也会调用doReleaseShared()方法。

private void doReleaseShared() {
    // 如果 head.waitStatus == Node.SIGNAL ==> 0 成功, 下一个节点 unpark
	// 如果 head.waitStatus == 0 ==> Node.PROPAGATE
    for (;;) {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 != tail) {
            int ws = h.waitStatus;
            // SIGNAL 唤醒后继
            if (ws == Node.SIGNAL) {
                // 因为读锁共享,如果其它线程也在释放读锁,那么需要将 waitStatus 先改为 0
            	// 防止 unparkSuccessor 被多次执行
                if (!compareAndSetWaitStatus(h, Node.SIGNAL, 0))
                    continue;
                // 唤醒后继节点
                unparkSuccessor(h);
            }
            // 如果已经是 0 了,改为 -3,用来解决传播性
            else if (ws == 0 && !compareAndSetWaitStatus(h, 0, Node.PROPAGATE))
                continue;
        }
        // 条件不成立说明被唤醒的节点非常积极,直接将自己设置为了新的 head,
        // 此时唤醒它的节点(前驱)执行 h == head 不成立,所以不会跳出循环,会继续唤醒新的 head 节点的后继节点
        if (h == head)
            break;
    }
}

以上就是详解Java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原理与实现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Java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资料请关注我们其它相关文章!

(0)

相关推荐

  • Java多线程之ReentrantReadWriteLock源码解析

    一.介绍 1.1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eentrantReadWriteLock 是一个读写锁,允许多个读或者一个写线程在执行. 内部的 Sync 继承自 AQS,这个 Sync 包含一个共享读锁 ReadLock 和一个独占写锁 WriteLock. 该锁可以设置公平和非公平,默认非公平. 一个持有写锁的线程可以获取读锁.如果该线程先持有写锁,再持有读锁并释放写锁,称为锁降级. WriteLock支持Condition并且与ReentrantLock语义一致,而Re

  • Java中ReentrantLock和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原理

    目录 ReentrantLock 原理 概念 核心变量和构造器 核心方法 ReentrantReadWriteLock 原理 用例 核心变量和构造器 Sync类 tryAcquire获取写锁的流程 tryAcquireShared获取读锁的流程获取写锁的流程 fullTryAcquireShared完全获取读锁流程 tryRelease释放写锁的流程 tryReleaseShared释放读锁的流程 readerShouldBlock和writerShouldBlock模板方法公平锁实现 read

  • Java多线程 ReentrantReadWriteLock原理及实例详解

    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概述 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使用它比ReentrantLock效率更高. 读写锁表示两个锁,一个是读操作相关的锁,称为共享锁:另一个是写操作相关的锁,称为排他锁. 1.读和读之间不互斥,因为读操作不会有线程安全问题 2.写和写之间互斥,避免一个写操作影响另外一个写操作,引发线程安全问题 3.读和写之间互斥,避免读操作的时候写操作修改了内容,引发线程安全问题 多个Thread可以同时进行读取操作,但是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

  • Java 读写锁实现原理浅析

    最近做的一个小项目中有这样的需求:整个项目有一份config.json保存着项目的一些配置,是存储在本地文件的一个资源,并且应用中存在读写(读>>写)更新问题.既然读写并发操作,那么就涉及到操作互斥,这里自然想到了读写锁,本文对读写锁方面的知识做个梳理. 为什么需要读写锁? 与传统锁不同的是读写锁的规则是可以共享读,但只能一个写,总结起来为:读读不互斥,读写互斥,写写互斥,而一般的独占锁是:读读互斥,读写互斥,写写互斥,而场景中往往读远远大于写,读写锁就是为了这种优化而创建出来的一种机制. 注

  • Java中读写锁ReadWriteLock的原理与应用详解

    目录 什么是读写锁? 为什么需要读写锁? 读写锁的特点 读写锁的使用场景 读写锁的主要成员和结构图 读写锁的实现原理 读写锁总结 Java并发编程提供了读写锁,主要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今天我就重点来讲解读写锁的底层实现原理 什么是读写锁? 读写锁并不是JAVA所特有的读写锁(Readers-Writer Lock)顾名思义是一把锁分为两部分:读锁和写锁,其中读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获得,因为读操作本身是线程安全的,而写锁则是互斥锁,不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获得写锁,并且写操作和读操作也是互斥的. 所谓的读

  • Java多线程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类详解

    目录 ReentrantReadWriteLock 读读共享 写写互斥 读写互斥 源码分析 写锁的获取与释放 读锁的获取与释放 参考文献 真实的多线程业务开发中,最常用到的逻辑就是数据的读写,ReentrantLock虽然具有完全互斥排他的效果(即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正在执行lock后面的任务),这样做虽然保证了实例变量的线程安全性,但效率却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在JDK中提供了一种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类,使用它可以加快运行效率. 读写锁表示两个锁,一个是读操作相关的锁

  • 详解Java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原理与实现

    目录 概述 原理概述 加锁原理 图解过程 源码解析 解锁原理 图解过程 源码解析 概述 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是使用AQS的集大成者,用了独占模式和共享模式.本文和大家一起理解下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的实现原理.在这之前建议大家阅读下下面3篇关联文章: 深入浅出理解Java并发AQS的独占锁模式 深入浅出理解Java并发AQS的共享锁模式 通俗易懂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使用 原理概述 上图是ReentrantR

  • 详解Java TCC分布式事务实现原理

    概述 之前网上看到很多写分布式事务的文章,不过大多都是将分布式事务各种技术方案简单介绍一下.很多朋友看了还是不知道分布式事务到底怎么回事,在项目里到底如何使用. 所以这篇文章,就用大白话+手工绘图,并结合一个电商系统的案例实践,来给大家讲清楚到底什么是 TCC 分布式事务. 业务场景介绍 咱们先来看看业务场景,假设你现在有一个电商系统,里面有一个支付订单的场景. 那对一个订单支付之后,我们需要做下面的步骤: 更改订单的状态为"已支付" 扣减商品库存 给会员增加积分 创建销售出库单通知仓

  • 详解Java volatile 内存屏障底层原理语义

    目录 一.volatile关键字介绍及底层原理 1.volatile的特性(内存语义) 2.volatile底层原理 二.volatile--可见性 三.volatile--无法保证原子性 四.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 1.指令重排 2.as-if-serial语义 五.volatile与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 1.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 2.volatile的内存语义实现 六.JMM对volatile的特殊规则定义 一.volatile关键字介绍及底

  • 详解Java线程池和Executor原理的分析

    详解Java线程池和Executor原理的分析 线程池作用与基本知识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下"线程池"这个概念."线程池",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线程缓存.它是一个或者多个线程的集合,用户可以把需要执行的任务简单地扔给线程池,而不用过多的纠结与执行的细节.那么线程池有哪些作用?或者说与直接用Thread相比,有什么优势?我简单总结了以下几点: 减小线程创建和销毁带来的消耗 对于Java Thread的实现,我在前面的一篇blog中进行了分析.Java Thread与内

  • 详解Java 中泛型的实现原理

    泛型是 Java 开发中常用的技术,了解泛型的几种形式和实现泛型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写出更优质的代码.本文总结了 Java 泛型的三种形式以及泛型实现原理. 泛型 泛型的本质是对类型进行参数化,在代码逻辑不关注具体的数据类型时使用.例如:实现一个通用的排序算法,此时关注的是算法本身,而非排序的对象的类型. 泛型方法 如下定义了一个泛型方法, 声明了一个类型变量,它可以应用于参数,返回值,和方法内的代码逻辑. class GenericMethod{ public <T> T[] sort(T[]

  • 详解Java单例模式的实现与原理剖析

    目录 一.什么是单例模式 二.哪些地方用到了单例模式 三.单例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四.手写单例模式 饿汉式 枚举饿汉式 DCL懒汉式 双检锁懒汉式 内部类懒汉式 小结 一.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 Java 中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

  • 详解Java中AC自动机的原理与实现

    目录 简介 工作过程 数据结构 初始化 构建字典树 构建失败指针 匹配 执行结果 简介 AC自动机是一个多模式匹配算法,在模式匹配领域被广泛应用,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违禁词查找并替换为***.AC自动机其实是Trie树和KMP 算法的结合,首先将多模式串建立一个Tire树,然后结合KMP算法前缀与后缀匹配可以减少不必要比较的思想达到高效找到字符串中出现的匹配串.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Tire树,可以先查看:详解Java中字典树(Trie树)的图解与实现 如果不知道KMP算法,可以先查看:详解Java中

  • 详解Java面向对象之多态的原理与实现

    目录 何为多态 代码实现 多态理解 何为多态 定义: 多态是指不同的子类在继承父类后分别都重写覆盖了父类的方法,即父类同一个方法,在继承的子类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系统在运行时(而非编译时),能够根据其类型确定调用哪个重载的成员函数的能力,称为多态性. 特点: (1)多态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特性,简单点说:“一个接口,多种实现”,就是同一种事物表现出的多种形态. (2)多态就是抽象化的一种体现,把一系列具体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 再通过这个抽象的事物, 与不同的具体事物进行对话. (3)对不同类的对象

  • 详解Java前缀树Trie的原理及代码实现

    目录 Trie的概念 Trie的实现 基本结构 构建Trie 查找字符串 Trie的总结 Trie的概念 Trie(发音类似 “try”)又被称为前缀树.字典树.Trie利用字符串的公共前缀来高效地存储和检索字符串数据集中的关键词,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字符串比较,其核心思想是用空间换时间. Trie树可被用来实现字符串查询.前缀查询.词频统计.自动拼写.补完检查等等功能. Trie树的三个性质: 根节点不包含字符,除根节点外每一个节点都只包含一个字符. 从根节点到某一节点,路径上经过的字符连接起

  • 详解Java中跳跃表的原理和实现

    目录 一.跳跃表的引入 二.算法分析 1.时间复杂度 2.空间复杂度 三.跳跃表介绍 四.跳跃表的实现 1.数据结构定义 2.查找 3.插入 4.删除 五.实战 1.代码 2.测试结果 一.跳跃表的引入 对有序顺序表可以采用二分查找,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 (logn),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但是对有序链表不可以采用二分查找,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 (n). 有序链表如下图所示,若查找 8,则必须从第 1 个节点开始,依次比较 8 次才能查找成功. 如何利用链表的有序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