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内核的时间管理笔记整理

/******************
 * linux内核的时间管理
 ******************/

(1)内核中的时间概念

时间管理在linux内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事件驱动而言,内核中有大量函数是基于时间驱动的。

有些函数是周期执行的,比如每10毫秒刷新一次屏幕;

有些函数是推后一定时间执行的,比如内核在500毫秒后执行某项任务。

要区分:

  • *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
  • *周期性产生的事件和推迟执行的事件

周期性事件是由系统系统定时器驱动的

(2)HZ值

内核必须在硬件定时器的帮助下才能计算和管理时间。

定时器产生中断的频率称为节拍率(tick rate)。

在内核中指定了一个变量HZ,内核初始化的时候会根据这个值确定定时器的节拍率。

HZ定义在<asm/param.h>,在i386平台上,目前采用的HZ值是1000。

也就是时钟中断每秒发生1000次,周期为1毫秒。即:

#define HZ 1000

注意!HZ不是个固定不变的值,它是可以更改的,可以在内核源代码配置的时候输入。

不同的体系结构其HZ值是不一样的,比如arm就采用100。

如果在驱动中要使用系统的中断频率,直接使用HZ,而不要用100或1000

a.理想的HZ值

i386的HZ值一直采用100,直到2.5版后才改为1000。

提高节拍率意味着时钟中断产生的更加频繁,中断处理程序也会更频繁地执行。

带来的好处有:

  • *内核定时器能够以更高的频率和更高的准确度运行
  • *依赖定时器执行的系统调用,比如poll()和select(),运行的精度更高
  • *提高进程抢占的准确度

(缩短了调度延时,如果进程还剩2ms时间片,在10ms的调度周期下,进程会多运行8ms。
由于耽误了抢占,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严格的任务会产生影响)

坏处有:

*节拍率要高,系统负担越重。

中断处理程序将占用更多的处理器时间。

(3)jiffies

全局变量jiffies用于记录系统启动以来产生的节拍的总数。

启动时,jiffies初始化为0,此后每次时钟中断处理程序都会增加该变量的值。

这样,系统启动后的运行时间就是jiffies/HZ秒

jiffies定义于<linux/jiffies.h>中:

extern unsigned long volatile jiffies;

jiffies变量总是为unsigned long型。

因此在32位体系结构上是32位,而在64位体系上是64位。对于32位的jiffies,如果HZ为1000,49.7天后会溢出。虽然溢出的情况不常见,但程序在检测超时时仍然可能因为回绕而导致错误。linux提供了4个宏来比较节拍计数,它们能正确地处理节拍计数回绕。

#include <linux/jiffies.h>
#define time_after(unknown, known)    // unknow > known
#define time_before(unknown, known)   // unknow < known
#define time_after_eq(unknown, known)  // unknow >= known
#define time_before_eq(unknown, known)  // unknow <= known

unknown通常是指jiffies,known是需要对比的值(常常是一个jiffies加减后计算出的相对值)例:

unsigned long timeout = jiffies + HZ/2; /* 0.5秒后超时 */
...
if(time_before(jiffies, timeout)){
/* 没有超时,很好 */
}else{
/* 超时了,发生错误 */

time_before可以理解为如果在超时(timeout)之前(before)完成

*系统中还声明了一个64位的值jiffies_64,在64位系统中jiffies_64和jiffies是一个值。

可以通过get_jiffies_64()获得这个值。

*使用

u64 j2;
j2 = get_jiffies_64();

(4)获得当前时间

驱动程序中一般不需要知道墙钟时间(也就是年月日的时间)。但驱动可能需要处理绝对时间。
为此,内核提供了两个结构体,都定义在<linux/time.h>:

struct timeval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suseconds_t tv_usec; /* microseconds */
};
//较老,但很流行。采用秒和毫秒值,保存了1970年1月1日0点以来的秒数
struct timespec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long tv_nsec; /* nanoseconds */
};
//较新,采用秒和纳秒值保存时间。

do_gettimeofday()该函数用通常的秒或微秒来填充一个指向struct timeval的指针变量,原型如下:

#include <linux/time.h>
void do_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v);

current_kernel_time()该函数可用于获得timespec

#include <linux/time.h>
struct timespec current_kernel_time(void);
/********************
 *确定时间的延迟执行
 *******************/

设备驱动程序经常需要将某些特定代码延迟一段时间后执行,通常是为了让硬件能完成某些任务。

长于定时器周期(也称为时钟嘀嗒)的延迟可以通过使用系统时钟完成,而非常短的延时则通过软件循环的方式完成

(1)短延时

对于那些最多几十个毫秒的延迟,无法借助系统定时器。

系统通过软件循环提供了下面的延迟函数:

#include <linux/delay.h>
/* 实际在<asm/delay.h> */
void ndelay(unsigned long nsecs); /*延迟纳秒 */
void udelay(unsigned long usecs); /*延迟微秒 */
void mdelay(unsigned long msecs); /*延迟毫秒 */

这三个延迟函数均是忙等待函数,在延迟过程中无法运行其他任务。

实际上,当前所有平台都无法达到纳秒精度。

(2)长延时

a.在延迟到期前让出处理器

while(time_before(jiffies, j1))
schedule();

在等待期间可以让出处理器,但系统无法进入空闲模式(因为这个进程始终在进行调度),不利于省电。

b.超时函数

#include <linux/sched.h>
signed long schedule_timeout(signed long timeout);

使用方式:

set_current_state(TASK_INTERRUPTIBLE);
schedule_timeout(2*HZ); /* 睡2秒 */

进程经过2秒后会被唤醒。如果不希望被用户空间打断,可以将进程状态设置为TASK_UNINTERRUPTIBLE。

msleep
ssleep  // 秒

(3)等待队列

使用等待队列也可以实现长延迟。

在延迟期间,当前进程在等待队列中睡眠。

进程在睡眠时,需要根据所等待的事件链接到某一个等待队列。

a.声明等待队列

等待队列实际上就是一个进程链表,链表中包含了等待某个特定事件的所有进程。

#include <linux/wait.h>
struct __wait_queue_head {
    spinlock_t lock;
    struct list_head task_list;
};
typedef struct __wait_queue_head wait_queue_head_t;

要想把进程加入等待队列,驱动首先要在模块中声明一个等待队列头,并将它初始化。

静态初始化

DECLARE_WAIT_QUEUE_HEAD(name);

动态初始化

wait_queue_head_t my_queue;
init_waitqueue_head(&my_queue);

b.等待函数

进程通过调用下面函数可以在某个等待队列中休眠固定的时间:

#include <linux/wait.h>
long wait_event_timeout(wait_queue_head_t q,condition, long timeout);
long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_timeout(wait_queue_head_t q, condition, long timeout);

调用这两个函数后,进程会在给定的等待队列q上休眠,但会在超时(timeout)到期时返回。

如果超时到期,则返回0,如果进程被其他事件唤醒,则返回剩余的时间数。

如果没有等待条件,则将condition设为0

使用方式:

wait_queue_head_t wait;
init_waitqueue_head(&wait);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_timeout(wait, 0, 2*HZ);
/*当前进程在等待队列wait中睡2秒 */

(4)内核定时器

还有一种将任务延迟执行的方法是采用内核定时器。与前面几种延迟方法不同,内核定时器并不会阻塞当前进程,启动一个内核定时器只是声明了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执行一项任务,当前进程仍然继续执行。不要用定时器完成硬实时任务

定时器由结构timer_list表示,定义在<linux/timer.h>

struct timer_list{
struct list_head entry; /* 定时器链表 */
unsigned long expires; /* 以jiffies为单位的定时值 */
spinlock_t lock;
void(*function)(unsigned long); /* 定时器处理函数 */
unsigned long data; /* 传给定时器处理函数的参数 */
}

内核在<linux/timer.h>中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定时器的接口。

a.创建定时器

struct timer_list my_timer;

b.初始化定时器

init_timer(&my_timer);
/* 填充数据结构 */
my_timer.expires = jiffies + delay;
my_timer.data = 0;
my_timer.function = my_function; /*定时器到期时调用的函数*/

c.定时器的执行函数

超时处理函数的原型如下:

void my_timer_function(unsigned long data);

可以利用data参数用一个处理函数处理多个定时器。可以将data设为0

d.激活定时器

add_timer(&my_timer);

定时器一旦激活就开始运行。

e.更改已激活的定时器的超时时间

mod_timer(&my_timer,
    jiffies+ney_delay);

可以用于那些已经初始化但还没激活的定时器,如果调用时定时器未被激活则返回0,否则返回1。一旦mod_timer返回,定时器将被激活。

f.删除定时器

del_timer(&my_timer);

被激活或未被激活的定时器都可以使用,如果调用时定时器未被激活则返回0,否则返回1。不需要为已经超时的定时器调用,它们被自动删除

g.同步删除

del_time_sync(&my_timer);

在smp系统中,确保返回时,所有的定时器处理函数都退出。不能在中断上下文使用。

/********************
 *不确定时间的延迟执行
 *******************/

(1)什么是不确定时间的延迟

前面介绍的是确定时间的延迟执行,但在写驱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用户空间程序调用read函数从设备读数据,但设备中当前没有产生数据。此时,驱动的read函数默认的操作是进入休眠,一直等待到设备中有了数据为止。

这种等待就是不定时的延迟,通常采用休眠机制来实现。

(2)休眠

休眠是基于等待队列实现的,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wait_event系列函数,但现在我们将不会有确定的休眠时间。

当进程被置入休眠时,会被标记为特殊状态并从调度器的运行队列中移走。

直到某些事件发生后,如设备接收到数据,则将进程重新设为运行态并进入运行队列进行调度。

休眠函数的头文件是<linux/wait.h>,具体的实现函数在kernel/wait.c中。

a.休眠的规则

  • *永远不要在原子上下文中休眠
  • *当被唤醒时,我们无法知道睡眠了多少时间,也不知道醒来后是否获得了我们需要的资源
  • *除非知道有其他进程会在其他地方唤醒我们,否则进程不能休眠

b.等待队列的初始化

见前文

c.休眠函数

linux最简单的睡眠方式为wait_event宏。该宏在实现休眠的同时,检查进程等待的条件。

1. void wait_event(
   wait_queue_head_t q,
   int condition);

2. int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
   wait_queue_head_t q,
   int condition);
  • q: 是等待队列头,注意是采用值传递。
  • condition: 任意一个布尔表达式,在条件为真之前,进程会保持休眠。
  • 注意!进程需要通过唤醒函数才可能被唤醒,此时需要检测条件。
  • 如果条件满足,则被唤醒的进程真正醒来;
  • 如果条件不满足,则进程继续睡眠。

d.唤醒函数

当我们的进程睡眠后,需要由其他的某个执行线程(可能是另一个进程或中断处理例程)唤醒。唤醒函数:

#include <linux/wait.h>
1. void wake_up(
  wait_queue_head_t *queue);

2. void wake_up_interruptible(
  wait_queue_head_t *queue);

wake_up会唤醒等待在给定queue上的所有进程。而wake_up_interruptible唤醒那些执行可中断休眠的进程。实践中,约定做法是在使用wait_event时使用wake_up,而使用wait_event_interruptible时使用wake_up_interruptible。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0)

相关推荐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proc文件系统笔记整理

    /***************** * proc文件系统 *****************/ (1)/proc文件系统的特点和/proc文件的说明 /proc文件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由软件创建的文件系统,内核使用它向外界导出信息,/proc系统只存在内存当中,而不占用外存空间. /proc下面的每个文件都绑定于一个内核函数,用户读取文件时,该函数动态地生成文件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写/proc文件修改内核参数 /proc目录下的文件分析  /proc/$pid 关于进程$pid的信息目录.每个进程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内核中链表的使用笔记整理

    /******************** * 内核中链表的应用 ********************/ (1)介绍 在Linux内核中使用了大量的链表结构来组织数据,包括设备列表以及各种功能模块中的数据组织.这些链表大多采用在include/linux/list.h实现的一个相当精彩的链表数据结构. 链表数据结构的定义很简单: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list_head结构包含两个指向list_head结构的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内核的调试技术笔记整理

    /****************** * 内核的调试技术 ******************/ (1)内核源代码中的一些与调试相关的配置选项 内核的配置选项中包含了一些与内核调试相关的选项,都集中在"kernel hacking"菜单中.包括: CONFIG_DEBUG_KERNEL 使其他的调试选项可用,应该选中,其本身不会打开所有的调试功能. 具体的调试选项说明可参见驱动一书,或通过menuconfig的help说明查看. (2)如何通过宏对printk调试语句进行全局控制 通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内存管理笔记整理

    /********************** * linux的内存管理 **********************/ 到目前为止,内存管理是unix内核中最复杂的活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内存管理,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在内核态获得内存. (1)各种地址 对于x86处理器,需要区分以下三种地址: *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 只有x86支持.每个逻辑地址都由一个段(segment)和一个偏移量(offset)组成,偏移量指明了从段的开始到实际地址之间的距离. 逻辑地址共48位,段选择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Linux内核模块加载机制笔记整理

    #include <linux/moduleparam.h> 1. 模块参数 在驱动定义变量 static int num = 0; //当加载模块不指定num的值时则为0 module_param(变量名, 类型, 权限);类型: byte, int, uint, short, ushort, long, ulong, bool, charp,权限不能有写的权限 传参数: insmod test.ko 变量名1=值1  变量名2=值2 module_param的调用关系如下: #define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系统调用笔记整理

    /**************************** * 系统调用 ****************************/ (1)什么是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是内核和应用程序间的接口,应用程序要访问硬件设备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 在linux中,系统调用是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的唯一手段,除异常和中断外,他们是内核唯一的合法入口.系统调用的数量很少,在i386上只有大概300个左右. (2)c库和系统调用的关系 应用程序员通过C库中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而不是直接通过系统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高级字符设备驱动笔记整理

    /****************** * 高级字符设备驱动 ******************/ (1)ioctl 除了读取和写入设备外,大部分驱动程序还需要另外一种能力,即通过设备驱动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硬件控制.比如弹出介质,改变波特率等等.这些操作通过ioctl方法支持,该方法实现了同名的系统调用. 在用户空间,ioctl系统调用的原型是: int ioctl(int fd, unsigned long cmd, ...); fd: 打开的设备文件描述符 cmd: 命令 第三个参数:根据

  • 移植新内核到Linux系统上的操作步骤

    1.在ubuntu官网下载ubuntu16.04的镜像和对应ubuntu16.04的内核版本源代码,或者在镜像源上找 2.安装ubuntu16.04到PC主机上 接下来执行以下: 编译新的Linux内核给X86内核使用出现以下错误: scripts/sign-file.c:25:30: fatal error: openssl/opensslv.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决方法: (1)下载openssl-1.0.1d.tar.gz tar xzf openss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虚拟文件系统笔记整理

    /******************** * 虚拟文件系统VFS ********************/ (1)VFS介绍 虚拟文件系统VFS作为内核的子系统,为用户空间程序提供了文件系统的相关接口. VFS使得用户可以直接使用open()等系统调用而无需考虑具体文件系统和实际物理介质. VFS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文件系统模型,该模型囊括了我们所能想到的文件系统的常用功能和行为.通过这个抽象层,就可以实现利用通用接口对所有类新的文件系统进行操作. a.调用模型 write(): 用户空间 --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Linux内核基础笔记整理

    1. Linux内核驱动模块机制 静态加载, 把驱动模块编进内核, 在内核启动时加载 动态加载, 把驱动模块编为ko, 在内核启动后,需要用时加载 2. 编写内核驱动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static int __init test_init(void) { return 0; //返回0表示成功, 返加负数退出加载模块 } //__init 当内核把驱动初始化完后, 释放此函数的代码指令空间 stat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之字符设备驱动笔记整理

    /******************** * 字符设备驱动 ********************/ (1)字符设备驱动介绍 字符设备是指那些按字节流访问的设备,针对字符设备的驱动称为字符设备驱动. 此类驱动适合于大多数简单的硬件设备.比如并口打印机,我们通过在/dev下建立一个设备文件(如/dev/printer)来访问它. 用户应用程序用标准的open函数打开dev/printer,然后用write向文件中写入数据,用read从里面读数据. 调用流程: write(): 用户空间 -->

  • Linux内核设备驱动地址映射笔记整理

    #include <asm/io.h> #define ioremap(cookie,size) __arm_ioremap(cookie, size, MT_DEVICE) //cookie表示物理地址, size表示映射大小. ioremap把指定的物理地址映射到空闲的虚拟地址 void __iomem * __arm_ioremap(unsigned long phys_addr, size_t size, unsigned int mtype) { return __arm_iorem

  • 将Linux代码移植到Windows的简单方法

    一.前言 Linux拥有丰富各种源代码资源,但是大部分代码在Windows平台情况是无法正常编译的.Windows平台根本无法直接利用这些源代码资源.如果想要使用完整的代码,就要做移植工作.因为C/C++ Library的不同和其他的一些原因,移植C/C++代码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例子(Tar)来说明如何把Linux代码移植到Windows平台上.移植过程将尽量少修改代码,以便代码的运行逻辑不会发生任何变动.保留绝大部分软件主要功能. 二.准备工作 Tar是Linux平台下面一个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