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java策略模式详解

目录
  • 为什么使用策略模式?
  • 策略模式包含角色
  • 策略模式的类图
  • 排序案例
  • 策略模式的优点
  • 策略模式的缺点
  • 适用场景
  • 源码分析策略模式的典型应用
    • Java Comparator 中的策略模式
  • 参考文章
  • 总结

为什么使用策略模式?

实现某一个功能有多条途径,每一条途径对应一种算法,此时我们可以使用一种设计模式来实现灵活地选择解决途径,也能够方便地增加新的解决途径。

策略模式包含角色

  • Context(环境类):环境类是使用算法的角色,它在解决某个问题(即实现某个方法)时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在环境类中维持一个对抽象策略类的引用实例,用于定义所采用的策略。
  • Strategy(抽象策略类):它为所支持的算法声明了抽象方法,是所有策略类的父类,它可以是抽象类或具体类,也可以是接口。环境类通过抽象策略类中声明的方法在运行时调用具体策略类中实现的算法。
  • ConcreteStrategy(具体策略类):它实现了在抽象策略类中声明的算法,在运行时,具体策略类将覆盖在环境类中定义的抽象策略类对象,使用一种具体的算法实现某个业务处理。

策略模式的类图

策略模式需要一个策略接口,不同的策略实现不同的实现类,在具体业务环境中仅持有该策略接口,根据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实现类即可。

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

排序案例

对数组进行排序的算法有很多,但是不同的算法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率,例如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快速排序,数据量小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插入排序

抽象策略类

//抽象策略类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public void sort();
}

具体策略类

public class QuickSort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ort() {
        System.out.println("快速排序");
    }
}
public class InsertSort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ort() {
        System.out.println("插入排序");
    }
}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ort() {
        System.out.println("冒泡排序");
    }
}

环境类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void sort(int[] arr,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strategy;
        doSort();
    }
    private void doSort()
    {
        strategy.sort();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1,1,1,1,1,1,1,1,1,1};
        int[] arr1={1,1,1,1,1,1};
        int[] arr2={1,1,1};
        Context context=new Context();
        context.sort(arr,new QuickSort());
        context.sort(arr1,new InsertSort());
        context.sort(arr2,new BubbleSort());
    }
}

策略模式的优点

  • 策略模式提供了对 “开闭原则” 的完美支持,用户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选择算法或行为,也可以灵活地增加新的算法或行为。
  • 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移到抽象策略类中,从而避免重复的代码。
  • 策略模式提供了一种可以替换继承关系的办法。如果不使用策略模式而是通过继承,这样算法的使用就 和算法本身混在一起,不符合 “单一职责原则”,而且使用继承无法实现算法或行为在程序运行时的动态切 换。
  •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多重条件选择语句。多重条件选择语句是硬编码,不易维护。
  • 策略模式提供了一种算法的复用机制,由于将算法单独提取出来封装在策略类中,因此不同的环境类可以方便地复用这些策略类。

策略模式的缺点

  •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所有的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 策略模式将造成系统产生很多具体策略类,任何细小的变化都将导致系统要增加一个新的具体策略类。
  • 无法同时在客户端使用多个策略类,也就是说,在使用策略模式时,客户端每次只能使用一个策略类,不支持使用一个策略类完成部分功能后再使用另一个策略类来完成剩余功能的情况。

适用场景

  • 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那么可以将这些算法封装到一个个的具体算法类中,而这些具体算法类都是一个抽象算法类的子类。换言之,这些具体算法类均有统一的接口,根据 “里氏代换原则” 和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客户端可以选择使用任何一个具体算法类,并只需要维持一个数据类型是抽象算法类的对象。
  • 一个对象有很多的行为,如果不用恰当的模式,这些行为就只好使用多重条件选择语句来实现。此时,使用策略模式,把这些行为转移到相应的具体策略类里面,就可以避免使用难以维护的多重条件选择语句。
  • 不希望客户端知道复杂的、与算法相关的数据结构,在具体策略类中封装算法与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算法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源码分析策略模式的典型应用

Java Comparator 中的策略模式

java.util.Comparator 接口是比较器接口,可以通过 Collections.sort(List,Comparator)Arrays.sort(Object[],Comparator) 对集合和数据进行排序,下面为示例程序

一个学生类,有两个属性 id 和 name

@Data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实现两个比较器,比较器实现了 Comparator 接口,一个升序,一个降序

// 降序
public class DescSor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o2.getId() - o1.getId();
    }
}
// 升序
public class AscSor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o1.getId() - o2.getId();
    }
}

通过 Arrays.sort() 对数组进行排序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s = {
                new Student(3, "张三"),
                new Student(1, "李四"),
                new Student(4, "王五"),
                new Student(2, "赵六")
        };
        toString(students, "排序前");
        Arrays.sort(students, new AscSortor());
        toString(students, "升序后");
        Arrays.sort(students, new DescSortor());
        toString(students, "降序后");
    }
    public static void toString(Student[] students, String desc){
        for (int i = 0; i < student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desc + ": " +students[i].toString() + ", ");
        }
        System.out.println();
    }
}

通过 Collections.sort() 对集合List进行排序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u> students = Arrays.asList(
                new Stu(3, "张三"),
                new Stu(1, "李四"),
                new Stu(4, "王五"),
                new Stu(2, "赵六")
        );
        toString(students, "排序前");
        Collections.sort(students, new AscSortor());
        toString(students, "升序后");
        Collections.sort(students, new DescSortor());
        toString(students, "降序后");
    }
    public static void toString(List<Stu> students, String desc){
        for (Stu student : students) {
            System.out.print(desc + ": " + student.toString() + ", ");
        }
        System.out.println();
    }
}

我们向 Collections.sort()Arrays.sort() 分别传入不同的比较器即可实现不同的排序效果(升序或降序)

这里 Comparator 接口充当了抽象策略角色,两个比较器 DescSortor 和 AscSortor 则充当了具体策略角色,Collections 和 Arrays 则是环境角色

参考文章

策略模式

总结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我们的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

  • Java如何利用策略模式替代if/else语句

    平时在开发中避免不了使用大量的if else语句,但过多层的if else对于性能有很大的开销,类似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Main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msgid = "MS066"; if(message.equals("MS066")){ System.out.println("MS066"); }else if (message.equa

  • 详解Java策略模式

    一.策略模式到底是什么?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的行为模式.其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简单的说,策略模式代表了一类算法的通用解决方案,你可以在运行时选择使用哪种解决方案. 策略模式的重心 策略模式的重心不是如何实现算法, 而是如何组织.调用这些算法, 从而使得程序结构更加灵活,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算法的平等性 策略模式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各个策略算法的平等性.对于一系列具体的

  • Java策略模式取代if else

    别再大量的if else了, 代码太简陋了, 可读性太差了. 策略模式的定义 .... 简单来说 每个模块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 举栗子, 如下烂代码 if ("花呗支付".equals(type)) { // 花呗支付的业务逻辑处理 } else if ("微信支付".equals(type)) { // 微信支付业务逻辑 } else if ("云闪付".equals(type)) { // 云闪付支付业务逻辑 } els

  • Spring 环境下实现策略模式的示例

    背景 最近在忙一个需求,大致就是给满足特定条件的用户发营销邮件,但是用户的来源有很多方式:从 ES 查询的.从 csv 导入的.从 MongoDB 查询-.. 需求很简单,但是怎么写的优雅,方便后续扩展,就存在很多门道了. 我们的项目是基于 Spring Boot 开发的,因此这篇文章也会基于 Spring Boot 作为基础框架,教你如何使用 Spring 依赖注入的特性,优雅的实现策略模式. 1. 简单粗暴 最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莫过于 if...else- 了,伪代码如下: if(来源 ==

  • 浅谈用SpringBoot实现策略模式

    目录 问题的提出 策略模式代码的实现 进一步的思考 心得体会 问题的提出 阅读别人代码的时候最讨厌遇到的就是大段大段的if-else分支语句,一般来说读到下面的时候就忘了上面在判断什么了.很多资料上都会讲到使用策略模式来改进这种代码逻辑. 策略模式的类图如下: 只需要按照这个图写代码就可以了. 策略模式代码的实现 借助Spring框架我们能够轻松的实现策略模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咖啡店买咖啡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胃容量选择大小杯.那么我们就要实现一个CoffeeStategy: pa

  •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详解

    目录 策略模式 Demo 代码: 总结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属于行为型模式,指对象有某个行为,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中,该行为有不同的实现算法.用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实现同一个接口,让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主要解决:在有多种算法相似的情况下,使用 if-else 所带来的复杂和难以维护. 如何解决:将这些算法封装成一个一个的类,任意地替换. 何时使用:一个系统有许多许多类,而区分它们的只是他们直接的行为. 使用场景: 如果在一个系统

  • Java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详解

    一.什么是抽象工厂模式 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这称之为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我们并不关心零件的具体实现,而是只关心接口(API).我们仅使用该接口(API)将零件组装称为产品. 二.示例程序   1.抽象的零件:Item类 package com.as.module.abstractfactory; /** * 抽象的零件 * @author Andy * @date 2021/4/29 23:16 */ public

  • Java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详解

    目录 前言 一.职责链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二.职责链模式的结构 三.职责链模式案例 前言 本文简单介绍了设计模式的一种--职责链模式  一.职责链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为了避免请求发送者与多个请求处理者耦合在一起,于是将所有请求的处理者通过前一对象记住其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而连成一条链:当有请求发生时,可将请求沿着这条链传递,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比如我们的审批制度,低等级的审批不了的,交给上一级审批,依次类推,直到审批结束. 在责任链模式中,客户只需要将请求发送到责任链上即可,无须关心请求的处

  • Java设计模式中的外观模式详解

    目录 模式介绍 UML类图 外观模式案例: 外观模式的注意事项和细节 模式介绍 外观模式(Facade) ,也叫“过程模式: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此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外观模式通过定义一个一致的接口,用以屏蔽内部子系统的细节,使得调用端只需跟这个接口发生调用,而无需关心这个子系统的内部细节. UML类图 类图解析: Facade:为调用端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外观类知道哪些子系统负责处理请求,从而将调用端的请求代理给适当子系统对象

  • Java设计模式中的门面模式详解

    目录 门面模式 概述 应用场景 目的 优缺点 主要角色 门面模式的基本使用 创建子系统角色 创建外观角色 客户端调用 门面模式实现商城下单 库存系统 支付系统 物流系统 入口系统 客户端调用 门面模式 概述 门面模式(Facade Pattern)又叫外观模式,属于结构性模式. 它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去访问多个子系统的多个不同的接口,它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客户端不需要知道系统内部的复杂联系,只需定义系统的入口.即在客户端和复杂系统之间再加一层,这一层

  • Java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详解

    目录 1.工厂方法是什么 2.如何实现 3.代码实现 4.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 5.拓展 1.工厂方法是什么 众所周知,工厂是生产产品的,并且产品供消费者使用.消费者不必关心产品的生产过程,只需要关心用哪种产品就行. 在Java世界中,工厂方法模式和现实功能类似.工厂即一个工厂类,提供获得对象(产品)的方法(工厂方法).其他类(消费者)需要用到某个对象时,只需调用工厂方法就行,不必new这个对象. 2.如何实现 1)创建产品的抽象类或接口---抽象产品 2)创建具体产品的类---具体产品 3)创建

  • Java设计模式中责任链模式详解

    目录 1.责任链设计模式的定义 2.责任链设计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3.责任链设计模式的实现思路 4.责任链设计模式应用实例 5.责任链设计模式应用场景 编程是一门艺术,大批量的改动显然是非常丑陋的做法,用心的琢磨写的代码让它变的更美观.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事件需要经过多个对象处理是很常见的场景.例如,采购审批流程.请假流程等.公司员工请假,可批假的领导有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总经理等,但每个领导能批准的天数不同,员工必须根据需要请假的天数去找不同的领导签名,也就是说员工必须记住每个领导的姓名.电话

  • Java设计模式之静态工厂模式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设计模式之静态工厂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静态工厂模式(static factory)也叫简单工厂模式. 涉及到3个角色:工厂类角色,抽象产品类角色和具体产品类角色. 抽象产品类可以使用接口或者父类来描述产品对象的行为特征. 具体产品类就是某一具体的对象. 静态工厂类有一个静态的方法,含有判断逻辑,决定要创建哪一种具体的产品对象. 其设计模式如下: 抽象产品类  IProduct package org.test.design.sf; public inte

  •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详解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这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从击鼓传花谈起 击鼓传花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

  • Java设计模式之装饰者模式详解

    目录 具体代码: Person: Student: Doctor: DecoratePerson: ShoeDecorate: DressDecorate: 总结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是作为现有的类的一个包装. 以一个Person对象为例.Person作为一个接口,Student(学生)和Doctor(医生)为Person接口的两个具体类,DecoratorPerson为Pers

  • JAVA设计模式之调停者模式详解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调停者(Mediator)模式的: 调停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调停者模式包装了一系列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得这些对象不必相互明显引用.从而使它们可以较松散地耦合.当这些对象中的某些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时,不会立即影响到其他的一些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证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彼此独立地变化. 为什么需要调停者 如下图所示,这个示意图中有大量的对象,这些对象既会影响别的对象,又会被别的对象所影响,因此常常叫做同事(Colleague)对象.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