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中的五种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分组分析aggregation

根据分组字段,将分析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以进行对比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指标:

计数 length

求和 sum

平均值 mean

标准差 var

方差 sd

分组统计函数

aggregate(分组表达式,data=需要分组的数据框,function=统计函数)

参数说明

formula:分组表达式,格式:统计列~分组列1+分组列2+...

data=需要分组的数据框

function:统计函数

aggregate(name ~ class, data=data, FUN=length);
#求和
aggregate(score ~ class, data=data, FUN=sum);
#均值
aggregate(score ~ class, data=data, FUN=mean);
#方差
aggregate(score ~ class, data=data, FUN=var);
#标准差
aggregate(score ~ class, data=data, FUN=sd)

2、分布分析cut

根据分析目的,将数据(定量数据)进行等距或者不等距的分组,进行研究各组分布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分组函数

cut(data,breaks,labels,right)

参数说明

data=需要分组的一列数据

breaks=分组条件,如果是一个数字,那么将平均分组;如果是一个数组,那么将按照指定范围分组

labels:分组标签

right:指定范围是否右闭合,默认为右闭合,right参数为TRUE

用户明细 <- read.csv('data.csv', stringsAsFactors=FALSE)
head(用户明细)

breaks <- c(min(用户明细$年龄)-1, 20, 30, 40, max(用户明细$年龄)+1)

年龄分组 <- cut(用户明细$年龄, breaks = breaks)
用户明细[, '年龄分组1'] <- 年龄分组

年龄分组 <- cut(用户明细$年龄, breaks = breaks, right = FALSE)
用户明细[, '年龄分组2'] <- 年龄分组

labels <- c('20岁以及以下', '21岁到30岁', '31岁到40岁', '41岁以上');
年龄分组 <- cut(用户明细$年龄, breaks = breaks, labels = labels)
用户明细[, '年龄分组'] <- 年龄分组

head(用户明细)

aggregate(formula=用户ID ~ 年龄分组, data=用户明细, FUN=length)

3、交叉分析tapply(相当于excel里的数据透视表)

通常用于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交叉表形式进行变量间关系的对比分析;

交叉分析的原理就是从数据的不同维度,综合进行分组细分,以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构成、分布特征。

交叉分析函数:

tapply(统计向量,list(数据透视表中的行,数据透视变中的列),FUN=统计函数)

返回值说明:

一个table类型的统计量

breaks <- c(min(用户明细$年龄)-1, 20, 30, 40, max(用户明细$年龄)+1)

labels <- c('20岁以及以下', '21岁到30岁', '31岁到40岁', '41岁以上');
年龄分组 <- cut(用户明细$年龄, breaks = breaks, labels = labels)
用户明细[, '年龄分组'] <- 年龄分组

head(用户明细)

tapply(用户明细$用户ID, list(用户明细$年龄分组, 用户明细$性别), FUN=length)

4、结构分析prop.table

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进而分析总体内部特征的一种分析方法。

for example:资产占有率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运用

统计占比函数

prop.table(table,margin=NULL)

参数说明:

table,使用tapply函数统计得到的分组计数或求和结果

margin,占比统计方式,具体参数如下:

属性 注释

1 按行统计占比

2 按列统计占比

NULL 按整体统计占比

data <- read.csv('data.csv', stringsAsFactors=FALSE);
head(data)

t <- tapply(data$月消费.元., list(data$通信品牌), sum)
t
prop.table(t);

t <- tapply(data$月消费.元., list(data$通信品牌), mean)
t
prop.table(t);

t <- tapply(data$月消费.元., list(data$省份, data$通信品牌), sum)
t
prop.table(t, margin = 2)

5、相关分析prop.table

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关系数r 可以用来描述定量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函数:

cor(向量1,向量2,...)返回值:table类型的统计量

data <- read.csv('data.csv', fileEncoding = "UTF-8");

cor(data[, 2:7])

补充:R中基本统计分析方法整理

面对一大堆的数据,往往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只要使用一些简单图形和运算,就可以了解数据更多的特征。R提供了很多关于数据描述的函数,通过这些函数可以对数据进行一个简单地初步分析。

获取描述性统计量的R函数

(1)常用统计函数(参数x为向量)

mean(x):平均值

median(x):中位数

sd(x):标准差

var(x):方差

sum(x):求和

min(x):最小值

max(x):最大值

range(x):值域

......等等

(2)summary()函数

提供最小值、下四分位数、中位数、平均值、上四分位数、最大值。

(3)apply()或sapply函数

计算参数指定的任意描述性统计量。

其中sapply()用法:sapply(x,FUNC,options) ,x是待处理的数据框,FUNC是用户指定的函数,如sum()、max()、mean()等等,指定了的options会传递给FUNC。

(4) Hmisc包中的describe()函数

返回变量和观测值的数目、缺失值和唯一值的数目、平均值、分位数、五个最大的值和五个最小的值。

(5)pastecs包中的stat.desc()函数

可以计算种类繁多的描述性统计量

(6)psych包也提供了一个describe()函数

它可以计算非缺失值的数量、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截尾均值、绝对中位差、最小值、最大值、值域、偏度、峰度等。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0)

相关推荐

  • R语言-计算频数和频率的操作

    首先,筛选出需要的列: data <- data2[,which(colnames(data2) %in% c("产品分类", "期数", "逾期月数"))] 产品分类 期数 逾期月数 委托贷款 24 1 委托贷款 36 1 担保贷款 24 2 委托贷款 24 2 信用贷款 36 4 担保贷款 24 3 信用贷款 24 1 委托贷款 36 3 担保贷款 24 2 现在希望得到每种产品种类在不同期数时 逾期月数的占比,使用table函数: #

  • R语言基础统计方法图文实例讲解

    tidyr > tdata <- data.frame(names=rownames(tdata),tdata)行名作为第一列 > gather(tdata,key="Key",value="Value",cyl:disp,mpg)创key列和value列,cyl和disp放在一列中 -号减去不需要转换的列 > spread(gdata,key="Key",value="Value") 根据value将

  • R语言统计结果输出至本地文件的几种方法示例

    1.sink() 在代码开始前加一行:sink("output.txt"),就会自动把结果全部输出到工作文件夹下的output.txt文本文档.这时在R控制台的输出窗口中是看不到输出结果的.代码结束时用sink()切换回来. 示例: sink("a.txt") x<-rnorm(100,0,1) mean(x) sink() 注:此处输出为mean(x). 2.stargazer() library(stargazer) #导入数据 mydata <-

  • R语言实现用cbind合并两列数据

    我有两个数据文件,分别只有一列,这两列数据行数一行,我想把这两列合并到一个数据文件中,方便使用. 我的两个数据文件分别是1.txt,2.txt,保存后的文件名是3.txt. // 代码如下 gow1<-read.table("1.txt",header = FALSE) gow2<-read.table("2.txt",header = FALSE) View(gow1) View(gow2) gow<-cbind(gow1,gow2) View(

  • R语言-如何循环读取excel并保存为RData

    之前写过一个循环读取excel的代码,最近又有了新的需求:循环读取xlsx文件中的多个sheet,处理完之后循环输出到xlsx文件中的多个sheet中,总结一下. 1.循环读取csv文件并输出为RData格式 homedir <- "D:/Documents/tina/Database" #设置路径 setwd(homedir) temp = list.files(pattern="*.csv") for (i in 1:length(temp)) { fil

  • R语言-生成频数表和列联表crosstable函数介绍

    列联表crosstable 列联表不仅可以用来做简单的描述性统计,还可以在机器学习中用来比较识别正确率,FPR,TPR等等数据,以便我们比较不同的ML模型 or 调参. 2x2列联表一般长下面这样: Total Observations in Table: 143 | test_cancer$diagnosis lda.class | 0 | 1 | Row Total | -------------|-----------|-----------|-----------| 0 | 82 | 1

  • R语言中的五种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分组分析aggregation 根据分组字段,将分析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以进行对比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指标: 计数 length 求和 sum 平均值 mean 标准差 var 方差 sd 分组统计函数 aggregate(分组表达式,data=需要分组的数据框,function=统计函数) 参数说明 formula:分组表达式,格式:统计列~分组列1+分组列2+... data=需要分组的数据框 function:统计函数 aggregate(name ~ cla

  • R语言中常见的几种创建矩阵形式总结

    矩阵概述 R语言的实质实质上是与matlab差不多的,都是以矩阵为基础的 在R语言中,矩阵(matrix)是将数据按行和列组织数据的一种数据对象,相当于二维数组,可以用于描述二维的数据.与向量相似,矩阵的每个元素都拥有相同的数据类型.通常用列来表示来自不同变量的数据,用行来表示相同的数据. R中创建矩阵的语法格式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matrix()函数来创建矩阵,其语法格式如下: matrix(data=NA, nrow = 1, ncol = 1, byrow = FALSE, dimname

  • R语言中向量和矩阵简单运算的实现

    一.向量运算 向量是有相同基本类型的元素序列,一维数组,定义向量的最常用办法是使用函数c(),它把若干个数值或字符串组合为一个向量. 1.R语言向量的产生方法 > x <- c(1,2,3) > x [1] 1 2 3 2.向量加减乘除都是对其对应元素进行的,例如下面 > x <- c(1,2,3) > y <- x*2 > y [1] 2 4 6 (注:向量的整数除法是%/%,取余是%%.) 3.向量的内积,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 x

  • 详解R语言中的表达式、数学公式、特殊符号

      在R语言的绘图函数中,如果文本参数是合法的R语言表达式,那么这个表达式就被用Tex类似的规则进行文本格式化. y <- function(x) (exp(-(x^2)/2))/sqrt(2*pi) plot(y, -5, 5, main = expression(f(x) == frac(1,sqrt(2*pi))*e^(-frac(x^2,2))), lwd = 3, col = "blue") library(ggplot2) x <- seq(0, 2*pi, b

  • 详解R语言中生存分析模型与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可视化

    R语言简介 R是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R是属于GNU系统的一个自由.免费.源代码开放的软件,它是一个用于统计计算和统计制图的优秀工具. 人们通常使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进行二元结果逻辑回归.但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感兴趣的结果通常是事件发生时间.使用随时间变化的时间依赖性ROC可以更全面地描述这种情况下的预测模型. 时间依赖性ROC定义 令 Mi为用于死亡率预测的基线(时间0)标量标记. 当随时间推移观察到结果时,其预测性能取决于评估时间 t.直观地说,在零时间测量的标记值应该

  • 详解R语言中的多项式回归、局部回归、核平滑和平滑样条回归模型

    在标准线性模型中,我们假设 .当线性假设无法满足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法. 多项式回归 扩展可能是假设某些多项式函数, 同样,在标准线性模型方法(使用GLM的条件正态分布)中,参数  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获得,其中  在  . 即使此多项式模型不是真正的多项式模型,也可能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值 .实际上,根据 Stone-Weierstrass定理,如果  在某个区间上是连续的,则有一个统一的近似值  ,通过多项式函数. 仅作说明,请考虑以下数据集 db = data.frame(x=xr,y=y

  • R语言中对数据框的列名重命名的实现

    报错类型 Error: All arguments must be named plyr中的rename和dplyr中的rename用法是不同的. plyr::rename rename(data, c(old=new)) dplyr::rename rename(data, new = old) Example 比如, 默认的是plyr的rename, 运行下面命令, 会报错: d <- data.frame(old1=1:3, old2=4:6, old3=7:9) d library(ti

  • R语言中其它对象知识点总结

    其他对象 矩阵 二维向量 矩阵操作更类似于向量,而不是向量的向量或者向量列表 下标可以用用来引用元素,但并不反应矩阵的存储方式 矩阵没有一个确定的属性 数组 具有两个以上维度的向量 数组可用来表示多个维度的同类型数据 数组的底层存储机制是向量 数组也没有确定的类属性 因子 因子型变量表示分类信息 因子型变量通常是一个有序项目的集合 因子型变量可以取得的所有值被称为因子水平 因子型变量的输出结果中各个因子水平没有加引号,且都明确显示出来了 > (eye.colors <- factor(c(&q

  • R语言中时间序列分析浅析

    时间序列是将统一统计值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列,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有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 一个稳定的时间序列中常常包含两个部分,那么就是:有规律的时间序列+噪声.所以,在以下的方法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去过滤噪声值,让我们的时间序列更加的有分析意义. 语法 时间序列分析中ts()函数的基本语法是 timeseries.object.name <- ts(data, start, end, frequency) 以下是所使用的参数的描述 data是包含在时间序列中使用的值的向量或矩

  • go语言中使用timer的常用方式

    本文实例总结了go语言中使用timer的常用方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下面三段代码(A,b,C)的功能都是在5分钟后执行指定的函数的go语言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A) time.AfterFunc(5 * time.Minute, func() {     fmt.Printf("expired") } // (B) create a Timer object timer := time.NewTimer(5 * time.Minute) <-t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