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 聚类算法与Python实现代码

k-means 聚类算法思想先随机选择k个聚类中心,把集合里的元素与最近的聚类中心聚为一类,得到一次聚类,再把每一个类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重新聚类,迭代n次得到最终结果分步解析

一、初始化聚类中心

首先随机选择集合里的一个元素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放入容器,选择距离第一个聚类中心最远的一个元素作为第二个聚类中心放入容器,第三、四、、、N个同理,为了优化可以选择距离开方做为评判标准

二、迭代聚类

依次把集合里的元素与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分为一类,放到对应该聚类中心的新的容器,一次聚类完成后求出新容器里个类的均值,对该类对应的聚类中心进行更新,再次进行聚类操作,迭代n次得到理想的结果

三、可视化展示

利用 python 第三方库中的可视化工具 matplotlib.pyplot 对聚类后的元素显示(散点图),方便查看结果

python代码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两点距离
def distance(e1, e2):
  return np.sqrt((e1[0]-e2[0])**2+(e1[1]-e2[1])**2)

# 集合中心
def means(arr):
  return np.array([np.mean([e[0] for e in arr]), np.mean([e[1] for e in arr])])

# arr中距离a最远的元素,用于初始化聚类中心
def farthest(k_arr, arr):
  f = [0, 0]
  max_d = 0
  for e in arr:
    d = 0
    for i in range(k_arr.__len__()):
      d = d + np.sqrt(distance(k_arr[i], e))
    if d > max_d:
      max_d = d
      f = e
  return f

# arr中距离a最近的元素,用于聚类
def closest(a, arr):
  c = arr[1]
  min_d = distance(a, arr[1])
  arr = arr[1:]
  for e in arr:
    d = distance(a, e)
    if d < min_d:
      min_d = d
      c = e
  return c

if __name__=="__main__":
  ## 生成二维随机坐标(如果有数据集就更好)
  arr = np.random.randint(100, size=(100, 1, 2))[:, 0, :]

  ## 初始化聚类中心和聚类容器
  m = 5
  r = np.random.randint(arr.__len__() - 1)
  k_arr = np.array([arr[r]])
  cla_arr = [[]]
  for i in range(m-1):
    k = farthest(k_arr, arr)
    k_arr = np.concatenate([k_arr, np.array([k])])
    cla_arr.append([])

  ## 迭代聚类
  n = 20
  cla_temp = cla_arr
  for i in range(n):  # 迭代n次
    for e in arr:  # 把集合里每一个元素聚到最近的类
      ki = 0    # 假定距离第一个中心最近
      min_d = distance(e, k_arr[ki])
      for j in range(1, k_arr.__len__()):
        if distance(e, k_arr[j]) < min_d:  # 找到更近的聚类中心
          min_d = distance(e, k_arr[j])
          ki = j
      cla_temp[ki].append(e)
    # 迭代更新聚类中心
    for k in range(k_arr.__len__()):
      if n - 1 == i:
        break
      k_arr[k] = means(cla_temp[k])
      cla_temp[k] = []

  ## 可视化展示
  col = ['HotPink', 'Aqua', 'Chartreuse', 'yellow', 'LightSalmon']
  for i in range(m):
    plt.scatter(k_arr[i][0], k_arr[i][1], linewidth=10, color=col[i])
    plt.scatter([e[0] for e in cla_temp[i]], [e[1] for e in cla_temp[i]], color=col[i])
  plt.show()

结果展示

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k-means 聚类算法与Python实现代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k-means 聚类算法python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python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

    1 K-means算法 实际上,无论是从算法思想,还是具体实现上,K-means算法是一种很简单的算法.它属于无监督分类,通过按照一定的方式度量样本之间的相似度,通过迭代更新聚类中心,当聚类中心不再移动或移动差值小于阈值时,则就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1.1 算法思路 随机选取聚类中心 根据当前聚类中心,利用选定的度量方式,分类所有样本点 计算当前每一类的样本点的均值,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聚类中心 计算下一次迭代的聚类中心与当前聚类中心的差距 如4中的差距小于给定迭代阈值时,迭代结束.反之,至2继续下

  • python实现鸢尾花三种聚类算法(K-means,AGNES,DBScan)

    一.分散性聚类(kmeans) 算法流程: 1.选择聚类的个数k. 2.任意产生k个聚类,然后确定聚类中心,或者直接生成k个中心. 3.对每个点确定其聚类中心点. 4.再计算其聚类新中心. 5.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收敛要求.(通常就是确定的中心点不再改变. 优点: 1.是解决聚类问题的一种经典算法,简单.快速 2.对处理大数据集,该算法保持可伸缩性和高效率 3.当结果簇是密集的,它的效果较好 缺点 1.在簇的平均值可被定义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可能不适用于某些应用 2.必须事先给出k(要生成的簇的数

  • python实现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是发现给定数据集的k个簇的算法,也就是将数据集聚合为k类的算法. 算法过程如下: 1)从N个文档随机选取K个文档作为质心 2)对剩余的每个文档测量其到每个质心的距离,并把它归到最近的质心的类,我们一般取欧几里得距离 3)重新计算已经得到的各个类的质心 4)迭代步骤(2).(3)直至新的质心与原质心相等或迭代次数大于指定阈值,算法结束 算法实现 随机初始化k个质心,用dict保存质心的值以及被聚类到该簇中的所有data. def initCent(dataSe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之k均值聚类(k-means)

    一开始的目的是学习十大挖掘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并用编码实现一遍,但越往后学习,越往后实现编码,越发现自己的编码水平低下,学习能力低.这一个k-means算法用Python实现竟用了三天时间,可见编码水平之低,而且在编码的过程中看了别人的编码,才发现自己对numpy认识和运用的不足,在自己的代码中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求均值的地方可以用mean直接对数组求均值,再比如去最小值的下标,我用的是argsort排序再取列表第一个,但是有argmin可以直接用啊.下面的代码中这些可以优化的并没有改,

  • python中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算法优缺点: 优点:容易实现 缺点: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收敛较慢 使用数据类型:数值型数据 算法思想 k-means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不同样本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的相近关系的,相近的就会放到同一个类别中去. 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k值,也就是我们希望把数据分成多少类,这里k值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很大,Ng的课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elbow method,简单的说就是根据聚类的结果和k的函数关系判断k为多少的时候效果最好.另一种则是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比如说进行衬衫尺寸的聚

  • K-means聚类算法介绍与利用python实现的代码示例

    聚类 今天说K-means聚类算法,但是必须要先理解聚类和分类的区别,很多业务人员在日常分析时候不是很严谨,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分类其实是从特定的数据中挖掘模式,作出判断的过程.比如Gmail邮箱里有垃圾邮件分类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什么都不过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人工对于每一封邮件点选"垃圾"或"不是垃圾",过一段时间,Gmail就体现出一定的智能,能够自动过滤掉一些垃圾邮件了.这是因为在点选的过程中,其实是给每一条邮件打了一个"标签&qu

  • k-means 聚类算法与Python实现代码

    k-means 聚类算法思想先随机选择k个聚类中心,把集合里的元素与最近的聚类中心聚为一类,得到一次聚类,再把每一个类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重新聚类,迭代n次得到最终结果分步解析 一.初始化聚类中心 首先随机选择集合里的一个元素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放入容器,选择距离第一个聚类中心最远的一个元素作为第二个聚类中心放入容器,第三.四...N个同理,为了优化可以选择距离开方做为评判标准 二.迭代聚类 依次把集合里的元素与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分为一类,放到对应该聚类中心的新的容器,一次聚类完成后求出新容器里

  • K均值聚类算法的Java版实现代码示例

    1.简介 K均值聚类算法是先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聚类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聚类.一旦全部对象都被分配了,每个聚类的聚类中心会根据聚类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或最小数目)对象被重新分配给不同的聚类,没有(或最小数目)聚类中心再发生变化,误差平方和局部最小. 2.什么是聚类 聚类是一个将数据集中在某些方面相似的数据成员进行分类组织

  • 人工智能——K-Means聚类算法及Python实现

    目录 1 概述 1.1 无监督学习 1.2 聚类 1.3 K-Mean均值算法 2 K-Mean均值算法 2.1 引入 2.2 针对大样本集的改进算法:Mini Batch K-Means 2.3 图像 3 案例1 3.1 代码 3.2 结果 4 案例2 4.1 案例——数据 4.2 代码 4.3 结果 4.4 拓展&&改进 1 概述 1.1 无监督学习 在一个典型的监督学习中,我们有一个有标签的训练集,我们的目标是找到能够区分正样本和负样本的决策边界,在这里的监督学习中,我们有一系列标签

  • K-近邻算法的python实现代码分享

    k-近邻算法概述: 所谓k-近邻算法KNN就是K-Nearest neighbors Algorithms的简称,它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用官方的话来说,所谓K近邻算法,即是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也就是上面所说的K个邻居), 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类到这个类中. k-近邻算法分析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k-

  • python实现k均值算法示例(k均值聚类算法)

    简单实现平面的点K均值分析,使用欧几里得距离,并用pylab展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mport pylab as pl #calc Euclid squiredef calc_e_squire(a, b):    return (a[0]- b[0]) ** 2 + (a[1] - b[1]) **2 #init the 20 pointa = [2,4,3,6,7,8,2,3,5,6,12,10,15,16,11,10,19,17,16,13]b = [5,6,1,4,2,4,3,1,

  • python实现聚类算法原理

    本文主要内容: 聚类算法的特点 聚类算法样本间的属性(包括,有序属性.无序属性)度量标准 聚类的常见算法,原型聚类(主要论述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密度聚类 K均值聚类算法的python实现,以及聚类算法与EM最大算法的关系 参考引用 先上一张gif的k均值聚类算法动态图片,让大家对算法有个感性认识: 其中:N=200代表有200个样本,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簇(其中 3种颜色为3个簇),星星代表每个簇的簇心.算法通过25次迭代找到收敛的簇心,以及对应的簇. 每次迭代的过程中,簇心和对应的簇都在变

  • python机器学习实战之K均值聚类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 K均值聚类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 coding:utf-8 -*- #!/usr/bin/python ''''' k Means K均值聚类 ''' # 测试 # K均值聚类 import kMeans as KM KM.kMeansTest() # 二分K均值聚类 import kMeans as KM KM.biKMeansTest() # 地理位置 二分K均值聚类 import kMeans as KM KM.clusterClu

  • Python实现Kmeans聚类算法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根据上学期所上的模式识别课程的作业整理而来,第一道题目是Kmeans聚类算法,数据集是Iris(鸢尾花的数据集),分类数k是3,数据维数是4. 关于聚类 聚类算法是这样的一种算法:给定样本数据Sample,要求将样本Sample中相似的数据聚到一类.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就应该了解了聚类算法要干什么了吧.说白了,就是归类.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衡量数据之间的相似程度?比如说,有一群说不同语言的人,我们一般是根据他们的方言来聚类的(当然,你也可以指定以身高来聚类).

  • python中opencv K均值聚类的实现示例

    目录 K均值聚类 K均值聚类的基本步骤 K均值聚类模块 简单例子 K均值聚类 预测的是一个离散值时,做的工作就是“分类”. 预测的是一个连续值时,做的工作就是“回归”. 机器学习模型还可以将训练集中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被称为一个“簇(cluster)”.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聚类(clusting)”,它的重要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用标签对训练样本进行标注.也就是说,学习过程能够根据现有训练集自动完成分类(聚类). 根据训练数据是否有标签,可以将学习划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K近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