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译和解释执行对比及原理解析

编程语言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C、C++、java、python等是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最底层的语言,能够直接执行。而我们编写的源代码是人类语言, 计算机只能识别某些特定的二进制指令,在程序真正运行之前必须将源代码转换成二进制指令。

汇编语言通过汇编器翻译成机器指令后执行,一条汇编指令,对应着一条机器指令。

高级语言编程的程序有三种执行方式:

1.一种是编译执行,源程序先通过编译器(负责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机器指令)翻译成机器指令,通过编译-->链接-->目标可执行文件,然后执行;即提前将所有源代码一次性转换成二进制指令,也就是生成一个可执行程序。比如C,C++等语言都是编译执行的。

2.一种是解释执行,是使用解释器会将我们的一句句代码解释成机器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来执行,可以认为是,解释一句,执行一句。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生成中间文件。如:脚本方式是一条条命令,在执行时,是由系统的解释器,将其一条条翻译成机器可识别的指令,例如shell脚本是由shell程序执行的,js是由浏览器解释执行的。

3.最后一种是编译和解释相结合的执行方式,下面我们来说Java。

理解Java的几个编译器

前端编译器:把.java文件转变成.class文件。包括Sun的Javac、Eclipse JDT中的增量式编辑器(ECJ)

后端运行期即时编译器(JIT编译器,Just In Time Compiler):把字节码转成机器码。包括HotSpot VM的C1、C2编译器

静态提前编译器(AOT编译器,Ahead Of Time Compiler):把*.java编译成本地机器码。包括GNU Compiler for the Java(GCJ)、Excelsior JET

Java采用的是解释和编译混合的模式

在编译时期,我们通过将源代码编译成.class ,配合JVM这种跨平台的抽象,屏蔽了底层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区别,实现了“一次编译,到处运行” 。 而在运行时期,目前主流的JVM 都是混合模式(-Xmixed),即解释运行 和编译运行配合使用。

Java一开始被定位为“解释执行”的语言,但是现在主流的虚拟机中都包含了即时编译器JIT。

程序从源代码到运行经历阶段:java程序--(编译javac)-->字节码文件.class-->类装载子系统化身为反射类Class--->运行时数据区--->(解释执行+JIT编译器编译)-->操作系统(Win,Linux,Mac JVM)。

.class文件就是可以到处运行的文件。然后Java字节码会被转化为目标机器代码,这是是由JVM来执行的,即Java的第二次编译。

Java采用的是解释和编译混合的模式。它首先通过javac将源码编译成字节码文件class.然后在运行的时候通过解释器或者JIT将字节码转换成最终的机器码。

JIT将字节码转换成最终的机器码:

以 Oracle JDK提供的HotSpot虚拟机为例,在HotSpot虚拟机中,提供了两种编译模式:解释执行 和 即时编译(JIT,Just-In-Time)。解释执行即逐条翻译字节码为可运行的机器码,而即时编译则以方法为单位将字节码翻译成机器码(上述提到的“编译执行”)。前者的优势在于不用等待,后者则在实际运行当中效率更高。

  即时编译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提高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代码占据百分之八十的系统资源),对于大部分不常用的代码,我们无需耗时间将之编译为机器码,而是采用解释执行的方式,用到就去逐条解释运行;对于一些仅占据小部分的热点代码(可认为是反复执行的重要代码),则可将之翻译为符合机器的机器码高效执行,提高程序的效率,此为运行时的即时编译。

  为了满足不同的场景,HotSpot虚拟机内置了多个即时编译器:C1,C2与Graal。Graal 是Java10正式引入的实验性即时编译器,在此暂不叙述(其实我不是很了解,尴尬···)。先看一下C1、C2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接触过。

  • C1:即Client编译器,面向对启动性能有要求的客户端GUI程序,采用的优化手段比较简单,因此编译的时间较短。
  • C2:即Server编译器,面向对性能峰值有要求的服务端程序,采用的优化手段复杂,因此编译时间长,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性能更好。

从Java7开始,HotSpot虚拟机默认采用分层编译的方式:热点方法首先被C1编译器编译,而后 热点方法中的热点再进一步被C2编译,根据前面的运行计算出更优的编译优化。为了不干扰程序的正常运行,JIT编译时放在额外的线程中执行的,HotSpot根据实际CPU的资源,以 1:2的比例分配给C1和C2线程数。在计算机资源充足的情况,字节码的解释运行和编译运行时可以同时进行,JIT编译执行完后的机器码会在下次调用该方法时启动,已替换原本的解释执行(意思就是已经翻译出效率更高的机器码,自然替换原来的相对低效率执行的方法)。

  以上,可以看出在Java中不单单是解释执行,即时编译(编译执行)在Java性能优化中彰显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应该说:Java是解释执行和编译执行共同存在的,至少大部分是这样。

编译与解释比较?

1.一段程序编译会浪费时间,并且移植到其他平台上时还要进行重新编译,但是其编译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运行速度快。

2.解释型程序可跨平台执行,无需将全部代码编译之后再运行,能够及时运行,但因为是逐条解释执行所以最终的运行速度不如编译型程序。

3.内存使用:编译执行需要生成编译后的机器码文件,而解释执行时逐句解释执行,所以解释执行对内存占用更少。

单独使用解释器的缺点:

抛弃了JIT可能带来的性能优势。如果代码没有被JIT编译的话,再次运行时需要重复解析。

单独使用JIT编译器的缺点:

需要将全部的代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要花更多的时间,JVM启动会变慢非常多;

增加可执行代码的长度(字节码比JIT编译后的机器码小很多),这将导致页面调度,从而降低程序的速度。

有些JIT编译器的优化方式,比如分支预测,如果不进行profiling,往往并不能进行有效优化。

因此,HotSpot采用了惰性评估(Lazy Evaluation)的做法,根据二八定律,消耗大部分系统资源的只有那一小部分的代码(热点代码),而这也就是JIT所需要编译的部分。JVM会根据代码每次被执行的情况收集信息并相应地做出一些优化,因此执行的次数越多,它的速度就越快。

JDK 9引入了一种新的编译模式AOT(Ahead of Time Compilation),它是直接将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这样就避免了JIT预热等各方面的开销。JDK支持分层编译和AOT协作使用。

注:JIT为方法级,它会缓存编译过的字节码在CodeCache中,而不需要被重复解释。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Java动态编译执行代码示例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动态生成java代码,通过动态编译,然后执行代码.JAVAAPI提供了相应的工具(JavaCompiler)来实现动态编译.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如何通过JavaCompiler实现java代码动态编译. 一.获取JavaCompiler JavaCompiler compiler = ToolProvider.getSystemJavaCompiler(); 获取JDK提供的java编译器,如果没有提供编译器,则返回null: 二.编译 //获取java文件管理

  • Java中关于Null的9个解释(Java Null详解)

    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null是令人头痛的东西.时常会受到空指针异常(NPE)的骚扰.连Java的发明者都承认这是他的一项巨大失误.Java为什么要保留null呢?null出现有一段时间了,并且我认为Java发明者知道null与它解决的问题相比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但是null仍然陪伴着Java. 我越发感到惊奇,因为java的设计原理是为了简化事情,那就是为什么没有浪费时间在指针.操作符重载.多继承实现的原因,null却与此正好相反.好吧,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的是不管null被Ja

  • 23种设计模式(15)java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第十五篇:java解释器模式 定义: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句子.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解释器模式是一个比较少用的模式,本人之前也没有用过这个模式.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的结构 抽象解释器:声明一个所有具体表达式都要实现的抽象接口(或者抽象类),接口中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称为解释操作.具体解释任务由它的各个实现类来完成,具体的解释器分别由终结符解释器TerminalExpr

  • java线程间通信的通俗解释及代码示例

    线程间通信:由于多线程共享地址空间和数据空间,所以多个线程间的通信是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供给其他线程使用,而不必通过操作系统(也就是内核的调度). 进程间的通信则不同,它的数据空间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通信相对比较复杂,需要通过操作系统.以前进程间的通信只能是单机版的,现在操作系统都继承了基于套接字(socket)的进程间的通信机制.这样进程间的通信就不局限于单台计算机了,实现了网络通信.线程通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下面通过生活中图书馆借书的例子简单讲解以下: 通过共享对象通信 加入图书馆只有

  • Java卡片布局管理器解释及实例

    由 CardLayout 类实现的布局管理器称为卡片布局管理器,用来操纵其所管理容器中包含的容器或组件.每个直接添加到其所管理容器中的容器或组件为一个卡片,最先被添加的容器或组件被认为是第一个卡片,最后被添加的则为最后一个卡片,初次运行时将显示第一个卡片.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个实例看看它是怎么用的. 源码: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CardLayout; import java.awt.Color; import java.aw

  • JVM教程之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二)

    Java代码编译是由Java源码编译器来完成,流程图如下所示: Java字节码的执行是由JVM执行引擎来完成,流程图如下所示: 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包含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机制: Java源码编译机制类加载机制类执行机制 Java源码编译机制 Java源码编译由以下三个过程组成: 分析和输入到符号表注解处理语义分析和生成class文件 流程图如下所示: 最后生成的class文件由以下部分组成: 结构信息.包括class文件格式版本号及各部分的数量与大小的信息元数据.对应于Java源码中声

  • Java基于解释器模式实现定义一种简单的语言功能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基于解释器模式实现定义一种简单的语言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 模式定义 解释器模式:就是给定一个语言的文法表示,并且定义一个解释器,用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解释器模式描述了怎样在有了一个简单的文法后,使用模式设计解释这些语句. 二 模式举例 1 模式分析 我们自己设计一种语言来说明这一模式 (1)该语言区分大小写 (2)该语言以PROGRAM开头,END结尾 (3)PRINTLN表示打印一行并换行 (4)使用FOR-FROM-TO-END表示循环 示例语言内

  • 用命令行编译java并生成可执行的jar包方法

    1.编写源代码 编写源文件:CardLayoutDemo.java并保存,例如:I:\myApp\CardLayoutDemo.java.程序结构如下: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x.swing.*; //更多包的导入... class NotePadFrame extends JFrame { //主界面的设计... } //其他相关代码... public class CardLayoutDemo { public static

  • Java编译和解释执行对比及原理解析

    编程语言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C.C++.java.python等是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最底层的语言,能够直接执行.而我们编写的源代码是人类语言, 计算机只能识别某些特定的二进制指令,在程序真正运行之前必须将源代码转换成二进制指令. 汇编语言通过汇编器翻译成机器指令后执行,一条汇编指令,对应着一条机器指令. 高级语言编程的程序有三种执行方式: 1.一种是编译执行,源程序先通过编译器(负责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机器指令)翻译成机器指令,通过编译-->链接-->目标可

  •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的使用及其原理解析

    Java并发编程系列[未完]: •Java 并发编程:核心理论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及其实现原理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底层优化(轻量级锁.偏向锁) •Java 并发编程:线程间的协作(wait/notify/sleep/yield/join)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的使用及其原理 一.volatile的作用 在<Java并发编程:核心理论>一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可见性.有序性及原子性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Synchroniz

  • Java重写(Override)与重载(Overload)区别原理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重写(Override)与重载(Overload)区别原理解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重写(Override) 重写是子类对父类的允许访问的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重新编写, 返回值和形参都不能改变.即外壳不变,核心重写! 重写的好处在于子类可以根据需要,定义特定于自己的行为. 也就是说子类能够根据需要实现父类的方法. 重写方法不能抛出新的检查异常或者比被重写方法申明更加宽泛的异常.例如: 父类的一个

  • Java线程的并发工具类实现原理解析

    目录 一.fork/join 1. Fork-Join原理 2. 工作窃取 3. 代码实现 二.CountDownLatch 三.CyclicBarrier 四.Semaphore 五.Exchange 六.Callable.Future.FutureTask 在JDK的并发包里提供了几个非常有用的并发工具类.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和Semaphore工具类提供了一种并发流程控制的手段,Exchanger工具类则提供了在线程间交换数据的一种手段.本章会配合一些应

  • Java时区转换及Date类实现原理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时区转换及Date类实现原理解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时区的说明 地球表面按经线从东到西,被划成一个个区域,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 ,所以同一时刻在不同时区表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二.时间的表示 我们平时表示时间时通

  • JAVA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底层实现原理解析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1)Java序列化是指把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而Java反序列化是指把字节序列恢复为Java对象的过程: (2)**序列化:**对象序列化的最主要的用处就是在传递和保存对象的时候,保证对象的完整性和可传递性.序列化是把对象转换成有序字节流,以便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在本地文件中.序列化后的字节流保存了Java对象的状态以及相关的描述信息.序列化机制的核心作用就是对象状态的保存与重建. (3)**反序列化:**客户端从文件中或网络上获得序列化后

  • Java特性队列和栈的堵塞原理解析

    做消息通信,消息会不断从网络流中取得,而后台也有线程不断消费.本来我一直是使用一些线程安全标识或方法来控制,后来在网上找到一些java新特性,里面包含了可以用到的堆栈使用,而且是堵塞的,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一些安全性. 对于堆: BlockingQueue 不接受 null 元素.试图 add.put 或 offer 一个 null 元素时,某些实现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null 被用作指示 poll 操作失败的警戒值. BlockingQueue 可以是限定容量的.它在

  • SpringMVC底层执行流程及原理解析

    一个简单的HelloSpringMVC程序 先在web,xml中注册一个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 Java Class.forName()用法和newInstance()方法原理解析

    Class.forName()主要功能 Class.forName(xxx.xx.xx)返回的是一个类, Class.forName(xxx.xx.xx)的作用是要求JVM查找并加载指定的类,也就是说JVM会执行该类的静态代码段. 下面,通过解答以下三个问题的来详细讲解下Class.forName()的用法. ①new 和Class.forName()有什么区别和newInstance的用法? A a = (A)Class.forName("pacage.A").newInstance

  • Java IO流常用字节字符流原理解析

    Java的流体系十分庞大,我们来看看体系图: 这么庞大的体系里面,常用的就那么几个,我们把它们抽取出来,如下图: 一:字节流 1:字节输入流 字节输入流的抽象基类是InputStream,常用的子类是 FileInputStream和BufferedInputStream. 1)FileInputStream 文件字节输入流:一切文件在系统中都是以字节的形式保存的,无论你是文档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需要读取这些文件都可以用FileInputStream去读取其保存在存储介质(磁盘等)上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