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点/离群点检测算法——LOF解析

局部异常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

        在数据挖掘方面,经常需要在做特征工程和模型训练之前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数据和异常数据。异常检测也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方向,用于反作弊、伪基站、金融诈骗等领域。
异常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的数据形式,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常用的有基于分布的方法,在上、下α分位点之外的值认为是异常值(例如图1),对于属性值常用此类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适用于二维或高维坐标体系内异常点的判别,例如二维平面坐标或经纬度空间坐标下异常点识别,可用此类方法。

        这次要介绍一下一种基于距离的异常检测算法,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
用视觉直观的感受一下,如图2,对于C1集合的点,整体间距,密度,分散情况较为均匀一致,可以认为是同一簇;对于C2集合的点,同样可认为是一簇。o1、o2点相对孤立,可以认为是异常点或离散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算法的通用性,可以满足C1和C2这种密度分散情况迥异的集合的异常点识别。LOF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下面介绍LOF算法的相关定义:
        1) d(p,o) :两点p和o之间的距离;
2) k-distance:第k距离
               对于点p的第k距离 dk(p) 定义如下: 
               dk(p)=d(p,o) ,并且满足:
                      a) 在集合中至少有不包括p在内的 k 个点o,∈C{x≠p}, 满足 d(p,o,)≤d(p,o) ; 
                      b) 在集合中最多有不包括p在内的 k−1 个点 o,∈C{x≠p} ,满足 d(p,o,)<d(p,o) ;

        p的第k距离,也就是距离p第k远的点的距离,不包括p,如图3。

        3) k-distance neighborhood of p:第k距离邻域
点p的第k距离邻域 Nk(p) ,就是p的第k距离即以内的所有点,包括第k距离。
因此p的第k邻域点的个数 |Nk(p)|≥k 。
4) reach-distance:可达距离
点o到点p的第k可达距离定义为:
reach−distancek(p,o)=max{k−distance(o),d(p,o)}
也就是,点o到点p的第k可达距离,至少是o的第k距离,或者为o、p间的真实距离。
这也意味着,离点o最近的k个点,o到它们的可达距离被认为相等,且都等于 dk(o) 。
如图4, o1 到p的第5可达距离为 d(p,o1) , o2 到p的第5可达距离为 d5(o2) 。

        5) local reachability density:局部可达密度
点p的局部可达密度表示为:

                表示点p的第k邻域内点到p的平均可达距离的倒数。
注意,是p的邻域点 Nk(p) 到p的可达距离,不是p到 Nk(p) 的可达距离,一定要弄清楚关系。并且,如果有重复点,那么分母的可达距离之和有可能为0,则会导致lrd变为无限大,下面还会继续提到这一点。
这个值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这代表一个密度,密度越高,我们认为越可能属于同一簇,密度越低,越可能是离群点。如果p和周围邻域点是同一簇,那么可达距离越可能为较小的 dk(o) ,导致可达距离之和较小,密度值较高;如果p和周围邻居点较远,那么可达距离可能都会取较大值 d(p,o) ,导致密度较小,越可能是离群点。

        6) local outlier factor:局部离群因子
点p的局部离群因子表示为:

                表示点p的邻域点 Nk(p) 的局部可达密度与点p的局部可达密度之比的平均数。
如果这个比值越接近1,说明p的其邻域点密度差不多,p可能和邻域同属一簇;如果这个比值越小于1,说明p的密度高于其邻域点密度,p为密集点;如果这个比值越大于1,说明p的密度小于其邻域点密度,p越可能是异常点。
现在概念定义已经介绍完了,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一下lof的思想,主要是通过比较每个点p和其邻域点的密度来判断该点是否为异常点,如果点p的密度越低,越可能被认定是异常点。至于密度,是通过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的,点之间距离越远,密度越低,距离越近,密度越高,完全符合我们的理解。而且,因为lof对密度的是通过点的第k邻域来计算,而不是全局计算,因此得名为“局部”异常因子,这样,对于图1的两种数据集C1和C2,lof完全可以正确处理,而不会因为数据密度分散情况不同而错误的将正常点判定为异常点。
算法思想已经讲完了,现在进入干货环节,亮代码。
给一个python实现的lof算法:
https://github.com/damjankuznar/pylof
再给一下我fork之后的代码:
https://github.com/wangyibo360/pylof
有区别:
上面提到了,对于重复点局部可达密度可能会变为无限大的问题,我改的代码对这个问题做了处理,如果有重复点方面的场景,可以用我的代码,源代码这块有bug没有fix,而且好像代码主人无踪影了,提的pull也没人管。。。

到此这篇关于异常点/离群点检测算法——LOF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异常点/离群点检测算法——LOF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c++ Bellman-Ford算法的具体实现

    Bellman-Ford算法用于解决有边数限制的最短路问题,且可以应对有负边权的图 其时间复杂度为O(nm),效率较低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inf 0x3f3f3f3f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e4+10; const int M=510; int m,n,k,dis[M],backup[M]; //m条边

  • Python 语言实现六大查找算法

    目录 一.顺序查找算法 二.折半查找算法 三.插补查找算法 四.哈希查找算法 五.分块查找算法 六.斐波那契查找算法 七.六种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一.顺序查找算法 顺序查找又称为线性查找,是最简单的查找算法.这种算法就是按照数据的顺序一项一项逐个查找,所以不管数据顺序如何,都得从头到尾地遍历一次.顺序查找的优点就是数据在查找前,不需要对其进行任何处理(包括排序).缺点是查找速度慢,如果数据列的第一个数据就是想要查找的数据,则该算法查找速度为最快,只需查找一次即可:如果查找的数据是数据列的最后一

  • java排序算法图文详解

    目录 一.直接插入排序 二. 希尔排序 三.冒泡排序 四.快速排序 五.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六.堆排序 一.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二.代码示例 七.归并排序 总结 一.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 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序的有序表中,使插入后的表仍然有序 对初始关键字{49 38 65 97 76 13 27 49}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package Sort; //插入排序 public class 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

  • Java实现雪花算法的原理和实战教程

    目录 SnowFlake 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使用一个 64 bit 的 long 型的数字作为全局唯一 id.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ID 引入了时间戳,基本上保持自增的,后面的代码中有详细的注解. 这 64 个 bit 中,其中 1 个 bit 是不用的,然后用其中的 41 bit 作为毫秒数,用 10 bit 作为工作机器 id,12 bit 作为序列号.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比如下面那个 64 bit 的 long 型数字: 第一

  • Java实现常见排序算法的优化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思想: 每次让当前的元素和它的下一个元素比较大小.如果前一个的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的话,交换两个元素. 这样的话经历一次扫描之后能确保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元素. 那么下次扫描的长度比上次少一个.因为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已经是最大的了.即最后一个元素已经有序了. 优化一: 优化的思路就是每一次扫描遍历一次数组.如果某次的扫描之后没有发生数组元素的交换的话.那么说明数组的元素已经是有序的了, 就可以直接跳出循环.没有继续扫描的必要了. 优化二:如果数组的尾部已经局部有

  • PHP局部异常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算法的具体实现解析

    这两天在完善自己系统的过程中要实现一个查找异常的功能,于是在朋友的指点下学习并实现了异常点查找的一个基本算法"局部异常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算法". 首先,找相关说明看看这是个什么东西吧. 我参考了这一篇文章: 异常点/离群点检测算法--LOF 大致明白了lof算法是在讲什么,我的理解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过还是作为一个初学者写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根据我的理解大致描述如下: 1. k-distance,点p的第k距离就是距离点p第k远的那个点的

  • 异常点/离群点检测算法——LOF解析

    局部异常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         在数据挖掘方面,经常需要在做特征工程和模型训练之前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数据和异常数据.异常检测也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方向,用于反作弊.伪基站.金融诈骗等领域. 异常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的数据形式,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常用的有基于分布的方法,在上.下α分位点之外的值认为是异常值(例如图1),对于属性值常用此类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适用于二维或高维坐标体系内异常点的判别,例如二维平面坐标或经纬度空间坐标下异常点识别,可

  • Java实现 基于密度的局部离群点检测------lof算法

    算法概述 算法:基于密度的局部离群点检测(lof算法) 输入:样本集合D,正整数K(用于计算第K距离) 输出:各样本点的局部离群点因子 过程: 计算每个对象与其他对象的欧几里得距离 对欧几里得距离进行排序,计算第k距离以及第K领域 计算每个对象的可达密度 计算每个对象的局部离群点因子 对每个点的局部离群点因子进行排序,输出. 算法Java源码 本算法包括两个类文件,一个是:DataNode,另一个是:OutlierNodeDetect DataNode的源码 package com.bigdat

  • 使用Python检测文章抄袭及去重算法原理解析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抄"很不方便,一是"源"少,而是发布渠道少: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后,"抄"变得很简单,铺天盖地的"源"源源不断,发布渠道也数不胜数,博客论坛甚至是自建网站,而爬虫还可以让"抄"完全自动化不费劲.这就导致了互联网上的"文章"重复性很高.这里的"文章"只新闻.博客等文字占据绝大部分内容的网页. 中文新闻网站的"转载"(其实就是抄)现象非

  • 麻将游戏算法深入解析及实现代码

    麻将游戏算法深入解析及实现代码 这两天为了工具箱的完善,整理了这些年引擎开发的一些资料,无意中发现06年写的一个麻将算法,编译运行了一下,还是有点意思的,拿出来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麻将是一种大家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相信所有人都有接触过.我写的这版算法,是可以吃,碰,杠,还有把牌摸完没有人胡时的皇庄和包听.是用控制台方式来表现的,什么?控制台? 对,因为是算法的设计,所以用控制台来表现当然最简单了. 当然,在交互时要用文字输入会有少许不便,不过这种形式的游戏可是图形游戏的鼻祖哦~ 好,废话不多

  • Python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算法实现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算法实现解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介绍:大三上做一个医学影像识别的项目,医生在原图上用红笔标记病灶点,通过记录红色的坐标位置可以得到病灶点的外接矩形,但是后续会涉及到红圈内的面积在外接矩形下的占比问题,有些外接矩形内有多个红色标记,在使用网上的opencv的fillPoly填充效果非常不理想,还有类似python计算任意多边形方法也不理想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出的一种效果还不

  • JS/HTML5游戏常用算法之碰撞检测 包围盒检测算法详解【凹多边形的分离轴检测算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JS/HTML5游戏常用算法之碰撞检测 包围盒检测算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概述 分离轴定理是一项用于检测碰撞的算法.其适用范围较广,涵盖检测圆与多边形,多边形与多边形的碰撞:缺点在于无法检测凹多边形的碰撞.本demo使用Js进行算法实现,HTML5 canvas进行渲染. 详细 一.准备工作,熟悉分离轴定理 算法原理 从根本上来讲,分离轴定理(以及其他碰撞算法)的用途就是去检测并判断两个图形之间是否有间隙.分离轴定理中用到的方法使算法本身显得十分独特. 我所听到过分

  • JS/HTML5游戏常用算法之碰撞检测 像素检测算法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S/HTML5游戏常用算法之碰撞检测 像素检测算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使用像素碰撞检测法算是最精确的算法了,当然,带来的代价也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效率上的低下.除非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要求使用非常精确的碰撞,否则,一般情况下在游戏中是不建议使用这种算法,特别是在运行效率不太高的HTML5游戏中. 一般来说在使用像素碰撞检测之前会使用AABB矩形包围盒先检测两个精灵是否有碰撞,如果AABB包围盒检测没有碰撞,那一定是没有碰撞到,反之,则不一定,需要进一步进行像素检

  • 基于OpenCv的运动物体检测算法

    基于一个实现的基于OpenCv的运动物体检测算法,可以用于检测行人或者其他运动物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v.h> #include <cxcore.h> #include <highgui.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声明IplImage指针 IplImage* pFrame = NULL; IplImage* pFrImg = NULL; IplImage* pBk

  • JavaScript递归函数解“汉诺塔”算法代码解析

    "汉诺塔"是一个著名的益智游戏.塔上有3根柱子和一套直径各不相同的空心圆盘.开始时柱子上的所有圆盘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堆叠.目标是通过每次移动一个圆盘到另一根柱子,最终把一堆圆盘移动到目标柱子上,过程中不允许把交大的圆盘放置在较小的圆盘之上. 仔细解读这段话,如果有10个圆盘甚至更多,那操作步骤绝对多到让人震惊,但目标是把一堆圆盘移动到目标柱子上,如果把上面的9个圆盘看成一套,第10个圆盘看成另一套,先移动9个圆盘到另一根柱子上,再把上面8个圆盘看成一套,第9个圆盘看成另一套--依次类

  • Java8 HashMap扩容算法实例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8 HashMap扩容算法实例解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Java8的HashMap扩容过程主要就是集中在resize()方法中 final Node<K,V>[] resize() { // ...省略不重要的 } 其中,当HashMap扩容完毕之后,需要对原有的数据进行转移.因为容量变大了,部分元素的位置因此要变更,因而出现了下面的这个转移过程. 转移过程大致是:依次从旧数组里取值,然后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