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模式(Visitor者模式)介绍

Visitor定义:作用于某个对象群中各个对象的操作。它可以使你在不改变这些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对象的新操作。

在Java中,Visitor模式实际上是分离了collection结构中的元素和对这些元素进行操作的行为。

为何使用Visitor模式
Java的Collection(包括Vector和Hashtable)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技术,可是Collection好象是个黑色大染缸,本来有各种鲜明类型特征的对象一旦放入后,再取出时,这些类型就消失了。那么我们势必要用If来判断,如:

代码如下:

Iterator iterator = collection.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Object o = iterator.next();
   if (o instanceof Collection)
      messyPrintCollection((Collection)o);
   else if (o instanceof String)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
   else if (o instanceof Float)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f");
   else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
}

在上例中,我们使用了 instanceof来判断 o的类型。

很显然,这样做的缺点代码If else if 很繁琐,我们就可以使用Visitor模式解决它。

如何使用Visitor模式

针对上例,我们设计一个接口visitor访问者:

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Collection(Collection collection);
   public void visitString(String string);
   public void visitFloat(Float float);
}

在这个接口中,将我们认为Collection有可能的类的类型放入其中。

有了访问者,我们需要被访问者,被访问者就是我们Collection的每个元素Element,我们要为这些Element定义一个可以接受访问的接口(访问和被访问是互动的,只有访问者,被访问者如果表示不欢迎,访问者就不能访问)。

我们定义这个接口叫Visitable,用来定义一个Accept操作,也就是说让Collection每个元素具备可访问性。

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Visitabl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好了,有了两个接口,我们就要定义他们的具体实现(Concrete class):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 implements Visitable
{
   private String value;
   public ConcreteElement(String string) {
      value = string;
   }
   //定义accept的具体内容 这里是很简单的一句调用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String(this);
   }
}

再看看访问者的Concrete实现: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
   //在本方法中,我们实现了对Collection的元素的成功访问
   public void visitCollection(Collection collection) {
      Iterator iterator = collection.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Object o = iterator.next();
         if (o instanceof Visitable)
            ((Visitable)o).accept(this);
      }

   public void visitString(String string) {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public void visitFloat(Float float) {
      System.out.println(float.toString()+"f");
   }
}

在上面的visitCollection我们实现了对Collection每个元素访问,只使用了一个判断语句,只要判断其是否可以访问。

至此,我们完成了Visitor模式基本架构。

使用Visitor模式的前提

对象群结构中(Collection) 中的对象类型很少改变,也就是说访问者的身份类型很少改变,如上面中Visitor中的类型很少改变,如果需要增加新的操作,比如上例中我们在ConcreteElement具体实现外,还需要新的ConcreteElement2 ConcreteElement3。

可见使用Visitor模式是有前提的,在两个接口Visitor和Visitable中,确保Visitor很少变化,变化的是Visitable,这样使用Visitor最方便。

如果Visitor也经常变化,也就是说,对象群中的对象类型经常改变,一般建议是,不如在这些对象类中逐个定义操作,但是Java的Reflect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0)

相关推荐

  • Java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Command模式)介绍

    Command模式是最让我疑惑的一个模式,我在阅读了很多代码后,才感觉隐约掌握其大概原理,我认为理解设计模式最主要是掌握起原理构造,这样才对自己实际编程有指导作用.Command模式实际上不是个很具体,规定很多的模式,正是这个灵活性,让人有些confuse. Command定义 不少Command模式的代码都是针对图形界面的,它实际就是菜单命令,我们在一个下拉菜单选择一个命令时,然后会执行一些动作. 将这些命令封装成在一个类中,然后用户(调用者)再对这个类进行操作,这就是Command模式,换句

  • Java设计模式之桥梁(Bridge)模式

    桥梁模式的结构 桥梁模式是对象的结构模式. 如上图所示,系统含有两个等级结构: 由抽象化角色和修正抽象化角色组成的抽象化等级结构. 由实现化角色和两个具体实现化角色所组成的实现化等级结构. 桥梁模式所涉及的角色有: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抽象化给出的定义,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修正抽象(Refined Abstraction)化角色:扩展抽象化角色,改变和修正父类对抽象化的定义. 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这个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但不给出具体的实现.必

  • 实例讲解iOS应用的设计模式开发中的Visitor访问者模式

    为了方便向大家展示,先给出简短的定义: 访问者模式(Visitor),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紧接着,给出其类结构图. 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它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之间的耦合解脱开,使得操作结合可以相对自由地演化. 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要把处理从数据结构分离出来.很多系统可以按照算法和数据结构分开,如果这样的系统有比较稳定的数据结构,又有易于变化的算法的话,使用访问者模式就是比较合适的,

  • 实例讲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如何运用代理模式

    定义:  Provide a surrogate or placeholder for another object to control access to it. 为其他对象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一般描述: 一般包含的三个角色:抽象主题.具体主题.代理主题. 抽象主题: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是一个普通的业务类型定义. 具体主题:业务逻辑的具体执行者 代理角色:负责对真是角色的应用,把所有抽象主题类定义的方法限制委托给真实主题角色实现. 通用类图: 通用代码: package Pro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模式(Visitor者模式)介绍

    Visitor定义:作用于某个对象群中各个对象的操作.它可以使你在不改变这些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对象的新操作. 在Java中,Visitor模式实际上是分离了collection结构中的元素和对这些元素进行操作的行为. 为何使用Visitor模式 Java的Collection(包括Vector和Hashtable)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技术,可是Collection好象是个黑色大染缸,本来有各种鲜明类型特征的对象一旦放入后,再取出时,这些类型就消失了.那么我们势必要用If来判断,如:

  • 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 动机 创建一个对象往往需要复杂的过程,所以不适合包含在一个复合工厂中,当有新的产品时,需要修改这个复合的工厂,不利于扩展. 而且,有些对象的创建可以需要用到复合工厂访问不到的信息,所以,定义一个工厂接口,通过实现这个接口来决定实例化那个产品,这就是工厂方法模式,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中进行. 目的 1. 定义一个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产品. 2. 通过通用接口创建对象. 实现 1. 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很好理解. 2. 工厂类提供一个工厂方法,返回一个产品对象.但是这个工厂方法是

  • 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责任链模式使用示例

    责任链模式:多个对象由其对象对应下家的引用连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 链上的某一个接收对象处理此请求.因为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最终是谁来处理这个请求,使得系统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动态地重新组织和分配责任, 从而避免了请求发送者与请求处理者之间的耦合. 责任链械中涉及到三种角色: 1,抽象处理者角色 2,具体处理者角色 3,请求发送者 小例子:假设去买房子,买房子就需要砍价, 卖房的人职位不同,可以优惠的价格也不同,不同职位就可以形成一个处理请求的链.我们暂定: * 基层销售员

  • 举例讲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Decorator装饰者模式的运用

    概念 装饰者模式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装饰者和被装饰对象有相同的超类型. 你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装饰者包装一个对象. 既然装饰者和被装饰对象有相同的超类型,所以在任何需要原始对象(被包装的)的场合 ,可以用装饰过的对象代替它. 装饰者可以在所委托被装饰者的行为之前与/或之后,加上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对象可以在任何时候被装饰,所以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不限量地用你喜欢的装饰者来装饰 对象. 在Java中,io包下的很多类就是典型的装饰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中介者模式

    定义:用一个中介者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示地相互作用,从而使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中介者模式的结构        中介者模式又称为调停者模式,从类图中看,共分为3部分:  抽象中介者:定义好同事类对象到中介者对象的接口,用于各个同事类之间的通信.一般包括一个或几个抽象的事件方法,并由子类去实现. 中介者实现类:从抽象中介者继承而来,实现抽象中介者中定义的事件方法.从一个同事类接收消息,然后通过消息影响其他同时类. 同事类

  • Java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

    一.场景描述 接<Java设计模式(一)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有一缺点,就是破坏了类的封闭性原则.例如,如果需要增加Word文件的数据采集,此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创建Word文件数据采集类,实现仪器数据采集接口: 修改仪器数据采集工厂类,增加Word文件数据采集类的工厂方法: 调用工厂类的word文件方法: 步骤2修改了工厂类,如果每增加一实现类都需要修改工厂类,那么这样就不合理了. 解决办法是使用抽象工厂类,为每一个实现类都创建其工厂类,并增加工厂接口,使各工厂类实现该接口. 使用抽象工厂后,

  • Java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的实现

    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他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又称为柄体(Handle and 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 上图一个类被三个类继承,使我们的程序扩展性,可维护性低,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1.创建品牌接口 package com.jialidun.gof.birdge; //品牌 public interface Brand { void info(); } 2.创建计算机的抽象类 package com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