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的python实现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决策树的python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决策树算法优缺点:

优点:计算复杂度不高,输出结果易于理解,对中间值缺失不敏感,可以处理不相关的特征数据

缺点:可能会产生过度匹配的问题

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和标称型

算法思想:

1.决策树构造的整体思想:

决策树说白了就好像是if-else结构一样,它的结果就是你要生成这个一个可以从根开始不断判断选择到叶子节点的树,但是呢这里的if-else必然不会是让我们认为去设置的,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计算机可以根据这种方法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决策树。这个方法的重点就在于如何从这么多的特征中选择出有价值的,并且按照最好的顺序由根到叶选择。完成了这个我们也就可以递归构造一个决策树了

2.信息增益

划分数据集的最大原则是将无序的数据变得更加有序。既然这又牵涉到信息的有序无序问题,自然要想到想弄的信息熵了。这里我们计算用的也是信息熵(另一种方法是基尼不纯度)。公式如下:

数据需要满足的要求:

① 数据必须是由列表元素组成的列表,而且所有的列白哦元素都要具有相同的数据长度
② 数据的最后一列或者每个实例的最后一个元素应是当前实例的类别标签

函数:

calcShannonEnt(dataSet)
计算数据集的香农熵,分两步,第一步计算频率,第二部根据公式计算香农熵

splitDataSet(dataSet, aixs, value)
划分数据集,将满足X[aixs]==value的值都划分到一起,返回一个划分好的集合(不包括用来划分的aixs属性,因为不需要)

chooseBestFeature(dataSet)
选择最好的属性进行划分,思路很简单就是对每个属性都划分下,看哪个好。这里使用到了一个set来选取列表中唯一的元素,这是一中很快的方法

majorityCnt(classList)
因为我们递归构建决策树是根据属性的消耗进行计算的,所以可能会存在最后属性用完了,但是分类还是没有算完,这时候就会采用多数表决的方式计算节点分类

createTree(dataSet, labels)
基于递归构建决策树。这里的label更多是对于分类特征的名字,为了更好看和后面的理解。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import operator
from math import log
import time

def createDataSet():
    dataSet=[[1,1,'yes'],
            [1,1,'yes'],
            [1,0,'no'],
            [0,1,'no'],
            [0,1,'no']]
    labels = ['no surfaceing','flippers']
    return dataSet, labels

#计算香农熵
def calcShannonEnt(dataSet):
    numEntries = len(dataSet)
    labelCounts = {}
    for feaVec in dataSet:
        currentLabel = feaVec[-1]
        if currentLabel not in labelCounts:
            labelCounts[currentLabel] = 0
        labelCounts[currentLabel] += 1
    shannonEnt = 0.0
    for key in labelCounts:
        prob = float(labelCounts[key])/numEntries
        shannonEnt -= prob * log(prob, 2)
    return shannonEnt

def splitDataSet(dataSet, axis, value):
    retDataSet = []
    for featVec in dataSet:
        if featVec[axis] == value:
            reducedFeatVec = featVec[:axis]
            reducedFeatVec.extend(featVec[axis+1:])
            retDataSet.append(reducedFeatVec)
    return retDataSet
   
def chooseBestFeatureToSplit(dataSet):
    numFeatures = len(dataSet[0]) - 1#因为数据集的最后一项是标签
    baseEntropy = calcShannonEnt(dataSet)
    bestInfoGain = 0.0
    bestFeature = -1
    for i in range(numFeatures):
        featList = [example[i] for example in dataSet]
        uniqueVals = set(featList)
        newEntropy = 0.0
        for value in uniqueVals:
            subDataSet = splitDataSet(dataSet, i, value)
            prob = len(subDataSet) / float(len(dataSet))
            newEntropy += prob * calcShannonEnt(subDataSet)
        infoGain = baseEntropy -newEntropy
        if infoGain > bestInfoGain:
            bestInfoGain = infoGain
            bestFeature = i
    return bestFeature
           
#因为我们递归构建决策树是根据属性的消耗进行计算的,所以可能会存在最后属性用完了,但是分类
#还是没有算完,这时候就会采用多数表决的方式计算节点分类
def majorityCnt(classList):
    classCount = {}
    for vote in classList:
        if vote not in classCount.keys():
            classCount[vote] = 0
        classCount[vote] += 1
    return max(classCount)        
   
def createTree(dataSet, labels):
    classList = [example[-1] for example in dataSet]
    if classList.count(classList[0]) ==len(classList):#类别相同则停止划分
        return classList[0]
    if len(dataSet[0]) == 1:#所有特征已经用完
        return majorityCnt(classList)
    bestFeat = chooseBestFeatureToSplit(dataSet)
    bestFeatLabel = labels[bestFeat]
    myTree = {bestFeatLabel:{}}
    del(labels[bestFeat])
    featValues = [example[bestFeat] for example in dataSet]
    uniqueVals = set(featValues)
    for value in uniqueVals:
        subLabels = labels[:]#为了不改变原始列表的内容复制了一下
        myTree[bestFeatLabel][value] = createTree(splitDataSet(dataSet,
                                        bestFeat, value),subLabels)
    return myTree
   
def main():
    data,label = createDataSet()
    t1 = time.clock()
    myTree = createTree(data,label)
    t2 = time.clock()
    print myTree
    print 'execute for ',t2-t1
if __name__=='__main__':
    main()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

  • python实现决策树C4.5算法详解(在ID3基础上改进)

    一.概论 C4.5主要是在ID3的基础上改进,ID3选择(属性)树节点是选择信息增益值最大的属性作为节点.而C4.5引入了新概念"信息增益率",C4.5是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树节点. 二.信息增益 以上公式是求信息增益率(ID3的知识点) 三.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率是在求出信息增益值在除以. 例如下面公式为求属性为"outlook"的值: 四.C4.5的完整代码 from numpy import * from scipy import * from mat

  • 基于ID3决策树算法的实现(Python版)

    实例如下: # -*- coding:utf-8 -*-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math import log import operator #计算数据集的香农熵 def calcShannonEnt(dataSet): numEntries=len(dataSet) labelCounts={} #给所有可能分类创建字典 for featVec in dataSet: currentLa

  • 机器学习python实战之决策树

    决策树原理:从数据集中找出决定性的特征对数据集进行迭代划分,直到某个分支下的数据都属于同一类型,或者已经遍历了所有划分数据集的特征,停止决策树算法. 每次划分数据集的特征都有很多,那么我们怎么来选择到底根据哪一个特征划分数据集呢?这里我们需要引入信息增益和信息熵的概念. 一.信息增益 划分数据集的原则是:将无序的数据变的有序.在划分数据集之前之后信息发生的变化称为信息增益.知道如何计算信息增益,我们就可以计算根据每个特征划分数据集获得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高的特征就是最好的选择.首先我们先来

  • 决策树的python实现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决策树的python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决策树算法优缺点: 优点:计算复杂度不高,输出结果易于理解,对中间值缺失不敏感,可以处理不相关的特征数据 缺点:可能会产生过度匹配的问题 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和标称型 算法思想: 1.决策树构造的整体思想: 决策树说白了就好像是if-else结构一样,它的结果就是你要生成这个一个可以从根开始不断判断选择到叶子节点的树,但是呢这里的if-else必然不会是让我们认为去设置的,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计算机可以根

  • 决策树剪枝算法的python实现方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决策树剪枝算法的python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决策树是一种依托决策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树.在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种预测模型,代表的是一种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每一个节点代表某个对象,树中的每一个分叉路径代表某个可能的属性值,而每一个叶子节点则对应从根节点到该叶子节点所经历的路径所表示的对象的值.决策树仅有单一输出,如果有多个输出,可以分别建立独立的决策树以处理不同的输出. ID3算法:ID3算法是决策树的一种,是基于奥卡姆剃刀原理的,即用尽量用

  •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原理及Python实现方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机器学习之KNN算法原理及Python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文中代码出自<机器学习实战>CH02,可参考本站: 机器学习实战 (Peter Harrington著) 中文版 机器学习实战 (Peter Harrington著) 英文原版 [附源代码] KNN算法介绍 KNN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新数据与训练数据特征值之间的距离,然后选取K(K>=1)个距离最近的邻居进行分类判(投票法)或者回归.若K=1,新数据被简单分配给其近邻的类. KNN算法

  • linux下编译boost.python简单方法

    最近项目使用c++操作Python脚本,选用boost.python库.在window下编译安装很顺利,但是在Linux下一直编译不通过,总是提示找不到头文件.linux版本为rhel5.7.后来询问同事,原来是同事将原来系统自带的python2.4删除掉了,然后手动编译安装了python3.3. 换到另外一台机器,重新下载boost,使用以下命令,顺利编译成功 ./bootstrap.sh --with-python=/usr/bin/python ./bjam --build-type=mi

  • Python绑定方法与非绑定方法详解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绑定方法与非绑定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定义: 绑定方法(绑定给谁,谁来调用就自动将它本身当作第一个参数传入): 1. 绑定到类的方法:用classmethod装饰器装饰的方法. 为类量身定制 类.boud_method(),自动将类当作第一个参数传入 (其实对象也可调用,但仍将类当作第一个参数传入) 2. 绑定到对象的方法:没有被任何装饰器装饰的方法. 为对象量身定制 对象.boud_method(),自动将对象当作第一个参数传入 (属于类的函数,类可以

  • 详解Python import方法引入模块的实例

    详解Python import方法引入模块的实例 在Python用import或者from-import或者from-import-as-来导入相应的模块,作用和使用方法与C语言的include头文件类似.其实就是引入某些成熟的函数库和成熟的方法,避免重复造轮子,提高开发速度. python的import方法可以引入系统的模块,也可以引入我们自己写好的共用模块,这点和PHP非常相似,但是它们的具体细节还不是很一样.因为php是在引入的时候指明引入文件的具体路径,而python中不能够写文件路径进

  • Python专用方法与迭代机制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专用方法与迭代机制,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之用.具体分析如下: 众所周知,Python 设计哲学是"优雅"."明确"."简单",对于一件事只用一种最好的方法来做,而这种优雅在于背后很自然的隐藏了很多细节.比如对一些对象直接用for 语句来迭代,一些全局函数可以作用于很多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还有生成器装饰器自省等特性.其中很多实现都是借助 Python  内部专用方法,而对外则使用统一的全局函数来进行操作,在配合一些语法糖,

  • Python加密方法小结【md5,base64,sha1】

    本文实例总结了python加密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MD5加密: def md5(str): import hashlib m = hashlib.md5() m.update(str) return m.hexdigest() base64加密: import base64 s = '我是字符串' a = base64.b64encode(s) print a print base64.b64decode(a) 输出结果: ztLKx9fWt/u0rg== 我是字符串 sha

  • python魔法方法-自定义序列详解

    自定义序列的相关魔法方法允许我们自己创建的类拥有序列的特性,让其使用起来就像 python 的内置序列(dict,tuple,list,string等). 如果要实现这个功能,就要遵循 python 的相关的协议.所谓的协议就是一些约定内容.例如,如果要将一个类要实现迭代,就必须实现两个魔法方法:__iter__.next(python3.x中为__new__).__iter__应该返回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必须实现 next 方法,通常返回的是 self 本身.而 next 方法必须在每次调用的时

  • 浅谈python字符串方法的简单使用

    学习python字符串方法的使用,对书中列举的每种方法都做一个试用,将结果记录,方便以后查询. (1) s.capitalize() ;功能:返回字符串的的副本,并将首字母大写.使用如下: >>> s = 'wwwwww' >>> scap = s.capitalize() >>> scap 'Wwwwww' (2)s.center(width,char); 功能:返回将s字符串放在中间的一个长度为width的字符串,默认其他部分用空格填充,否则使用c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