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KPM算法详解

目录
  • 知识点说明:
  • 一、要获取KPM算法的next[]数组
  • 二、KMP函数

知识点说明:

先说前缀,和后缀吧

比如有一个串:abab

则在下标为3处的(前缀和后缀都要比下标出的长度小1,此处下标为3出的长度是4)

前缀为:a,ab,aba

后缀为:b,ba,bab

一、要获取KPM算法的next[]数组

简单说一下原理吧,首先k,用来存放前缀的下标,首先初始化j=0(j用来表示模式串的下标,一直去模式串的每一位与前面的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记录下当前位置与前面的哪个位置相同,我们这里主要是要记录相同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就是不相同的位置,从不相同的位置开始比较,就是回溯到不相同位置,所以这里在t[j]==t[k]成立的时候要j+1,为了比较下一个位置是否相同,k也要+1),模式串从0开始,k=-1,next[0]=-1第一个位置赋默认值-1;

此处串采用=“abab”

第一次循环:

判断k是否等于-1,如果等于则,j和k都+1,

此时j=1,k=0,next[1]=0,也就是第2个位置(下标1)的回溯位置还是0,因为前缀的最大长度必须小于当前位置的长度;

第二次循环:

j=1,k=0,next[1]=0;k已经不等于-1了,判断t[j]==t[k],t[1]==t[0],t[1]="b",t[0]="a",不相等

执行else:

k=next[0]=-1

第三次循环:

k==-1

j和k都+1,j=2,k=0,next[2]=0

第四次循环:

k不等于-1,判断t[2]==t[0],t[2]=“a”=t[0]=“a”,成立

j和k都+1,j=3,k=1,next[3]=1

此时next=[-1,0,0,1],next[3]=1表示在next[3]处发生不匹配时,也就是模式串下标为3时为“b”,说明前面aba都是和目标串都匹配,所以模式串不匹配位置前面的串aba一定与目标串不匹配位置前面的前3个值相等,也就是aba,所以此刻,只需要回溯到模式串的1位置,也就是模式串的b,模式串b前面是a,满足目标串的前一个a。

第五次循环:

k依旧是不等于-1,就是比较上一个位置后面的两个数再进行比较,简单的说,以此取出每一项与第一项比较,如果存在相等的就再比较下一个与第二项是否相等。

代码如下:

def GetNext(t, next):
    j, k = 0, -1
    next[0] = -1
    while j < len(t) - 1:
        if k == -1 or t[j] == t[k]:  # 如果k==-1 或者 开始位置和结尾位置有相同的元素
            j, k = j + 1, k + 1  # j和k都加1,当前位匹配,则从下一个位置开始匹配,所以k+1;j再进行取下一位判断是否也是匹配,所以也要+1
            next[j] = k  # 当前位置要取k项
        else:#如果不相等,再把k置-1,下一次循环再进行+1操作,j这个位置再存入0,表示无匹配项
            k = next[k]
    return next

二、KMP函数

原理和BF算法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是,当模式串与目标串不匹配的时候,不直接回溯模式串,而是根据模式串的next[]表,查询要回溯到的位置,直接回溯到模式串的指定位置,KMP算法的核心也就在这里,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对前缀和后缀存在相同元素时,有效果,也就是说相同部分是一样的就不再进行比较了,从相同元素的下一个位置开始比较,所以KMP算法最复杂的部分其实就是找next[]表,要找出模式串的每一个位置,是否有相同前缀,如果有则标注该相同位置,下次回溯就不用回溯到0这个位置,可以从不相同位置开始。

def KMP(s, t):
    next = [0] * len(t)
    next = GetNext(t, next)
    print(next)
    i, j = 0, 0
    while i < len(s) and j < len(t):
        if j == -1 or s[i] == t[j]:
            i, j = i + 1, j + 1
        else:
            j = next[j]
    if j >= len(t):
        return i - len(t)
    else:
        return -1

完整代码:

def GetNext(t, next):
    j, k = 0, -1
    next[0] = -1
    while j < len(t) - 1:
        if k == -1 or t[j] == t[k]:  # 如果k==-1 或者 开始位置和结尾位置有相同的元素
            j, k = j + 1, k + 1  # j和k都加1,当前位匹配,则从下一个位置开始匹配,所以k+1;j再进行取下一位判断是否也是匹配,所以也要+1
            next[j] = k  # 当前位置要取k项
        else:#如果不相等,再把k置-1,下一次循环再进行+1操作,j这个位置再存入0,表示无匹配项
            k = next[k]
    return next

def KMP(s, t):
    next = [0] * len(t)
    next = GetNext(t, next)
    print(next)
    i, j = 0, 0
    while i < len(s) and j < len(t):
        if j == -1 or s[i] == t[j]:
            i, j = i + 1, j + 1
        else:
            j = next[j]
    if j >= len(t):
        return i - len(t)
    else:
        return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re = KMP('asdfghjsssaaasdfaaaabababcdabd', "ababaaaababaa")
    print(re)

结果: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实现KPM算法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 KPM算法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python实现kmp算法的实例代码

    kmp算法 kmp算法用于字符串的模式匹配,也就是找到模式字符串在目标字符串的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比如 abababc 那么bab在其位置1处,bc在其位置5处 我们首先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蛮力的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匹配,但那样的时间复杂度会是O(m*n) kmp算法保证了时间复杂度为O(m+n) 基本原理 举个例子: 发现x与c不同后,进行移动 a与x不同,再次移动 此时比较到了c与y, 于是下一步移动成了下面这样 这一次的移动与前两次的移动不同,之前每次比较到上面长字符串的字符位置后,直接把模

  • 详解小白之KMP算法及python实现

    在看子串匹配问题的时候,书上的关于KMP的算法的介绍总是理解不了.看了一遍代码总是很快的忘掉,后来决定好好分解一下KMP算法,算是给自己加深印象. 在将KMP字串匹配问题的时候,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字串匹配的暴力解法: 假设字符串str为: "abcgbabcdh",  字串substr为: "abcd" 从第一个字符开始比较,显然两个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相等('a'=='a'),然后比较第二个字符也相等('b'=='b'),继续下去,我们发现第4个字符不相等了('g'!

  • 详解KMP算法以及python如何实现

    算法思路 Knuth-Morris-Pratt(KMP)算法是解决字符串匹配问题的经典算法,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一下: 给定字符串"BBC ABCDAB ABCDABCDABDE",检查里面是否包含另一个字符串"ABCDABD". 1.从头开始依次匹配字符,如果不匹配就跳到下一个字符 2.直到发现匹配字符,然后经过一个内循环严查字符串是否匹配 3.发现最后一个D不匹配,下面就该思考应该把字符串向右移动多少个位置呢?传统做法可能是移动一格,KMP算法就创新在这里.K

  • Python实现KPM算法详解

    目录 知识点说明: 一.要获取KPM算法的next[]数组 二.KMP函数 知识点说明: 先说前缀,和后缀吧 比如有一个串:abab 则在下标为3处的(前缀和后缀都要比下标出的长度小1,此处下标为3出的长度是4) 前缀为:a,ab,aba 后缀为:b,ba,bab 一.要获取KPM算法的next[]数组 简单说一下原理吧,首先k,用来存放前缀的下标,首先初始化j=0(j用来表示模式串的下标,一直去模式串的每一位与前面的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记录下当前位置与前面的哪个位置相同,我们这里主要是要记录

  • python扫描线填充算法详解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python扫描线填充算法,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介绍 1.用水平扫描线从上到下扫描由点线段构成的多段构成的多边形. 2.每根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产生一系列交点.将这些交点按照x坐标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交点成对取出,作为两个端点,以所填的色彩画水平直线. 3.多边形被扫描完毕后,填色也就完成. 数据结构 活性边表: 新边表: 代码(使用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PIL import ImageDraw

  • python快排算法详解

    快排是python经典算法之一. 1.下面讲解的是什么是快排和快排的图示. 2.快排是一种解决排序问题的运算方法. 3.快排的原理:在数组中任意选择一个数字作为基准,用数组的数据和基准数据进行比较,比基准数字打的数字的基准数字的右边,比基准数字小的数字在基准数字的左边, 第一次排序之后分为比基准数据大或比基准数据小两个部分,用刚开始的方法继续排序,直到每个排序分组中只有一个数据或没有数据为止. 4.下面以[ 7 91 23 1 6 3 79 2 ]数组为例子,进行快排运算. 5.选基准:选择数组

  • Python 蚁群算法详解

    目录 蚁群算法简介 TSP问题描述 蚁群算法原理 代码实现 总结 蚁群算法简介 蚁群算法(Ant Clony Optimization, ACO)是一种群智能算法,它是由一群无智能或有轻微智能的个体(Agent)通过相互协作而表现出智能行为,从而为求解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蚁群算法最早是由意大利学者Colorni A., Dorigo M. 等于1991年提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蚁群算法在理论以及应用研究上已经得到巨大的进步. 蚁群算法是一种仿生学算法,是由自然界中蚂蚁觅食的行为而启发

  • python算法演练_One Rule 算法(详解)

    这样某一个特征只有0和1两种取值,数据集有三个类别.当取0的时候,假如类别A有20个这样的个体,类别B有60个这样的个体,类别C有20个这样的个体.所以,这个特征为0时,最有可能的是类别B,但是,还是有40个个体不在B类别中,所以,将这个特征为0分到类别B中的错误率是40%.然后,将所有的特征统计完,计算所有的特征错误率,再选择错误率最低的特征作为唯一的分类准则--这就是OneR. 现在用代码来实现算法. # OneR算法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

  • python实现决策树C4.5算法详解(在ID3基础上改进)

    一.概论 C4.5主要是在ID3的基础上改进,ID3选择(属性)树节点是选择信息增益值最大的属性作为节点.而C4.5引入了新概念"信息增益率",C4.5是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树节点. 二.信息增益 以上公式是求信息增益率(ID3的知识点) 三.信息增益率 信息增益率是在求出信息增益值在除以. 例如下面公式为求属性为"outlook"的值: 四.C4.5的完整代码 from numpy import * from scipy import * from mat

  • python中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算法优缺点: 优点:容易实现 缺点: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收敛较慢 使用数据类型:数值型数据 算法思想 k-means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不同样本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的相近关系的,相近的就会放到同一个类别中去. 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k值,也就是我们希望把数据分成多少类,这里k值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很大,Ng的课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elbow method,简单的说就是根据聚类的结果和k的函数关系判断k为多少的时候效果最好.另一种则是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比如说进行衬衫尺寸的聚

  • Python编程实现蚁群算法详解

    简介 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又称蚂蚁算法,是一种用来在图中寻找优化路径的机率型算法.它由Marc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进化算法,初步的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针对PID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将蚁群算法设计的结果与遗传算法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具有一种新的模拟进化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定义 各个蚂蚁在没有事先告诉

  • python里反向传播算法详解

    反向传播的目的是计算成本函数C对网络中任意w或b的偏导数.一旦我们有了这些偏导数,我们将通过一些常数 α的乘积和该数量相对于成本函数的偏导数来更新网络中的权重和偏差.这是流行的梯度下降算法.而偏导数给出了最大上升的方向.因此,关于反向传播算法,我们继续查看下文. 我们向相反的方向迈出了一小步--最大下降的方向,也就是将我们带到成本函数的局部最小值的方向. 图示演示: 反向传播算法中Sigmoid函数代码演示: # 实现 sigmoid 函数 return 1 / (1 + np.exp(-x))

  •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之切分算法详解

    一.前言 我们需要分析某句话,就必须检测该条语句中的词语. 一般来说,一句话肯定包含多个词语,它们互相重叠,具体输出哪一个由自然语言的切分算法决定.常用的切分算法有完全切分.正向最长匹配.逆向最长匹配以及双向最长匹配. 本篇博文将一一介绍这些常用的切分算法. 二.完全切分 完全切分是指,找出一段文本中的所有单词. 不考虑效率的话,完全切分算法其实非常简单.只要遍历文本中的连续序列,查询该序列是否在词典中即可.上一篇我们获取了词典的所有词语dic,这里我们直接用代码遍历某段文本,完全切分出所有的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