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70行Python代码实现一个递归下降解析器的教程

 第一步:标记化

处理表达式的第一步就是将其转化为包含一个个独立符号的列表。这一步很简单,且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在此处我省略了很多。
首先,我定义了一些标记(数字不在此中,它们是默认的标记)和一个标记类型:

token_map = {'+':'ADD', '-':'ADD',
       '*':'MUL', '/':'MUL',
       '(':'LPAR', ')':'RPAR'}

Token = namedtuple('Token', ['name', 'value'])

下面就是我用来标记 `expr` 表达式的代码:

split_expr = re.findall('[\d.]+|[%s]' % ''.join(token_map), expr)
tokens = [Token(token_map.get(x, 'NUM'), x) for x in split_expr]

第一行是将表达式分割为基本标记的技巧,因此

'1.2 / ( 11+3)' --> ['1.2', '/', '(', '11', '+', '3', ')']

下一行命名标记,这样分析器就能通过分类识别它们:

['1.2', '/', '(', '11', '+', '3', ')']
->
[Token(name='NUM', value='1.2'), Token(name='MUL', value='/'), Token(name='LPAR', value='('), Token(name='NUM', value='11'), Token(name='ADD', value='+'), Token(name='NUM', value='3'), Token(name='RPAR', value=')')]

任何不在 token_map 中的标记被假定为数字。我们的分词器缺少称为验证的属性,以防止非数字被接受,但幸运的是,运算器将在以后处理它。
就是这样
第二步: 语法定义

我选择的解析器实现自一个本地垂直解析器,其来源于LL解析器的一个简单版本。它是一个最简单的解析器实现,事实上,只有仅仅14行代码。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解析器,这意味着解析器从最上层规则开始解析(like:expression),然后以递归方式尝试按照其子规则方式解析,直至符合最下层的规则(like:number)。换句话解释,当自底向上解析器(LR)逐步地收缩标记,使规则被包含在其它规则中,直到最后仅剩下一个规则,而自顶向下解析器(LL)逐步展开规则并进入到少数的抽象规则,直到它能够完全匹配输入的标记。
在深入到实际的解析器实现之前,我们可对语法进行讨论。在我之前发表的文章中,我使用过LR解析器,我可以像如下方式定义计算器语法(标记使用大写字母表示):

add: add ADD mul | mul;
mul: mul MUL atom | atom;
atom: NUM | '(' add ')' | neg;
neg: '-' atom;

(如果您还不理解上述语法,请阅读我之前发表的文章)

现在我使用LL解析器,以如下方式定义计算器的语法:

rule_map = {
  'add' : ['mul ADD add', 'mul'],
  'mul' : ['atom MUL mul', 'atom'],
  'atom': ['NUM', 'LPAR add RPAR', 'neg'],
  'neg' : ['ADD atom'],
}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变化。有关"add and mul"的递归定义被反转了。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我会向大家详细说明这一点。

LR版本使用了左递归的模式。当LL解析器遇到递归的时候,它会尝试去匹配规则。所以,当左递归发生是,解析器会进入无穷递归。甚至连聪明的LL解析器例如ANTLR也逃避不了这个问题,它会以友好的错误提示代替无穷的递归,而不像我们这个玩具解析器那样。

左递归可以很容易的转变为右递归,我就这么做的。但是解析器并不是那么简单,它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当左递归正确的解析 3-2-1 为(3-2)-1,而右递归却错误的解析为3-(2-1)。我还没想到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所以为了让事情简单,我决定让它继续使用错误的解析格式,并在后面处理这个问题(请看步骤4)

第三步:解析为一个AST

算法其实很简单。我们会定义一个接收两个参数的递归方法:第一个参数是我们要尝试匹配的规则名称,第二个参数是我们要保留的标识列表。我们从add(最上层规则)方法开始,其已包含完整的标识列表,递归调用已非常明确。方法将返回一个数组,其包含元素为:一个是当前匹配项,另一个是保留匹配的标识列表。我们将实现标识匹配功能,以使这段代码可用(它们都是字符串类型;一个是大写格式,另一个是小写格式)。

以下是解析器实现的代码:

RuleMatch = namedtuple('RuleMatch', ['name', 'matched'])

def match(rule_name, tokens):
  if tokens and rule_name == tokens[0].name:   # 是否匹配标识?
    return RuleMatch(tokens[0], tokens[1:])
  for expansion in rule_map.get(rule_name, ()):  # 是否匹配规则?
    remaining_tokens = tokens
    matched_subrules = []
    for subrule in expansion.split():
      matched, remaining_tokens = match(subrule, remaining_tokens)
      if not matched:
        break  # 运气不好,跳出循环,处理下一个扩展定义!
      matched_subrules.append(matched)
    else:
      return RuleMatch(rule_name, matched_subrules), remaining_tokens
  return None, None  # 无匹配结果

代码4至5行说明:如果规则名称(rule_name)确实是一个标识,并被包含在标识列表(tokens)中,同时检查其是否匹配当前标识。如果是,表达式将返回匹配方法,标识列表任然进行使用。

代码第6行说明:迭代将循环检查是否匹配该规则名称对应的子规则,通过递归实现每条子规则的匹配。如果规则名称满足匹配标识的条件,get()方法将返回一个空数组,同时代码将返回空值(见16行)。

第9-15行,实现迭代当前的sub-rule,并尝试顺序地匹配他们。每次迭代都尽可能多的匹配标识。如果某一个标识无法匹配,我们就会放弃整个sub-rule。但是,如果所有的标识都匹配成功,我们就到达else语句,并返回rule_name的匹配值,还有剩下标识。

现在运行并看看1.2/(11+3)的结果。

>>> tokens = [Token(name='NUM', value='1.2'), Token(name='MUL', value='/'), Token(name='LPAR', value='('), Token (name='NUM', value='11'), Token(name='ADD', value='+'), Token(name='NUM', value='3'), Token(name='RPAR', value=')')]

>>> match('add', tokens)

(RuleMatch(name='add', matched=[RuleMatch(name='mul', matched=[RuleMatch(name='atom', matched=[Token(name='NUM', value='1.2')]), Token(name='MUL', value='/'), RuleMatch(name='mul', matched=[RuleMatch(name='atom', matched=[Token(name='LPAR', value='('), RuleMatch(name='add', matched=[RuleMatch(name='mul', matched=[RuleMatch(name='atom', matched=[Token(name='NUM', value='11')])]), Token(name='ADD', value='+'), RuleMatch(name='add', matched=[RuleMatch(name='mul', matched=[RuleMatch(name='atom', matched=[Token(name='NUM', value='3')])])])]), Token(name='RPAR', value=')')])])])]), [])

结果是一个tuple,当然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剩下的标识。匹配结果并不易于阅读,所以让我吧结果画成一个图:

add
  mul
    atom
      NUM '1.2'
    MUL '/'
    mul
      atom
        LPAR  '('
        add
          mul
            atom
              NUM '11'
          ADD '+'
          add
            mul
              atom
                NUM '3'
        RPAR  ')'

这就是概念上的AST。通过你思维逻辑,或者在纸上描绘,想象解析器是如何运作的,这样是个很好的锻炼。我不敢说这样是必须的,除非你想神交。你可以通过AST来帮助你实现正确的算法。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可以处理二进制运算,一元运算,括号和操作符优先权的解析器。

现在只剩下一个错误待解决,下面的步骤我们将解决这个错误。

第四步:后续处理

我的解析器并非在任何场合管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并不能处理左递归,迫使我把代码写成右递归方式。这样导致,解析 8/4/2 这个表达式的时候,AST结果如下:

add
  mul
    atom
      NUM 8
    MUL '/'
    mul
      atom
        NUM 4
      MUL '/'
      mul
        atom
          NUM 2

如果我们尝试通过AST计算结果,我们将会优先计算4/2,这当然是错误的。一些LL解析器选择修正树里面的关联性。这样需要编写多行代码;)。这个不采纳,我们需要使它扁平化。算法很简单:对于AST里面的每个规则 1)需要修正 2)是一个二进制运算 (拥有sub-rules)3) 右边的操作符同样的规则:使后者扁平成前者。通过“扁平”,我意思是在其父节点的上下文中,通过节点的儿子代替这个节点。因为我们的穿越是DFS是后序的,意味着它从树的边缘开始,并一直到达树根,效果将会累加。如下是代码:

fix_assoc_rules = 'add', 'mul'

def _recurse_tree(tree, func):
  return map(func, tree.matched) if tree.name in rule_map else tree[1]

def flatten_right_associativity(tree):
  new = _recurse_tree(tree, flatten_right_associativity)
  if tree.name in fix_assoc_rules and len(new)==3 and new[2].name==tree.name:
    new[-1:] = new[-1].matched
  return RuleMatch(tree.name, new)

这段代码可以让任何结构的加法或乘法表达式变成一个平面列表(不会混淆)。括号会破坏顺序,当然,它们不会受到影响。

基于以上的这些,我可以把代码重构成左关联:

def build_left_associativity(tree):
  new_nodes = _recurse_tree(tree, build_left_associativity)
  if tree.name in fix_assoc_rules:
    while len(new_nodes)>3:
      new_nodes[:3] = [RuleMatch(tree.name, new_nodes[:3])]
  return RuleMatch(tree.name, new_nodes)

但是,我并不会这样做。我需要更少的代码,并且把计算代码换成处理列表会比重构整棵树需要更少的代码。

第五步:运算器

对树的运算非常简单。只需用与后处理的代码相似的方式对树进行遍历(即 DFS 后序),并按照其中的每条规则进行运算。对于运算器,因为我们使用了递归算法,所以每条规则必须只包含数字和操作符。代码如下:

bin_calc_map = {'*':mul, '/':div, '+':add, '-':sub}
def calc_binary(x):
  while len(x) > 1:
    x[:3] = [ bin_calc_map[x[1]](x[0], x[2]) ]
  return x[0]

calc_map = {
  'NUM' : float,
  'atom': lambda x: x[len(x)!=1],
  'neg' : lambda (op,num): (num,-num)[op=='-'],
  'mul' : calc_binary,
  'add' : calc_binary,
}

def evaluate(tree):
  solutions = _recurse_tree(tree, evaluate)
  return calc_map.get(tree.name, lambda x:x)(solutions)

我使用 calc_binary 函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同阶运算)。它以左结合的方式计算列表中的这些运算,这使得我们的 LL语法不太容易获取结果。

第六步:REPL

最朴实的REPL:

if __name__ == '__main__':
  while True:
    print( calc(raw_input('> ')) )

不要让我解释它 :)
附录:将它们合并:一个70行的计算器

'''A Calculator Implemented With A Top-Down, Recursive-Descent Parser'''
# Author: Erez Shinan, Dec 2012

import re, collections
from operator import add,sub,mul,div

Token = collections.namedtuple('Token', ['name', 'value'])
RuleMatch = collections.namedtuple('RuleMatch', ['name', 'matched'])

token_map = {'+':'ADD', '-':'ADD', '*':'MUL', '/':'MUL', '(':'LPAR', ')':'RPAR'}
rule_map = {
  'add' : ['mul ADD add', 'mul'],
  'mul' : ['atom MUL mul', 'atom'],
  'atom': ['NUM', 'LPAR add RPAR', 'neg'],
  'neg' : ['ADD atom'],
}
fix_assoc_rules = 'add', 'mul'

bin_calc_map = {'*':mul, '/':div, '+':add, '-':sub}
def calc_binary(x):
  while len(x) > 1:
    x[:3] = [ bin_calc_map[x[1]](x[0], x[2]) ]
  return x[0]

calc_map = {
  'NUM' : float,
  'atom': lambda x: x[len(x)!=1],
  'neg' : lambda (op,num): (num,-num)[op=='-'],
  'mul' : calc_binary,
  'add' : calc_binary,
}

def match(rule_name, tokens):
  if tokens and rule_name == tokens[0].name:   # Match a token?
    return tokens[0], tokens[1:]
  for expansion in rule_map.get(rule_name, ()):  # Match a rule?
    remaining_tokens = tokens
    matched_subrules = []
    for subrule in expansion.split():
      matched, remaining_tokens = match(subrule, remaining_tokens)
      if not matched:
        break  # no such luck. next expansion!
      matched_subrules.append(matched)
    else:
      return RuleMatch(rule_name, matched_subrules), remaining_tokens
  return None, None  # match not found

def _recurse_tree(tree, func):
  return map(func, tree.matched) if tree.name in rule_map else tree[1]

def flatten_right_associativity(tree):
  new = _recurse_tree(tree, flatten_right_associativity)
  if tree.name in fix_assoc_rules and len(new)==3 and new[2].name==tree.name:
    new[-1:] = new[-1].matched
  return RuleMatch(tree.name, new)

def evaluate(tree):
  solutions = _recurse_tree(tree, evaluate)
  return calc_map.get(tree.name, lambda x:x)(solutions)

def calc(expr):
  split_expr = re.findall('[\d.]+|[%s]' % ''.join(token_map), expr)
  tokens = [Token(token_map.get(x, 'NUM'), x) for x in split_expr]
  tree = match('add', tokens)[0]
  tree = flatten_right_associativity( tree )
  return evaluate(tree)

if __name__ == '__main__':
  while True:
    print( calc(raw_input('> ')) )
(0)

相关推荐

  • Python递归遍历列表及输出的实现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递归遍历列表及输出的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def dp(s): if isinstance(s,(int,str)): print(s) else: for item in s: dp(item) l=['jack',('tom',23),'rose',(14,55,67)] dp(l) 运行结果如下: jack tom 23 rose 14 55 67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 python递归计算N!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递归计算N!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def factorial(n): if n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 python实现斐波那契递归函数的方法

    本文以一个简单的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数列递归函数的方法,代码精简易懂.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之用. 主要函数代码如下: def fab(n): if n==1: return 1 if n==0: return 0 else: result=int(fab(n-1))+int(fab(n-2)) return result 测试代码如下: for i in range(10): print fab(i)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的学习有所帮助.

  • python 示例分享---逻辑推理编程解决八皇后

    可以和Haskell , Prolog 一样做到模式匹配, 建立逻辑推到规则,描述问题,得出答案. from pyDatalog import pyDatalog pyDatalog.create_atoms( 'N, N1, X, Y,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 pyDatalog.create_atoms( 'ok, queens, next_queen, pred, pred2' ) size = 8 ok( X1, N, X2 ) <= ( X1

  • Python通过递归遍历出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通过递归遍历出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通过递归遍历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Created on 2013-9-29 @author: L.Eric '''  def print_List(list_nums):      for each_item in list_nums :           if isinstance(each_item,list):              print_Lis

  • 使用python实现递归版汉诺塔示例(汉诺塔递归算法)

    利用python实现的汉诺塔.带有图形演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rom time import sleep def disp_sym(num, sym):        print(sym*num, end='') #recusiondef hanoi(a, b, c, n, tray_num): if n == 1:  move_tray(a, c)  disp(tray_num)  sleep(0.7) else:  hanoi(a, c, b, n-1, tray_num)  move

  • python 实现文件的递归拷贝实现代码

    所以就想把这些照片翻着看一遍,可是拷出来的照片手机 里是按时间自动分文件夹的,一个一个文件夹拷很是麻烦,于是打算写个python小脚本来完成这个工作(扯这么多,终于 到主题了,囧) 这是待拷贝的文件夹根目录,每个子目录下都有若干照片. 废话少说,上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 coding: utf-8 -*- #!/usr/bin/python #Filename:copyfile.py import os,shutil def mycopy(srcpath,dstpath): i

  • python基于右递归解决八皇后问题的方法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右递归解决八皇后问题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凡是线性回溯都可以归结为右递归的形式,也即是二叉树,因此对于只要求一个解的问题,采用右递归实现的程序要比回溯法要优美的多. def Test(queen,n): '''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就是检验第n(下标,0-7)行皇后的位置是否合理''' q=queen[n] for i in xrange(n): if queen[i]==q or queen[i]-q==n-i or queen[i]-q==i

  • 使用70行Python代码实现一个递归下降解析器的教程

     第一步:标记化 处理表达式的第一步就是将其转化为包含一个个独立符号的列表.这一步很简单,且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在此处我省略了很多. 首先,我定义了一些标记(数字不在此中,它们是默认的标记)和一个标记类型: token_map = {'+':'ADD', '-':'ADD', '*':'MUL', '/':'MUL', '(':'LPAR', ')':'RPAR'} Token = namedtuple('Token', ['name', 'value']) 下面就是我用来标记 `expr` 表

  • 小 200 行 Python 代码制作一个换脸程序

    简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写一个简短(200行)的 Python 脚本,来自动地将一幅图片的脸替换为另一幅图片的脸. 这个过程分四步: 检测脸部标记. 旋转.缩放.平移和第二张图片,以配合第一步. 调整第二张图片的色彩平衡,以适配第一张图片. 把第二张图像的特性混合在第一张图像中. 1.使用 dlib 提取面部标记 该脚本使用 dlib 的 Python 绑定来提取面部标记: Dlib 实现了 Vahid Kazemi 和 Josephine Sullivan 的<使用回归树一毫秒脸部对准>

  • 仅用500行Python代码实现一个英文解析器的教程

    语法分析器描述了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用来帮助其他的应用进行推理.自然语言引入了很多意外的歧义,以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以迅速地发现这些歧义.举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 正确的解析是连接"with"和"pizza",而错误的解析将"with"和"eat"联系在了一起: 过去的一些年,自然语言处理(NLP)社区在语法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小小的 Python 实现可能比广泛应用的 Stanford 解析器表现得更出色. 文章剩下

  • 仅用50行Python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代理服务器

    之前遇到一个场景是这样的: 我在自己的电脑上需要用mongodb图形客户端,但是mongodb的服务器地址没有对外网开放,只能通过先登录主机A,然后再从A连接mongodb服务器B. 本来想通过ssh端口转发的,但是我没有从机器A连接ssh到B的权限.于是就自己用python写一个. 原理很简单. 1.开一个socket server监听连接请求 2.每接受一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就往要转发的地址建一条连接请求.即client->proxy->forward.proxy既是socket服务端(监

  • 15行Python代码实现网易云热门歌单实例教程

    0. 引言 马上314情人节就要来了,是否需要一首歌来抚慰你,受伤或躁动的心灵.来吧,今天教你用15行代码搞定热门歌单.学起来并听起来吧. 本文使用的是Selenium模块,它是一个自动化测试工具,利用它我们可以驱动浏览器执行特定的动作,如点击.下拉等等操作,对于一些 JavaScript 渲染的页面来说,此种抓取方式非常有效.另外采用了Chrome浏览器配合Selenium工作. 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1. 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Python版本:3.7.2 2.

  • Python技法之简单递归下降Parser的实现方法

    目录 1. 算术运算表达式求值 2. 生成表达式树 左递归和运算符优先级陷阱 3. 相关包 参考 总结 1. 算术运算表达式求值 在上一篇博文<Python技法:用re模块实现简易tokenizer>中,我们介绍了用正则表达式来匹配对应的模式,以实现简单的分词器.然而,正则表达式不是万能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FSM), 无法处理含有递归语法的文本,比如算术运算表达式. 要解析这类文本,需要另外一种特定的语法规则.我们这里介绍可以表示上下文无关文

  • 使用50行Python代码从零开始实现一个AI平衡小游戏

    集智导读: 本文会为大家展示机器学习专家 Mike Shi 如何用 50 行 Python 代码创建一个 AI,使用增强学习技术,玩耍一个保持杆子平衡的小游戏.所用环境为标准的 OpenAI Gym,只使用 Numpy 来创建 agent. 各位看官好,我(作者 Mike Shi--译者注)将在本文教大家如何用 50 行 Python 代码,教会 AI 玩一个简单的平衡游戏.我们会用到标准的 OpenAI Gym 作为测试环境,仅用 Numpy 创建我们的 AI,别的不用. 这个小游戏就是经典的

  • 70行Java代码实现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分享

    对于现在流行的深度学习,保持学习精神是必要的--程序员尤其是架构师永远都要对核心技术和关键算法保持关注和敏感,必要时要动手写一写掌握下来,先不用关心什么时候用到--用不用是政治问题,会不会写是技术问题,就像军人不关心打不打的问题,而要关心如何打赢的问题. 程序员如何学习机器学习 对程序员来说,机器学习是有一定门槛的(这个门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相信很多人在学习机器学习时都会为满是数学公式的英文论文而头疼,甚至可能知难而退.但实际上机器学习算法落地程序并不难写,下面是70行代码实现的反向多层(BP

  • 150行Python代码实现带界面的数独游戏

    今天闲着没事干,以前做过html+js版的数独,这次做个python版本的,界面由pygame完成,数独生成由递归算法实现,由shuffle保证每次游戏都是不一样的情况,have fun: 功能列表: 图形化的数独游戏: python实现,依赖pygame库: 随机生成游戏,每次运行都不一样: 数字填入后的正确性判断以及颜色提示: 显示剩余需填入的空格,已经操作的次数: 难度可选,通过修改需要填入的空的数量:  游戏界面 初始界面 过程中界面 运行方式 python main.py 15 这里的

  • 21行Python代码实现拼写检查器

    引入 大家在使用谷歌或者百度搜索时,输入搜索内容时,谷歌总是能提供非常好的拼写检查,比如你输入 speling,谷歌会马上返回 spelling. 下面是用21行python代码实现的一个简易但是具备完整功能的拼写检查器. 代码 import re, collections def words(text): return re.findall('[a-z]+', text.lower()) def train(features): model = collections.defaultdict(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