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观察者模式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模式,它最常用的地方是GUI系统、订阅——发布系统。因为这个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耦,将被观察者和观察者解耦,使得它们之间的依赖性更小,甚至做到毫无依赖。以GUI系统来说,应用的UI具有易变性,尤其是前期随着业务的改变或者产品的需求修改,应用界面也会经常性变化,但是业务逻辑基本变化不大,此时,GUI系统需要一套机制来应对这种情况,使得UI层与具体的业务逻辑解耦,观察者模式此时就派上用场了。

二、定义

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三、使用场景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事件总线的处理机制。

四、观察者模式的UML类图

UML类图:

角色介绍:

Subject:抽象主题,也就是被观察者(Observable)的角色,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到一个聚集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何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该角色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给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具体主题角色又叫做具体被观察者(ConcreteObservable)角色。

Observer:抽象观察者,该角色是观察者的抽象类,它定义了一个更新接口,使得在得到主题的更改通知时更新自己。

ConcreteObserver:具体的观察者,该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定义的更新接口,以便主题的状态发生改变化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五、简单实现

这里举一个追剧的例子,平常为了不错过最新的电视剧我们会订阅或关注这个电视剧,当电视剧更新后会第一时间推送给我们,下来就简单实现一下。

抽象观察者类:

/**
 * 抽象观察者类,为所有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通知时更新自己
 */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
   * 有更新
   *
   * @param message 消息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抽象被观察者类:

/**
 * 抽象被观察者类
 */
public interface Observable {
  /**
   * 推送消息
   *
   * @param message 内容
   */
  void push(String message);
  /**
   * 订阅
   *
   * @param observer 订阅者
   */
  void register(Observer observer);
}

具体的观察者类:

/**
 * 具体的观察者类,也就是订阅者
 */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message + "更新了!");
  }
  // 订阅者的名字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Us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具体的被观察者类:

/**
 * 具体的被观察者类,也就是订阅的节目
 */
public class Teleplay implements Observable{
  private List<Observer> list = new ArrayList<Observer>();//储存订阅者
  @Override
  public void push(String message) {
    for(Observer observer:list){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 observer) {
    list.add(observer);
  }
}

实现: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被观察者,这里就是用户订阅的电视剧
    Teleplay teleplay = new Teleplay();
    //观察者,这里就是订阅用户
    User user1 = new User("小明");
    User user2 = new User("小光");
    User user3 = new User("小兰");
    //订阅
    teleplay.register(user1);
    teleplay.register(user2);
    teleplay.register(user3);
    //推送新消息
    teleplay.push("xxx电视剧");
  }
}

结果:

小明,xxx电视剧更新了!
小光,xxx电视剧更新了!
小兰,xxx电视剧更新了!

由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实现了一对多的消息推送,推送消息都是依赖Observer和Observable这些抽象类,而User和Teleplay完全没有耦合,保证了订阅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六、Android源码中的观察者模式

1、BaseAdapter

BaseAdapter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ListView的适配器中我们都是继承它。下面来简单分析分析。

BaseAdapter 部分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eAdapter implements ListAdapter, SpinnerAdapter {
  //数据集观察者
  private final DataSetObservable mDataSetObservable = new DataSetObservable();
  public boolean hasStableIds() {
    return false;
  }
  public void registerDataSetObserver(DataSetObserver observer) {
    mDataSetObservable.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
  public void unregisterDataSetObserver(DataSetObserver observer) {
    mDataSetObservable.un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
  /**
   * 当数据集变化时,通知所有观察者
   */
  public void notifyDataSetChanged() {
    mDataSetObservable.notifyChanged();
  }
}

看看mDataSetObservable.notifyChanged()方法:

public class DataSetObservable extends Observable<DataSetObserver> {
  /**
   * Invokes {@link DataSetObserver#onChanged} on each observer.
   * Called when the contents of the data set have changed. The recipient
   * will obtain the new contents the next time it queries the data set.
   */
  public void notifyChanged() {
    synchronized(mObservers) {
      // since onChanged() is implemented by the app, it could do anything, including
      // removing itself from {@link mObservers} - and that could cause problems if
      // an iterator is used on the ArrayList {@link mObservers}.
      // to avoid such problems, just march thru the list in the reverse order.
      for (int i = mObservers.size() - 1; i >= 0; i--) {
        mObservers.get(i).onChanged();
      }
    }
  }
}

可以看出在mDataSetObservable.notifyChanged()中遍历所有观察者,并调用他们的onChanged(),从而告知观察者发生了什么。

那么观察者怎么来的,那就是setAdapter方法,代码如下: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Adapter(ListAdapter adapter) {
    if (mAdapter != null && mDataSetObserver != null) {
      mAdapter.unregisterDataSetObserver(mDataSetObserver);
    }
    resetList();
    mRecycler.clear();
    if (mHeaderViewInfos.size() > 0|| mFooterViewInfos.size() > 0) {
      mAdapter = new HeaderViewListAdapter(mHeaderViewInfos, mFooterViewInfos, adapter);
    } else {
      mAdapter = adapter;
    }
    mOldSelectedPosition = INVALID_POSITION;
    mOldSelectedRowId = INVALID_ROW_ID;
    // AbsListView#setAdapter will update choice mode states.
    super.setAdapter(adapter);
    if (mAdapter != null) {
      mAreAllItemsSelectable = mAdapter.areAllItemsEnabled();
      mOldItemCount = mItemCount;
      mItemCount = mAdapter.getCount();
      checkFocus();
      mDataSetObserver = new AdapterDataSetObserver();
      mAdapter.registerDataSetObserver(mDataSetObserver);//注册观察者
      ......省略
    }
}

AdapterDataSetObserver定义在ListView的父类AbsListView中,是一个数据集观察者,代码:

class AdapterDataSetObserver extends AdapterView<ListAdapter>.AdapterDataSet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hanged() {
    super.onChanged();
    if (mFastScroller != null) {
      mFastScroller.onSectionsChange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Invalidated() {
    super.onInvalidated();
    if (mFastScroller != null) {
      mFastScroller.onSectionsChanged();
    }
  }
}

它由继承自AbsListView的父类AdapterView的AdapterDataSetObserver, 代码如下 :

class AdapterDataSetObserver extends DataSetObserver {
  private Parcelable mInstanceState = null;
  // 上文有说道,调用Adapter的notifyDataSetChanged的时候会调用所有观察者的onChanged方法,核心实现就在这里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hanged() {
    mDataChanged = true;
    mOldItemCount = mItemCount;
    // 获取Adapter中数据的数量
    mItemCount = getAdapter().getCount();
    // Detect the case where a cursor that was previously invalidated has
    // been repopulated with new data.
    if (AdapterView.this.getAdapter().hasStableIds() && mInstanceState != null
          && mOldItemCount == 0 && mItemCount > 0) {
      AdapterView.this.onRestoreInstanceState(mInstanceState);
      mInstanceState = null;
    } else {
      rememberSyncState();
    }
    checkFocus();
    // 重新布局ListView、GridView等AdapterView组件
    requestLayout();
  }
  // 代码省略
  public void clearSavedState() {
    mInstanceState = null;
  }
}

当ListView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调用Adapter的notifyDataSetChanged函数,这个函数又会调用DataSetObservablenotifyChanged函数,这个函数会调用所有观察者 (AdapterDataSetObserver) 的onChanged方法。这就是一个观察者模式!

七、总结

优点: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应对业务变化。

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缺点:

在应用观察者模式时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的问题,程序中包括一个被观察者、多个观察者,开发、调试等内容会比较复杂,而且在Java中消息的通知一般是顺序执行,那么一个观察者卡顿,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异步实现。

更多关于Android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本站专题:《Android开发入门与进阶教程》、《Android调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汇总》、《Android基本组件用法总结》、《Android视图View技巧总结》、《Android布局layout技巧总结》及《Android控件用法总结》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Android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状态模式中的行为是由状态来决定的,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行为.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的结构几乎完全一样,但它们的目的.本质却完全不一样.状态模式的行为是平行的.不可替换的,策略模式的行为是彼此独立.可相互替换的.用一句话来表述,状态模式把对象的行为包装在不同的状态对象里,每一个状态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抽象状态基类.状态模式的意图是让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的时候,其行为也随之改变. 二.定义 当一个对象的内在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原型模式是一个创建型的模式.原型二字表明了该模型应该有一个样板实例,用户从这个样板对象中复制出一个内部属性一致的对象,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克隆".被复制的实例就是我们所称的"原型",这个原型也是可定制的.原型模型多用于创建复杂的或者构造耗时的实例,因为这种情况下,复制一个已经存在的实例可使程序运行更高效. 二.定义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

  • Android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详解

    策略模式 一个功能的效果,有不同的算法与策略,根据不同的选择选择不同的结果. 简单来说,只要你写过程序就用过策略模式,不要说没用过,难道if-else(switch)没用过吗-.. if-else在其实就是一个策略模式的体现,根据不同的选择处理不同的结果. 问题 如果把所有的方法全部用if-else(switch)来处理,从功能上说没问题,但是冲代码层面的维护与使用来说,if-else多了之后会让类变的过于庞大,阅读不利,修改困难 解决问题 使用策略模式,定义统一接口,每一个不同的功能(if-e

  • android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详解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类模式,对这一类模式有一个通用的特点就是: 封装创建的方式和过程. 这里所谓封装就是隐藏的意思,对对象的创建方法和过程不可见,或者是虚拟的过程. 隐藏创建方式,就是如单例,工厂方法,隐藏创建过程则是指builder,原型,至于抽象工厂,我认为他包含了以上两种. 我们想想一个对象的创建有哪些步骤? 1.创建什么东西?--接口定义 2.谁创建?        --决策类or帮助类 3.如何创建?     --how,创建过程 4.什么时候创建?    --创建时机的触发 由此可知,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在软件开发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实现某一个功能可以有多种算法或者策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或者策略来完成该功能.例如,排序算法,可以使用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冒泡排序等. 针对这种情况,一种常规的方法是将多种算法写在一个类中.例如,需要提供多种排序算法,可以将这些算法写到一个类中,每一个方法对应一个具体的排序算法:当然,也可以将这些排序算法封装在一个统一的方法中,通过if-else-或者ca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Pattern),是创建型设计模式之一.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式,其在我们平时开发中应用很广泛,也许你并不知道,但是你已经使用了无数次该模式了,如Android中的Activity里的各个生命周期方法,以onCreate方法为例,它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工厂方法,我们在其中可以构造我们的View并通过setContentView返回给framework处理等,相关内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Builder模式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Builder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Builder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对象的创建型模式,它允许用户在不知道内部构建细节的情况下,可以更精细的控制对象的构造流程.该模式是为了将构建复杂对象的过程和它的部件解耦,使得构建过程和部件的表示隔离开来. 因为一个复杂的对象有很多大量组成部分,例如车,有车轮.方向盘.发动机,还有各种小零件等,如何将这些部件装配成一辆汽车,这个装配过程很漫长,也很复杂,对于这种情况,为了在构建过程中对

  • Android设计模式系列之组合模式

    Android中对组合模式的应用,可谓是泛滥成粥,随处可见,那就是View和ViewGroup类的使用.在android UI设计,几乎所有的widget和布局类都依靠这两个类.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模式.几乎所有的面向对象系统都应用到了组合模式. 1.意图 将对象View和ViewGroup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View可以做为ViewGroup的一部分). 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View和组合对象ViewGrou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单例模式是应用最广的模式之一,也可能是很多初级工程师唯一会使用的设计模式.在应用这个模式时,单例对象的类必须保证只有一个实例存在.许多时候整个系统只需要拥有一个全局对象,这样有利于我们协调系统整体的行为. 二.定义 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三.使用场景 确保某个类有且只有一个对象的场景,避免产生多个对象消耗过多的资源,或者某种类型的对象只应该有且只有一个.例

  • 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Android编程设计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介绍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也是创建型设计模式之一.前一节我们已经了解了工厂方法模式,那么这个抽象工厂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联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工厂肯定都是具体的,也就是说每个工厂都会生产某一种具体的产品,那么抽象工厂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确定的,那这岂不是很奇怪?抽象工厂模式起源于以前对不同操作系统的图形化解决方案,如不同操作系统中的按钮和文本框控件其实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