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如何实现Go 超时控制

为什么需要超时控制?

  • 请求时间过长,用户侧可能已经离开本页面了,服务端还在消耗资源处理,得到的结果没有意义
  • 过长时间的服务端处理会占用过多资源,导致并发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不可用事故

Go 超时控制必要性

Go 正常都是用来写后端服务的,一般一个请求是由多个串行或并行的子任务来完成的,每个子任务可能是另外的内部请求,那么当这个请求超时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快速返回,释放占用的资源,比如goroutine,文件描述符等。

服务端常见的超时控制

  • 进程内的逻辑处理
  • 读写客户端请求,比如HTTP或者RPC请求
  • 调用其它服务端请求,包括调用RPC或者访问DB等

没有超时控制会怎样?

为了简化本文,我们以一个请求函数 hardWork 为例,用来做啥的不重要,顾名思义,可能处理起来比较慢。

func hardWork(job interface{}) error {
  time.Sleep(time.Minute)
  return nil
}

func requestWork(ctx context.Context, job interface{}) error {
 return hardWork(job)
}

这时客户端看到的就一直是大家熟悉的画面

<img src="https://gitee.com/kevwan/static/raw/master/doc/images/loading.jpg" width="25%">

绝大部分用户都不会看一分钟菊花,早早弃你而去,空留了整个调用链路上一堆资源的占用,本文不究其它细节,只聚焦超时实现。

下面我们看看该怎么来实现超时,其中会有哪些坑。

第一版实现

大家可以先不往下看,自己试着想想该怎么实现这个函数的超时,第一次尝试:

func requestWork(ctx context.Context, job interface{}) error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tx, time.Second*2)
  defer cancel()

  done := make(chan error)
  go func() {
    done <- hardWork(job)
  }()

  select {
  case err := <-done:
    return err
  case <-ctx.Done():
    return ctx.Err()
  }
}

我们写个 main 函数测试一下

func main() {
  const total = 1000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total)
  now := time.Now()
  for i := 0; i < total; i++ {
    go func() {
      defer wg.Done()
      requestWork(context.Background(), "any")
    }()
  }
  wg.Wait()
  fmt.Println("elapsed:", time.Since(now))
}

跑一下试试效果

➜ go run timeout.go
elapsed: 2.005725931s

超时已经生效。但这样就搞定了吗?

goroutine 泄露

让我们在main函数末尾加一行代码看看执行完有多少goroutine

time.Sleep(time.Minute*2)
fmt.Println("number of goroutines:", runtime.NumGoroutine())

sleep 2分钟是为了等待所有任务结束,然后我们打印一下当前goroutine数量。让我们执行一下看看结果

➜ go run timeout.go
elapsed: 2.005725931s
number of goroutines: 1001

goroutine泄露了,让我们看看为啥会这样呢?首先,requestWork 函数在2秒钟超时后就退出了,一旦 requestWork 函数退出,那么 done channel 就没有goroutine接收了,等到执行 done <- hardWork(job) 这行代码的时候就会一直卡着写不进去,导致每个超时的请求都会一直占用掉一个goroutine,这是一个很大的bug,等到资源耗尽的时候整个服务就失去响应了。

那么怎么fix呢?其实也很简单,只要 make chan 的时候把 buffer size 设为1,如下:

done := make(chan error, 1)

这样就可以让 done <- hardWork(job) 不管在是否超时都能写入而不卡住goroutine。此时可能有人会问如果这时写入一个已经没goroutine接收的channel会不会有问题,在Go里面channel不像我们常见的文件描述符一样,不是必须关闭的,只是个对象而已,close(channel) 只是用来告诉接收者没有东西要写了,没有其它用途。

改完这一行代码我们再测试一遍:

➜ go run timeout.go
elapsed: 2.005655146s
number of goroutines: 1

goroutine泄露问题解决了!

panic 无法捕获

让我们把 hardWork 函数实现改成

panic("oops")

修改 main 函数加上捕获异常的代码如下:

go func() {
 defer func() {
  if p := recover(); p != nil {
   fmt.Println("oops, panic")
  }
 }()

 defer wg.Done()
 requestWork(context.Background(), "any")
}()

此时执行一下就会发现panic是无法被捕获的,原因是因为在 requestWork 内部起的goroutine里产生的panic其它goroutine无法捕获。

解决方法是在 requestWork 里加上 panicChan 来处理,同样,需要 panicChan 的 buffer size 为1,如下:

func requestWork(ctx context.Context, job interface{}) error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tx, time.Second*2)
  defer cancel()

  done := make(chan error, 1)
  panicChan := make(chan interface{}, 1)
  go func() {
    defer func() {
      if p := recover(); p != nil {
        panicChan <- p
      }
    }()

    done <- hardWork(job)
  }()

  select {
  case err := <-done:
    return err
  case p := <-panicChan:
    panic(p)
  case <-ctx.Done():
    return ctx.Err()
  }
}

改完就可以在 requestWork 的调用方处理 panic 了。

超时时长一定对吗?

上面的 requestWork 实现忽略了传入的 ctx 参数,如果 ctx 已有超时设置,我们一定要关注此传入的超时是不是小于这里给的2秒,如果小于,就需要用传入的超时,go-zero/core/contextx 已经提供了方法帮我们一行代码搞定,只需修改如下:

ctx, cancel := contextx.ShrinkDeadline(ctx, time.Second*2)

Data race

这里 requestWork 只是返回了一个 error 参数,如果需要返回多个参数,那么我们就需要注意 data race,此时可以通过锁来解决,具体实现参考 go-zero/zrpc/internal/serverinterceptors/timeoutinterceptor.go,这里不做赘述。

完整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runtime"
  "sync"
  "time"

  "github.com/tal-tech/go-zero/core/contextx"
)

func hardWork(job interface{}) error {
  time.Sleep(time.Second * 10)
  return nil
}

func requestWork(ctx context.Context, job interface{}) error {
  ctx, cancel := contextx.ShrinkDeadline(ctx, time.Second*2)
  defer cancel()

  done := make(chan error, 1)
  panicChan := make(chan interface{}, 1)
  go func() {
    defer func() {
      if p := recover(); p != nil {
        panicChan <- p
      }
    }()

    done <- hardWork(job)
  }()

  select {
  case err := <-done:
    return err
  case p := <-panicChan:
    panic(p)
  case <-ctx.Done():
    return ctx.Err()
  }
}

func main() {
  const total = 10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total)
  now := time.Now()
  for i := 0; i < total; i++ {
    go func() {
      defer func() {
        if p := recover(); p != nil {
          fmt.Println("oops, panic")
        }
      }()

      defer wg.Done()
      requestWork(context.Background(), "any")
    }()
  }
  wg.Wait()
  fmt.Println("elapsed:", time.Since(now))
  time.Sleep(time.Second * 20)
  fmt.Println("number of goroutines:", runtime.NumGoroutine())
}

更多细节

请参考 go-zero 源码:

  • go-zero/core/fx/timeout.go
  • go-zero/zrpc/internal/clientinterceptors/timeoutinterceptor.go
  • go-zero/zrpc/internal/serverinterceptors/timeoutinterceptor.go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tal-tech/go-zero

到此这篇关于一文搞懂如何实现Go 超时控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Go 超时控制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详解Golang 中的并发限制与超时控制

    前言 上回在 用 Go 写一个轻量级的 ssh 批量操作工具里提及过,我们做 Golang 并发的时候要对并发进行限制,对 goroutine 的执行要有超时控制.那会没有细说,这里展开讨论一下. 以下示例代码全部可以直接在 The Go Playground上运行测试: 并发 我们先来跑一个简单的并发看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run(task_id, sleeptime int, ch chan st

  • Go语言利用time.After实现超时控制的方法详解

    前言 在开始之前,对time.After使用有疑问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这篇文章:https://www.jb51.net/article/146063.htm 我们在Golang网络编程中,经常要遇到设置超时的需求,本文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了Go语言利用time.After实现超时控制的相关内容,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场景: 假设业务中需调用服务接口A,要求超时时间为5秒,那么如何优雅.简洁的实现呢? 我们可以采用select+time.After的方式,十分简单适用的实现. 首先

  • 一文搞懂如何实现Go 超时控制

    为什么需要超时控制? 请求时间过长,用户侧可能已经离开本页面了,服务端还在消耗资源处理,得到的结果没有意义 过长时间的服务端处理会占用过多资源,导致并发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不可用事故 Go 超时控制必要性 Go 正常都是用来写后端服务的,一般一个请求是由多个串行或并行的子任务来完成的,每个子任务可能是另外的内部请求,那么当这个请求超时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快速返回,释放占用的资源,比如goroutine,文件描述符等. 服务端常见的超时控制 进程内的逻辑处理 读写客户端请求,比如HTTP或者RPC请求

  • 一文搞懂ES6中的Map和Set

    Map Map对象保存键值对.任何值(对象或者原始值) 都可以作为一个键或一个值.构造函数Map可以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 Map和Object的区别 •一个Object 的键只能是字符串或者 Symbols,但一个Map 的键可以是任意值. •Map中的键值是有序的(FIFO 原则),而添加到对象中的键则不是. •Map的键值对个数可以从 size 属性获取,而 Object 的键值对个数只能手动计算. •Object 都有自己的原型,原型链上的键名有可能和你自己在对象上的设置的键名产生冲突.

  • 一文搞懂hashCode()和equals()方法的原理

    Java中的超类java.lang.Object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public int hashCode() 这两个方法最开发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清楚的理解,但实际上,甚至很多经验丰富的Java开发者有时候也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两个方法的使用和原理.当我们自定义了对象,并且想要将自定义的对象加到Map中时,我们就必须对自定义的对象重写这两个方法,才能正确使用Map.我们接下来将用这篇文章指出在使用hashcode和equ

  • 一文搞懂c# await,async执行流

    昨天有朋友在公众号发消息说看不懂await,async执行流,其实看不懂太正常了,因为你没经过社会的毒打,没吃过牢饭就不知道自由有多重要,没生过病就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没用过ContinueWith就不知道await,async有多重要,下面我举两个案例佐证一下? 一:案例一 [嵌套下的异步] 写了这么多年的程序,相信大家都知道连接数据库少不了这几个对象,DbConnection,DbCommand,DbDataReader等等..先来看看ContinueWith在连接数据库时嵌套过深的尴尬.

  • 一文搞懂C++ 动态内存

    了解动态内存在 C++ 中是如何工作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 C++ 程序员必不可少的.C++ 程序中的内存分为两个部分: 栈:在函数内部声明的所有变量都将占用栈内存. 堆:这是程序中未使用的内存,在程序运行时可用于动态分配内存. 很多时候,您无法提前预知需要多少内存来存储某个定义变量中的特定信息,所需内存的大小需要在运行时才能确定. 在 C++ 中,您可以使用特殊的运算符为给定类型的变量在运行时分配堆内的内存,这会返回所分配的空间地址.这种运算符即new 运算符. 如果您不再需要动态分配的内存空间,

  • 一文搞懂MySQL预编译

    1.预编译的好处 大家平时都使用过JDBC中的PreparedStatement接口,它有预编译功能.什么是预编译功能呢?它有什么好处呢? 当客户发送一条SQL语句给服务器后,服务器总是需要校验SQL语句的语法格式是否正确,然后把SQL语句编译成可执行的函数,最后才是执行SQL语句.其中校验语法,和编译所花的时间可能比执行SQL语句花的时间还要多. 如果我们需要执行多次insert语句,但只是每次插入的值不同,MySQL服务器也是需要每次都去校验SQL语句的语法格式,以及编译,这就浪费了太多的时

  • 一文搞懂JAVA 修饰符

    Java语言提供了很多修饰符,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访问修饰符 非访问修饰符 修饰符用来定义类.方法或者变量,通常放在语句的最前端.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public class ClassName { // ... } private boolean myFlag; static final double weeks = 9.5; protected static final int BOXWIDTH = 4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um

  • 一文搞懂JAVA 枚举(enum)

    Java 枚举是一个特殊的类,一般表示一组常量,比如一年的 4 个季节,一个年的 12 个月份,一个星期的 7 天,方向有东南西北等. Java 枚举类使用 enum 关键字来定义,各个常量使用逗号 , 来分割. 例如定义一个颜色的枚举类. enum Color { RED, GREEN, BLUE; } 以上枚举类 Color 颜色常量有 RED, GREEN, BLUE,分别表示红色,绿色,蓝色. 使用实例: enum Color { RED, GREEN, BLUE; } public c

  • 一文搞懂C# 数据类型

    在 C# 中,变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值类型(Value types) 引用类型(Reference types) 指针类型(Pointer types) 值类型(Value types) 值类型变量可以直接分配给一个值.它们是从类 System.ValueType 中派生的. 值类型直接包含数据.比如 int.char.float,它们分别存储数字.字符.浮点数.当您声明一个 int 类型时,系统分配内存来存储值. 下表列出了 C# 2010 中可用的值类型: 类型 描述 范围 默认值 boo

  • 一文搞懂Java中的反射机制

    前一段时间一直忙,所以没什么时间写博客,拖了这么久,也该更新更新了.最近看到各种知识付费的推出,感觉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对知识沉淀的认可与推动,坏事是感觉很多人忙于把自己的知识变现,相对的在沉淀上做的实际还不够,我对此暂时还没有什么想法,总觉得,慢慢来,会更快一点,自己掌握好节奏就好. 好了,言归正传. 反射机制是Java中的一个很强大的特性,可以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比如说类的父类,接口,全部方法名及参数,全部常量和变量,可以说类在反射面前已经衣不遮体了(咳咳,这是正规车).先举一个小栗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