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不相等的两个字符串的 if 条件判断为True详解
今天遇到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结果搞了好久好久.....赶快写一篇博客记录一下:
本来两个不一样的字符串,在if 的条件判断中被判定为True,下面是错误的代码:
test_str = 'happy' if test_str == 'good' or 'happy': #这样if判断永远是True,写法错误 print('aa') else: print('bbbb')
这是正确的代码:
test_str = 'happy' if test_str == 'good' or test_str == 'happy': print('aa') else: print('bbbb')
补充知识:python基础(if判断条件语句,比较、布尔运算符)
1.条件和条件语句
在编写的程序中,语句都是逐条执行的。现在更进一步,让程序选择是否执行特定的语句块。
1 )布尔值的用武之地
真值也称布尔值,是以在真值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的George Boole命名的。
用作布尔表达式(如用作if语句中的条件)时,下面的值都将被解释器视为假:
False None 0 "" () [] {}
换而言之,标准值False和None、各种类型(包括浮点数、复数等)的数值0、空序列(如空字符串、空元组和空列表)以及空映射(如空字典)都被视为假,而其他各种值都被视为真,包括特殊值True。
正如Python老手Laura Creighton指出的,这种差别类似于“有些东西”和“没有东西”的差别,而不是真和假的差别。
这意味着任何Python值都可解释为真值。乍一看这有点令人迷惑,但也很有用。虽然可供选择的真值非常多,但标准真值为True和False。在有些语言(如C语言和2.3之前的Python版本)中,标准真值为0(表示假)和1(表示真)。实际上,True和False不过是0和1的别名,虽然看起来不同,但作用是相同的。
>>> True True >>> False False >>> True == 1 True >>> False == 0 True >>> True + False + 42 43
因此,如果你看到一个返回1或0的表达式(可能是使用较旧的Python版本编写的),就知道这实际上意味着True或False。
布尔值True和False属于类型bool,而bool与list、str和tuple一样,可用来转换其他的值。
>>> bool('I think, therefore I am') True >>> bool(42) True >>> bool('') False >>> bool(0) False
鉴于任何值都可用作布尔值因此你几乎不需要显式地进行转换(Pthon会自动转换)
虽然[]和""都为假(即bool([]) == bool("") == False),但它们并不相等(即[] != "")。
对其他各种为假的对象来说,情况亦如此(一个更显而易见的例子是() != False)。
2) 有条件地执行和 if 语句
真值可合并,先来看看真值可用来做什么。请尝试运行下面的脚本:
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if name.endswith('Gumby'): print('Hello, Mr. Gumby')
这就是if语句,让你能够有条件地执行代码。这意味着如果条件(if和冒号之间的表达式)为前面定义的真,就执行后续代码块(这里是一条print语句);如果条件为假,就不执行。
3)else 子句
在前一节的示例中,如果你输入以Gumby结尾的名字,方法name.endswith将返回True,导致后续代码块执行——打印问候语。如果你愿意,可使用else子句增加一种选择(之所以叫子句是因为else不是独立的语句,而是if语句的一部分)。
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if name.endswith('Gumby'): print('Hello, Mr. Gumby') else: print('Hello, stranger')
在这里,如果没有执行第一个代码块(因为条件为假),将进入第二个代码块。
还有一个与if语句很像的“亲戚”,它就是条件表达式——C语言中三目运算符的Python版本。下面的表达式使用if和else确定其值:
status = "friend" if name.endswith("Gumby") else "stranger"
如果条件(紧跟在if后面)为真,表达式的结果为提供的第一个值(这里为"friend"),否则为第二个值(这里为"stranger")。
4)elif 子句
要检查多个条件,可使用elif。elif是else if的缩写,由一个if子句和一个else子句组合而成,也就是包含条件的else子句。
num = int(input('Enter a number: ')) ifnum > 0: print('The number is positive') elifnum < 0: print('The number is negative') else: print('The number is zero')
5)代码块嵌套
你可将if语句放在其他if语句块中,如下所示:
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if name.endswith('Gumby'): if name.startswith('Mr.'): print('Hello, Mr. Gumby') elif name.startswith('Mrs.'): print('Hello, Mrs. Gumby') else: print('Hello, Gumby') else: print('Hello, stranger')
在这里,如果名字以Gumby结尾,就同时检查名字开头,这是在第一个代码块中使用一条独立的if语句完成的。请注意,这里还使用了elif。最后一个分支(else子句)没有指定条件——如果没有选择其他分支,就选择最后一个分支。如果需要,这里的两个else子句都可省略。如果省略里面的else子句,将忽略并非以Mr.或Mrs.打头的名字(假设名字为Gumby)。如果省略外面的else子句,将忽略陌生人。
6)更复杂的条件
1. 比较运算符
在条件表达式中,最基本的运算符可能是比较运算符,它们用于执行比较。
从理论上说,可使用<和<=等运算符比较任意两个对象x和y的相对大小,并获得一个真值,但这种比较仅在x和y的类型相同或相近时(如两个整数或一个整数和一个浮点数)才有意义。
将整数与字符串相加毫无意义,检查一个整数是否小于一个字符串也是一样。
与赋值一样,Python也支持链式比较:可同时使用多个比较运算符,如0 < age < 100。有些比较运算符需要特别注意
相等运算符
要确定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可使用比较运算符,用两个等号(==)表示。
>>> "foo" == "foo" True >>> "foo" == "bar" False
两个等号?为何不像数学中那样使用一个等号呢?但这里还是试试一个等号吧。
>>> "foo" = "foo"
SyntaxError: can't assign to literal
一个等号是赋值运算符,用于修改值,而进行比较时你可不想这样做。
is:相同运算符
这个运算符很有趣,其作用看似与==一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x = y = [1, 2, 3] >>> z = [1, 2, 3] >>> x == y True >>> x == z True >>> x is y True >>> x is z False
在前几个示例中,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最后一个示例的结果很奇怪:x和z相等,但x is z的结果却为False。为何会这样呢?因为is检查两个对象是否相同(而不是相等)。变量x和y指向同一个列表,而z指向另一个列表(其中包含的值以及这些值的排列顺序都与前一个列表相同)。这两个列表虽然相等,但并非同一个对象。这好像不可理喻?请看下面的示例:
>>> x = [1, 2, 3] >>> y = [2, 4] >>> x is not y True >>> del x[2] >>> y[1] = 1 >>> y.reverse()
在这个示例中,我首先创建了两个不同的列表x和y。如你所见,x is not y(与x is y相反)的结果为True,接下来,我稍微修改了这两个列表,现在它们虽然相等,但依然是两个不同的列表。
>>> x == y True >>> x is y False
显然,这两个列表相等但不相同。
总之,==用来检查两个对象是否相等,而is用来检查两个对象是否相同(是同一个对象)。
不要将is用于数和字符串等不可变的基本值。鉴于Python在内部处理这些对象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in:成员资格运算符
与其他比较运算符一样,它也可用于条件表达式中。
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if 's' in name: print('Your name contains the letter "s".') else: print('Your name does not contain the letter "s".')
字符串和序列的比较
字符串是根据字符的字母排列顺序进行比较的。
>>> "alpha" < "beta"
True
虽然基于的是字母排列顺序,但字母都是Unicode字符,它们是按码点排列的。
实际上,字符是根据顺序值排列的。要获悉字母的顺序值,可使用函数ord。这个函数的作用与函数chr相反。
这种方法既合理又一致,但可能与你排序的方式相反。例如,涉及大写字母时,排列顺序就可能与你想要的不同。
>>> "a" < "B"
False
一个诀窍是忽略大小写。为此可使用字符串方法lower,如下所示:
>>> "a".lower() < "B".lower() True >>> 'FnOrD'.lower() == 'Fnord'.lower() True
其他序列的比较方式与此相同,但这些序列包含的元素可能不是字符,而是其他类型的值。
>>> [1, 2] < [2, 1]
True
如果序列的元素为其他序列,将根据同样的规则对这些元素进行比较。
>>> [2, [1, 4]] < [2, [1, 5]]
True
2. 布尔运算符
至此,你已见过很多返回真值的表达式(实际上,考虑到所有值都可解释为真值,因此所有的表达式都返回真值),但你可能需要检查多个条件。例如,假设你要编写一个程序,让它读取一个数,并检查这个数是否位于1~10(含)。为此,可像下面这样做:
number = int(input('Enter a number between 1 and 10: ')) if number <= 10: if number >= 1: print('Great!') else: print('Wrong!') else: print('Wrong!')
这可行,但有点笨拙,因为输入了print('Wrong!')两次。重复劳动可不是好事,那么该如何办呢?很简单。
number = int(input('Enter a number between 1 and 10: ')) if number <= 10 and number >= 1: print('Great!') else: print('Wrong!')
通过使用链式比较1 <= number <= 10可进一步简化这个示例。
运算符and是一个布尔运算符。它接受两个真值,并在这两个值都为真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还有另外两个布尔运算符:or和not。通过使用这三个运算符,能以任何方式组合真值。
if ((cash > price) or customer_has_good_credit) and not out_of_stock:
give_goods()
短路逻辑和条件表达式
布尔运算符有个有趣的特征:只做必要的计算。例如,仅当x和y都为真时,表达式x and y才为真。因此如果x为假,这个表达式将立即返回假,而不关心y。实际上,如果x为假,这个表达式将返回x,否则返回y。这种行为称为短路逻辑(或者延迟求值):布尔运算符常被称为逻辑运算符,在有些情况下将“绕过”第二个值。对于运算符or,情况亦如此。在表达式x or y中,如果x为真,就返回x,否则返回y。请注意,这意味着位于布尔运算符后面的代码(如函数调用)可能根本不会执行。像下面这样的代码就利用了这种行为:
name = input('Please enter your name: ') or '<unknown>'
如果没有输入名字,上述or表达式的结果将为'<unknown>'。在很多情况下,宁愿使用条件表达式,而不耍这样的短路花样。
以上这篇python不相等的两个字符串的 if 条件判断为True详解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