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对“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大房间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必须紧接着主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这样就出观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终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CRT控制器和键盘,无GPU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近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己具备了通信的雏形。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 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
  两个主机间通信时对传送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称为协议。
  在ARPA网中,将协议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层次,如何分层,以及各层中具体采用的协议的总和,称为网络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个抽象的概念,其具体实现是通过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
  70年代至80年代中第二代网络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二代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局域网由于投资少,方便灵活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与广域网相比有共性,如分层的体系结构,又有不同的特性,如局域网为节省费用而不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而是由单个的广播信道来连结网上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从定义中看出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1)至少两台计算机互联。
  (2)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
  (3)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NOS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用于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标准很多,如拓扑结构,应用协议等。但是这些标准只能反映网络某方面的特征,最能反映网络技术本质特征的分类标准是分布距离,按分布距离分为 LAN,MAN,WAN,INTERNET。

  1.局域网:
  几米——10公里 小型机,微机大量推广后发展起来的,配置容易,速率高,4Mbps—2GbpS。 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不存在寻径问题,不包括网络层。
  2.都市网:
  10公里——100公里 对一个城市的LAN互联,采用IEEE802.6标准, 50Kbps——l00Kbps,位于一座城市中。
  3.广域网:
  也称为远程网,几百公里——几千公里。 发展较早,租用专线,通过IMP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速率为9.6Kbps——45Mbps 如:邮电部的CHINANET,CHINAPAC,和CHINADDN网。
  4.互联网:
  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技术,它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某种协议统一起来的一种高层技术。

文章录入:dnbm    责任编辑:dnbm

(0)

相关推荐

  •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对"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大房间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必须紧接着主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这样就出观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 细数Java接口的概念、分类及与抽象类的区别

    Java接口(Interface),是一系列方法的声明,是一些方法特征的集合,一个接口只有方法的特征没有方法的实现,因此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类实现,而这些实现可以具有不同的行为(功能). 一.接口含义: 1.Java接口,Java语言中存在的结构,有特定的语法和结构: 2.一个类所具有的方法的特征集合,是一种逻辑上的抽象. 前者叫做"Java接口",后者叫做"接口". Java接口本身没有任何实现,因为Java接口不涉及表象,而只描述public行为,所

  • Java开发中的容器概念、分类与用法深入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开发中的容器概念.分类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1.容器的概念 在Java当中,如果有一个类专门用来存放其它类的对象,这个类就叫做容器,或者就叫做集合,集合就是将若干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类对象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2.容器与数组的关系 之所以需要容器: ① 数组的长度难以扩充 ② 数组中数据的类型必须相同 容器与数组的区别与联系: ① 容器不是数组,不能通过下标的方式访问容器中的元素 ② 数组的所有功能通过Arraylist容器都可以实现,只是实现的方式不

  • Java中内部类的概念与分类详解

    目录 内部类概念 内部类的分类: 成员内部类 普通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 总结 只能使用修饰限定符:public 和 默认 来修饰类 内部类概念 在 Java 中,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称为内部类 就是在一个类内部进行其他类结构的嵌套操作 内部类也是封装的一种体现 举例: //外部类 public class OutClass { //内部类 class InnerClass{ } } 注意:内部类和外部类共享一个 java源文件,但是经过编译之后,会形成各自单独的字节码文件 内

  • PHP设计模式概论【概念、分类、原则等】

    本文实例讲述了PHP设计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1.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 模式的经典定义: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

  • 浅谈keras中自定义二分类任务评价指标metrics的方法以及代码

    对于二分类任务,keras现有的评价指标只有binary_accuracy,即二分类准确率,但是评估模型的性能有时需要一些其他的评价指标,例如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等等,因此需要使用keras提供的自定义评价函数功能构建出针对二分类任务的各类评价指标. keras提供的自定义评价函数功能需要以如下两个张量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张量作为输出. y_true:数据集真实值组成的一阶张量. y_pred:数据集输出值组成的一阶张量. tf.round()可对张量四舍五入,因此tf.round(

  • JAVA后端学习精华之网络通信项目进阶

    目录 一.网络通信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三.IP 四.域名 五.端口 六.利用telnet完成简单的网络通信 Java网络通信项目进阶 一.网络通信解决的问题 不同机器,不同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课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三.IP ip地址:InetAddress 通过ip地址可以唯一定位一台网络上的计算机 1

  • 基于python的七种经典排序算法(推荐)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记录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 排序的稳定性: 经过某种排序后,如果两个记录序号同等,且两者在原无序记录中的先后秩序依然保持不变,则称所使用的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 内排序和外排序 内排序:排序过程中,待排序的所有记录全部放在内存中 外排序:排序过程中,使用到了外部存储. 通常讨论的都是内排序. 影响内排序算法性能的三个因素: 时间复杂度:即时间性能,高效

  • CSS基础学习

    一.样式表基础 1. 样式表中每一个条目由选择符(selector)和对应的规则组成,选择符通常是HTML元素名称,也可以是类(class).标识符(id).伪类(pseudo class,它们标示了超链接的不同状态)等. 2. 将样式表(规则)添加到HTML文档中有3种方式: ① 外部样式表. ② 应用于整个文档的样式,位于<head>区,包括嵌入样式表和输入样式表. ③ 行内样式,通过绝大多数元素的style属性实现. 3. 样式表内的注释用/* -*/.通过将样式规则包围在HTML注释&

  • Java动态代理(设计模式)代码详解

    基础:需要具备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多态的思想,反射的思想: Java动态代理机制的出现,使得Java开发人员不用手工编写代理类,只要简单地指定一组接口及委托类对象,便能动态地获得代理类.代理类会负责将所有的方法调用分派到委托对象上反射执行,在分派执行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还可以按需调整委托类对象及其功能,这是一套非常灵活有弹性的代理框架.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会对Java动态代理机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本文首先从Java动态代理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出发,对其代码进行了分析,推演了动态生成类的内部实现. 代理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