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分布式锁原理及三种实现方式

目前几乎很多大型网站及应用都是分布式部署的,分布式场景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分布式的CAP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分布式系统都无法同时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项。”所以,很多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对这三者做出取舍。在互联网领域的绝大多数的场景中,都需要牺牲强一致性来换取系统的高可用性,系统往往只需要保证“最终一致性”,只要这个最终时间是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即可。

在很多场景中,我们为了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需要很多的技术方案来支持,比如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等。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保证一个方法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被同一个线程执行。在单机环境中,Java中其实提供了很多并发处理相关的API,但是这些API在分布式场景中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单纯的Java Api并不能提供分布式锁的能力。所以针对分布式锁的实现目前有多种方案。

针对分布式锁的实现,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案: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缓存(redis,memcached,tair)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在分析这几种实现方案之前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需要的分布式锁应该是怎么样的?(这里以方法锁为例,资源锁同理)

可以保证在分布式部署的应用集群中,同一个方法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台机器上的一个线程执行。
这把锁要是一把可重入锁(避免死锁)
这把锁最好是一把阻塞锁(根据业务需求考虑要不要这条)
有高可用的获取锁和释放锁功能
获取锁和释放锁的性能要好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数据库表

要实现分布式锁,最简单的方式可能就是直接创建一张锁表,然后通过操作该表中的数据来实现了。
当我们要锁住某个方法或资源时,我们就在该表中增加一条记录,想要释放锁的时候就删除这条记录。

创建这样一张数据库表:

CREATE TABLE `methodLock`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主键',
 `method_name` varchar(64)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锁定的方法名',
 `desc` varchar(1024) NOT NULL DEFAULT '备注信息',
 `upd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保存数据时间,自动生成',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idx_method_name` (`method_name `)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锁定中的方法';

当我们想要锁住某个方法时,执行以下SQL:

insert into methodLock(method_name,desc) values (‘method_name',‘desc')

因为我们对method_name做了唯一性约束,这里如果有多个请求同时提交到数据库的话,数据库会保证只有一个操作可以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操作成功的那个线程获得了该方法的锁,可以执行方法体内容。

当方法执行完毕之后,想要释放锁的话,需要执行以下Sql:

delete from methodLock where method_name ='method_name'

上面这种简单的实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1、这把锁强依赖数据库的可用性,数据库是一个单点,一旦数据库挂掉,会导致业务系统不可用。
2、这把锁没有失效时间,一旦解锁操作失败,就会导致锁记录一直在数据库中,其他线程无法再获得到锁。
3、这把锁只能是非阻塞的,因为数据的insert操作,一旦插入失败就会直接报错。没有获得锁的线程并不会进入排队队列,要想再次获得锁就要再次触发获得锁操作。
4、这把锁是非重入的,同一个线程在没有释放锁之前无法再次获得该锁。因为数据中数据已经存在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有其他方式解决上面的问题。

数据库是单点?搞两个数据库,数据之前双向同步。一旦挂掉快速切换到备库上。
没有失效时间?只要做一个定时任务,每隔一定时间把数据库中的超时数据清理一遍。
非阻塞的?搞一个while循环,直到insert成功再返回成功。
非重入的?在数据库表中加个字段,记录当前获得锁的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那么下次再获取锁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如果当前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在数据库可以查到的话,直接把锁分配给他就可以了。

基于数据库排他锁

除了可以通过增删操作数据表中的记录以外,其实还可以借助数据中自带的锁来实现分布式的锁。

我们还用刚刚创建的那张数据库表。可以通过数据库的排他锁来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MySql的InnoDB引擎,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实现加锁操作:

public Boolean lock(){
	connection.setAutoCommit(false)
	  while(true){
		try{
			result = select * from methodLock where method_name=xxx for update;
			if(result==null){
				return true;
			}
		}
		catch(Exception e){
		}
		sleep(1000);
	}
	return false;
}

在查询语句后面增加for update,数据库会在查询过程中给数据库表增加排他锁(这里再多提一句,InnoDB引擎在加锁的时候,只有通过索引进行检索的时候才会使用行级锁,否则会使用表级锁。这里我们希望使用行级锁,就要给method_name添加索引,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索引一定要创建成唯一索引,否则会出现多个重载方法之间无法同时被访问的问题。重载方法的话建议把参数类型也加上。)。当某条记录被加上排他锁之后,其他线程无法再在该行记录上增加排他锁。

我们可以认为获得排它锁的线程即可获得分布式锁,当获取到锁之后,可以执行方法的业务逻辑,执行完方法之后,再通过以下方法解锁:

public void unlock(){
  connection.commit();
}

通过connection.commit()操作来释放锁。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上面提到的无法释放锁和阻塞锁的问题。

阻塞锁? for update语句会在执行成功后立即返回,在执行失败时一直处于阻塞状态,直到成功。
锁定之后服务宕机,无法释放?使用这种方式,服务宕机之后数据库会自己把锁释放掉。

但是还是无法直接解决数据库单点和可重入问题。

这里还可能存在另外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对method_name 使用了唯一索引,并且显示使用for update来使用行级锁。但是,MySql会对查询进行优化,即便在条件中使用了索引字段,但是否使用索引来检索数据是由 MySQL 通过判断不同执行计划的代价来决定的,如果 MySQL 认为全表扫效率更高,比如对一些很小的表,它就不会使用索引,这种情况下 InnoDB 将使用表锁,而不是行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悲剧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使用排他锁来进行分布式锁的lock,那么一个排他锁长时间不提交,就会占用数据库连接。一旦类似的连接变得多了,就可能把数据库连接池撑爆

总结

总结一下使用数据库来实现分布式锁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依赖数据库的一张表,一种是通过表中的记录的存在情况确定当前是否有锁存在,另外一种是通过数据库的排他锁来实现分布式锁。

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的优点

直接借助数据库,容易理解。

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的缺点

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使整个方案变得越来越复杂。
操作数据库需要一定的开销,性能问题需要考虑。
使用数据库的行级锁并不一定靠谱,尤其是当我们的锁表并不大的时候。

基于缓存实现分布式锁

相比较于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的方案来说,基于缓存来实现在性能方面会表现的更好一点。而且很多缓存是可以集群部署的,可以解决单点问题。

目前有很多成熟的缓存产品,包括Redis,memcached以及我们公司内部的Tair。

这里以Tair为例来分析下使用缓存实现分布式锁的方案。关于Redis和memcached在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文章,并且也有一些成熟的框架及算法可以直接使用。

基于Tair的实现分布式锁其实和Redis类似,其中主要的实现方式是使用TairManager.put方法来实现。

public boolean trylock(String key) {
  ResultCode code = ldbTairManager.put(NAMESPACE, key, "This is a Lock.", 2, 0);
  if (ResultCode.SUCCESS.equals(cod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public boolean unlock(String key) {
  ldbTairManager.invalid(NAMESPACE, key);
}

以上实现方式同样存在几个问题:

1、这把锁没有失效时间,一旦解锁操作失败,就会导致锁记录一直在tair中,其他线程无法再获得到锁。
2、这把锁只能是非阻塞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直接返回。
3、这把锁是非重入的,一个线程获得锁之后,在释放锁之前,无法再次获得该锁,因为使用到的key在tair中已经存在。无法再执行put操作。

当然,同样有方式可以解决。

没有失效时间?tair的put方法支持传入失效时间,到达时间之后数据会自动删除。
非阻塞?while重复执行。
非可重入?在一个线程获取到锁之后,把当前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保存起来,下次再获取之前先检查自己是不是当前锁的拥有者。

但是,失效时间我设置多长时间为好?如何设置的失效时间太短,方法没等执行完,锁就自动释放了,那么就会产生并发问题。如果设置的时间太长,其他获取锁的线程就可能要平白的多等一段时间。这个问题使用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同样存在

总结

可以使用缓存来代替数据库来实现分布式锁,这个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同时,很多缓存服务都是集群部署的,可以避免单点问题。并且很多缓存服务都提供了可以用来实现分布式锁的方法,比如Tair的put方法,redis的setnx方法等。并且,这些缓存服务也都提供了对数据的过期自动删除的支持,可以直接设置超时时间来控制锁的释放。

使用缓存实现分布式锁的优点

性能好,实现起来较为方便。

使用缓存实现分布式锁的缺点

通过超时时间来控制锁的失效时间并不是十分的靠谱。

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zookeeper临时有序节点可以实现的分布式锁。

大致思想即为:每个客户端对某个方法加锁时,在zookeeper上的与该方法对应的指定节点的目录下,生成一个唯一的瞬时有序节点。 判断是否获取锁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判断有序节点中序号最小的一个。 当释放锁的时候,只需将这个瞬时节点删除即可。同时,其可以避免服务宕机导致的锁无法释放,而产生的死锁问题。

来看下Zookeeper能不能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

锁无法释放?使用Zookeeper可以有效的解决锁无法释放的问题,因为在创建锁的时候,客户端会在ZK中创建一个临时节点,一旦客户端获取到锁之后突然挂掉(Session连接断开),那么这个临时节点就会自动删除掉。其他客户端就可以再次获得锁。
非阻塞锁?使用Zookeeper可以实现阻塞的锁,客户端可以通过在ZK中创建顺序节点,并且在节点上绑定监听器,一旦节点有变化,Zookeeper会通知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检查自己创建的节点是不是当前所有节点中序号最小的,如果是,那么自己就获取到锁,便可以执行业务逻辑了。

不可重入?使用Zookeeper也可以有效的解决不可重入的问题,客户端在创建节点的时候,把当前客户端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直接写入到节点中,下次想要获取锁的时候和当前最小的节点中的数据比对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和自己的信息一样,那么自己直接获取到锁,如果不一样就再创建一个临时的顺序节点,参与排队。

单点问题?使用Zookeeper可以有效的解决单点问题,ZK是集群部署的,只要集群中有半数以上的机器存活,就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可以直接使用zookeeper第三方库Curator客户端,这个客户端中封装了一个可重入的锁服务。

public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ry {
    return interProcessMutex.acquire(timeout, uni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rue;
}
public boolean unlock() {
  try {
    interProcessMutex.release();
  } catch (Throwable e) {
    log.error(e.getMessage(), e);
  } finally {
    executorService.schedule(new Cleaner(client, path), delayTimeForClean, TimeUnit.MILLISECONDS);
  }
  return true;
}

Curator提供的InterProcessMutex是分布式锁的实现。acquire方法用户获取锁,release方法用于释放锁。

使用ZK实现的分布式锁好像完全符合了本文开头我们对一个分布式锁的所有期望。但是,其实并不是,Zookeeper实现的分布式锁其实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性能上可能并没有缓存服务那么高。因为每次在创建锁和释放锁的过程中,都要动态创建、销毁瞬时节点来实现锁功能。ZK中创建和删除节点只能通过Leader服务器来执行,然后将数据同不到所有的Follower机器上。

其实,使用Zookeeper也有可能带来并发问题,只是并不常见而已。考虑这样的情况,由于网络抖动,客户端可ZK集群的session连接断了,那么zk以为客户端挂了,就会删除临时节点,这时候其他客户端就可以获取到分布式锁了。就可能产生并发问题。这个问题不常见是因为zk有重试机制,一旦zk集群检测不到客户端的心跳,就会重试,Curator客户端支持多种重试策略。多次重试之后还不行的话才会删除临时节点。(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重试策略也比较重要,要在锁的粒度和并发之间找一个平衡。)

总结

使用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优点

有效的解决单点问题,不可重入问题,非阻塞问题以及锁无法释放的问题。实现起来较为简单。

使用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缺点

性能上不如使用缓存实现分布式锁。 需要对ZK的原理有所了解。

三种方案的比较

上面几种方式,哪种方式都无法做到完美。就像CAP一样,在复杂性、可靠性、性能等方面无法同时满足,所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从理解的难易程度角度(从低到高)
数据库 > 缓存 > Zookeeper

从实现的复杂性角度(从低到高)
Zookeeper >= 缓存 > 数据库

从性能角度(从高到低)
缓存 > Zookeeper >= 数据库

从可靠性角度(从高到低)
Zookeeper > 缓存 > 数据库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详细解读分布式锁原理及三种实现方式的全部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阅:详解java中的互斥锁信号量和多线程等待机制 、apache zookeeper使用方法实例详解 、几个比较重要的MySQL变量 以及本站其他相关专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留言,小编定会及时回复,给大家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帮助,感谢朋友们对本站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以及任务队列

    一.前言 双十一刚过不久,大家都知道在天猫.京东.苏宁等等电商网站上有很多秒杀活动,例如在某一个时刻抢购一个原价1999现在秒杀价只要999的手机时,会迎来一个用户请求的高峰期,可能会有几十万几百万的并发量,来抢这个手机,在高并发的情形下会对数据库服务器或者是文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时说不定就宕机了,另一个问题是,秒杀的东西都是有量的,例如一款手机只有10台的量秒杀,那么,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成千上万条数据更新数据库(例如10台的量被人抢一台就会在数据集某些记录下 减1),那次这个

  • 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原理

    Redisson分布式锁 之前的基于注解的锁有一种锁是基本redis的分布式锁,锁的实现我是基于redisson组件提供的RLock,这篇来看看redisson是如何实现锁的. 不同版本实现锁的机制并不相同 引用的redisson最近发布的版本3.2.3,不同的版本可能实现锁的机制并不相同,早期版本好像是采用简单的setnx,getset等常规命令来配置完成,而后期由于redis支持了脚本Lua变更了实现原理. <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

  • Redis上实现分布式锁以提高性能的方案研究

    背景: 在很多互联网产品应用中,有些场景需要加锁处理,比如:秒杀,全局递增ID,楼层生成等等.大部分是解决方案基于DB实现的,Redis为单进程单线程模式,采用队列模式将并发访问变成串行访问,且多客户端对Redis的连接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项目实践 任务队列用到分布式锁的情况比较多,在将业务逻辑中可以异步处理的操作放入队列,在其他线程中处理后出队,此时队列中使用了分布式锁,保证入队和出队的一致性.关于redis队列这块的逻辑分析,我将在下一次对其进行总结,此处先略过. 接下来对redis实现的分

  • redis中使用java脚本实现分布式锁

    redis被大量用在分布式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分布式环境下的锁如何解决,立马成为一个问题.例如我们当前的手游项目,服务器端是按业务模块划分服务器的,有应用服,战斗服等,但是这两个vm都有可能同时改变玩家的属性,这如果在同一个vm下面,就很容易加锁,但如果在分布式环境下就没那么容易了,当然利用redis现有的功能也有解决办法,比如redis的脚本. redis在2.6以后的版本中增加了Lua脚本的功能,可以通过eval命令,直接在RedisServer环境中执行Lua脚本,并且可以在Lua脚本中调用

  • 详细解读分布式锁原理及三种实现方式

    目前几乎很多大型网站及应用都是分布式部署的,分布式场景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分布式的CAP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分布式系统都无法同时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项."所以,很多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对这三者做出取舍.在互联网领域的绝大多数的场景中,都需要牺牲强一致性来换取系统的高可用性,系统往往只需要保证"最终一致性",只要这个最终

  • 详细解读JAVA多线程实现的三种方式

    最近在做代码优化时学习和研究了下JAVA多线程的使用,看了菜鸟们的见解后做了下总结. 1.继承Thread类实现多线程 继承Thread类的方法尽管被我列为一种多线程实现方式,但Thread本质上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一个实例,它代表一个线程的实例,并且,启动线程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Thread类的start()实例方法.start()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它将启动一个新线程,并执行run()方法.这种方式实现多线程很简单,通过自己的类直接extend Thread,并复写run(

  • python自动化测试selenium核心技术三种等待方式详解

    目录 1 使用python自带模块time的sleep方式 2 隐式等待(implicitly_wait) 3 显示等待(WebDriverWait) UI自动化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测试环境不稳定.网络慢等情况,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会出现无法定位到特定元素而报错,导致自动化测试无法顺利执行. selenium官网手册:Waits | Selenium slenium自动化测试中,主要涉及三种等待方式: 1 使用python自带模块time的sleep方式 缺点:即使网络条件较好时,依旧按照

  • 关于分布式锁的三种实现方式

    目录 分布式锁实现方案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加锁和解锁流程 利用curator实现 基于缓存实现分布式锁,以Redis为例 三种方案比较 Java中的锁主要包括synchronized锁和JUC包中的锁,这些锁都是针对单个JVM实例上的锁,对于分布式环境如果我们需要加锁就显得无能为力. 在单个JVM实例上,锁的竞争者通常是一些不同的线程,而在分布式环境中,锁的竞争者通常是一些不同的线程或者进程.如何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中对一个对象进行加锁呢?答案就是分布式锁.

  • 分布式锁三种实现方式及对比

    分布式锁三种实现方式: 1.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2. 基于缓存(Redis等)实现分布式锁: 3. 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一,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1. 悲观锁 利用select - where - for update 排他锁 注意: 其他附加功能与实现一基本一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where name=lock ",name字段必须要走索引,否则会锁表.有些情况下,比如表不大,mysql优化器会不走这个索引,导致锁表问题. 2. 乐观锁 所谓乐观锁与前边

  • 深入浅出探索Java分布式锁原理

    目录 什么是分布式锁?它能干什么? 分布式锁实现方案 基于数据库的分布式锁实现方案 实现原理 方案分析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实现方案 基于sentnx命令的实现原理 方案分析 基于Redisson实现 RedLock 方案分析 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锁实现方案 实现原理 方案分析 分布式锁方案到底选哪个? 总结 什么是分布式锁?它能干什么? 相信大家对于Java提供的synchronized关键字以及Lock锁都不陌生,在实际的项目中大家都使用过.如下图所示,在同一个JVM进程中,T

  • Redis超详细分析分布式锁

    目录 分布式锁 应用场景 使用Redis 实现分布式锁 单机版Redis实现分布式锁 使用原生Jedis实现 使用Springboot实现 分布式锁 为了保证一个方法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同一时间只能被同一个线程执行,在传统单体应用单机部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Java并发处理相关的API(如ReentrantLcok或synchronized)进行互斥控制.但是,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原单体单机部署的系统被演化成分布式系统后,由于分布式系统多线程.多进程并且分布在不同机器上,这将使原单机部署情况下的并发控

  • Spring Boot 实现Redis分布式锁原理

    目录 分布式锁实现 引入jar包 封装工具类 模拟秒杀扣减库存 测试代码 方案优化 问题1:扣减库存逻辑无法保证原子性, 问题2:如果加锁失败,则会直接访问,无法重入锁 总结 分布式锁实现 引入jar包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exclus

  • InterProcessMutex实现zookeeper分布式锁原理

    原理简介: 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原理就是多个节点同时在一个指定的节点下面创建临时会话顺序节点,谁创建的节点序号最小,谁就获得了锁,并且其他节点就会监听序号比自己小的节点,一旦序号比自己小的节点被删除了,其他节点就会得到相应的事件,然后查看自己是否为序号最小的节点,如果是,则获取锁. zookeeper节点图分析 InterProcessMutex实现的锁机制是公平且互斥的,公平的方式是按照每个请求的顺序进行排队的. InterProcessMutex实现的InterProcessLo

  • C语言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的实现及原理

    二叉树遍历分为三种:前序.中序.后序,其中序遍历最为重要.为啥叫这个名字?是根据根节点的顺序命名的. 比如上图正常的一个满节点,A:根节点.B:左节点.C:右节点,前序顺序是ABC(根节点排最先,然后同级先左后右):中序顺序是BAC(先左后根最后右):后序顺序是BCA(先左后右最后根). 比如上图二叉树遍历结果 前序遍历:ABCDEFGHK 中序遍历:BDCAEHGKF 后序遍历:DCBHKGFEA 分析中序遍历如下图,中序比较重要(java很多树排序是基于中序,后面讲解分析) 下面介绍一下,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