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的data、computed、watch源码浅谈

导读

记得初学Vue源码的时候,在defineReactive、Observer、Dep、Watcher等等内部设计源码之间跳来跳去,发现再也绕不出来了。Vue发展了很久,很多fix和feature的增加让内部源码越来越庞大,太多的边界情况和优化设计掩盖了原本精简的代码设计,让新手阅读源码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面试的时候,Vue的响应式原理几乎成了Vue技术栈的公司面试中高级前端必问的点之一。

这篇文章通过自己实现一个响应式系统,尽量还原和Vue内部源码同样结构,但是剔除掉和渲染、优化等等相关的代码,来最低成本的学习Vue的响应式原理。

预览

源码地址(ts):
https://github.com/sl1673495/vue-reactive

源码地址(js)
https://github.com/sl1673495/vue-reactive/tree/js-version

预览地址:
https://sl1673495.github.io/vue-reactive/

reactive

Vue最常用的就是响应式的data了,通过在vue中定义

new Vue({
  data() {
    return {
      msg: 'Hello World'
    }
  }
})

在data发生改变的时候,视图也会更新,在这篇文章里我把对data部分的处理单独提取成一个api:reactive,下面来一起实现这个api。

要实现的效果:

const data = reactive({
 msg: 'Hello World',
})

new Watch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

在data.msg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个app节点的innerHTML同步更新,这里新增加了一个概念Watcher,这也是Vue源码内部的一个设计,想要实现响应式的系统,这个Watcher是必不可缺的。

在实现这两个api之前,我们先来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reactive这个api定义了一个响应式的数据,其实大家都知道响应式的数据就是在它的某个属性(比如例中的data.msg)被读取的时候,记录下来这时候是谁在读取他,读取他的这个函数肯定依赖它。
在本例中,下面这段函数,因为读取了data.msg并且展示在页面上,所以可以说这段渲染函数依赖了data.msg。

// 渲染函数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这也就解释清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用new Watcher来传入这段渲染函数,我们已经可以分析出来Watcher是帮我们记录下来这段渲染函数依赖的关键。

在js引擎执行渲染函数的途中,突然读到了data.msg,data已经被定义成了响应式数据,读取data.msg时所触发的get函数已经被我们劫持,这个get函数中我们去记录下data.msg被这个渲染函数所依赖,然后再返回data.msg的值。

这样下次data.msg发生变化的时候,Watcher内部所做的一些逻辑就会通知到渲染函数去重新执行。这不就是响应式的原理嘛。

下面开始实现代码

import Dep from './dep'
import { isObject } from '../utils'

// 将对象定义为响应式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reactive(data) {
 if (isObject(data)) {
  Object.keys(data).forEach(key => {
   defineReactive(data, key)
  })
 }
 return data
}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
 let val = data[key]
 // 收集依赖
 const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
  get() {
   dep.depend()
   return val
  },
  set(newVal) {
   val = newVal
   dep.notify()
  }
 })

 if (isObject(val)) {
  reactive(val)
 }
}

代码很简单,就是去遍历data的key,在defineReactive函数中对每个key进行get和set的劫持,Dep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主要用来做上面所说的dep.depend()去收集当前正在运行的渲染函数和dep.notify() 触发渲染函数重新执行。

可以把dep看成一个收集依赖的小筐,每当运行渲染函数读取到data的某个key的时候,就把这个渲染函数丢到这个key自己的小筐中,在这个key的值发生改变的时候,去key的筐中找到所有的渲染函数再执行一遍。

Dep

export default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deps = new Set()
 }

 depend() {
  if (Dep.target) {
   this.deps.add(Dep.target)
  }
 }

 notify() {
  this.deps.forEach(watcher => watcher.update())
 }
}

// 正在运行的watcher
Dep.target = null

这个类很简单,利用Set去做存储,在depend的时候把Dep.target加入到deps集合里,在notify的时候遍历deps,触发每个watcher的update。

没错Dep.target这个概念也是Vue中所引入的,它是一个挂在Dep类上的全局变量,js是单线程运行的,所以在渲染函数如: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运行之前,先把全局的Dep.target设置为存储了这个渲染函数的watcher,也就是:

new Watch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

这样在运行途中data.msg就可以通过Dep.target找到当前是哪个渲染函数的watcher正在运行,这样也就可以把自身对应的依赖所收集起来了。

这里划重点:Dep.target一定是一个Watcher的实例。

又因为渲染函数可以是嵌套运行的,比如在Vue中每个组件都会有自己用来存放渲染函数的一个watcher,那么在下面这种组件嵌套组件的情况下:

// Parent组件
<template>
 <div>
  <Son组件 />
 </div>
</template>

watcher的运行路径就是: 开始 -> ParentWatcher -> SonWatcher -> ParentWatcher -> 结束。

是不是特别像函数运行中的入栈出栈,没错,Vue内部就是用了栈的数据结构来记录watcher的运行轨迹。

// watcher栈
const targetStack = []

// 将上一个watcher推到栈里,更新Dep.target为传入的_target变量。
export function pushTarget(_target) {
 if (Dep.target) targetStack.push(Dep.target)
 Dep.target = _target
}

// 取回上一个watcher作为Dep.target,并且栈里要弹出上一个watcher。
export function popTarget() {
 Dep.target = targetStack.pop()
}

有了这些辅助的工具,就可以来看看Watcher的具体实现了

import Dep, { pushTarget, popTarget } from './dep'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getter) {
  this.getter = getter
  this.get()
 }

 get() {
  pushTarget(this)
  this.value = this.getter()
  popTarget()
  return this.value
 }

 update() {
   this.get()
 }
}

回顾一下开头示例中Watcher的使用。

const data = reactive({
 msg: 'Hello World',
})

new Watch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

传入的getter函数就是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

在构造函数中,记录下getter函数,并且执行了一遍get

 get() {
  pushTarget(this)
  this.value = this.getter()
  popTarget()
  return this.value
 }

在这个函数中,this就是这个watcher实例,在执行get的开头先把这个存储了渲染函数的watcher设置为当前的Dep.target,然后执行this.getter()也就是渲染函数

在执行渲染函数的途中读取到了data.msg,就触发了defineReactive函数中劫持的get: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
  get() {
   dep.depend()
   return val
  }
 })

这时候的dep.depend函数:

 depend() {
  if (Dep.target) {
   this.deps.add(Dep.target)
  }
 }

所收集到的Dep.target,就是在get函数开头中pushTarget(this)所收集的

new Watch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HTML = `msg is ${data.msg}`
})

这个watcher实例了。

此时我们假如执行了这样一段赋值代码:

data.msg = 'ssh'

就会运行到劫持的set函数里: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
  set(newVal) {
   val = newVal
   dep.notify()
  }
 })

此时在控制台中打印出dep这个变量,它内部的deps属性果然存储了一个Watcher的实例。

运行了dep.notify以后,就会触发这个watcher的update方法,也就会再去重新执行一遍渲染函数了,这个时候视图就刷新了。

computed

在实现了reactive这个基础api以后,就要开始实现computed这个api了,这个api的用法是这样:

const data = reactive({
 number: 1
})

const numberPlusOne = computed(() => data.number + 1)

// 渲染函数watcher
new Watch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2').innerHTML = `
  computed: 1 + number 是 ${numberPlusOne.value}
 `
})

vue内部是把computed属性定义在vm实例上的,这里我们没有实例,所以就用一个对象来存储computed的返回值,用.value来拿computed的真实值。

这里computed传入的其实还是一个函数,这里我们回想一下Watcher的本质,其实就是存储了一个需要在特定时机触发的函数,在Vue内部,每个computed属性也有自己的一个对应的watcher实例,下文中叫它computedWatcher

先看渲染函数:

// 渲染函数watcher
new Watcher(()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2').innerHTML = `
  computed: 1 + number 是 ${numberPlusOne.value}
 `
})

这段渲染函数执行过程中,读取到numberPlusOne的值的时候

首先会把Dep.target设置为numberPlusOne所对应的computedWatcher

computedWatcher的特殊之处在于

  1. 渲染watcher只能作为依赖被收集到其他的dep筐子里,而computedWatcher实例上有属于自己的dep,它可以收集别的watcher作为自己的依赖。
  2. 惰性求值,初始化的时候先不去运行getter。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getter, options = {}) {
  const { computed } = options
  this.getter = getter
  this.computed = computed

  if (computed) {
   this.dep = new Dep()
  } else {
   this.get()
  }
 }
}

其实computed实现的本质就是,computed在读取value之前,Dep.target肯定此时是正在运行的渲染函数的watcher。

先把当前正在运行的渲染函数的watcher作为依赖收集到computedWatcher内部的dep筐子里。

把自身computedWatcher设置为 全局Dep.target,然后开始求值:

求值函数会在运行() => data.number + 1的途中遇到data.number的读取,这时又会触发'number'这个key的劫持get函数,这时全局的Dep.target是computedWatcher,data.number的dep依赖筐子里丢进去了computedWatcher。
此时的依赖关系是 data.number的dep筐子里装着computedWatcher,computedWatcher的dep筐子里装着渲染watcher。
此时如果更新data.number的话,会一级一级往上触发更新。会触发computedWatcher的update,我们肯定会对被设置为computed特性的watcher做特殊的处理,这个watcher的筐子里装着渲染watcher,所以只需要触发 this.dep.notify(),就会触发渲染watcher的update方法,从而更新视图。
下面来改造代码:

// Watcher
import Dep, { pushTarget, popTarget } from './dep'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getter, options = {}) {
  const { computed } = options
  this.getter = getter
  this.computed = computed

  if (computed) {
   this.dep = new Dep()
  } else {
   this.get()
  }
 }

 get() {
  pushTarget(this)
  this.value = this.getter()
  popTarget()
  return this.value
 }

 // 仅为computed使用
 depend() {
  this.dep.depend()
 }

 update() {
  if (this.computed) {
   this.get()
   this.dep.notify()
  } else {
   this.get()
  }
 }
}

computed初始化:

// computed
import Watcher from './watcher'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omputed(getter) {
 let def = {}
 const computedWatcher = new Watcher(getter, { computed: true })
 Object.defineProperty(def, 'value', {
  get() {
   // 先让computedWatcher收集渲染watcher作为自己的依赖。
   computedWatcher.depend()
   return computedWatcher.get()
  }
 })
 return def
}

这里的逻辑比较绕,如果没理清楚的话可以把代码下载下来一步步断点调试,data.number被劫持的set触发以后,可以看一下number的dep到底存了什么。

watch

watch的使用方式是这样的:

watch(
 () => data.msg,
 (newVal, oldVal) => {
  console.log('newVal: ', newVal)
  console.log('old: ', oldVal)
 }
)

传入的第一个参数是个函数,里面需要读取到响应式的属性,确保依赖能被收集到,这样下次这个响应式的属性发生改变后,就会打印出对饮的新值和旧值。

分析一下watch的实现原理,这里依然是利用Watcher类去实现,我们把用于watch的watcher叫做watchWatcher,传入的getter函数也就是() => data.msg,Watcher在执行它之前还是一样会把自身(也就是watchWatcher)设为Dep.target,这时读到data.msg,就会把watchWatcher丢进data.msg的依赖筐子里。

如果data.msg更新了,则就会触发watchWatcher的update方法

直接上代码:

// watch
import Watcher from './watcher'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watch(getter, callback) {
 new Watcher(getter, { watch: true, callback })
}

没错又是直接用了getter,只是这次传入的选项是{ watch: true, callback },接下来看看Watcher内部进行了什么处理: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getter, options = {}) {
  const { computed, watch, callback } = options
  this.getter = getter
  this.computed = computed
  this.watch = watch
  this.callback = callback
  this.value = undefined

  if (computed) {
   this.dep = new Dep()
  } else {
   this.get()
  }
 }
}

首先是构造函数中,对watch选项和callback进行了保存,其他没变。

然后在update方法中。

 update() {
  if (this.computed) {
   ...
  } else if (this.watch) {
   const oldValue = this.value
   this.get()
   this.callback(oldValue, this.value)
  } else {
   ...
  }
 }

在调用this.get去更新值之前,先把旧值保存起来,然后把新值和旧值一起通过调用callback函数交给外部,就这么简单。
我们仅仅是改动寥寥几行代码,就轻松实现了非常重要的api:watch。

总结。

有了精妙的Watcher和Dep的设计,Vue内部的响应式api实现的非常简单,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尤大真是厉害啊!

到此这篇关于Vue的data、computed、watch源码浅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Vue data、computed、watch源码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Vue的watch和computed方法的使用及区别介绍

    Vue的watch属性 Vue的watch属性可以用来监听data属性中数据的变化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cript src="lib/vue.min.js"></script> <script src="lib/vue-router-3

  • Vue中的methods、watch、computed的区别

    看到这个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我们在使用vue的时候methods.watch.computed这三个特性一定经常使用,因为它们是非常的有用,但是没有彻底的理解它们的区别和各自的使用场景,也很难用好它们,希望接下来的介绍为你答疑解惑. computed 我们先来看计算属性:computed,光看名字也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计算属性当然是用来计算的,但是是怎么计算的呢?计算属性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计算属性计算时所依赖的属性一定是响应式依赖,否则计算属性不会执行 计算属性是基于依赖进行缓

  • Vue中computed、methods与watch的区别总结

    前言 对于那些开始学习Vue的人来说,对于方法.计算属性和观察者之间的区别有点混淆. 尽管通常可以使用它们中的每一个来完成或多或少相同的事情,但了解每个人在哪里胜过其他人还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快速提示中,我们将了解Vue应用程序的这三个重要方面及其用例.我们将通过使用这三种方法中的每一种构建相同的搜索组件来实现这一点. Methods 在一个方法中,或多或少是您所期望的--一个对象属性的函数.您可以使用方法对发生在DOM中的事件作出反应,或者可以从组件中的其他位置调用它们,例如,从计算属性或观察

  • vue中计算属性(computed)、methods和watched之间的区别

    前言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vue中计算属性(computed).methods和watched之间的区别,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 计算属性 和普通属性一样是在模板中绑定计算属性的,当data中对应数据发生改变时,计算属性的值也会发生改变. Methods methods是方法,只要调用它,函数就会执行. 相同:两者达到的效果是同样的. 不同: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依赖进行缓存的,只有相关依赖会发生改变时才会重新求职.只要相关依赖未改变,只会返回之前的结果,不再执行函

  • Vue.js每天必学之计算属性computed与$watch

    在模板中绑定表达式是非常便利的,但是它们实际上只用于简单的操作.模板是为了描述视图的结构.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逻辑会让模板过重且难以维护.这就是为什么 Vue.js 将绑定表达式限制为一个表达式.如果需要多于一个表达式的逻辑,应当使用**计算属性**. 基础例子 <div id="example"> a={{ a }}, b={{ b }} </div> var vm = new Vue({ el: '#example', data: { a: 1 }, comp

  • vue中watch和computed为什么能监听到数据的改变以及不同之处

    先来个流程图,水平有限,凑活看吧-_-|| 首先在创建一个Vue应用时: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 Vue构造函数源码: //创建Vue构造函数 function Vue (options) { if (!(this instanceof Vue) )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

  • vue计算属性computed、事件、监听器watch的使用讲解

    一.计算属性(computed) <template> <div class="box"> <h1>计算属性</h1> <hr> <!-- 直接渲染得到数据 --> <p><input type="text" v-model="message"></p> <!-- 对data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 这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后期对页面数据

  • Vue.js计算属性computed与watch(5)

    在模板中绑定表达式是非常便利的,但是它们实际上只用于简单的操作.模板是为了描述视图的结构.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逻辑会让模板过重且难以维护.这就是为什么 Vue.js 将绑定表达式限制为一个表达式.如果需要多于一个表达式的逻辑,应当使用**计算属性**. Vue实例的computed的属性 <div class="test"> <p>原始的信息{{message}}</p> <p>计算后的信息{{ComputedMessage}}</p

  • 深入浅析Vue中的 computed 和 watch

    computed 计算属性:通过属性计算得来的属性 计算属性,是在相关联的属性发生变化才计算,计算过一次,如果相关属性没有变化,下一次就不需要计算了,直接去缓存的值 a:<input type="number" v-model.number="a" /> b:<input type="number" v-model.number="b" /> <!--c:<input type="

  • 详解vue中computed 和 watch的异同

    一.computed 和 watch 都可以观察页面的数据变化.当处理页面的数据变化时,我们有时候很容易滥用watch. 而通常更好的办法是使用computed属性,而不是命令是的watch回调. 这里我直接引用vue官网的例子来说明: html: 我们要实现 第三个表单的值 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的拼接,并且在前俩表单数值变化时,第三个表单数值也在变化 <div id="myDiv"> <input type="text" v-model="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