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super函数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super函数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这是个高大上的函数,在python装13手册里面介绍过多使用可显得自己是高手 23333. 但其实他还是很重要的. 简单说, super函数是调用下一个父类(超类)并返回该父类实例的方法. 这里的下一个的概念参考后面的MRO表介绍.

help介绍如下:

super(type, obj) -> bound super object; requires isinstance(obj, type)
super(type) -> unbound super object
super(type, type2) -> bound super object; requires issubclass(type2, type)
Typical use to call a cooperative superclass method:
class C(B):
    def meth(self, arg):
        super(C, self).meth(arg)

由此可知, super有三种用法, 第一参数总是召唤父类的那个类, 第二参数可缺(返回非绑定父类对象),也可以是实例对象或该类的子类. 最终返回的都是父类的实例(绑定或非绑定). 在Python3中,super函数多了一种用法是直接super(),相当于super(type,首参), 这个首参就是一般的传入的self实例本身啦. 因为在py2里面常用也是这种写法.

另外, 在py2中, super只支持新类( new-style class, 就是继承自object的).

为什么要调用父类?

在类继承时, 要是重定义某个方法, 这个方法就会覆盖掉父类的相应同名方法. 通过调用父类实例, 可以在子类中同时实现父类的功能.例如:

# Should be new-class based on object in python2.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super(B, self).__init__()
  print "leave B"
>>> b = B()
enter B
enter A
leave A
leave B

通过调用super获得父类实例从而可以实现该实例的初始化函数. 这在实践中太常用了 (因为要继承父类的功能, 又要有新的功能).

直接使用父类来调用的差异

事实上, 上面的super函数方法还可以这么写: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A.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B"

通过直接使用父类类名来调用父类的方法, 实际也是可行的. 起码在上面的例子中效果上他们现在是一样的. 这种方法在老式类中也是唯一的调用父类的方法 (老式类没有super).

通过父类类名调用方法很常用, 比较直观. 但其效果和super还是有差异的. 例如: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A.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B"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C"
  A.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C"
class D(B,C):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D"
  B.__init__(self)
  C.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D"
>>> d=D()
enter D
enter B
enter A
leave A
leave B
enter C
enter A
leave A
leave C
leave D

可以发现, 这里面A的初始化函数被执行了两次. 因为我们同时要实现B和C的初始化函数, 所以分开调用两次, 这是必然的结果.

但如果改写成super呢?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super(B,self).__init__()
  print "leave B"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C"
  super(C,self).__init__()
  print "leave C"
class D(B,C):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D"
  super(D,self).__init__()
  print "leave D"
>>> d=D()
enter D
enter B
enter C
enter A
leave A
leave C
leave B
leave D

会发现所有父类ABC只执行了一次, 并不像之前那样执行了两次A的初始化.

然后, 又发现一个很奇怪的: 父类的执行是 BCA 的顺序并且是全进入后再统一出去. 这是MRO表问题, 后面继续讨论.

如果没有多继承, super其实和通过父类来调用方法差不多. 但, super还有个好处: 当B继承自A, 写成了A.__init__, 如果根据需要进行重构全部要改成继承自 E,那么全部都得改一次! 这样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 而使用super()就不用一个一个改了(只需类定义中改一改就好了)

Anyway, 可以发现, super并不是那么简单.

MRO 表

MRO是什么?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出来:

>>> D.mro() # or d.__class__.mro() or D.__class__.mro(D)
[D, B, C, A, object]
>>> B.mro()
[B, A, object]
>>> help(D.mro)
#Docstring:
#mro() -> list
#return a type's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Type:  method_descriptor

MRO就是类的方法解析顺序表, 其实也就是继承父类方法时的顺序表 (类继承顺序表去理解也行) 啦.

这个表有啥用? 首先了解实际super做了啥:

def super(cls, inst):
 mro = inst.__class__.mro()
 return mro[mro.index(cls) + 1]

换而言之, super方法实际是调用了cls的在MRO表中的下一个类. 如果是简单一条线的单继承, 那就是父类->父类一个一个地下去罗. 但对于多继承, 就要遵循MRO表中的顺序了. 以上面的D的调用为例:

d的初始化

-> D (进入D) super(D,self)
-> 父类B (进入B) super(B,self)
-> 父类C (进入C) super(C,self)
-> 父父类A (进入A)  (退出A) # 如有继续super(A,self)  -> object (停了)
-> (退出C)
-> (退出B)
-> (退出D)

所以, 在MRO表中的超类初始化函数只执行了一次!

那么, MRO的顺序究竟是怎么定的呢? 这个可以参考官方说明The Python 2.3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基本就是, 计算出每个类(从父类到子类的顺序)的MRO, 再merge 成一条线. 遵循以下规则:

在 MRO 中,基类永远出现在派生类后面,如果有多个基类,基类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 这个原则包括两点:

1. 基类永远在派生类后面
2. 类定义时的继承顺序影响相对顺序.

如果有以下继承 (Python中的super用法详解):

object
     /   \
    /      A
   |     /   \
  B-1  C-2   D-2
    \   /    /
     E-1    /
        \  /
          F

那么MRO是: F -> E -> B -> C -> D -> A -> object

怎么解释呢?

根据官方的方法, 是:

L(O) = O
L(B) = B O
L(A) = A O
L(C) = C A O
L(D) = D A O
L(E) = E + merge(L(B),L(C))
  = E + merge(BO,CAO)
  = E + B + merge(O,CAO)
  = E + B + C + merge(O,AO)
  = E + B + C + A + merge(O,O)
  = E B C A O
L(F) = F + merge(L(E),L(D))
  = F + merge(EBCAO,DAO)
  = F + EBC + merge(AO,DAO)
  = F + EBC + D + merge(AO,AO)
  = F EBC D AO

看起来很复杂..但还是遵循在 MRO 中,基类永远出现在派生类后面,如果有多个基类,基类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所以, 我个人认为可以这么想:

  • 先找出最长深度最深的继承路线F->E->C->A->object. (因为必然基类永远出现在派生类后面)
  • 类似深度优先, 定出其余顺序: F->E->B->obj, F->D->A-object
  • 如果有多个基类,基类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 类似于merge时优先提前面的项. 所以排好这些路线: (FEBO, FECAO, FDAO)
  • F->E->B->obj且E(B,C)决定B在C前面.所以F->E->B->C->A->obj (相当于F+merge(EBO,ECAO)).
  • F->D->A-object且F(E,D)决定了D在E后, 所以D在E后A前. 因为相对顺序, 相当于FE+merge(BCAO, DAO), 所以FE BC D AO

更多可参考

关于Python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本站专题:《Python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入门与进阶教程》、《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Python函数使用技巧总结》、《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汇总》、《Python编码操作技巧总结》及《Python入门与进阶经典教程》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

  •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super()方法

    前言 python的类分别有新式类和经典类,都支持多继承.在类的继承中,如果你想要重写父类的方法而不是覆盖的父类方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super()方法来实现 python语言与C++有相似的类继承,在类定义时,python中会自定义第一个self,类似C++中this指针,指向对象自身. python简单的类举例: >>> class hello(object): ... def print_c(): ... print"hello world!" >&g

  • Python中super关键字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super关键字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在Python类的方法(method)中,要调用父类的某个方法,在Python 2.2以前,通常的写法如代码段1: 代码段1: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A.__init

  • Python中的super用法详解

    一.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在Python类的方法(method)中,要调用父类的某个方法,在Python 2.2以前,通常的写法如代码段1: 代码段1: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A.__init__(sel

  • 深入解析Python编程中super关键字的用法

    官方文档中关于super的定义说的不是很多,大致意思是返回一个代理对象让你能够调用一些继承过来的方法,查找的机制遵循mro规则,最常用的情况如下面这个例子所示: class C(B): def method(self, arg): super(C, self).method(arg) 子类C重写了父类B中同名方法method,在重写的实现中通过super实例化的代理对象调用父类的同名方法. super类的初始方法签名如下: def __init__(self, type1, type2=None

  • Python中super()函数简介及用法分享

    首先看一下super()函数的定义: super([type [,object-or-type]]) Return a **proxy object** that delegates method calls to a **parent or sibling** class of type. 返回一个代理对象, 这个对象负责将方法调用分配给第一个参数的一个父类或者同辈的类去完成. parent or sibling class 如何确定? 第一个参数的__mro__属性决定了搜索的顺序, sup

  • Python中的super()方法使用简介

    子类里访问父类的同名属性,而又不想直接引用父类的名字,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去修改它,所以数据还是只保留一份的好.其实呢,还有更好的理由不去直接引用父类的名字, 这时候就该super()登场啦-- class A: def m(self): print('A') class B(A): def m(self): print('B') super().m() B().m() 当然 Python 2 里super() 是一定要参数的,所以得这么写: class B(A): def m(self): p

  • Python中super的用法实例

    super 是用来解决多重继承问题的,直接用类名调用父类方法在使用单继承的时候没问题,但是如果使用多继承,会涉及到查找顺序(MRO).重复调用(钻石继承)等种种问题.总之前人留下的经验就是:保持一致性.要不全部用类名调用父类,要不就全部用 super,不要一半一半. 普通继承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FooPar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parent = 'I\'m the parent.'         

  • python之super的使用小结

    为什么需要super 在python没有引入super之前, 如果需要在子类中引用父类的方法, 一般写法如下: class Father: def whoami(self): print("I am father") class Child: def whoami(self): print("I am child") Father.whoami(self) 这样看好像没什么问题, 就算没有super也能正常调用父类的方法, 但是如果有一天Father类需要修改类名为

  • Python编程中对super函数的正确理解和用法解析

    当在子类需要调用父类的方法时,在python2.2之前,直接用类名调用类的方法,即非绑定的类方法,并把自身对象self作参数传进去. class A(object): def say(self): print 'I am A' class B(A): def say(self): print 'I am B' A.say(self) b = B() b.say() 输出 I am B I am A 这样运作挺好,不过有个问题,当父类改了名字时,就要把这些显式调用父类的一个个更正,子类和父类耦合比

  • python类中super()和__init__()的区别

    单继承时super()和__init__()实现的功能是类似的 class Bas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Base create' class childA(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 'creat A ', Base.__init__(self) class childB(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 'creat B ', super(childB, self).__

  • Python中super函数的用法

    描述 super() 函数用于调用下一个父类(超类)并返回该父类实例的方法. super 是用来解决多重继承问题的,直接用类名调用父类方法在使用单继承的时候没问题,但是如果使用多继承,会涉及到查找顺序(MRO).重复调用(钻石继承)等种种问题. MRO 就是类的方法解析顺序表, 其实也就是继承父类方法时的顺序表. 语法 以下是 super() 方法的语法: super(type[, object-or-type]) 参数 type -- 类. object-or-type -- 类,一般是 se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