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4 SplitChunks实现代码分隔详解

代码均放在 git仓库

Webpack 4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改变。包括更快的打包速度,引入了SplitChunksPlugin插件来取代(之前版本里的)CommonsChunksPlugin插件。在这篇文章中,你将学习如何分割你的输出代码,从而提升我们应用的性能。

SplitChunks插件( webpack 4.x以前使用CommonsChunkPlugin )允许我们将公共依赖项提取到现有的 entry chunk 或全新的代码块中。

代码分割的理念

首先搞明白: webpack里的代码分割是个什么鬼? 它允许你将一个文件分割成多个文件。如果使用的好,它能大幅提升你的应用的性能。其原因是基于浏览器会缓存你的代码这一事实。每当你对某一文件做点改变,访问你站点的人们就要重新下载它。然而依赖却很少变动。如果你将(这些依赖)分离成单独的文件,访问者就无需多次重复下载它们了。

使用webpack生成一个或多个包含你源代码最终版本的“打包好的文件”(bundles),(概念上我们当作)它们由(一个一个的)chunks组成。

首先 webpack 总共提供了三种办法来实现 Code Splitting,如下:

  • 入口配置:entry 入口使用多个入口文件;
  • 抽取公有代码:使用 SplitChunks 抽取公有代码;
  • 动态加载 :动态加载一些代码。

这里我们姑且只讨论使用 SplitChunks 抽取公有代码。

splitChunks配置

在src目录下创建三个文件pageA.js、pageB.js和pageC.js。代码详情见文章开头git仓库。

// src/pageA.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var utility1 = require('../utils/utility1');
var utility2 = require('../utils/utility2');
new Vue();

module.exports = "pageA";
// src/pageB.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var utility2 = require('../utils/utility2');
var utility3 = require('../utils/utility3');

module.exports = "pageB";
// src/pageC.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var utility2 = require('../utils/utility2');
var utility3 = require('../utils/utility3');

module.exports = "pageC";

入口文件 && 出口文件

entry: {
 pageA: "./src/pageA", // 引用utility1.js utility2.js
 pageB: "./src/pageB", // 引用utility2.js utility3.js
 pageC: "./src/pageC", // 引用utility2.js utility3.js
},
output: {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filename: "[name].[hash:8].bundle.js"
},

配置optimization

首先我们配置optimization如下: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

执行npm run build打包命令之后,查看dist目录

可以发现,打包出来的除了三个page文件,还存在一个vendors~pageA~pageB~pageC.[hash].bundle.js文件( 此文件中保存了pageA、pageB、pageC和node_modules中共有的size大于30KB的文件 )。事实上这全靠了配置中本身默认固有一个cacheGroups的配置项: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cacheGroups: {
  vendors: {
  test: /[\\/]node_modules[\\/]/, // 匹配node_modules目录下的文件
  priority: -10 // 优先级配置项
  },
  default: {
  minChunks: 2,
  priority: -20, // 优先级配置项
  reuseExistingChunk: true
  }
 }
 }

在默认设置中,会将 node_mudules 文件夹中的模块打包进一个叫 vendors的bundle中,所有引用超过两次的模块分配到 default bundle 中。更可以通过 priority 来设置优先级。

参数说明如下:

  • chunks:表示从哪些chunks里面抽取代码,除了三个可选字符串值 initial、async、all 之外,还可以通过函数来过滤所需的 chunks;
  • minSize:表示抽取出来的文件在压缩前的最小大小,默认为 30000;
  • maxSize:表示抽取出来的文件在压缩前的最大大小,默认为 0,表示不限制最大大小;
  • minChunks:表示被引用次数,默认为1;上述配置commons中minChunks为2,表示将被多次引用的代码抽离成commons。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修改minSize属性的话,而且被公用的代码(假设是utilities.js)size小于30KB的话,它就不会分割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在真实情形下,这是合理的,因为(如分割)并不能带来性能确实的提升,反而使得浏览器多了一次对utilities.js的请求,而这个utilities.js又是如此之小(不划算)。

  • maxAsyncRequests:最大的按需(异步)加载次数,默认为 5;
  • maxInitialRequests:最大的初始化加载次数,默认为 3;
  • automaticNameDelimiter:抽取出来的文件的自动生成名字的分割符,默认为 ~;
  • name:抽取出来文件的名字,默认为 true,表示自动生成文件名;
  • cacheGroups: 缓存组。(这才是配置的关键)

缓存组会继承splitChunks的配置,但是 test、priorty和reuseExistingChunk只能用于配置缓存组 。cacheGroups是一个对象,按上述介绍的键值对方式来配置即可,值代表对应的选项。除此之外,所有上面列出的选择都是可以用在缓存组里的:chunks, minSize, minChunks, maxAsyncRequests, maxInitialRequests, name。可以通过optimization.splitChunks.cacheGroups.default: false禁用default缓存组。 默认缓存组的优先级(priotity)是负数,因此所有自定义缓存组都可以有比它更高优先级(译注:更高优先级的缓存组可以优先打包所选择的模块)(默认自定义缓存组优先级为0)

现在我们再重新来看一下pageA、pageB、pageC三个js文件,这三个文件中都引入了utility2.js文件,但是此文件size很明显小于30KB,所以这部分公用代码并没有分割出来。如果想要分割出来很简单,只需要: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minSize: 0
 },

执行npm run build打包命令之后,查看dist目录

显然多了一个pageA~pageB~pageC.[hash].bundle.js文件。查看文件可得知此文件中存储了utility2.js中的代码。如下图所示(借助于webpack-bundle-analyzer插件,详情文章末尾附录)。

上图可以看出,React相关代码均放在了vendors~pageA~pageB~pageC.[hash].bundle.js文件中,如果我们想要抽离出React代码,应该怎么做呐?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cacheGroups: {
  commons: {
   chunks: "initial",
   minChunks: 2,
   name: "commons",
   maxInitialRequests: 5,
   minSize: 0, // 默认是30kb,minSize设置为0之后
       // 多次引用的utility1.js和utility2.js会被压缩到commons中
  },
  reactBase: {
   test: (module) => {
   return /react|redux|prop-types/.test(module.context);
   }, // 直接使用 test 来做路径匹配,抽离react相关代码
   chunks: "initial",
   name: "reactBase",
   priority: 10,
  }
  }
 },

run build之后如下图所示。

看似非常完美,但是reactBase文件中竟然包含了node_modules,神奇的问题?室友都睡觉了,这键盘声影响不好,明天接着看。

附录

我们再安装一个 webpack-bundle-analyzer,这个插件会清晰的展示出打包后的各个bundle所依赖的模块:

npm i webpack-bundle-analyzer -D

引入:

const BundleAnalyzerPlugin = require('webpack-bundle-analyzer').BundleAnalyzerPlugin

使用,在plugins数组中添加即可:

new BundleAnalyzerPlugin()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webpack4之SplitChunksPlugin使用指南

    写在前面 前面写了一篇有关webpack4的不完全升级指南以及在webpack3.x迁移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有兴许可以看一下. 0. 参数介绍 先对参数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虽然撸了很多遍官方的更新文档,但是还是去参看了一下新的wbepack源码,下面是各种参数及含义: chunks: 表示显示块的范围,有三个可选值:initial(初始块).async(按需加载块).all(全部块),默认为all; minSize: 表示在压缩前的最小模块大小,默认为0: minChunks: 表示被引用次数,默认

  • 浅谈webpack SplitChunksPlugin实用指南

    提到前端打包工具,毫无疑问想先到的是webpack.但是前端发展地很快,时不时会有新东西出现,打包工具这边之前也出现parcel和rollup.各种工具的碰撞,相互汲取优点,促进技术的发展. webpack4中支持了零配置的特性,同时对块打包也做了优化, CommonsChunkPlugin 已经被移除了,现在是使用 optimization.splitChunks 代替. 下面就开始介绍splitChunks的内容. 默认情况 首先webpack会根据下述条件自动进行代码块分割: 新代码块可以

  • 详解webpack4之splitchunksPlugin代码包分拆

    本文讲解的是最近在做的一个多页面项目,结合webpack4的splitChunks进行代码包分拆的过程 项目框架 项目有home和topic两个入口文件,主要包括: react.mobx.antd作为项目的基本框架, echarts和d3(画图)是项目中部分页面用到比较大的组件库 src下的工作的组件和代码 其他的非公共代码. 两个入口文件都用react-loadable做了异步加载 import Loadable from 'react-loadable'; ... const Loadabl

  • webpack4 SplitChunks实现代码分隔详解

    代码均放在 git仓库 Webpack 4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改变.包括更快的打包速度,引入了SplitChunksPlugin插件来取代(之前版本里的)CommonsChunksPlugin插件.在这篇文章中,你将学习如何分割你的输出代码,从而提升我们应用的性能. SplitChunks插件( webpack 4.x以前使用CommonsChunkPlugin )允许我们将公共依赖项提取到现有的 entry chunk 或全新的代码块中. 代码分割的理念 首先搞明白: webpack里的代码分割是

  • jQuery动态添加.active 实现导航效果代码思路详解

     代码思路: 页面4: 页面5: 代码思路: 通过jq获取你打开页面的链接  window.location.pathname: 在HTML中给自己的li加入一个ID id的命名与网址链接中的href相同 通过jq包含方法找到相对应的li给他加入active类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jq代码: $(function () { var li = $(".title_ul").children("li"); for (var i = 0; i < li.l

  • JS实现简单的选择题测评系统代码思路详解(demo)

    包含内容:JS封装表单,JS校验表单 说是测评系统,感觉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Demo,很水,,没有数据库库,,仅使用JS做简单的选择题测评系统 -------------------------------------------------------------------------------- 一.设计思路 表单封装: [1]由于采用JS封装提交所以,不需要form标签 [2]放置多个input标签,作为输入项 [3]编写JS获取输入项,并通过get方式提交到另一个页面 校验表单(显示结

  • Android开心消消乐代码实例详解

    突然想要在android上写一个消消乐的代码,在此之前没有系统地学过java的面向对象,也没有任何android相关知识,不过还是会一点C++.8月初开始搭建环境,在这上面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然后看了一些视频和电子书,对android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感觉差不多了的时候就开始写了. 疯狂地查阅各种资料,反反复复了好几天后,也算是写出了个成品.原计划有很多地方还是可以继续写下去的,比如UI设计,比如动画特效,时间设计,关卡设计,以及与数据库的连接,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写个联网功能,当然因为写到后期内心

  • JAVA类变量及类方法代码实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类变量及类方法代码实例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类变量(static) 类变量是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变量,任何一个该类的对象去访问它时,取到的都是相同的值,同样任何一个该类的对象去修改它时,修改的也是同一个变量. public class 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ild ch1 = new Child(12,"小小"

  • JavaWeb Refresh响应头代码实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Web Refresh响应头代码实例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Refresh响应头:可以理解为定时的重定向,在指定的时间后发生页面的跳转 二.代码示例: package cn.xxx.Servlet;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

  • 微信小程序换肤功能实现代码(思路详解)

    在手机.电脑使用频率如此高的当下,应用可以更换皮肤,以提升美观性,并减轻屏幕对眼睛的刺激,无疑对用户体验有很大的帮助 实现功能 要实现如上更换皮肤的效果,有几个思路: 1.准备皮肤相关的wxss,引入到app.wxss中,方便每个页面使用: 2.设置皮肤时,动态改变wxml中元素的类名或id,使页面应用对应的皮肤: 3.将选中皮肤的值保存在小程序本地缓存中,保证其他页面及下一次打开小程序时,页面展示正确的皮肤: 下面介绍一些实现的细节 wxml <view class="page"

  • php命令行模式代码实例详解

    php全集行模式,即php-cli,官方文档中称为: CLI SAPI(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服务端应用编程端口).听着挺复杂.其实是因为php原本为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所以引申出这个叫法. 与服务端模式的不同 服务端模式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 作为web server的模式方式或作为一个cgi可执行程序. 前者,比如作为apach中的一个模块(如:php5apache2.dll); 后者作为可执行程序,如php-cig. 现在的替代者为

  • PHP队列场景以及实现代码实例详解

    为了降低单点压力,通常会根据业务情况进行分表分库,将表分布在不同的库中(库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但是一个业务场景可能会同时处理两个表的操作.在这种场景下,事务的提交会变得相对复杂,因为多个节点(库)的存在,可能存在部分节点提交失败的情况,即事务的ACID特性需要在各个不同的数据库实例中保证.比如更新db1库的A表时,必须同步更新db2库的B表,两个更新形成一个事务,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mysql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事务呢? mysql是从5.0开始支持分布式事务 这里先声

  • php自动加载代码实例详解

    1. 让我们为 PHP 创建枚举,提供一些代码示例 如果我们的代码需要对枚举常量和值进行更多验证,该怎么办? 根据使用情况,我通常会使用类似以下的简单内容: abstract class DaysOfWeek { const Sunday = 0; const Monday = 1; // etc. } $today = DaysOfWeek::Sunday; 这是一个扩展的示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更广泛的案例: abstract class BasicEnum { private static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