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之K-Means聚类实现详解

本文为大家分享了Python机器学习之K-Means聚类的实现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K-Means聚类原理

K-means算法是很典型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其基本思想是:以空间中k个点为中心进行聚类,对最靠近他们的对象归类。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次更新各聚类中心的值,直至得到最好的聚类结果。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算法大致流程为:(1)随机选取k个点作为种子点(这k个点不一定属于数据集);(2)分别计算每个数据点到k个种子点的距离,离哪个种子点最近,就属于哪类;(3)重新计算k个种子点的坐标(简单常用的方法是求坐标值的平均值作为新的坐标值;(4)重复2、3步,直到种子点坐标不变或者循环次数完成。

2.数据及其寻找初步的聚类中心

数据为Matlab加载格式(mat),包含X变量,数据来源为(大家可以去这下载),X为300*2维变量,由于是2维,所以基本上就是在平面坐标轴上的一些点中进行聚类。

我们首先构建初步寻找聚类中心(centroids,质心)函数,再随机设置初始质心,通过欧氏距离初步判断X的每一个变量属于哪个质心。代码为: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b
from scipy.io import loadmat

def find_closest_centroids(X, centroids):
  m = X.shape[0]
  k = centroids.shape[0] #要聚类的类别个数
  idx = np.zeros(m) 

  for i in range(m):
    min_dist = 1000000 #迭代终止条件
    for j in range(k):
      dist = np.sum((X[i,:] - centroids[j,:]) ** 2)
      if dist < min_dist:
        # 记录当前最短距离和其中心的索引值
        min_dist = dist
        idx[i] = j

  return idx
data = loadmat('D:\python\Python ml\ex7data2.mat')
X = data['X']
initial_centroids = np.array([[3, 3], [6, 2], [8, 5]])

idx = find_closest_centroids(X, initial_centroids)
idx[0:3]

在这里先生成m(这里为300)个0向量,即idx,也就是假设X的每个变量均属于0类,然后再根据与初始质心的距离计算dist = np.sum((X[i,:] - centroids[j,:]) ** 2),初步判断每个变量归属哪个类,最终替代idx中的0.

3.不断迭代寻找质心的位置并实现kmeans算法

上述idx得到的300维向量是判断X中每个变量的归属类别,在此基础上,再对初始质心集群位置不断调整,寻找最优质心。

def compute_centroids(X, idx, k):
  m, n = X.shape
  centroids = np.zeros((k, n))

  for i in range(k):
    indices = np.where(idx == i)
    centroids[i,:] = (np.sum(X[indices,:], axis=1) / len(indices[0])).ravel()
  #这里简单的将该类中心的所有数值求平均值作为新的类中心
return centroids
compute_centroids(X, idx, 3)

根据上述函数,来构建kmeans函数实现K-means聚类算法。然后根据得到的每个变量归属类别与质心坐标,进行可视化。

def run_k_means(X, initial_centroids, max_iters):
  m, n = X.shape
  k = initial_centroids.shape[0]
  idx = np.zeros(m)
  centroids = initial_centroids

  for i in range(max_iters):
    idx = find_closest_centroids(X, centroids)
    centroids = compute_centroids(X, idx, k)

  return idx, centroids
idx, centroids = run_k_means(X, initial_centroids, 10)
cluster1 = X[np.where(idx == 0)[0],:] #获取X中属于第一个类别的数据集合,即类别1的点
cluster2 = X[np.where(idx == 1)[0],:]
cluster3 = X[np.where(idx == 2)[0],:]

fig, ax = plt.subplots(figsize=(12,8))
ax.scatter(cluster1[:,0], cluster1[:,1], s=30, color='r', label='Cluster 1')
ax.scatter(cluster2[:,0], cluster2[:,1], s=30, color='g', label='Cluster 2')
ax.scatter(cluster3[:,0], cluster3[:,1], s=30, color='b', label='Cluster 3')
ax.legend()
plt.show()

得到图形如下:

image.png

4.关于初始化质心的设置

我们前边设置的初始质心:[3, 3], [6, 2], [8, 5],是事先设定的,并由此生成idx(每一变量归属类别的向量),这是后边进行kmeans聚类的基础,实际上对于二维以上数据,由于无法在平面坐标轴展示,很难一开始就设定较好的初始质心,另外,初始质心的设定也可能会影响算法的收敛性。所以需要我们再构造个初始化质心设定函数,来更好地设置初始质心。

def init_centroids(X, k):
  m, n = X.shape
  centroids = np.zeros((k, n)) #初始化零矩阵
  idx = np.random.randint(0, m, k) #返回0-m之间的整数值

  for i in range(k):
    centroids[i,:] = X[idx[i],:]

return centroids
init_centroids(X, 3)

这里所生成的初始质心位置,其实就是从X的数据中随机找3个变量作为初始值。在此基础上,令initial_centroids = init_centroids(X, 3),然后代入前边的code中,重新运行一遍即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Python实现Kmeans聚类算法
  • python实现kMeans算法
  • 详解K-means算法在Python中的实现
  • python中学习K-Means和图片压缩
  • K-means聚类算法介绍与利用python实现的代码示例
  • python中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 Python实现的Kmeans++算法实例
(0)

相关推荐

  • Python实现的Kmeans++算法实例

    1.从Kmeans说起 Kmeans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聚类算法,使用了迭代的思想,关于其原理这里不说了.下面说一下如何在matlab中使用kmeans算法. 创建7个二维的数据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x=[randn(3,2)*.4;randn(4,2)*.5+ones(4,1)*[4 4]]; 使用kmeans函数: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 kmeans(x, 2); x是数据点,x的每一行代表一个数据:2指定要有2个中心点,也就是聚类结果要有2个簇. class将是一个具有7

  • python中学习K-Means和图片压缩

    大家在学习python中,经常会使用到K-Means和图片压缩的,我们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K-Means和图片压缩的方法和原理,喜欢的朋友收藏一下吧. 通俗的介绍这种压缩方式,就是将原来很多的颜色用少量的颜色去表示,这样就可以减小图片大小了.下面首先我先介绍下K-Means,当你了解了K-Means那么你也很容易的可以去理解图片压缩了,最后附上图片压缩的核心代码. K-Means的核心思想 k-means的核心算法也就上面寥寥几句,下面将分三个部分来讲解:初始化簇中心.簇分配.簇中心移动. 初始化

  • python中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算法优缺点: 优点:容易实现 缺点: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收敛较慢 使用数据类型:数值型数据 算法思想 k-means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不同样本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的相近关系的,相近的就会放到同一个类别中去. 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k值,也就是我们希望把数据分成多少类,这里k值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很大,Ng的课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elbow method,简单的说就是根据聚类的结果和k的函数关系判断k为多少的时候效果最好.另一种则是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比如说进行衬衫尺寸的聚

  • K-means聚类算法介绍与利用python实现的代码示例

    聚类 今天说K-means聚类算法,但是必须要先理解聚类和分类的区别,很多业务人员在日常分析时候不是很严谨,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分类其实是从特定的数据中挖掘模式,作出判断的过程.比如Gmail邮箱里有垃圾邮件分类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什么都不过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人工对于每一封邮件点选"垃圾"或"不是垃圾",过一段时间,Gmail就体现出一定的智能,能够自动过滤掉一些垃圾邮件了.这是因为在点选的过程中,其实是给每一条邮件打了一个"标签&qu

  • python实现kMeans算法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将相似的对象放到同一簇中,有点像是全自动分类,簇内的对象越相似,簇间的对象差别越大,则聚类效果越好. 1.k均值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将数据分为k个簇,每个簇通过其质心,即簇中所有点的中心来描述.首先随机确定k个初始点作为质心,然后将数据集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然后将每个簇的质心更新为所有数据集的平均值.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划分数据集,直到聚类结果不再变化为止. 伪代码为 随机创建k个簇质心 当任意一个点的簇分配发生改变时:     对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         对

  • 详解K-means算法在Python中的实现

    K-means算法简介 K-means是机器学习中一个比较常用的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算法,其常被用于数据的聚类,只需为它指定簇的数量即可自动将数据聚合到多类中,相同簇中的数据相似度较高,不同簇中数据相似度较低. K-MEANS算法是输入聚类个数k,以及包含 n个数据对象的数据库,输出满足方差最小标准k个聚类的一种算法.k-means 算法接受输入量 k :然后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 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 核心思想 通过迭代寻找

  • Python实现Kmeans聚类算法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根据上学期所上的模式识别课程的作业整理而来,第一道题目是Kmeans聚类算法,数据集是Iris(鸢尾花的数据集),分类数k是3,数据维数是4. 关于聚类 聚类算法是这样的一种算法:给定样本数据Sample,要求将样本Sample中相似的数据聚到一类.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就应该了解了聚类算法要干什么了吧.说白了,就是归类.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衡量数据之间的相似程度?比如说,有一群说不同语言的人,我们一般是根据他们的方言来聚类的(当然,你也可以指定以身高来聚类).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与数据降维分析详解

    目录 一.数据降维 1.特征选择 2.主成分分析(PCA) 3.降维方法使用流程 二.机器学习开发流程 1.机器学习算法分类 2.机器学习开发流程 三.转换器与估计器 1.转换器 2.估计器 一.数据降维 机器学习中的维度就是特征的数量,降维即减少特征数量.降维方式有:特征选择.主成分分析. 1.特征选择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选择该方式降维: ①冗余:部分特征的相关度高,容易消耗计算性能 ②噪声:部分特征对预测结果有影响 特征选择主要方法:过滤式(VarianceThreshold).嵌入式(正

  • Python机器学习应用之工业蒸汽数据分析篇详解

    目录 一.数据集 二.数据分析 1 数据导入 2 数据特征探索(数据可视化) 三.特征优化 四.对特征构造后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主成分分析 五.使用LightGBM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 一.数据集 1. 训练集 提取码:1234 2. 测试集 提取码:1234 二.数据分析 1 数据导入 #%%导入基础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 Python机器学习从ResNet到DenseNet示例详解

    目录 从ResNet到DenseNet 稠密块体 过渡层 DenseNet模型 训练模型 从ResNet到DenseNet 上图中,左边是ResNet,右边是DenseNet,它们在跨层上的主要区别是:使用相加和使用连结. 最后,将这些展开式结合到多层感知机中,再次减少特征的数量.实现起来非常简单:我们不需要添加术语,而是将它们连接起来.DenseNet这个名字由变量之间的"稠密连接"而得来,最后一层与之前的所有层紧密相连.稠密连接如下图所示: 稠密网络主要由2部分构成:稠密块(den

  • python机器学习Sklearn实战adaboost算法示例详解

    目录 pandas批量处理体测成绩 adaboost adaboost原理案例举例 弱分类器合并成强分类器 pandas批量处理体测成绩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andas import Series,DataFram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ata = pd.read_excel("/Users/zhucan/Desktop/18级高一体测成绩汇总.xls") cond =

  • Python机器学习应用之决策树分类实例详解

    目录 一.数据集 二.实现过程 1 数据特征分析 2 利用决策树模型在二分类上进行训练和预测 3 利用决策树模型在多分类(三分类)上进行训练与预测 三.KEYS 1 构建过程 2 划分选择 3 重要参数 一.数据集 小企鹅数据集,提取码:1234 该数据集一共包含8个变量,其中7个特征变量,1个目标分类变量.共有150个样本,目标变量为 企鹅的类别 其都属于企鹅类的三个亚属,分别是(Adélie, Chinstrap and Gentoo).包含的三种种企鹅的七个特征,分别是所在岛屿,嘴巴长度,

  • Python机器学习之K-Means聚类实现详解

    本文为大家分享了Python机器学习之K-Means聚类的实现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K-Means聚类原理 K-means算法是很典型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其基本思想是:以空间中k个点为中心进行聚类,对最靠近他们的对象归类.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次更新各聚类中心的值,直至得到最好的聚类结果.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算法大致流程为:(1)随机选取k个点作为种子点(这k个点不一定属于数据集)

  • python机器学习基础K近邻算法详解KNN

    目录 一.k-近邻算法原理及API 1.k-近邻算法原理 2.k-近邻算法API 3.k-近邻算法特点 二.k-近邻算法案例分析案例信息概述 第一部分:处理数据 1.数据量缩小 2.处理时间 3.进一步处理时间 4.提取并构造时间特征 5.删除无用特征 6.签到数量少于3次的地点,删除 7.提取目标值y 8.数据分割 第二部分:特征工程 标准化 第三部分:进行算法流程 1.算法执行 2.预测结果 3.检验效果 一.k-近邻算法原理及API 1.k-近邻算法原理 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

  • python中opencv K均值聚类的实现示例

    目录 K均值聚类 K均值聚类的基本步骤 K均值聚类模块 简单例子 K均值聚类 预测的是一个离散值时,做的工作就是“分类”. 预测的是一个连续值时,做的工作就是“回归”. 机器学习模型还可以将训练集中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被称为一个“簇(cluster)”.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聚类(clusting)”,它的重要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用标签对训练样本进行标注.也就是说,学习过程能够根据现有训练集自动完成分类(聚类). 根据训练数据是否有标签,可以将学习划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K近邻.

  •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logistic回归代码详解

    一.算法简要 我们希望有这么一种函数:接受输入然后预测出类别,这样用于分类.这里,用到了数学中的sigmoid函数,sigmoid函数的具体表达式和函数图象如下: 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当输入的x小于0时,函数值<0.5,将分类预测为0:当输入的x大于0时,函数值>0.5,将分类预测为1. 1.1 预测函数的表示 1.2参数的求解 二.代码实现 函数sigmoid计算相应的函数值:gradAscent实现的batch-梯度上升,意思就是在每次迭代中所有数据集都考虑到了:而stoGradAscen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