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策略模式的优缺点及实现

策略模式(Strategy):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策略模式和 Template 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类似)的,都是为了给业务逻辑(算法)具体实现和抽象接口之间的解耦。策略模式将逻辑(算法)封装到一个类(Context)里面,通过组合的方式将具体算法的实现在组合对象中实现,再通过委托的方式将抽象接口的实现委托给组合对象实现。State 模式也有类似的功能,他们之间的区别将在讨论中给出。

UML图

优点:
1、 简化了单元测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
2、 避免程序中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使系统更灵活,并易于扩展。
3、 遵守大部分GRASP原则和常用设计原则,高内聚、低偶合。
缺点:
1、 因为每个具体策略类都会产生一个新类,所以会增加系统需要维护的类的数量。
2、 在基本的策略模式中,选择所用具体实现的职责由客户端对象承担,并转给策略模式的Context对象

实现示例:
Strategy.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memory>
using namespace std; 

//strategy抽象类,用作接口
class Strategy
{
public:
  virtual string substitute(string str)=0;
  virtual ~Strategy()
  {
    cout<<" in the destructor of Strategy"<<endl;
  }
}; 

class ChineseStrategy:public Strategy
{
public:
  string substitute(string str)
  {
    int index=str.find("520");
    string tempstr=str.replace(index,3,"我爱你");
    return tempstr;
  }
  ~ChineseStrategy()
  {
    cout<<"in the destructor of ChineseStrategy"<<endl;
  }
}; 

class EnglishStrategy:public Strategy
{
public:
  string substitute(string str)
  {
    int index=str.find("520");
    string tempstr=str.replace(index,3,"i love ou");
    return tempstr;
  }
  ~EnglishStrategy()
  {
    cout<<" in the destructor of ChineseStrategy"<<endl;
  }
}; 

//Context类 

class Translator
{
private:
  auto_ptr<Strategy> strategy; 

     //在客户代码中加入算法(stategy)类型的指针。
public:
  ~Translator()
  {
    cout<<" in the destructor of Translator"<<endl;
  }
  void set_strategy(auto_ptr<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strategy;
  }
  string translate(string str)
  {
    if(0==strategy.get())
      return "";
    return strategy->substitute(str);
  }
};

Strategy.cpp

#include "Strategy.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ring str("321520");
  Translator *translator=new Translator;
  //未指定strategy的时候
  cout<<"No Strategy"<<endl;
  translator->translate(str);
  cout<<"---------------"<<endl; 

  //翻译成中文
  auto_ptr<Strategy> s1(new ChineseStrategy);
  translator->set_strategy(s1);
  cout<<"Chinese Strategy"<<endl;
  cout<<translator->translate(str)<<endl;
  cout<<"---------------"<<endl; 

  //翻译成英文
  auto_ptr<Strategy> s2(new EnglishStrategy);
  translator->set_strategy(s2);
  cout<<"English Strategy"<<endl;
  cout<<translator->translate(str)<<endl;
  cout<<"----------------"<<endl; 

  delete translator;
  return 0; 

}

关于策略模式的讨论

可以看到策略模式和 Template 模式解决了类似的问题,也正如在 Template 模式中分析的,策略模式和 Template 模式实际是实现一个抽象接口的两种方式:继承和组合之间的区别。要实现一个抽象接口,继承是一种方式:我们将抽象接口声明在基类中,将具体的实现放在具体子类中。组合(委托)是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将接口的实现放在被组合对象中,将抽象接口放在组合类中。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先列出来:
1.继承:
优点:易于修改和扩展那些被复用的实现。
缺点:①破坏了封装性,继承中父类的实现细节暴露给子类了;②"白盒"复用,原因在 1)中;③当父类的实现更改时,其所有子类将不得不随之改变;④从父类继承而来的实现在运行期间不能改变(编译期间就已经确定了)。
2.组合:
优点:①"黑盒"复用,因为被包含对象的内部细节对外是不可见的;②封装性好,原因为 1);③实现和抽象的依赖性很小(组合对象和被组合对象之间的依赖性小);④可以在运行期间动态定义实现(通过一个指向相同类型的指针,典型的是抽象基类的指针)。
缺点:系统中对象过多。

从上面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组合相比继承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的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非(类)继承(FavorComposition Over Inheritance)。

实际上,继承是一种强制性很强的方式,因此也使得基类和具体子类之间的耦合性很强。例如在模板方法模式中在 ConcreteClass1 中定义的原语操作别的类是不能够直接复用(除非你继承自 AbstractClass,具体分析请参看模板方法模式文档)。而组合(委托)的方式则有很小的耦合性,实现(具体实现)和接口(抽象接口)之间的依赖性很小,例如在本实现中,ConcreteStrategyA 的具体实现操作很容易被别的类复用,例如我们要定义另一个 Context 类 AnotherContext,只要组合一个指向策略的指针就可以很容易地复用 ConcreteStrategyA 的实现了。

我们在 桥接模式的问题和桥接模式的分析中,正是说明了继承和组合之间的区别。请参看相应模式解析。

另外策略模式很状态模式也有相似之处,但是状态模式注重的对象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操作。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状态模式中具体实现类中有一个指向 Context的引用,而策略模式则没有。具体分析请参看相应的状态模式分析中。

(0)

相关推荐

  • 深入解析C++编程中对设计模式中的策略模式的运用

    策略模式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而且也不复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模式. 定义: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角色: 抽象策略角色(Strategy): 抽象策略类. 具体策略角色(ConcreteStrategy):封装了继续相关的算法和行为. 环境角色(Context):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 UML图: 例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

  • C++编程中使用设计模式中的policy策略模式的实例讲解

    在看<C++设计新思维>的时候,发现在一开始就大篇幅的介绍策略模式(policy),策略模式不属于经典设计模式中的一种,但是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policy,策略,方针,这里的意思是指把复杂功能的类尽量的拆分为功能单一的简单类的组合,简单的类只负责单纯行为或结构的某一方面.增加程序库的弹性,可复用性,可扩展性.policy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他定义了某一类class的一些接口规范,并不与C++语法的关键字对应,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实例1: //policy模式的常见使用实例sm

  • 深入理解C++之策略模式

    1  会飞的鸭子 Duck 基类,包含两个成员函数 (swim, display):派生类 MallardDuck,RedheadDuck 和 RubberDuck,各自重写继承自基类的 display 成员函数 class Duck { public: void swim(); virtual void display(); }; class MallardDuck : public Duck { public: void display(); // adding virtual is OK

  • C++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前言 刚刚加班回来:哎,公司规定平时加班只有10块钱的餐补:星期六和星期天加班,只给串休假: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按照3倍工资发放.那么对于这么多的计算加班费的方法,公司的OA系统是如何进行做的呢?这就要说到今天我这里总结的策略设计模式了. 策略模式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策略模式是这样说的: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该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策略模式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只把变化点封装了,这个变化点就是实现不同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策略模式的优缺点及实现

    策略模式(Strategy):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策略模式和 Template 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类似)的,都是为了给业务逻辑(算法)具体实现和抽象接口之间的解耦.策略模式将逻辑(算法)封装到一个类(Context)里面,通过组合的方式将具体算法的实现在组合对象中实现,再通过委托的方式将抽象接口的实现委托给组合对象实现.State 模式也有类似的功能,他们之间的区别将在讨论中给出. UML图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命令模式的项目结构实现

    正论: 命令模式把一个请求或者操作封装到一个对象中.命令模式运行系统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 通俗: 其实很好理解.命令模式,关心的就是命令(或者称为操作).打个比方.在一个公司里面,整个运作就像一个系统.某个boss发布了一个命令,中层领导接到这个命令,然后指派给具体负责这个员工.整个流程很清晰吧.有一个需求,如何将这个流程固定下来,形成一个系统.我们只要抓住了重点:命令.将它抽取出来,其他的都迎刃而解了.抽取出命令,封装成一个独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建造者模式的实现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这是建造者模式的标准表达,不过看着让人迷惑,什么叫构建和表示的分离?一个对象使用构造函数构造之后不就固定了,只有通过它方法来改变它的属性吗?而且还要同样的构建过程搞出不同的表示,怎么可能呢?多写几个构造函数? 其实多写几个构造函数,根据不同参数设置对象不同的属性,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是这样就非常麻烦了,每次要增加一种表示就要添加一个构造函数,将来构造函数会多得连自己都不记得了,这违背了开放-封闭的原则. 要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生成器模式的使用

    一.概述 在软件系统中,有时候面临着复杂的对象创建,该对象由一定算法构成的子对象组成,由于需求变化,这些子对象会经常变换,但组合在一起的算法却是稳定的.生成器模式可以处理这类对象的构建,它提供了一种封装机制来隔离各类子对象的变化,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 二.生成器模式 生成器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其结构图如下: Builder为创建Product对象的各个子对象指定抽象接口. ConcreteBuilder实现了Builder接口,用于创建P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策略模式

    定义: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把一系列的算法分别封装到对应的类中,并且这些类实现相同的接口,相互之间可以替换.在前面说过的行为类模式中,有一种模式也是关注对算法的封装--模版方法模式,对照类图可以看到,策略模式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个单独的封装类Context,它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在于:在模版方法模式中,调用算法的主体在抽象的父类中,而在策略模式中,调用算法的主体则是封装到了封装类Context中

  • 详解Python设计模式编程中观察者模式与策略模式的运用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又叫发布订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是他们能自动更新自己. 代码结构 class Topic(object): """主题类.保存所有观察者实例的引用,每个主题都可以有很多观察者 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 def __init__(self): self.obs = [] def Attach(self, ob): se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对状态模式的运用

    状态模式:当一个对象的内在状态发生变化时,允许改变其行为,这个对象看来像是改变了其类. 状态模式与策略模式的UML图几乎一模一样,下面列举了两者的不同: (1)可以通过环境类状态的个数来决定是使用策略模式还是状态模式. (2)策略模式的环境类自己选择一个具体策略类,具体策略类无须关心环境类:而状态模式的环境类由于外在因素需要放进一个具体状态中,以便通过其方法实现状态的切换,因此环境类和状态类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关联关系. (3)使用策略模式时,客户端需要知道所选的具体策略是哪一个,而使用状态模式时

  • 详解C#设计模式编程中的模板方法模式使用

    一.引言 提到模板,大家肯定不免想到生活中的"简历模板"."论文模板"."Word中模版文件"等,在现实生活中,模板的概念就是--有一个规定的格式,然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情况去更新它,例如简历模板,下载下来的简历模板的格式都是相同的,然而我们下载下来简历模板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充不同的内容要完成属于自己的简历.在设计模式中,模板方法模式中模板和生活中模板概念非常类似,下面让我们就详细介绍模板方法的定义,大家可以根据生活中模板的概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访问者模式

    定义:封装某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类型:行为类模式 类图: 例子: 例如,思考一下添加不同类型商品的购物车,当点击结算的时候,它计算出所有不同商品需付的费用.现在,计算逻辑即为计算这些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或者说通过访问者模式我们把此逻辑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类上面.让我们实现这个访问者模式的例子. 为了实现访问者模式,最先需要做的是创建能够被添加到购物车中代表不同类型商品(itemElement)的类. ItemElement

  • 详解Java设计模式编程中的Flyweight享元模式的开发结构

    享元(Flyweight)模式:通过共享技术以便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享元模式在阎宏的<java与模式>中分为单纯享元模式和复合享元模式,复合模式的复合享元是不可以共享的,享元对象能做到共享的关键是区分内蕴态(Internal State)和外蕴态( External State).这两个"蕴态"翻译的太难懂,我不是说翻译的不好,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差,还是<Design Pattern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