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0响应式函数原理详细

目录
  • 1.reactive
  • 2.ref
  • 3.toRefs
  • 4.computed

前言:

Vue3重写了响应式系统,和Vue2相比底层采用Proxy对象实现,在初始化的时候不需要遍历所有的属性再把属性通过defineProperty转换成get和set。另外如果有多层属性嵌套的话只有访问某个属性的时候才会递归处理下一级的属性所以Vue3中响应式系统的性能要比Vue2好。

接下来我们自己实现Vue3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函数(reactive/ref/toRefs/computed/effect/track/trigger)来学习一下响应式原理。

首先我们使用Proxy来实现响应式中的第一个函数reactive

1.reactive

reactive接收一个参数,首先要判断这个参数是否是一个对象,如果不是直接返回,reactive只能将对象转换成响应式对象,这是和ref不同的地方。

接着会创建拦截器对象handler, 其中抱哈get,set,deleteProperty等拦截方法,最后创建并返回Proxy对象。

// 判断是否是一个对象
const isObject = val => val !== null && typeof val === 'object'
// 如果是对象则调用reactive
const convert= target => isObject(target) ? reactive(target) : target
//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key属性
const haOwnProperty =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
const hasOwn = (target, key) => haOwnProperty.call(target, key)

export function reactive (target) {
    if (!isObject(target)) {
        // 如果不是对象直接返回
        return target
    }

    const handler = {
        get (target, key, receiver) {
            // 收集依赖
            const result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如果属性是对象则需要递归处理
            return convert(result)
        },
        set (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let result = true;
            // 需要判断当前传入的新值和oldValue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再去覆盖旧值,并且触发更新
            if (oldValue !== value) {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触发更新...
            }
            // set方法需要返回布尔值
            return result;
        },
        deleteProperty (target, key) {
            // 首先要判断当前target中是否有自己的key属性
            // 如果存在key属性,并且删除要触发更新
            const hasKey = hasOwn(target, 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if (hasKey && result) {
                // 触发更新...
            }
            return result;
        }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

至此reactive函数就写完了,接着我们来编写一下收集依赖的过程。

在依赖收集的过程会创建三个集合,分别是targetMap,depsMap以及dep

其中targetMap是用来记录目标对象和字典他使用的是weakMap,key是目标对象,targetMap的值是depsMap, 类型是Map,这里面的key是目标对象的属性名称,值是一个Set集合,集合中存储的元素是Effect函数。因为可以多次调用同一个Effect在Effect访问同一个属性,这个时候这个属性会收集多次依赖对应多个Effect函数。

一个属性可以对应多个Effect函数,触发更新的时候可以通过属性找到对应的Effect函数,进行执行。

我们这里分别来实现一下effecttrack两个函数。

effect函数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我们首先在外面定一个变量存储callback, 这样track函数就可以访问到callback了。

let activeEffect = null;
export function effect (callback) {
    activeEffect = callback;
    // 访问响应式对象属性,收集依赖
    callback();
    // 依赖收集结束要置null
    activeEffect = null;
}

track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目标对象和属性, 他的内部要将target存储到targetMap中。需要先定义一个这样的Map。

le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export function track (target, key) {
    // 判断activeEffect是否存在
    if (!activeEffect) {
        return;
    }
    // depsMap存储对象和effect的对应关系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 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map存储到targetMap中
    if (!depsMap) {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new Map()))
    }
    // 根据属性查找对应的dep对象
    let dep = depsMap.get(key)
    // dep是一个集合,用于存储属性所对应的effect函数
    if (!dep) {
        // 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新的集合添加到depsMap中
        depsMap.set(key, (dep = new Set()))
    }
    dep.add(activeEffect)
}

track是依赖收集的函数。需要在reactive函数的get方法中调用。

get (target, key, receiver) {
    // 收集依赖
    track(target, 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如果属性是对象则需要递归处理
    return convert(result)
},

这样整个依赖收集就完成了。接着就要实现触发更新,对应的函数是trigger,这个过程和track的过程正好相反。

trigger函数接收两个参数,分别是target和key。

export function trigger (target,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 如果没有找到直接返回
    if (!depsMap) {
        return;
    }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forEach(effect => {
            effect()
        })
    }
}

trigger函数要在reactive函数中的setdeleteProperty中触发。

set (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let result = true;
    // 需要判断当前传入的新值和oldValue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再去覆盖旧值,并且触发更新
    if (oldValue !== value) {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触发更新...
        trigger(target, key)
    }
    // set方法需要返回布尔值
    return result;
},
deleteProperty (target, key) {
    // 首先要判断当前target中是否有自己的key属性
    // 如果存在key属性,并且删除要触发更新
    const hasKey = hasOwn(target, 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if (hasKey && result) {
        // 触发更新...
        trigger(target, key)
    }
    return result;
}

2.ref

ref接收一个参数可以是原始值也可以是一个对象,如果传入的是对象并且是ref创建的对象则直接返回,如果是普通对象则调用reactive来创建响应式对象,否则创建一个只有value属性的响应式对象。

export function ref (raw) {
    // 判断raw是否是ref创建的对象,如果是直接返回
    if (isObject(raw) && raw.__v__isRef) {
        return raw
    }

    // 之前已经定义过convert函数,如果参数是对象就会调用reactive函数创建响应式
    let value = convert(raw);

    const r = {
        __v__isRef: true,
        get value () {
            track(r, 'value')
            return value
        },
        set value (newValue) {
            // 判断新值和旧值是否相等
            if (newValue !== value) {
                raw = newValue
                value = convert(raw)
                // 触发更新
                trigger(r, 'value')
            }
        }
    }

    return r
}

3.toRefs

toRefs接收reactive函数返回的响应式对象,如果不是响应式对象则直接返回。将传入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成一个类似ref返回的对象将准换后的属性挂载到一个新的对象上返回。

export function toRefs (proxy) {
    // 如果是数组创建一个相同长度的数组,否则返回一个空对象
    const ret = proxy instanceof Array ? new Array(proxy.length) : {}

    for (const key in proxy) {
        ret[key] = toProxyRef(proxy, key)
    }

    return ret;
}

function toProxyRef (proxy, key) {
    const r = {
        __v__isRef: true,
        get value () { // 这里已经是响应式对象了,所以不需要再收集依赖了
            return proxy[key]
        },
        set value (newValue) {
            proxy[key] = newValue
        }
    }
    return r
}

toRefs的作用其实是将reactive中的每个属性都变成响应式的。reactive方法会创建一个响应式的对象,但是如果将reactive返回的对象进行解构使用就不再

是响应式了,toRefs的作用就是支持解构之后仍旧为响应式。

4.computed

接着再来模拟一下computed函数的内部实现

computed需要接收一个有返回值的函数作为参数,这个函数的返回值就是计算属性的值,需要监听函数内部响应式数据的变化,最后将函数执行的结果返回。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 (getter) {
    const result = ref()

    effect(() => (result.value = getter()))

    return result
}

computed函数会通过effect监听getter内部响应式数据的变化,因为在effect中执行getter的时候访问响应式数据的属性会去收集依赖,当数据变化会重新执行effect函数,将getter的结果再存储到result中。

到此这篇关于vue3.0响应式函数原理详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vue3.0响应式函数原理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一文带你了解vue3.0响应式

    目录 使用案例 reactive API相关的流程 reactive createReactiveObject 创建响应式对象 mutableHandlers 处理函数 get函数 get函数的的调用时机 track 收集依赖 set函数 trigger 分发依赖 get和副作用渲染函数关联 副作用渲染函数的执行过滤 结尾 我们知道Vue 2.0是利用Ojbect.defineProperty对对象的已有属性值的读取和修改进行劫持,但是这个API不能监听对象属性的新增和删除,此外为了深度劫持对象

  • Vue3.0数据响应式原理详解

    基于Vue3.0发布在GitHub上的第一版源码(2019.10.05)整理 预备知识 ES6 Proxy,整个响应式系统的基础. 新的composition-API的基本使用,目前还没有中文文档,可以先通过这个仓库(composition-api-rfc)了解,里面也有对应的在线文档. 先把Vue3.0跑起来 先把vue-next仓库的代码clone下来,安装依赖然后构建一下,vue的package下的dist目录下找到构建的脚本,引入脚本即可. 下面一个简单计数器的DEMO: <!DOCTY

  • Vue3.0 响应式系统源码逐行分析讲解

    前言 关于响应式原理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下面我将会根据响应式API来具体讲解Vue3.0中的实现原理, 另外我只会针对get,set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包含以下API实现,推荐大家顺序阅读 effect reactive readonly computed ref 对了,大家一定要先知道怎么用哦~ 引子 先来段代码,大家可以直接复制哦,注意引用的文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

  • 茶余饭后聊聊Vue3.0响应式数据那些事儿

    "别再更新了,实在是学不动了"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前端开发者的心声,"不幸"的是 Vue 的作者在国庆区间发布了 Vue3.0 的 pre-Aplha 版本,这意味着 Vue3.0 快要和我们见面了.既来之则安之,扶我起来我要开始讲了.Vue3.0 为了达到更快.更小.更易于维护.更贴近原生.对开发者更友好的目的,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重构: 使用 Typescript 放弃 class 采用 function-based API 重构 complier 重构 virtual

  • 你了解vue3.0响应式数据怎么实现吗

    从 Proxy 说起 什么是Proxy proxy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代理",ES6对Proxy的定位就是target对象(原对象)的基础上通过handler增加一层"拦截",返回一个新的代理对象,之后所有在Proxy中被拦截的属性,都可以定制化一些新的流程在上面,先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const target = {}; // 要被代理的原对象 // 用于描述代理过程的handler const handler = { get: function (target,

  • vue3.0响应式函数原理详细

    目录 1.reactive 2.ref 3.toRefs 4.computed 前言: Vue3重写了响应式系统,和Vue2相比底层采用Proxy对象实现,在初始化的时候不需要遍历所有的属性再把属性通过defineProperty转换成get和set.另外如果有多层属性嵌套的话只有访问某个属性的时候才会递归处理下一级的属性所以Vue3中响应式系统的性能要比Vue2好. 接下来我们自己实现Vue3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函数(reactive/ref/toRefs/computed/effect/trac

  • 浅析一下Vue3的响应式原理

    目录 Proxy Reflect 举个例子 reactive effect track trigger Proxy Vue3 的响应式原理依赖了 Proxy 这个核心 API,通过 Proxy 可以劫持对象的某些操作. const obj = { a: 1 }; const p = new Proxy(obj, {   get(target, property, receiver) {     console.log("get");     return Reflect.get(tar

  • vue3 reactive响应式依赖收集派发更新原理解析

    目录 proxy 依赖收集 currentEffect 派发更新 总结 proxy vue3的响应式实现依旧是依赖收集与派发更新,本节乃至后面涉及的代码都是经过简化,文章目的是讲解原理,直接贴源码会很枯燥 vue3已经从Object.property更换成Proxy,Proxy相比于前者可以直接监听对象数组,对于深层次的对象和数组,会把触发对应getter,然后去递归进行依赖收集,并不是直接像vue2暴力那样递归,总体而言性能更好 对reactive传进来的对象进行Proxy进行劫持在内部进行依

  • Vue3 Reactive响应式原理逻辑详解

    目录 前言 一.怎么实现变量变化 二.怎么实现变量变化 三.将多个dep存储在Map中 四.将多个object的depsMap继续存储起来 五.核心 六.源码解析(TypeScript)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vue响应式原理的逻辑,也就是vue怎么从最开始一步步推导出响应式的结构框架. 先从头构建一个简单函数推导出Vue3的Reactive原理,最后再进行源码的验证. 一.怎么实现变量变化 怎么实现变量变化,相关依赖的结果也跟着变化 当原本price=5变为price=20后total应该变为

  • Vue3 的响应式和以前有什么区别,Proxy 无敌?

    前言 大家都知道,Vue2 里的响应式其实有点像是一个半完全体,对于对象上新增的属性无能为力,对于数组则需要拦截它的原型方法来实现响应式. 举个例子: let vm = new Vue({ data() { return { a: 1 } } }) // ❌ oops,没反应! vm.b = 2 let vm = new Vue({ data() { return { a: 1 } }, watch: { b() { console.log('change !!') } } }) // ❌ oo

  • 100行代码理解和分析vue2.0响应式架构

    分享前啰嗦 我之前介绍过vue1.0如何实现observer和watcher.本想继续写下去,可是vue2.0横空出世..所以直接看vue2.0吧.这篇文章在公司分享过,终于写出来了.我们采用用最精简的代码,还原vue2.0响应式架构实现. 以前写的那篇 vue 源码分析之如何实现 observer 和 watcher可以作为本次分享的参考. 不过不看也没关系,但是最好了解下Object.defineProperty 本文分享什么 理解vue2.0的响应式架构,就是下面这张图 顺带介绍他比rea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