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的RTTI机制详解

前言

RTTI是”Runtime Type Information”的缩写,意思是运行时类型信息,它提供了运行时确定对象类型的方法。RTTI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很早就有了这个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比较少而已。而我这里就是对RTTI进行总结,今天我没有用到,并不代表这个东西没用。学无止境,先从typeid函数开始讲起。

typeid函数

typeid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知道当前的变量是什么类型的,比如以下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hort s = 2;
     unsigned ui = 10;
     int i = 10;
     char ch = 'a';
     wchar_t wch = L'b';
     float f = 1.0f;
     double d = 2;
 
     cout<<typeid(s).name()<<endl; // short
     cout<<typeid(ui).name()<<endl; // unsigned int
     cout<<typeid(i).name()<<endl; // int
     cout<<typeid(ch).name()<<endl; // char
     cout<<typeid(wch).name()<<endl; // wchar_t
     cout<<typeid(f).name()<<endl; // float
     cout<<typeid(d).name()<<endl; // double
 
     return 0;
}

对于C++支持的内建类型,typeid能完全支持,我们通过调用typeid函数,我们就能知道变量的信息。对于我们自定义的结构体,类呢?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B."<<endl; }
};
 
struct C
{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struct C."<<endl; }
};
 
int main()
{
     A *pA1 = new A();
     A a2;
 
     cout<<typeid(pA1).name()<<endl; // class A *
     cout<<typeid(a2).name()<<endl; // class A
 
     B *pB1 = new B();
     cout<<typeid(pB1).name()<<endl; // class B *
 
     C *pC1 = new C();
     C c2;
 
     cout<<typeid(pC1).name()<<endl; // struct C *
     cout<<typeid(c2).name()<<endl; // struct C
 
     return 0;
}

是的,对于我们自定义的结构体和类,tpyeid都能支持。在上面的代码中,在调用完typeid之后,都会接着调用name()函数,可以看出typeid函数返回的是一个结构体或者类,然后,再调用这个返回的结构体或类的name成员函数;其实,typeid是一个返回类型为type_info类型的函数。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个type_info类进行总结一下,毕竟它实际上存放着类型信息。

type_info类

去掉那些该死的宏,在Visual Studio 2012中查看type_info类的定义如下:

代码如下:

class type_info
{
public:
    virtual ~type_info();
    bool operator==(const type_info& _Rhs) const; // 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类型是否相等
    bool operator!=(const type_info& _Rhs) const; // 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类型是否不相等
    bool before(const type_info& _Rhs) const;
 
    // 返回对象的类型名字,这个函数用的很多
    const char* name(__type_info_node* __ptype_info_node = &__type_info_root_node) const;
    const char* raw_name() const;
private:
    void *_M_data;
    char _M_d_name[1];
    type_info(const type_info& _Rhs);
    type_info& operator=(const type_info& _Rhs);
    static const char * _Name_base(const type_info *,__type_info_node* __ptype_info_node);
    static void _Type_info_dtor(type_info *);
};

在type_info类中,复制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都是私有的,同时也没有默认的构造函数;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创建type_info类的变量,例如type_info A;这样是错误的。那么typeid函数是如何返回一个type_info类的对象的引用的呢?我在这里不进行讨论,思路就是类的友元函数。

typeid函数的使用

typeid使用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使用type_info类中的name()函数返回对象的类型名称

就像上面的代码中使用的那样;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比如有以下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B."<<endl; }
};
 
int main()
{
     A *pA = new B();
     cout<<typeid(pA).name()<<endl; // class A *
     cout<<typeid(*pA).name()<<endl; // class A
     return 0;
}

我使用了两次typeid,但是两次的参数是不一样的;输出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我指定为pA时,由于pA是一个A类型的指针,所以输出就为class A *;当我指定*pA时,它表示的是pA所指向的对象的类型,所以输出的是class A;所以需要区分typeid(*pA)和typeid(pA)的区别,它们两个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这里又有问题了,明明pA实际指向的是B,为什么得到的却是class A呢?我们在看下一段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B."<<endl; }
};
 
int main()
{
     A *pA = new B();
     cout<<typeid(pA).name()<<endl; // class A *
     cout<<typeid(*pA).name()<<endl; // class B
     return 0;
}

好了,我将Print函数变成了虚函数,输出结果就不一样了,这说明什么?这就是RTTI在捣鬼了,当类中不存在虚函数时,typeid是编译时期的事情,也就是静态类型,就如上面的cout<<typeid(*pA).name()<<endl;输出class A一样;当类中存在虚函数时,typeid是运行时期的事情,也就是动态类型,就如上面的cout<<typeid(*pA).name()<<endl;输出class B一样,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实际编程中,经常会出错,一定要谨记。

2.使用type_info类中重载的==和!=比较两个对象的类型是否相等

这个会经常用到,通常用于比较两个带有虚函数的类的对象是否相等,例如以下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B."<<endl; }
};
 
class C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C."<<endl; }
};
 
void Handle(A *a)
{
     if (typeid(*a) == typeid(A))
     {
          cout<<"I am a A truly."<<endl;
     }
     else if (typeid(*a) == typeid(B))
     {
          cout<<"I am a B truly."<<endl;
     }
     else if (typeid(*a) == typeid(C))
     {
          cout<<"I am a C truly."<<endl;
     }
     else
     {
          cout<<"I am alone."<<endl;
     }
}
 
int main()
{
     A *pA = new B();
     Handle(pA);
     delete pA;
     pA = new C();
     Handle(pA);
     return 0;
}

这是一种用法,呆会我再总结如何使用dynamic_cast来实现同样的功能。

dynamic_cast的内幕

在这篇《static_cast、dynamic_cast、const_cast和reinterpret_cast总结》的文章中,也介绍了dynamic_cast的使用,对于dynamic_cast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并没有进行说明,而这里就要对于dynamic_cast的内幕一探究竟。首先来看一段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B."<<endl; }
};
 
class C : public A, public B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C."<<endl; }
};
 
int main()
{
     A *pA = new C;
     //C *pC = pA; // Wrong
     C *pC = dynamic_cast<C *>(pA);
     if (pC != NULL)
     {
          pC->Print();
     }
     delete pA;
}

在上面代码中,如果我们直接将pA赋值给pC,这样编译器就会提示错误,而当我们加上了dynamic_cast之后,一切就ok了。那么dynamic_cast在后面干了什么呢?

dynamic_cast主要用于在多态的时候,它允许在运行时刻进行类型转换,从而使程序能够在一个类层次结构中安全地转换类型,把基类指针(引用)转换为派生类指针(引用)。我在《COM编程——接口的背后》这篇博文中总结的那样,当类中存在虚函数时,编译器就会在类的成员变量中添加一个指向虚函数表的vptr指针,每一个class所关联的type_info object也经由virtual table被指出来,通常这个type_info object放在表格的第一个slot。当我们进行dynamic_cast时,编译器会帮我们进行语法检查。如果指针的静态类型和目标类型相同,那么就什么事情都不做;否则,首先对指针进行调整,使得它指向vftable,并将其和调整之后的指针、调整的偏移量、静态类型以及目标类型传递给内部函数。其中最后一个参数指明转换的是指针还是引用。两者唯一的区别是,如果转换失败,前者返回NULL,后者抛出bad_cast异常。对于在typeid函数的使用中所示例的程序,我使用dynamic_cast进行更改,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ypeinf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B."<<endl; }
};
 
class C : public A
{
public:
     void Print() { cout<<"This is class C."<<endl; }
};
 
void Handle(A *a)
{
     if (dynamic_cast<B*>(a))
     {
          cout<<"I am a B truly."<<endl;
     }
     else if (dynamic_cast<C*>(a))
     {
          cout<<"I am a C truly."<<endl;
     }
     else
     {
          cout<<"I am alone."<<endl;
     }
}
 
int main()
{
     A *pA = new B();
     Handle(pA);
     delete pA;
     pA = new C();
     Handle(pA);
     return 0;
}

这个是使用dynamic_cast进行改写的版本。实际项目中,这种方法会使用的更多点。

总结

我在这里总结了RTTI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看懂了。这篇博文有点长,希望大家也耐心的看。总结了就会有收获。

(0)

相关推荐

  • C++ 中RTTI的使用方法详解

    C++ 中RTTI的使用方法详解 RTTI是运行阶段类型识别(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的简称.这是新添加到c++中的特性之一,很多老式实现不支持.另一些实现可能包含开关RTTI的编译器设置.RTTI旨在为程序在运行阶段确定对象类型提供一种标准方式.很多类库已经成为其父类对象提供了实现这种方式的功能.但由于c++内部并不支持,因此各个厂商的机制通常互不兼容.创建一种RTTI语言标准将使得未来的库能够彼此兼容. c++有3个支持RTTI的元素 如果可能的话,dynam

  • C++中的RTTI机制详解

    前言 RTTI是"Runtime Type Information"的缩写,意思是运行时类型信息,它提供了运行时确定对象类型的方法.RTTI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很早就有了这个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比较少而已.而我这里就是对RTTI进行总结,今天我没有用到,并不代表这个东西没用.学无止境,先从typeid函数开始讲起. typeid函数 typeid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知道当前的变量是什么类型的,比如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g

  • Java中的反射机制详解

    Java中的反射机制详解 反射,当时经常听他们说,自己也看过一些资料,也可能在设计模式中使用过,但是感觉对它没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这次重新学习了一下,感觉还行吧! 一,先看一下反射的概念: 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并能根据自身行为的状态和结果,调整或修改应用所描述行为的状态和相关的语义. 反射是Java中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使我们很方便的创建灵活的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再运行时装配,无需在组件之间进行源代码链接.但是反射使用不当会成本很高! 看概念很晕的,继续往下

  • 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详解

    前言 Binder做为Android中核心机制,对于理解Android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binder的文章也有很多,但是每次看总感觉看的不是很懂,到底什么才是binder机制?为什么要使用binder机制?binder机制又是怎样运行的呢?这些问题只是了解binder机制是不够的,需要从Android的整体系统出发来分析,在我找了很多资料后,真正的弄懂了binder机制,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弄懂binder机制. 1.Binder是什么? 要理解binder,先要知道IPC,Inter

  • C++中函数匹配机制详解

    首先,编译器会确定候选函数然后确定可行函数可行函数,再从可行函数中进一步挑选 候选函数:重载函数集中的函数 可行函数:可以调用的函数 最后进行寻找最佳匹配 有以下几种规则 1.该函数的每个实参的匹配都不劣于其他可行函数 2.至少有一个实参的匹配优于其他可行函数的匹配 3.满足上面两种要求的函数有且只有一个 如果上面三个要求都没满足,则出现二义性 一些演示 各有一个精确匹配的实参,编译器报错,不满足条件3 error void func(int a,int b) { cout << "

  • C++中的异常处理机制详解

    异常处理 增强错误恢复能力是提高代码健壮性的最有力的途径之一,C语言中采用的错误处理方法被认为是紧耦合的,函数的使用者必须在非常靠近函数调用的地方编写错误处理代码,这样会使得其变得笨拙和难以使用.C++中引入了异常处理机制,这是C++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考虑问题和处理错误的一种更好的方式.使用错误处理可以带来一些优点,如下: 错误处理代码的编写不再冗长乏味,并且不再和正常的代码混合在一起,程序员只需要编写希望产生的代码,然后在后面某个单独的区段里编写处理错误的嗲吗.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则只需要某个

  • C++中的RAII机制详解

    前言 在写C++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时候,在写到实例销毁时,设计的GC类是很巧妙的,而这一巧妙的设计就是根据当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时会自动调用其析构函数的,而这一巧妙的设计也是有专业的名词的--RAII.那以下将围绕RAII,全面的讲解RAII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RAII? RAII是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的简称,是C++语言的一种管理资源.避免泄漏的惯用法.利用的就是C++构造的对象最终会被销毁的原则.RAII的做法是使用一个对象,在其构造

  • Android中NestedScrolling滑动机制详解

    1,如今NestedScrolling运用到很多地方了,要想好看一点的滑动变换,基本上就是使用这个来完成的,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2,NestedScrolling机制能够让父View和子View在滚动式进行配合,其基本流程如下: 当子view开始滚动之前,可以通知父View,让其先于自己进行滚动: 子View自己进行滚动: 子view滚动之后,还可以通知父view继续滚动. 而要实现这样的交互机制,首先父view要实现NestedScrollingParent接口,而子View需要实现N恩

  • node中koa中间件机制详解

    koa koa是由express原班人马打造的一个更小.更富有表现力.更健壮的web框架. 在我眼中,koa的确是比express轻量的多,koa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中间件框架,koa只是一个基础的架子,需要用到的相应的功能时,用相应的中间件来实现就好,诸如路由系统等.一个更好的点在于,express是基于回调来处理,至于回调到底有多么的不好,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来看.koa1基于的co库,所以koa1利用Generator来代替回调,而koa2由于node对async/await的支持,所以koa

  • node.js中的事件处理机制详解

    EventEmitter类 在Node.js的用于实现各种事件处理的event模块中,定义了一个EventEmitter类.所有可能触发事件的对象都是一个集成了EventEmitter类的子类的实例对象,在Node.js中,为EventEmitter类定义了许多方法,所有与对象的事件处理函数的绑定及解除相关的处理均依靠这些方法的调用来执行. EventEmitter类的各种方法 event:代表事件名 listener:代表事件处理函数 中括号内的参数代表该参数为可选参数 方法名与参数 描述 a

  • C语言中的参数传递机制详解

    C中的参数传递 本文尝试讨论下C中实参与形参的关系,即参数传递的问题. C语言的参数传递 值传递 首先看下列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 = 1; printf("实参n的值:%d,地址:%#x\n", n, &n); void change(int i);//函数声明 change(n); printf("函数调用后实参n的值:%d,地址:%#x\n", n, &n); return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