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ython 递归算法指归

1. 递归概述

递归( recursion)是一种编程技巧,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无可替代的技巧。递归可以大幅简化代码,看起来非常简洁,但递归设计却非常抽象,不容易掌握。通常,我们都是自上而下的思考问题, 递归则是自下而上的解决问题——这就是递归看起来不够直观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递归呢?让我们先从生活中找一个栗子。

我们都有在黑暗的放映厅里找座位的经验:问问前排的朋友坐的是第几排,加上一,就是自己当前所处位置的排号。如果前排的朋友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排,他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自己的排号,然后再告诉你。如果前排的前排的朋友也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排,他就如法炮制。这样的推导,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因为问到第一排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朋友一定会直接给出答案的。这就是递归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关于递归,不太严谨的定义是“一个函数在运行时直接或间接地调用了自身”。严谨一点的话,一个递归函数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 至少有一个明确的递归结束条件,我们称之为递归出口,也有人喜欢把该条件叫做递归基。
  2. 有向递归出口方向靠近的直接或间接的自身调用(也被称作递归调用)。

递归虽然晦涩,亦有规律可循。掌握了基本的递归理论,才有可能将其应用于复杂的算法设计中。

2. 线性递归

我们先从最经典的两个递归算法开始——阶乘(factorial)和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几乎所有讨论递归算法的话题,都是从从它们开始的。阶乘的概念比较简单,唯一需要说明的是,0的阶乘是1而非0。为此,我专门请教了我的女儿,她是数学专业的学生。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是这样定义的:

 F(0)=1,F(1)=1, F(n)=F(n-1)+F(n-2)(n>=2,n∈N,N为正整数集)

阶乘和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算法如下:

def factorial(n):
 if n == 0: # 递归出口
 return 1
 return n*factorial(n-1) # 向递归出口方向靠近的自身调用

def fibonacci(n):
 if n < 2: # 递归出口
 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 向递归出口方向靠近的自身调用

这两个函数的结构都非常简单,递归出口和自身调用清晰明了,但二者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阶乘函数中,只用一次自身调用,而斐波那契函数则有两次自身调用。

阶乘递归函数每一层的递归对自身的调用只有一次,因此每一层次上至多只有一个实例,且它们构成一个线性的次序关系。此类递归模式称作“线性递归”,这是递归最基本形式。非线性递归(比如斐波那契递归函数)在每一层上都会产生两个实例,时间复杂度为,极易导致堆栈溢出。

其实,用循环的方法同样可以简洁地写出上面两个函数。的确,很多情况下,递归能够解决的问题,循环也可以做到。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循环是无法取代递归的。因此,深入研究递归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尾递归

接下来,我们将上面的阶乘递归函数改造一下,仍然用递归的方式实现。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两种算法放在一起。

def factorial_A(n):
 if n == 0: # 递归出口
 return 1
 return n*factorial_A(n-1) # 向递归出口方向靠近的自身调用

def factorial_B(n, k=1):
 if n == 0: # 递归出口
 return k
 k *= n
 n -= 1
 return factorial_B(n,k) # 向递归出口方向靠近的自身调用

比较 factorial_A() 和 factorial_B() 的写法,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问题。factorial_A() 的自身调用属于表达式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自身调用不是函数的最后一步,而是拿到自身调用的结果后,需要再做一次乘法运算;factorial_B() 的自身调用则是函数的最后一步。像 factorial_B() 函数这样,当自身调用是整个函数体中最后执行的语句,且它的返回值不属于表达式的一部分时,这个递归调用就是尾递归(Tail Recursion)。尾递归函数的特点是在回归过程中不用做任何操作,这个特性很重要,因为大多数现代的编译器会利用这种特点自动生成优化的代码。

分别使用 factorial_A() 和 factorial_B() 计算5的阶乘,下图所示的计算过程,清晰展示了尾递归的优势:不用花费大量的栈空间来保存上次递归中的参数、局部变量等,这是因为上次递归操作结束后,已经将之前的数据计算出来,传递给当前的递归函数,这样上次递归中的局部变量和参数等就会被删除,释放空间,从而不会造成栈溢出。

factorial_A(5)
5 * factorial_A(4)
5 * 4 * factorial_A(3)
5 * 4 * 3 * factorial_A(2)
5 * 4 * 3 * 2 * factorial_A(1)
5 * 4 * 3 * 2 * 1 * factorial_A(0)
5 * 4 * 3 * 2 * 1
5 * 4 * 3 * 2
5 * 4 * 6
5 * 24
120

factorial_B(5, k=1)
factorial_B(4, k=5)
factorial_B(3, k=20)
factorial_B(2, k=60)
factorial_B(1, k=120)
factorial_B(0, k=120)
120

尾递归虽然有低耗高效的优势,但这一类递归一般都可转化为循环语句。

4. 单向递归

前文中两个递归函数,不管是阶乘还是斐波那契数列,递归总是向着递归出口方向进行,没有分支,没有反复,这样的递归,我们称之为单向递归。在文件递归遍历等应用场合,搜索完一个文件夹,通常要返回至父级目录,继续搜索其他兄弟文件夹,这个过程就不是单向的,而是有分叉的、带回溯的。通常复杂递归都不是单向的,算法设计起来就比较困难。

import os

def ergodic(folder):
 for root, dirs, files in os.walk(folder):
 for dir_name in dirs:
  print(os.path.join(root, dir_name))
 for file_name in files:
  print(os.path.join(root, file_name))

上面是借助于 os 模块的 walk() 实现的基于循环的文件遍历方法。虽然是循环结构,如果不熟悉 walk() 的话,这个函数看起来还是很不直观。我更喜欢下面的递归遍历方法。

import os

def ergodic(folder):
 for item in os.listdir(folder):
 obj = os.path.join(folder, item)
 print(obj)
 if os.path.isdir(obj):
  ergodic(obj)

5. 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

遍历文件通常有两种策略:深度优先搜索 DFS(depth-first search) 和广度优先搜索BFS(breadth-first search) 。顾名思义,深度优先就是优先处理本级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递归向纵深发展;广度优先就是优先处理本级文件夹中的文件,递归向水平方向发展。

import os

def ergodic_DFS(folder):
 """基于深度优先的文件遍历"""

 dirs, files = list(), list()
 for item in os.listdir(folder):
 if os.path.isdir(os.path.join(folder, item)):
  dirs.append(item)
 else:
  files.append(item)

 for dir_name in dirs:
 ergodic(os.path.join(folder, dir_name))
 for file_name in files
 print(os.path.join(folder, file_name))

def ergodic_BFS(folder):
 """基于广度优先的文件遍历"""

 dirs, files = list(), list()
 for item in os.listdir(folder):
 if os.path.isdir(os.path.join(folder, item)):
  dirs.append(item)
 else:
  files.append(item)

 for file_name in files
 print(os.path.join(folder, file_name))
 for dir_name in dirs:
 ergodic(os.path.join(folder, dir_name))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Python基于递归和非递归算法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递归和非递归算法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大家都很熟悉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今天这个是因为做题的时候遇到了所以就写下来作为记录,也希望帮到别人,下面是代码: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from fractions import gcd #非递归实现 def gcd_test_one(a, b): if a!=0 and b!=0: if a>b: a,

  • Python基于递归算法实现的汉诺塔与Fibonacci数列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递归算法实现的汉诺塔与Fibonacci数列.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这里我们通过2个例子,学习python中递归的使用. 1. 找出Fibonacci数列中,下标为 n 的数(下标从0计数) Fibonacci数列的形式是这样的:0,1,1,2,3,5,8,13-- ① 使用while循环,python2代码如下: def fib(n): a,b=0,1 count=0 while count<n: a,b=b,a+b count=count+1 pri

  • 使用python实现递归版汉诺塔示例(汉诺塔递归算法)

    利用python实现的汉诺塔.带有图形演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rom time import sleep def disp_sym(num, sym):        print(sym*num, end='') #recusiondef hanoi(a, b, c, n, tray_num): if n == 1:  move_tray(a, c)  disp(tray_num)  sleep(0.7) else:  hanoi(a, c, b, n-1, tray_num)  move

  • Python基于递归算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递归算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 最小公倍数 def lcm(a, b, c=1): if a * c % b != 0: return lcm(a, b, c+1) else: return a*c test_cases = [(4, 8), (35, 42), (5, 7), (20, 10)] for case in test_cases: print('lcm of {} is {}'.format(*case, lcm

  • python实现汉诺塔递归算法经典案例

    学到递归的时候有个汉诺塔的练习,汉诺塔应该是学习计算机递归算法的经典入门案例了,所以本人觉得可以写篇博客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这markdown编辑器还不怎么会用,可能写的有点格式有点丑啦,各位看官多多见谅. 网上找了一张汉诺塔的图片,汉诺塔就是利用用中间的柱子把最左边的柱子上的圆盘依次从大到小叠上去,说白了就是c要跟原来的a一样 废话少说,先亮代码 def move(n, a, buffer, c): if(n == 1): print(a,"->",c) return mov

  • Python基于递归算法实现的走迷宫问题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于递归算法实现的走迷宫问题.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什么是递归? 简单地理解就是函数调用自身的过程就称之为递归. 什么时候用到递归? 如果一个问题可以表示为更小规模的迭代运算,就可以使用递归算法. 迷宫问题:一个由0或1构成的二维数组中,假设1是可以移动到的点,0是不能移动到的点,如何从数组中间一个值为1的点出发,每一只能朝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一个单位,当移动到二维数组的边缘,即可得到问题的解,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称为迷宫问题.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list

  • python装饰器与递归算法详解

    1.python装饰器 刚刚接触python的装饰器,简直懵逼了,直接不懂什么意思啊有木有,自己都忘了走了多少遍Debug,查了多少遍资料,猜有点点开始明白了.总结了一下解释得比较好的,通俗易懂的来说明一下: 小P闲来无事,随便翻看自己以前写的一些函数,忽然对一个最最最基础的函数起了兴趣: def sum1(): sum = 1 + 2 print(sum) sum1() 此时小P想看看这个函数执行用了多长时间,所以写了几句代码插进去了: import time def sum1(): star

  • python3实现二叉树的遍历与递归算法解析(小结)

    1.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 二叉树有三种遍历方式: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 即:先中后指的是访问根节点的顺序 eg:先序 根左右 中序 左根右 后序 左右根 遍历总体思路:将树分成最小的子树,然后按照顺序输出 1.1 先序遍历 a 先访问根节点 b 访问左节点 c 访问右节点 a(b ( d ( h ) )( e ( i ) ))( c ( f )( g )) -- abdheicfg 1.2 中序遍历 a 先访问左节点 b 访问根节点 c 访问右节点 ( ( ( h ) d ) b ( (

  • 浅谈Python 递归算法指归

    1. 递归概述 递归( recursion)是一种编程技巧,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无可替代的技巧.递归可以大幅简化代码,看起来非常简洁,但递归设计却非常抽象,不容易掌握.通常,我们都是自上而下的思考问题, 递归则是自下而上的解决问题--这就是递归看起来不够直观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递归呢?让我们先从生活中找一个栗子. 我们都有在黑暗的放映厅里找座位的经验:问问前排的朋友坐的是第几排,加上一,就是自己当前所处位置的排号.如果前排的朋友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排,他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自己的排号,然后再告诉你

  • 浅谈Python基础之I/O模型

    一.I/O模型 IO在计算机中指Input/Output,也就是输入和输出.由于程序和运行时数据是在内存中驻留,由CPU这个超快的计算核心来执行,涉及到数据交换的地方,通常是磁盘.网络等,就需要IO接口. 同步(synchronous) IO和异步(asynchronous) IO,阻塞(blocking) IO和非阻塞(non-blocking)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都可能不同,比如wiki,就认为asynchronous IO和non-blockin

  • 浅谈python for循环的巧妙运用(迭代、列表生成式)

    介绍 我们可以通过for循环来迭代list.tuple.dict.set.字符串,dict比较特殊dict的存储不是连续的,所以迭代(遍历)出来的值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迭代(遍历) #!/usr/bin/env python3 #-*- coding:utf-8 -*- vlist=['a','b','c'] vtuple=('a','b','c') vdict={'a': 1, 'b': 2, 'c': 3} vset={'a','b','c'} vstr='abc' for x in vl

  • 浅谈python中的数字类型与处理工具

    python中的数字类型工具 python中为更高级的工作提供很多高级数字编程支持和对象,其中数字类型的完整工具包括: 1.整数与浮点型, 2.复数, 3.固定精度十进制数, 4.有理分数, 5.集合, 6.布尔类型 7.无穷的整数精度 8.各种数字内置函数及模块. 基本数字类型 python中提供了两种基本类型:整数(正整数金额负整数)和浮点数(注: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字),其中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进制的整数.并且整数可以用有无穷精度. 整数的表现形式以十进制数字字符串写法出现,浮点数带

  • 浅谈python类属性的访问、设置和删除方法

    类属性和对象属性 我们把定义在类中的属性称为类属性,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类属性,类属性具有继承性,可以为类动态地添加类属性. 对象在创建完成后还可以为它添加额外的属性,我们把这部分属性称为对象属性,对象属性仅属于该对象,不具有继承性. 类属性和对象属性都会被包含在dir()中,而vars()是仅包含对象属性.vars()跟__dict__是等同的. 类属性和对象属性可类比于Java中的static成员和非static成员,只不python中的类属性和对象属性都是可以动态添加(和删除)的. clas

  • 浅谈Python中的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

    什么是可变/不可变对象 不可变对象,该对象所指向的内存中的值不能被改变.当改变某个变量时候,由于其所指的值不能被改变,相当于把原来的值复制一份后再改变,这会开辟一个新的地址,变量再指向这个新的地址. 可变对象,该对象所指向的内存中的值可以被改变.变量(准确的说是引用)改变后,实际上是其所指的值直接发生改变,并没有发生复制行为,也没有开辟新的出地址,通俗点说就是原地改变. Python中,数值类型(int和float).字符串str.元组tuple都是不可变类型.而列表list.字典dict.集合

  • 浅谈python下含中文字符串正则表达式的编码问题

    前言 Python文件默认的编码格式是ascii ,无法识别汉字,因为ascii码中没有中文. 所以py文件中要写中文字符时,一般在开头加 # -*- coding: utf-8 -*- 或者 #coding=utf-8. 这是指定一种编码格式,意味着用该编码存储中文字符(也可以是gbk.gb2312等). 关于测试的几点注意 -------------------------------------------- 注1:代码中有中文,就要在头部指定编码方式,如果用编辑器写代码,还要注意IDE的

  • 浅谈Python中的全局锁(GIL)问题

    CPU-bound(计算密集型) 和I/O bound(I/O密集型) 计算密集型任务(CPU-bound) 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占据着主要的任务,消耗CPU资源,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比如复杂的加减乘除.计算圆周率.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全靠CPU的运算能力.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完成,但是任务越多,花在任务切换的时间就越多,CPU执行任务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最高效地利用CPU,计算密集型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应当等于CPU的核心数. 计算密集型任务由于主要消耗CPU资源,因

  • 浅谈python写入大量文件的问题

    今天准备把几个txt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时,用f.write方法写入时,发现程序执行完了,本应该十万行左右的txt记录,实际上只被写入了4k多行. 网上查了是因为程序执行速度太快,以至于读到内容还没有完全写入文件,文件就已经关闭了 方法一:加入缓冲区 f.flush() //operation os.fsync(output) f.close() 打开文件后执行flush(),关闭文件前执行os.fsync()确保缓冲区的内容都写出去了. 方法二:用sleep 用了上述方法不行,因为我在打开文件后

  • 浅谈Python线程的同步互斥与死锁

    线程间通信方法 1. 通信方法 线程间使用全局变量进行通信     2. 共享资源争夺 共享资源:多个进程或者线程都可以操作的资源称为共享资源.对共享资源的操作代码段称为临界区. 影响 : 对共享资源的无序操作可能会带来数据的混乱,或者操作错误.此时往往需要同步互斥机制协调操作顺序.     3. 同步互斥机制 同步 : 同步是一种协作关系,为完成操作,多进程或者线程间形成一种协调,按照必要的步骤有序执行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或线程在运行过程中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运行.比如 A 任务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