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printf函数的使用详解
printf的格式控制的完整格式:
% - 0 m.n l或h 格式字符
下面对组成格式说明的各项加以说明:
①%:表示格式说明的起始符号,不可缺少。
②-:有-表示左对齐输出,如省略表示右对齐输出。
③0:有0表示指定空位填0,如省略表示指定空位不填。
④m.n:m指域宽,即对应的输出项在输出设备上所占的字符数。N指精度。用于说明输出的实型数的小数位数。为指定n时,隐含的精度为n=6位。
⑤l或h:l对整型指long型,对实型指double型。h用于将整型的格式字符修正为short型。
---------------------------------------
格式字符
格式字符用以指定输出项的数据类型和输出格式。
①d格式:用来输出十进制整数。有以下几种用法:
%d:按整型数据的实际长度输出。
%md:m为指定的输出字段的宽度。如果数据的位数小于m,则左端补以空格,若大于m,则按实际位数输出。
%ld:输出长整型数据。
②o格式:以无符号八进制形式输出整数。对长整型可以用"%lo"格式输出。同样也可以指定字段宽度用“%mo”格式输出。
例:
代码如下:
main()
{
int a = -1;
printf("%d, %o", a, a);
}
运行结果:-1,177777
程序解析:-1在内存单元中(以补码形式存放)为(1111111111111111)2,转换为八进制数为(177777)8。
③x格式:以无符号十六进制形式输出整数。对长整型可以用"%lx"格式输出。同样也可以指定字段宽度用"%mx"格式输出。
④u格式:以无符号十进制形式输出整数。对长整型可以用"%lu"格式输出。同样也可以指定字段宽度用“%mu”格式输出。
⑤c格式:输出一个字符。
⑥s格式:用来输出一个串。有几中用法
%s:例如:printf("%s", "CHINA")输出"CHINA"字符串(不包括双引号)。
%ms:输出的字符串占m列,如字符串本身长度大于m,则突破获m的限制,将字符串全部输出。若串长小于m,则左补空格。
%-ms:如果串长小于m,则在m列范围内,字符串向左靠,右补空格。
%m.ns:输出占m列,但只取字符串中左端n个字符。这n个字符输出在m列的右侧,左补空格。
%-m.ns:其中m、n含义同上,n个字符输出在m列范围的左侧,右补空格。如果n>m,则自动取n值,即保证n个字符正常输出。
⑦f格式:用来输出实数(包括单、双精度),以小数形式输出。有以下几种用法:
%f:不指定宽度,整数部分全部输出并输出6位小数。
%m.nf:输出共占m列,其中有n位小数,如数值宽度小于m左端补空格。
%-m.nf:输出共占n列,其中有n位小数,如数值宽度小于m右端补空格。
⑧e格式:以指数形式输出实数。可用以下形式:
%e:数字部分(又称尾数)输出6位小数,指数部分占5位或4位。
%m.ne和%-m.ne:m、n和”-”字符含义与前相同。此处n指数据的数字部分的小数位数,m表示整个输出数据所占的宽度。
⑨g格式:自动选f格式或e格式中较短的一种输出,且不输出无意义的零。
---------------------------------------
关于printf函数的进一步说明:
如果想输出字符"%",则应该在“格式控制”字符串中用连续两个%表示,如:
printf("%f%%", 1.0/3);
输出0.333333%。
---------------------------------------
对于单精度数,使用%f格式符输出时,仅前7位是有效数字,小数6位.
对于双精度数,使用%lf格式符输出时,前16位是有效数字,小数6位.
######################################拾遗########################################
由高手指点
对于m.n的格式还可以用如下方法表示(例)
char ch[20];
printf("%*.*s\n",m,n,ch);
前边的*定义的是总的宽度,后边的定义的是输出的个数。分别对应外面的参数m和n 。我想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语句之外对参数m和n赋值,从而控制输出格式。
%n 可以将所输出字符串的长度值赋绐一个变量, 见下例:
int slen;
printf("hello world%n", &slen);
执行后变量被赋值为11。
又查了一下, 看到一篇文章(查看)说这种格式输出已经确认为一个安全隐患,并且已禁用。再搜搜果然这种用法都被用来搞什么溢出、漏洞之类的,随便找了一个:格式化字符串攻击笔记。
------------------------------------------
#include <stdio.h>
extern int etext, edata, end;
int main(void)
{
printf("etext: \t%p\n", &etext);
printf("edata: \t%p\n", &edata);
printf("end: \t%p\n", &end);
return(0);
}
在链接过程中,链接器ld和ld86会使用变量记录下执行程序中每个段的逻辑地址。因此在程序中可以通过访问这几个外部变量来获得程序中段的位置。链接器预定义的外部变量通常至少有etext、_etext、edata、_edata、end和_end。
变量名_etext和etext的地址是程序正文段结束后的第1个地址;_edata和edata的地址是初始化数据区后面的第1个地址;_end和 end的地址是未初始化数据区(bss)后的第1个地址位置。带下划线'_'前缀的名称等同于不带下划线的对应名称,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ANSI、 POSIX等标准中没有定义符号etext、edata和end。
当程序刚开始执行时,其brk所指位置与_end处于相同位置。但是系统调用sys_brk()、内存分配函数malloc()以及标准输入/输出等 操作会改变这个位置。因此程序当前的brk位置需要使用sbrk()来取得。注意,这些变量名必须看作是地址。因此在访问它们时需要使用取地址前缀 '&',例如&end等。例如:
extern int _etext;
int et;
(int *) et = &_etext; // 此时et含有正文段结束处后面的地址。
下面程序predef.c可用于显示出这几个变量的地址。可以看出带与不带下划线'_'符号的地址值是相同的。
代码如下:
/*
Print the symbols predefined by linker.
*/
extern int end, etext, edata;
extern int _etext, _edata, _end;
int main(void)
{
printf("&etext=%p, &edata=%p, &end=%p\n", &etext, &edata, &end);
printf("&_etext=%p, &_edata=%p, &_end=%p\n", &_etext, &_edata, &_end);
return 0;
}
在Linux 0.1X系统下运行该程序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请注意,这些地址都是程序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即从执行程序被加载到内存位置开始算起的地址。
[/usr/root]# gcc -o predef predef.c
[/usr/root]# ./predef
&etext=4000, &edata=44c0, &end=48d8
&_etext=4000, &_edata=44c0, &_end=48d8
[/usr/root]#
如果在现在的Linux系统(例如RedHat 9)中运行这个程序,就可得到以下结果。我们知道现在Linux系统中程序代码从其逻辑地址0x08048000处开始存放,因此可知这个程序的代码段长度是0x41b字节。
[root@plinux]# ./predef
&etext=0x804841b, &edata=0x80495a8, &end=0x80495ac
&_etext=0x804841b, &_edata=0x80495a8, &_end=0x80495ac
[root@plinux]#
Linux 0.1x内核在初始化块设备高速缓冲区时(fs/buffer.c),就使用了变量名_end来获取内核映像文件Image在内存中的末端后的位置,并从这个位置起开始设置高速缓冲区。
附:
C51 printf函数
The optional characters l or L may immediately precede the type character to respectively specify long types for d, i, u, o, x, and X.
The optional characters b or B may immediately precede the type character to respectively specify char types for d, i, u, o, x, and X.
printf("%bx",(char)i);
如果是
int a; 可以sprintf(buf,"%d",a),结果正确
char a,就必须sprintf(buf,"bd",a)
如果在浮点数中,则可以sprintf(buf,"%1.3f",a)
printf("%02BX%02BX\n", adch, adcl)怎么解释呢?是应该是C51上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