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python反射机制的一些知识

反射

反射机制就是在运行时,动态的确定对象的类型,并可以通过字符串调用对象属性、方法、导入模块,是一种基于字符串的事件驱动。

解释型语言:程序不需要编译,程序在运行时才翻译成机器语言,每执行一次都要翻译一次。因此效率比较低。相对于编译型语言存在的,源代码不是直接翻译成机器语言,而是先翻译成中间代码,再由解释器对中间代码进行解释运行。比如Python/JavaScript / Perl /Shell等都是解释型语言。

python是一门解释型语言,因此对于反射机制支持很好。在python中支持反射机制的函数有getattr()、setattr()、delattr()、exec()、eval()、__import__,这些函数都可以执行字符串。

eval

计算指定表达式的值。它只能执行单个表达式,而不能是复杂的代码逻辑。而且不能是赋值表达式。

单个表达式:

a = "12 + 43"
b = eval(a)
print(b)

复杂表达式:

a = "print(12 + 43); print(1111)"
b = eval(a)
print(b)
# 输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xxxx.py", line 10, in <module>
b = eval(a)
File "<string>", line 1
print(12 + 43); print(1111)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赋值:

a = 1
b = eval("a = 21")
print(b)

通常我们使用eval的时候,主要是使用它的返回值,获取表达式计算出的值

exec

执行复杂表达式,返回值永远都是None

b = exec("aa = 21")
print(b) # None,exec返回值为None
print(aa) # 21,exec执行了赋值语句,并定义了aa变量

执行复杂语句:

a = '''ret = []
for i in range(10):
ret.append(i)'''
exec(a)
print(ret) # [0, 1, 2, 3, 4, 5, 6, 7, 8, 9]

导入模块:

# 导入模块
exec("import config")
print(config.KEYWORD)
# 动态创建类
class 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Base")
a = "Base"
exec(a+"()")

导入模块这个功能就非常厉害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动态的创建各种模块类。

eval()函数和exec()函数的区别:

eval()函数只能计算单个表达式的值,而exec()函数可以动态运行代码段。

eval()函数可以有返回值,而exec()函数返回值永远为None。

再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class 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Base")
def test(self):
print("test")
return "Base::test"

如果我们想通过字符串来调用a对象的test方法,应该怎么做呢,如果要获取返回值,那么可以使用

b = eval("a.test()")
print(b)

输出:

test

Base::test

如果不需要获取返回值,那么可以使用exec,exec("a.test()"),输出:test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eval和exec来执行以上代码,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缺陷,假如这个属性是不存在的,那么这种调用就会报错。那么做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先判断属性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调用,不存在就不调用,python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方法:hasattr、getattr、setattr、delattr

hasattr

def hasattr(*args, **kwargs): # real signature unknown
"""
Return whether the object has an attribute with the given name.
This is done by calling getattr(obj, name) and catching AttributeError.
"""
pass

通过源码注释我们知道,它返回对象是否具有指定名称的属性。而且它是通过调用getattr并捕获AttributeError异常来判断的。就像上面的属性调用,我们就可以使用hasattr(a, "test")来判断,通过源码注释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eval这种是不是也可以实现这种方法呢?

def has_attr(obj, name):
try:
eval("obj.%s()" % name)
return True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return False
a = Base()
if has_attr(a, "test"):
eval("a.test()")
# 输出:
Base
test
test

但是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因为test输出了两次,因为我们调用了两次test(),这跟我们想要的效果不一样。如果用hasattr呢,这个函数就不会在判断的时候调用一次了。

getattr()

有了判断属性是否存在的函数,那么就得有获取属性的函数了

def getattr(object, name, default=None): # known special case of getattr
"""
getattr(object, name[, default]) -> value
Get a named attribute from an object; getattr(x, 'y') is equivalent to x.y.
When a default argument is given, it is returned when the attribute doesn't
exist; without it, an exception is raised in that case.
"""
pass

从源码注释我们就能知道获取object对象的名为name的属性,想到与object.name,如果提供了default参数,那么当属性不存在的时候,就会返回默认值。同样是上面的例子:

a = Base()
if hasattr(a, "test"):
func = getattr(a, "test")
func()
# 输出:
Base
test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hasattr并没有调用test函数,而且getattr获取到的是函数对象,也没有调用它,通过我们主动执行func()才执行了a.test()函数,这样相比于exec和eval就灵活了许多。

setattr

判断和获取属性有了,那么设置属性也是需要的

def setattr(x, y, v): # real signature unknown; restored from __doc__
"""
Sets the named attribute on the given object to the specified value.
setattr(x, 'y', v) is equivalent to ``x.y = v''
"""
pass

将一个特殊值设置给object对象的name属性,相当于x.y = v

class Base: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name"
a = Base()
setattr(a, "name", "zhangsan")
print(a.name) # 改变原有属性的值
setattr(a, "age", 32)
print(getattr(a, "age")) # 新增不存在的属性,并设置值

虽然setattr(a, "age", 32)等于a.age=32,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是通过一个字符串来增加的属性。

判断、获取、增加都有了,当然还有删除delattr,这个我们就不详述了,接下来我们要看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

import

在学习exec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例子,导入配置文件exec("import config"),针对这种方式python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def __import__(name, globals=None, locals=None, fromlist=(), level=0): # real signature unknown; restored from __doc__
"""
__import__(name, globals=None, locals=None, fromlist=(), level=0) -> module
Import a module. Because this function is meant for use by the Python
interpreter and not for general use, it is better to use
importlib.import_module() to programmatically import a module.
The globals argument is on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xt;
they are not modified. The locals argument is unused. The fromlist
should be a list of names to emulate ``from name import ...'', or an
empty list to emulate ``import name''.
When importing a module from a package, note that __import__('A.B', ...)
returns package A when fromlist is empty, but its submodule B when
fromlist is not empty. The level argument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perform absolute or relative imports: 0 is absolute, while a positive number
is the number of parent directories to search relative to the current module.
"""
pass

在这里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formlist参数,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a = __import__("config")
print(a.KEYWORD)

config是一个py脚本-config.py,内部有一个变量KEYWORD,我们要通过其他py模块来导入这个文件,使用__import__我们就可以把它导入为一个对象,然后使用对象的方式去调用,而不是一直用exec字符串的形式去调用。上面我们说了formlist这个参数需要关注,为什么呢?我们新增了一个模块:comm。模块内有一个脚本function.py

# function.py
def comm_function():
print("test_module")

我们现在想通过动态引入的方式调用comm_function函数,那么按照上面的方式来

a = __import__("comm.function")
a.comm_function()

结果输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xxx.py", line 10, in <module>
print(a.comm_function())
AttributeError: module 'comm' has no attribute 'comm_function'

意思是comm模块没有comm_function这个属性,为什么是comm模块而不是function呢?我们可以打印一下模块的引入名称print(a.__name__),打印的结果是comm,就是说我们通过上面的方式只是引入comm,而不是function。其实通过源码注释我们就知道了,__import__(A.B),如果fromlist为空,返回的是A包,如果不为空,则返回其子包B。修改一下我们的代码:

a = __import__("comm.function", fromlist=True)
print(a.__name__)
a.comm_function()
# 输出:
comm.function
test_module

引入的模块和执行函数都正确了,符合了我们的预期要求。

总结

通过以上的函数学习,其中有常用的,也有不常用的,但是这些函数在我们进行框架设计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__import__,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看框架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元编程。学完了这些概念就可以设计框架了。开玩笑的,哪有那么简单。

阅读源码是一种增长知识的最快捷方式,但是前提是基础一定要打好。否则看源码是一头雾水。我们整理完这些概念后,在找几个源码库看看,学习一下里面的设计理念。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简单谈谈python的反射机制

    对编程语言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反射"这个机制.Python作为一门动态语言,当然不会缺少这一重要功能.然而,在网络上却很少见到有详细或者深刻的剖析论文.下面结合一个web路由的实例来阐述python的反射机制的使用场景和核心本质. 一.前言 def f1(): print("f1是这个函数的名字!") s = "f1" print("%s是个字符串" % s)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必须区分两个概念,f1和"f1

  • Python中的自省(反射)详解

    首先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本文中可能用到的对象和相关概念.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oding:  UTF-8 import sys #  模块,sys指向这个模块对象 import inspect def foo(): pass #  函数,foo指向这个函数对象   class Cat(object): #  类,Cat指向这个类对象     def __init__(self,  name='kitty'):         self.name = name     def sayHi(s

  • Python面向对象之反射/自省机制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面向对象之反射/自省机制.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反射: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自省) 下面就介绍四种实现自省的函数,适用于类和对象 1. 判断object中有没有一个name字符串对应的属性或者方法 hasattr(object,name) 2. 获取object中name字符串对应的属性值或者方法地址,其中default参数的作用是,在找不到属性的时候,给予调用者的提示信息. getattr(object,name,defaul

  • python中反射用法实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反射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import sys, types,new def _get_mod(modulePath): try: aMod = sys.modules[modulePath] if not isinstance(aMod, types.ModuleType): raise KeyError except KeyError: # The last [''] is very important! aMod = __import__(mo

  • 简单了解python反射机制的一些知识

    反射 反射机制就是在运行时,动态的确定对象的类型,并可以通过字符串调用对象属性.方法.导入模块,是一种基于字符串的事件驱动. 解释型语言:程序不需要编译,程序在运行时才翻译成机器语言,每执行一次都要翻译一次.因此效率比较低.相对于编译型语言存在的,源代码不是直接翻译成机器语言,而是先翻译成中间代码,再由解释器对中间代码进行解释运行.比如Python/JavaScript / Perl /Shell等都是解释型语言. python是一门解释型语言,因此对于反射机制支持很好.在python中支持反射

  • Python反射机制实例讲解

    目录 1. 反射的四个函数 2. 类的反射操作 3. 当前模块的反射操作 4. 其他模块反射操作 5. 反射应用场景之一 6. 反射应用场景之二 7. 总结 通常,我们操作对象的属性或者方法时,是通过点"."操作符进行的.例如下面的代码: class Person: type = "mam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y_hi(self): print('Hello, my name is

  • 简单了解python协程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协程 协程是python种一种实现多任务的方式,他是一种比线程更加小的单元,占用更小的执行单元(资源),为啥说他是一个执行单元,因为他自带CPU上下文,这样在合适gr的时机,可以把一个协程切换到另一个协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保存和恢复cpu上下文那么程序还是可以运行的 通俗的理解: 一个线程中的某个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保存当前函数的一些临时变量,然后切换到另一个函数中运行,并且切换的次数以及社么时候再切换回来是可控的 协程和线程的差异 在实现多任务时,线程会自己欢子一些数据,操作系统切换时需

  • Java反射机制的简单讲解

    🌱1. 什么是反射机制? 首先大家应该先了解两个概念,编译期和运行期,编译期就是编译器帮你把源代码翻译成机器能识别的代码,比如编译器把java代码编译成jvm识别的字节码文件,而运行期指的是将可执行文件交给操作系统去执行,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简单说,反射机制值得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在java中,只要给定类的名字,那么就可以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得类的所有信息. 🌱2. java反射机制提供了什么功能? 在运行时能够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在运行时调用任一对象的方法 在运行时创建新类对象 🌱3.new和反射创建有什么区别呢? ne

  • Java的RTTI和反射机制代码分析

    RTTI,即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运行时类型识别.运行时类型识别是Java中非常有用的机制,在Java运行时,RTTI维护类的相关信息.RTTI能在运行时就能够自动识别每个编译时已知的类型. 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向上转型,比如Base类派生出Derived类,但是现有的方法只需要将Base对象作为参数,实际传入的则是其派生类的引用.那么RTTI就在此时起到了作用,比如通过RTTI能识别出Derive类是Base的派生类,这样就能够向上转型为Derived.类似的,

  • Python动态导入模块和反射机制详解

    一.前言 何谓动态导入模块,就是说模块的导入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动态的去导入,不是像一般的在代码文件开头固定的导入所需的模块. 何谓反射机制,利用字符串的形式在模块或对象中操作(查找/获取/删除/添加)成员. 下面进入具体实例介绍环节.先创建一个示例文件example.py,简单写入几个加减乘除函数,如下,方便下文讲解使用. flag = 1 # 此变量在介绍反射机制时会用到 def my_sum(a, b): return a + b def my_sub(a, b): return a - b

  • Python中的单例模式与反射机制详解

    目录 单例模式 反射 hasatter getattr setattr 总结 单例模式 一般情况下,类可以生成任意个实例,而单例模式只生成一个实例 我们先用单例模式设计一个Rectangle类 然后用__new__方法设计单例模式,代码如下 class Rectangle: def __init__(self,length,width): self.length=length self.width=width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__new__至

  • java 利用java反射机制动态加载类的简单实现

    如下所示: ////////////////// Load.java package org.bromon.reflect;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Load implements Operator { @Override public List<?> act(List<?> param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List<

  • Java的反射机制---动态调用对象的简单方法

    唉!我还真是在面试中学习新东东啊,一个公司刚刚给了个测试,不过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web developer的职位居然考java的反射机制题,不过学习研究一下反射机制对我来说是件好事啦! 先说说什么是java反射机制吧,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这 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主要功能: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 象: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