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一些深不见底的“坑”

Python是一门清晰简洁的语言,如果你对一些细节不了解的话,就会掉入到那些深不见底的“坑”里,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些Python里常见的坑。

列表创建和引用

嵌套列表的创建

使用*号来创建一个嵌套的list:

  li = [[]] * 3
  print(li)
  # Out: [[], [], []]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包含3个list的嵌套list,我们来给第一个list增加一个元素:

  li[0].append(1)
  print(li)
  # Out: [[1], [1], [1]]

通过输出的结果可以看初,我们只给第一元素增加元素,结果三个list都增加了一个元素。这是因为[[]]*3并不是创建了三个不同list,而是创建了三个指向同一个list的对象,所以,当我们操作第一个元素时,其他两个元素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效果等同于下面这段代码:

  li = []
  element = [[]]
  li = element + element + element
  print(li)
  # Out: [[], [], []]
  element.append(1)
  print(li)
  # Out: [[1], [1], [1]]

我们可以打印出元素的内存地址一探究竟:

  li = [[]] * 3
  print([id(inner_list) for inner_list in li])
  # Out: [6830760, 6830760, 6830760]

到这我们可以明白原因了。那如何解决了?可以这样:

li = [[] for _ in range(3)]

这样我们就创建了三个不同的list对象

  print([id(inner_list) for inner_list in li])
  # Out: [6331048, 6331528, 6331488]

列表元素的引用

不要使用索引方法遍历list,例如:

  for i in range(len(tab)):
    print(tab[i])

比较好的方法是:

  for elem in tab:
  print(elem)

for语句会自动生成一个迭代器。如果你需要索引位置和元素,使用enumerate函数:

  for i, elem in enumerate(tab):
    print((i, elem))

注意 == 符号的使用

  if (var == True):
    # 当var是:True、1、 1.0、 1L时if条件成立
  if (var != True):
    # 当var不是 True 和 1 时if条件成立
  if (var == False):
    # 当var是 False 或者 0 (or 0.0, 0L, 0j) if条件成立

  if (var == None):
    # var是None if条件成立

  if var:
    # 当var非空(None或者大小为0)对象 string/list/dictionary/tuple, non-0等if条件成立

  if not var:
    # 当var空(None或者大小为0)对象 string/list/dictionary/tuple, non-0等if条件成立

  if var is True:
    # 只有当var时True时 if条件成立 1也不行

  if var is False:
    # 只有当var时False时 if条件成立 0也不行

  if var is None:
  # 和var == None 一致

捕获异常由于提前检查

不够优雅的代码:

  if os.path.isfile(file_path):
    file = open(file_path)
  else:
    # do something

比较好的做法:

  try:
    file = open(file_path)
  except OSError as e:
    # do something

在python2.6+的里面可以更简洁:

with open(file_path) as file:

之所以这么用,是这么写更加通用,比如file_path给你传个None就瞎了,还得判断是不是None,如果不判断,就又得抓异常,判断的话,代码有多写了很多。

类变量初始化

不要在对象的init函数之外初始化类属性,主要有两个问题

  • 如果类属性更改,则初始值更改。
  • 如果将可变对象设置为默认值,您将获得跨实例共享的相同对象。

错误示范(除非你想要静态变量)

```
  class Car(object):
    color = "red"
    wheels = [Wheel(), Wheel(), Wheel(), Wheel()]
```

正确的做法:

```
  class Ca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color = "red"
      self.wheels = [Wheel(), Wheel(), Wheel(), Wheel()]
```

**函数默认参数**

```
def foo(li=[]):
  li.append(1)
  print(li)

foo([2])
# Out: [2, 1]
foo([3])
# Out: [3, 1]
```

该代码的行为与预期的一样,但如果我们不传递参数呢?

```
foo()
# Out: [1] As expected...

foo()
# Out: [1, 1] Not as expected...
```

这是因为函数参数类型是定义是确认的而不是运行时,所以在两次函数调用时,li指向的是同一个list对象,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

```
def foo(li=None):
  if not li:
    li = []
  li.append(1)
  print(li)

foo()
# Out: [1]

foo()
# Out: [1]
```

这虽然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其他的一些对象,比如零长度的字符串,输出的结果就不是我们想要的。

```
x = []
foo(li=x)
# Out: [1]

foo(li="")
# Out: [1]

foo(li=0)
# Out: [1]
```

最常用的办法是检查参数是不是None

```
def foo(li=None):
  if li is None:
    li = []
  li.append(1)
  print(li)

foo()
# Out: [1]
```

**在遍历时修改**

for语句在遍历对象是会生成一个迭代器,如果你在遍历的过程中修改对象,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alist = [0, 1, 2]
  for index, value in enumerate(alist):
    alist.pop(index)
  print(alist)
  # Out: [1]

第二个元素没有被删除,因为迭代按顺序遍历索引。上述循环遍历两次,结果如下:

  # Iteration #1
  index = 0
  alist = [0, 1, 2]
  alist.pop(0) # removes '0'

  # Iteration #2
  index = 1
  alist = [1, 2]
  alist.pop(1) # removes '2'

  # loop terminates, but alist is not empty:
  alist = [1]

如果避免这个问题了,可以创建另外一个list

  alist = [1,2,3,4,5,6,7]
  for index, item in reversed(list(enumerate(alist))):
    # delete all even items
    if item % 2 == 0:
      alist.pop(index)
  print(alist)
  # Out: [1, 3, 5, 7]

整数和字符串定义

python预先缓存了一个区间的整数用来减少内存的操作,但也正是如此,有时候会出很奇特的错误,例如:

  >>> -8 is (-7 - 1)
  False
  >>> -3 is (-2 - 1)
  True

另外一个例子

  >>> (255 + 1) is (255 + 1)
  True
  >>> (256 + 1) is (256 + 1)
  False

通过不断的测试,会发现(-3,256)这区间的整数都返回True,有的甚至是(-8,257)。默认情况下,[-5,256]会在解释器第一次启动时创建并缓存,所以才会有上面的奇怪的行为。这是个很常见但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坑。解决方案是始终使用equality(==)运算符而不是 identity(is)运算符比较值。

Python还保留对常用字符串的引用,并且可以在比较is字符串的身份(即使用)时产生类似的混淆行为。

>>> 'python' is 'py' + 'thon'
True  

python字符串被缓存了,所有python字符串都是该对象的引用,对于不常见的字符串,即使字符串相等,比较身份也会失败。

>>> 'this is not a common string' is 'this is not' + ' a common string'
False
>>> 'this is not a common string' == 'this is not' + ' a common string'
True

所以,就像整数规则一样,总是使用equal(==)运算符而不是 identity(is)运算符比较字符串值。
列表推导和循环中的变量泄漏

有个例子:

  i = 0
  a = [i for i in range(3)]
  print(i) # Outputs 2

python2中列表推导改变了i变量的值,而python3修复了这个问题:

  i = 0
  a = [i for i in range(3)]
  print(i) # Outputs 0

类似地,for循环对于它们的迭代变量没有私有的作用域

  i = 0
  for i in range(3):
    pass
  print(i) # Outputs 2

这种行为发生在Python 2和Python 3中。

为了避免泄漏变量的问题,请在列表推导和for循环中使用新的变量。

or操作符

例如

if a == 3 or b == 3 or c == 3:

这个很简单,但是,再看一个:

if a or b or c == 3: # Wrong

这是由于or的优先级低于==,所以表达式将被评估为if (a) or (b) or (c == 3):。正确的方法是明确检查所有条件:

if a == 3 or b == 3 or c == 3: # Right Way

或者,可以使用内置函数any()代替链接or运算符:

if any([a == 3, b == 3, c == 3]): # Right

或者,为了使其更有效率:

if any(x == 3 for x in (a, b, c)): # Right

更加简短的写法:

if 3 in (a, b, c): # Right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python使用scrapy发送post请求的坑

    使用requests发送post请求 先来看看使用requests来发送post请求是多少好用,发送请求 Requests 简便的 API 意味着所有 HTTP 请求类型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你可以这样发送一个 HTTP POST 请求: >>>r = requests.post('http://httpbin.org/post', data = {'key':'value'}) 使用data可以传递字典作为参数,同时也可以传递元祖 >>>payload = (('ke

  • Python编码爬坑指南(必看)

    自己最近有在学习python,这实在是一门非常短小精悍的语言,很喜欢这种语言精悍背后又有强大函数库支撑的语言.可是刚接触不久就遇到了让人头疼的关于编码的问题,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现在在这里做一番总结,权当一个记录也为后来的兄弟姐妹们服务,如果可以让您少走一些弯路本人将倍感荣幸. 先来描述下现象吧: import os for i in os.listdir("E:\Torchlight II"): print i 代码很简单我们使用os的listdir函数遍历了E:\Torchlight

  • python中from module import * 的一个坑

    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 你以为你修改了某个变量,其实,被from module import *后的那个并没有被更新,非常危险,因为程序有可能还可以正常运行, 只不过结果错了,到了production才被发现就比较惨了. 举个例子: 你定义了一些变量在base模块中: # reference data type class Demo: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mo = Demo('Demo') # primitive type f

  • Python安装lz4-0.10.1遇到的坑

    因为项目的需求,要 lz4.0.10.1 的,因为本机已经有一个 1.1.0 版本的,所以必须先卸掉,然后我差点没疯了(手动微笑) sudo pip uninstall lz4 Uninstalling lz4-1.1.0: /Library/Python/2.7/site-packages/lz4-1.1.0-py2.7.egg-info /Library/Python/2.7/site-packages/lz4/__init__.py /Library/Python/2.7/site-pac

  • 浅谈python配置与使用OpenCV踩的一些坑

    下载opencv2.4.9(python2.7匹配)后 (1)运行OpenCV 2.4.9.exe: (2)配置Python:将\opencv\build\python\2.7\x64 这个目录下:cv2.pyd 复制到:Python27\Lib\site-packages\目录下: (3)测试:输入import cv2,如报错,说明未安装成功 1.opencv的版本一定要与python的版本匹配,否则是python是无法调用cv2这个模块的. 错误信息:ImportError DLL load

  • python list删除元素时要注意的坑点分享

    我们直接先给出输出与预期不同的代码 In[28]: a = [1,2,3,4,5,6] In[29]: for i in a: ...: a.remove(i) ...: In[30]: a Out[30]: [2, 4, 6] 在上述for循环中,假设我们删除了index=2的值,原本index=3及之后的值会向前补位,所以在循环中就跳过了原index=3的变量 同理,使用list.pop()函数删除指定元素的时候,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如: In[33]: a = [1,2,3,4,5,6] I

  • Python创建二维数组实例(关于list的一个小坑)

    0.目录 1.遇到的问题 2.创建二维数组的办法 •3.1 直接创建法 •3.2 列表生成式法 •3.3 使用模块numpy创建 1.遇到的问题 今天写Python代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大坑,差点就耽误我交作业了... 问题是这样的,我需要创建一个二维数组,如下: m = n = 3 test = [[0] * m] * n print("test =", test) 输出结果如下: test = [[0, 0, 0], [0, 0, 0], [0, 0, 0]] 是不是看起来没有一点问

  • python with提前退出遇到的坑与解决方案

    问题的起源 早些时候使用with实现了一版全局进程锁,希望实现以下效果: with CacheLock("test_lock", 10): #如果抢占到锁,那么就执行这段代码 # 否则,让with提前退出 全局进程锁本身不用多说,大部分都依靠外部的缓存来实现的,redis上用的是setnx,有时候根据需要加上缓存击穿问题.随机延后以防止对缓存本身造成压力 当时同样写了单元测试来测试这段代码的有效性: with CacheLock("test_lock", 10):

  • 浅析python中SQLAlchemy排序的一个坑

    前言 SQLAlchemy是Python编程语言下的一款ORM框架,该框架建立在数据库API之上,使用关系对象映射进行数据库操作,简言之便是:将对象转换成SQL,然后使用数据API执行SQL并获取执行结果.最近在使用SQLAlchemy排序遇到了一个坑,所以想着总结下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坑的代码 query = db_session.query(UserVideo.vid, UserVideo.uid, UserVideo.v_width, UserVideo.v_heig

  • 详谈python3中用for循环删除列表中元素的坑

    for循环语句的对象是可迭代对象,可迭代对象需要实现__iter__或iter方法,并返回一个迭代器,什么是迭代器呢?迭代器只需要实现 __next__或next方法. 现在来验证一下列表为什么支持迭代: x = [1,2,3] its = iter(x) # its = x.__iter__() print(type(its)) # print(its.__next__()) # print(its.__next__()) # print(its.__next__()) print(next(

随机推荐